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梁宇成 张晓雯 +2 位作者 邵涛 王文博 原现军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3,共11页
以前期研究筛得的具有潜在抑菌脱毒活性的副干酪乳杆菌LS2、植物乳杆菌S6-2和干酪乳杆菌GD2-1这3株乳酸菌为对象,模拟玉米在田间遭受霉菌侵染,将田间遭受霉菌侵染组(FI)和未侵染组(NFI)玉米进行以下处理:1)自然发酵对照组(CON);2)接种... 以前期研究筛得的具有潜在抑菌脱毒活性的副干酪乳杆菌LS2、植物乳杆菌S6-2和干酪乳杆菌GD2-1这3株乳酸菌为对象,模拟玉米在田间遭受霉菌侵染,将田间遭受霉菌侵染组(FI)和未侵染组(NFI)玉米进行以下处理:1)自然发酵对照组(CON);2)接种副干酪乳杆菌LS2(LS2);3)接种植物乳杆菌S6-2(S6-2);4)接种干酪乳杆菌GD2-1(GD2-1),于青贮3、5、14、45和180 d后取样,研究乳酸菌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和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GD2-1显著降低了(P<0.05)NFI组氨态氮含量,3株乳酸菌均显著提高了(P<0.05)NFI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接种S6-2处理显著降低了(P<0.05)FI组氨态氮含量,接种LS2和S6-2处理显著提高了(P<0.05)FI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接种LS2处理均显示最高的乙酸含量。田间霉菌侵染显著提高了新鲜玉米中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浓度。乳酸菌对霉菌毒素的脱毒效应受到底物浓度影响,各接种剂均未显著影响玉米赤霉烯酮和NFI组呕吐毒素含量,而接种LS2、S6-2和GD2-1处理均显著(P<0.05)降低了FI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黄曲霉毒素B1浓度,S6-2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FI组呕吐毒素浓度。综上所述,接种3株乳酸菌均降低了氨态氮含量,提高了青贮过程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乙酸等含量,改善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3株乳酸菌均未显著影响青贮饲料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但均降低了霉菌侵染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黄曲霉毒素B1浓度,S6-2还可降低霉菌侵染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呕吐毒素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乳酸菌 霉菌毒素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糖蜜对青稞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58
2
作者 原现军 王奇 +3 位作者 李志华 余成群 下条雅敬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23,共8页
试验在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以6∶4混合的基础上,添加3%,4%和5%的糖蜜,旨在进一步改善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为西藏地区青稞秸秆青贮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青贮前14天,糖蜜添加组乳酸含量快速增加,pH值迅速下降。对照组p... 试验在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以6∶4混合的基础上,添加3%,4%和5%的糖蜜,旨在进一步改善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为西藏地区青稞秸秆青贮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青贮前14天,糖蜜添加组乳酸含量快速增加,pH值迅速下降。对照组pH值未能降至4.2以下,而糖蜜添加组均在4.0左右,乳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乳酸/乙酸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氨态氮/总氮均低于对照组,且添加3%糖蜜已达到优质青贮饲料标准。青贮第60天糖蜜添加组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较低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各组体外降解率均高于青贮材料。综合考虑,在青稞秸秆和黑麦草以6∶4混合的基础上添加3%的糖蜜可获得优质青贮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青稞秸秆 多年生黑麦草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青稞酒糟对西藏箭筈豌豆与苇状羊茅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原现军 余成群 +3 位作者 夏坤 李志华 下条雅敬 邵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8-1414,共7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添加不同水平青稞酒糟对箭筈豌豆与苇状羊茅(3∶7)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ontrol)和3个添加水平(10%、20%和30%)的青稞酒糟处理组,青贮后第7、14、30和60天后打开青贮窖,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显示... 