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4例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治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望德 苑超 +4 位作者 原标 宋盛晗 王克勤 邢彤 李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不同治疗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6年10月34例周围动脉PSA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34例周围动脉PSA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5例)、超声引导下凝血酶...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不同治疗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6年10月34例周围动脉PSA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34例周围动脉PSA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5例)、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5例)和手术方法治疗(27例)。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5例,成功3例,2例改手术治疗。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5例,成功4例,1例改手术治疗。手术治疗27例,其中直接修补术12例,自体静脉补片修补术3例,动脉端端吻合1例,血管缝扎7例,人造血管重建术1例,自体静脉重建术3例;1例直接修补术后20d复发再次行直接修补术成功,其余26例均手术成功。所有病例无死亡,无远心端缺血加重。治疗成功后,假性动脉瘤包块消失。随访3~36个月,平均15个月,无复发。结论外科手术仍是治疗PSA的主要方法,按照适应症选择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也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动脉 假性动脉瘤 动脉重建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廖传军 原标 张望德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3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ers,ASO)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5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下肢ASO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表现为下肢疼痛15例,...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ers,ASO)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5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下肢ASO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表现为下肢疼痛15例,下肢麻木6例,下肢发凉4例;查体均发现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外院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经踝肱指数测定,结合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及磁共振血管造影确诊为下肢ASO。18例行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3例行杂交手术,2例行人工血管转流术,余2例仅予药物保守治疗,随访1年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下肢ASO的认识,认真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重视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以提高本病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下肢 误