本研究旨在评价添加不同水平青稞酒糟对箭筈豌豆与苇状羊茅(3∶7)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ontrol)和3个添加水平(10%、20%和30%)的青稞酒糟处理组,青贮后第7、14、30和60天后打开青贮窖,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显示:添加青稞酒糟改善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显著(P<0.05)提高了乳酸含量及乳酸/乙酸值,显著(P<0.05)降低了pH和氨态氮/总氮。添加青稞酒糟促进青贮早期乳酸发酵,使pH快速下降,有效抑制了青贮早期好氧性微生物的活性,进而降低了干物质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损失。结果表明,添加10%青稞酒糟即可提高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筈豌豆 苇状羊茅 混合青贮 青稞酒糟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原现军 余成群 +2 位作者 李志华 下条雅敬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5-330,共6页
本研究旨在将青稞秸秆与黑麦草以不同比例混合青贮,评价其发酵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合比例。试验设青稞秸秆单独青贮(对照组)、80%青稞秸秆+2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L组)、60%青稞秸秆+4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M组)及40%青稞秸秆+60%多年生黑... 本研究旨在将青稞秸秆与黑麦草以不同比例混合青贮,评价其发酵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合比例。试验设青稞秸秆单独青贮(对照组)、80%青稞秸秆+2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L组)、60%青稞秸秆+4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M组)及40%青稞秸秆+60%多年生黑麦草混贮(H组)4个处理。青贮后第7,14和30天后打开青贮窖,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青稞秸秆与黑麦草混合青贮显著(P<0.05)提高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P<0.05)降低了pH值和干物质含量,M和H组在乳酸产生的同时乙酸含量显著(P<0.05)提高,混贮组氨态氮/总氮略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均显示较低的丙酸和丁酸含量。从秸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以40%黑麦草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多年生黑麦草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青稞酒糟对西藏地区青稞秸秆和高羊茅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原现军 余成群 +2 位作者 李志华 下条雅敬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8,共7页
为评价添加不同水平青稞酒糟对青稞秸秆与高羊茅(4∶6)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on-trol)和3个添加水平(10%,20%和30%)的青稞酒糟处理组,青贮后第7,14和30天后打开青贮窖,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青稞酒糟可... 为评价添加不同水平青稞酒糟对青稞秸秆与高羊茅(4∶6)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on-trol)和3个添加水平(10%,20%和30%)的青稞酒糟处理组,青贮后第7,14和30天后打开青贮窖,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青稞酒糟可以抑制青贮早期好氧性微生物的活性,促进乳酸发酵,使pH值快速下降,青贮饲料快速进入稳定阶段。青贮30d后,与对照组相比酒糟处理显著降低(P<0.05)了青贮饲料的pH值,提高了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了(P<0.05)氨态氮/总氮及丙酸和丁酸含量。综合考虑,添加20%酒糟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酒糟 青稞秸秆 高羊茅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酶制剂对西藏地区青稞秸秆和黑麦草混合青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原现军 闻爱友 +1 位作者 郭刚 邵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69-1276,共8页
旨在探讨改善西藏地区青稞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西藏地区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将青稞(Hordeum vulgare)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以6:4混合,分别添加0、1.5、2.0和2.5mL·kg-... 旨在探讨改善西藏地区青稞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西藏地区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将青稞(Hordeum vulgare)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以6:4混合,分别添加0、1.5、2.0和2.5mL·kg-1的酶制剂,青贮后第7、14、30和60天取样分析,评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添加酶制剂改善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值(P<0.05),显著降低了pH和氨态氮/总氮(P<0.05),抑制了乙酸、丙酸和丁酸的产生。青贮60d后酶添加组氨态氮/总氮为对照组的1/2,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为对照组的2倍,且酶添加组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和较低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从长期保存和营养价值考虑,将青稞秸秆与黑麦草混合(6∶4)并添加酶制剂青贮利于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青稞秸秆 多年生黑麦草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乳酸菌和发酵底物对桑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4
7
作者 董志浩 原现军 +6 位作者 闻爱友 王坚 郭刚 李君风 白晰 周顺陶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7-174,共8页
为开发桑叶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本试验探讨了添加乳酸菌、葡萄糖或糖蜜对桑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乳酸菌组(P)、葡萄糖组(G)、糖蜜组(M)、乳酸菌+葡萄糖组(P+G)、乳酸菌+糖蜜组(P+M),青贮后第7,14,30和60天开窖取样分... 为开发桑叶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本试验探讨了添加乳酸菌、葡萄糖或糖蜜对桑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乳酸菌组(P)、葡萄糖组(G)、糖蜜组(M)、乳酸菌+葡萄糖组(P+G)、乳酸菌+糖蜜组(P+M),青贮后第7,14,30和60天开窖取样分析桑叶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加速了桑叶青贮过程中乳酸发酵,青贮第7天P,P+G和P+M组乳酸含量已达到C组的6倍以上,pH值降至4.30以下,其中P+G和P+M在青贮结束时降至4.0左右。补充发酵底物并未有效改善桑叶青贮发酵品质,C、G和M组pH值在青贮前30d始终保持在5.85以上,青贮60d时C组为5.96,G和M组分别下降至5.35和5.24,显著(P<0.05)高于P组。整个青贮过程中P组显示最高的乙酸含量,始终显著(P<0.05)高于C、G和M组,青贮7d后开始显著(P<0.05)高于P+G和P+M组。青贮第7天P组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之后各组氨态氮/总氮均随青贮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其中P、P+G和P+M组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C、G或M组直至青贮结束。本试验结论认为单独添加乳酸菌明显提高了桑叶青贮发酵品质,而组合添加并未进一步得到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发酵品质 乳酸菌 葡萄糖 糖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乳酸菌制剂和丙酸对全株玉米全混合日粮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8
作者 陈雷 原现军 +5 位作者 郭刚 闻爱友 肖慎华 巴桑 余成群 邵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为评价乳酸菌制剂和丙酸对西藏地区全株玉米全混合日粮(TMR)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乳酸菌制剂和丙酸添加组3个处理。全混合日粮青贮45d后全部开封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并分别在有氧暴露第6、9和12天取样评定其有... 为评价乳酸菌制剂和丙酸对西藏地区全株玉米全混合日粮(TMR)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乳酸菌制剂和丙酸添加组3个处理。全混合日粮青贮45d后全部开封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并分别在有氧暴露第6、9和12天取样评定其有氧稳定性。每个处理组每个时间点开5个青贮窖即5个重复。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全混合日粮干物质含量适宜、乳酸菌数量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充足,因此对照组发酵品质良好,添加乳酸菌制剂进一步改善了发酵品质,虽然丙酸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乳酸发酵,但发酵品质仍属良好。在有氧暴露阶段,对照组和乳酸菌添加组乳酸含量持续下降,pH﹑氨态氮/总氮和酵母菌数量显著上升(P<0.05)。丙酸添加组乳酸含量前9d逐渐升高,之后显著下降(P<0.05),pH基本趋于稳定,12d后降至3.75,酵母菌数目显著(P<0.05)低于其他组。综合全株玉米TMR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添加乳酸菌制剂改善了全株玉米TMR的发酵品质但没有提高其有氧稳定性,添加丙酸尽管一定程度抑制了乳酸发酵,但明显提高了发酵全混合日粮的有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制剂 丙酸 全株玉米全混合日粮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糖蜜和乳酸菌制剂对西藏青稞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8
9
作者 赵庆杰 原现军 +6 位作者 郭刚 闻爱友 巴桑 王奇 沈振西 余成群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106,共7页
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对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4∶6)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乳酸菌制剂组(LAB)、糖蜜组(M)、乳酸菌制剂+糖蜜组(LAB+M)4个处理,青贮后第7,24和45天打开,测定青贮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加速... 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对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4∶6)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乳酸菌制剂组(LAB)、糖蜜组(M)、乳酸菌制剂+糖蜜组(LAB+M)4个处理,青贮后第7,24和45天打开,测定青贮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加速了青贮早期乳酸发酵进程,但由于底物不足,青贮后期丁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值有所升高;添加糖蜜补充了发酵底物,促进了乳酸发酵,显著(P<0.05)提高了乳酸含量,降低了pH值(P<0.05),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活性,减少了丙酸和丁酸的生成。乳酸菌制剂+糖蜜组与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组相比显著提高了青贮发酵品质,但与单独添加糖蜜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发酵底物不足是限制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多年生黑麦草 混合青贮 添加剂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糖蜜和乙酸对西藏发酵全混合日粮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35
10
作者 邱小燕 原现军 +4 位作者 郭刚 闻爱友 余成群 巴桑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118,共8页
为研究乙酸和糖蜜对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以全混合日粮(TMR)为发酵原料,设对照组、乙酸(A)、糖蜜(M)、乙酸和糖蜜组合添加(AM)4个处理,发酵45d后分析FTMR的发酵品质,同时将所有FTMR暴露到空气中,分别在第6,9... 为研究乙酸和糖蜜对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以全混合日粮(TMR)为发酵原料,设对照组、乙酸(A)、糖蜜(M)、乙酸和糖蜜组合添加(AM)4个处理,发酵45d后分析FTMR的发酵品质,同时将所有FTMR暴露到空气中,分别在第6,9和12天取样评定其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和AM组降低了乳酸含量(P>0.05),各组仅检测到微量的丙酸、少量的丁酸和较低的氨态氮/总氮,表明各组FTMR发酵品质均良好。有氧暴露6d后,各组乳酸、乙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照和M组pH值在第12天显著(P<0.05)上升至5.70和6.50,具有较高的氨态氮/总氮和酵母菌数量。而A和AM组乳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好氧性微生物和酵母菌数量在整个有氧暴露的过程中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有氧暴露12d后pH值仍维持在4.50左右,延长了有氧稳定时间。综合考虑,为了获得品质优良的FTMR饲料,可在TMR中添加0.3%乙酸,既不影响发酵品质,也可提高其有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乙酸 发酵全混合日粮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乙酸对西藏燕麦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1
11
作者 李君风 孙肖慧 +5 位作者 原现军 郭刚 肖慎华 巴桑 余成群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1-278,共8页
为探讨不同水平乙酸对燕麦和紫花苜蓿(7∶3)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和3个乙酸添加组(0.3%,0.4%,0.5%),青贮后第30,45和60天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同时60d后打开剩余的所有实验室青贮窖,将青贮饲料... 为探讨不同水平乙酸对燕麦和紫花苜蓿(7∶3)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和3个乙酸添加组(0.3%,0.4%,0.5%),青贮后第30,45和60天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同时60d后打开剩余的所有实验室青贮窖,将青贮饲料暴露于空气中,测定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乙酸显著(P<0.05)降低了混合青贮饲料的pH,其中0.4%与0.5%乙酸处理组pH显著(P<0.05)低于0.3%乙酸处理组。青贮60d后乙酸添加组乳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但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乙酸显著(P<0.05)降低了青贮过程中氨态氮/总氮,且氨态氮/总氮随着乙酸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各乙酸添加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其中0.4%乙酸添加组最高。在有氧暴露前10d,各组pH和氨态氮/总氮基本保持稳定,其中乙酸添加组低于对照组。暴露10d后各组pH均有上升,其中对照组显著(P<0.05)上升。在整个有氧暴露阶段,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下降,但各乙酸添加组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其中0.4%乙酸添加组乳酸含量始终保持最高。综合考虑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0.4%乙酸添加量最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西藏啤酒糟全混合日粮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丁良 原现军 +6 位作者 闻爱友 王坚 郭刚 李君风 王思然 白晰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2-120,共9页
本试验旨在评价布氏乳杆菌和双乙酸钠对西藏啤酒糟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布氏乳杆菌组(LB,106 cfu/g)和双乙酸钠组(SDA,0.5%)3个处理。青贮70d后全部开窖,取样分析发酵品质、营养和微生物成分,同时... 本试验旨在评价布氏乳杆菌和双乙酸钠对西藏啤酒糟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布氏乳杆菌组(LB,106 cfu/g)和双乙酸钠组(SDA,0.5%)3个处理。青贮70d后全部开窖,取样分析发酵品质、营养和微生物成分,同时将剩余的发酵全混合日粮(TMR)暴露到空气中,用多通道温度记录仪记录温度变化,并分别在有氧暴露第6,9和14天取样分析,评定其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各组具有较高的乳酸含量,较低的氨态氮/总氮和微量的丁酸含量,发酵品质良好,添加双乙酸钠提高了乳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了pH、氨态氮/总氮和丁酸含量,同时显著(P<0.05)提高了干物质回收率,但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异;布氏乳杆菌处理组显著(P<0.05)降低了乳酸、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回收率,显著(P<0.05)提高了pH和氨态氮/总氮值。在有氧暴露14d内,各组pH缓慢上升,且温度未超过环境温度2℃,显示有较高的有氧稳定性。添加布氏乳杆菌和双乙酸钠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霉菌和酵母菌数量,对啤酒糟TMR有氧稳定性有积极的改善效果,其中双乙酸钠的效果优于布氏乳杆菌。综合考虑,在西藏地区生产啤酒糟发酵TMR时可添加0.5%的双乙酸钠,既能改善发酵品质,又能提高其有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乳杆菌 双乙酸钠 全混合日粮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秸秆替代苇状羊茅对全混合日粮青贮早期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贾春旺 原现军 +5 位作者 肖慎华 李君风 白晰 闻爱友 郭刚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9-187,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稞秸秆替代苇状羊茅对全混合日粮青贮早期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TH0)和3个青稞秸秆不同比例替代组TH_5、TH_(10)和TH_(15)。青贮14d开窖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及微生物数量,将剩...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稞秸秆替代苇状羊茅对全混合日粮青贮早期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TH0)和3个青稞秸秆不同比例替代组TH_5、TH_(10)和TH_(15)。青贮14d开窖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及微生物数量,将剩余的发酵TMR暴露于空气,用多通道温度记录仪记录温度变化;并分别在有氧暴露的第2,5和8天取样评定其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TH0)相比,TH_5的pH、乳酸、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醇含量无显著(P>0.05)差异;TH_(10)和对照相比pH差异不显著(P>0.05),但乳酸、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醇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TH_(15) pH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乳酸、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醇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各组氨态氮/总氮和乳酸/乙酸无显著(P>0.05)差异,均以乳酸发酵为主,发酵品质良好。有氧暴露第2天后各组pH和氨态氮/总氮持续上升;乳酸、乙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持续下降;酵母菌和好氧细菌数量显著(P<0.05)升高。除TH_(15)外,其他各组温度在第35h开始上升,TH_(15)温度上升延迟,并且温度上升峰值最小。和其他组相比,TH_(15)有氧稳定性最好。综合考虑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对青稞秸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建议采用TH_(15)设计配方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青稞酒糟 全混合日粮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牦牛瘤胃中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君风 原现军 +5 位作者 董志浩 Seare Tajebe Desta 陈雷 白晰 白云峰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6-184,共9页
本研究旨在从西藏地区牦牛瘤胃中分离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菌,为青贮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制提供支持。试验采集了西藏那曲地区成年牦牛的新鲜瘤胃液,经刚果红染色初筛,滤纸降解复筛,获得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菌株,对菌株生长... 本研究旨在从西藏地区牦牛瘤胃中分离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菌,为青贮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制提供支持。试验采集了西藏那曲地区成年牦牛的新鲜瘤胃液,经刚果红染色初筛,滤纸降解复筛,获得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菌株,对菌株生长速率及酶活力进行测定,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了菌株对水稻秸秆的降解效果。试验分离出一株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属于肠球菌属,即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JF85。菌株JF85在15~55℃,pH 3.0~7.0及3.0%和6.5%NaCl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接种JF85,36h后可获得最大内切葡聚糖酶活力(0.41U/mL)和滤纸酶活力(0.13U/mL)。在模拟发酵试验中,接种菌株JF85,14d后水稻秸秆干物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发酵第7天,JF85处理组显示最高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整个发酵过程中木质素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菌株JF85具有分解纤维素、耐酸、耐盐特性,在青贮饲料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瘤胃液 纤维素降解菌 分离 鉴定 水稻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西藏燕麦和箭筈豌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洁 原现军 +6 位作者 郭刚 闻爱友 王坚 肖慎华 巴桑 余成群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9-364,共6页
为评价乳酸菌制剂、山梨酸钾和糖蜜对燕麦与箭筈豌豆(7∶3)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乳酸菌制剂处理组(L)、0.15%山梨酸钾处理组(S)和3%糖蜜处理组(M),分别在青贮后第30,45,60天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 为评价乳酸菌制剂、山梨酸钾和糖蜜对燕麦与箭筈豌豆(7∶3)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乳酸菌制剂处理组(L)、0.15%山梨酸钾处理组(S)和3%糖蜜处理组(M),分别在青贮后第30,45,60天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种添加剂均改善了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其中乳酸菌制剂和糖蜜添加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和山梨酸钾添加组,而青贮饲料pH、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后两组。添加糖蜜对混和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略优于乳酸菌制剂。山梨酸钾添加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乙酸、丁酸含量、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后者,但对青贮饲料pH、丙酸含量无显著(P>0.05)影响。综上所述,3种添加剂添加效果依次为:糖蜜>乳酸菌制剂>山梨酸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箭筈豌豆 混合青贮 添加剂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不同饲草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勇 原现军 +6 位作者 郭刚 闻爱友 王坚 肖慎华 余成群 巴桑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102,共8页
为了充分利用西藏的农作物秸秆和饲草资源,本试验在当地奶牛场采用的以全株玉米和青稞秸秆为主要粗饲料的TMR配方基础上,用苜蓿、全株燕麦和小麦秸秆按不同比例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发酵45d后评定各组发酵品质、营养特性和有氧稳定性。结... 为了充分利用西藏的农作物秸秆和饲草资源,本试验在当地奶牛场采用的以全株玉米和青稞秸秆为主要粗饲料的TMR配方基础上,用苜蓿、全株燕麦和小麦秸秆按不同比例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发酵45d后评定各组发酵品质、营养特性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发酵45d后,TMR-2、TMR-3和TMR-4组pH值显著高于TMR-1(P<0.05),乳酸含量均低于TMR-1,但各替代组仅检测到微量丙酸和丁酸含量,且氨态氮/总氮较低,表明各组发酵品质均良好。发酵后各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有大幅度下降,除TMR-1组外,其他3组干物质含量基本不变,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脂肪等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程度增加,其中TMR-2和TMR-3组粗蛋白含量高于15%,能够满足改良奶牛的营养需要。在有氧暴露过程中,各组乳酸、乙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丙酸和丁酸含量在有氧暴露第3天均有升高,之后逐渐下降。在有氧暴露9d中,pH值均呈上升趋势,其中TMR-3组pH值上升幅度最小,其有氧稳定性最好。综上所述,虽然TMR-3发酵品质略低于TMR-1组,但其有氧稳定性有所提高,因此,TMR-3组可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TMR 发酵品质 营养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豆科牧草青贮饲料中耐低温优良乳酸菌的筛选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晓丹 原现军 +5 位作者 郭刚 崔棹茗 李君风 白晰 巴桑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107,共9页
本研究对西藏地区豆科牧草青贮饲料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以期得到优良的乳酸菌菌株.以苜蓿和箭薚豌豆青贮饲料为试验材料,共分离得到6 株同型发酵乳酸菌,经传统微生物培养和16SrRNA 序列分析,3 株(LCG9,CG35和AG11)为戊糖片球菌,... 本研究对西藏地区豆科牧草青贮饲料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以期得到优良的乳酸菌菌株.以苜蓿和箭薚豌豆青贮饲料为试验材料,共分离得到6 株同型发酵乳酸菌,经传统微生物培养和16SrRNA 序列分析,3 株(LCG9,CG35和AG11)为戊糖片球菌,2株(LCG3和LAG1)为植物乳杆菌,1株(LA3)为弯曲乳杆菌;除AG11和LAG1在5℃,LCG9和AG11在pH3.0和8.0生长微弱外,其余乳酸菌菌株均在5~20℃,pH3.0~8.0及3.0%和6.5% NaCl培养液中生长良好.从耐低温特性、产酸能力和发酵速率3个指标考虑,植物乳杆菌LCG3最适宜用于西藏青贮饲料生产的乳酸菌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牧草 青贮饲料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笋壳替代全株玉米TMR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丁良 王坚 +6 位作者 闻爱友 原现军 郭刚 李君风 白晰 白云峰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8-166,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比例笋壳逐步替代全株玉米对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笋壳替代水平。试验设对照组、15%笋壳组、25%笋壳组和35%笋壳组。青贮后第5,7,14,30,90天开窖取...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比例笋壳逐步替代全株玉米对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笋壳替代水平。试验设对照组、15%笋壳组、25%笋壳组和35%笋壳组。青贮后第5,7,14,30,90天开窖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微生物变化;同时将青贮90d的发酵TMR暴露到空气中,用多通道温度记录仪记录温度变化,并分别在有氧暴露第3,6,9和14天取样分析,评定其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尽管在整个青贮过程中随着笋壳替代比例的增加,各组乳酸含量逐渐降低,pH显著(P〈0.05)升高,氨态氮/总氮逐渐上升,但青贮90d后15%和25%组具有较高的乳酸含量(60.16~64.94g/kg DM)、较低的pH(4.15~4.20)、氨态氮/总氮(55.56~58.73g/kg TN)和极少量的丁酸含量(1.05~1.47g/kg DM),仍显示良好的发酵品质。有氧暴露期间,对照组在有氧暴露第9天pH开始急剧上升,乳酸、乙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大幅度下降,发生有氧腐败,而笋壳处理组在有氧暴露14d内pH缓慢上升,乳酸、乙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步降低,且温度也未超过环境温度2℃,与对照组相比有氧稳定性明显提高。其中15%组和25%组不仅有良好的发酵品质而且有氧稳定性高。从对笋壳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角度出发,用25%的笋壳替代TMR中的全株玉米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笋壳 全混合日粮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乙醇和糖蜜对西藏地区燕麦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19
作者 孙肖慧 原现军 +4 位作者 郭刚 闻爱友 王坚 余成群 邵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7-425,共9页
为了充分利用西藏农区饲草资源,满足草食动物冬春季节的饲草料需求,本试验首先比较了不同比例燕麦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各混贮组青贮饲料的pH均保持在4.10左右,乳酸含量随着紫花苜蓿添加比例的增加而上升,虽然随着紫... 为了充分利用西藏农区饲草资源,满足草食动物冬春季节的饲草料需求,本试验首先比较了不同比例燕麦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各混贮组青贮饲料的pH均保持在4.10左右,乳酸含量随着紫花苜蓿添加比例的增加而上升,虽然随着紫花苜蓿混合比例的增加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各混贮组显示较高的氨态氮/总氮值,均高于90g·kg-1 TN。为了进一步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抑制青贮过程中粗蛋白的降解,选择燕麦和紫花苜蓿以7∶3混合,并分别添加4%糖蜜、3.5%乙醇及其组合。结果显示,糖蜜和乙醇单独添加组发酵品质均良好,糖蜜添加组显示最高的乳酸含量和最低的pH,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添加糖蜜显著降低了乙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值。单独添加乙醇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降低了丙酸含量、pH和氨态氮/总氮值,显著提高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但与单独添加乙醇或糖蜜相比,乙醇和糖蜜组合添加对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不显著,因此综合考虑,在燕麦和紫花苜蓿以7∶3混合青贮的基础上单独添加4%糖蜜或3.5%乙醇即可获得优质青贮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紫花苜蓿 糖蜜 乙醇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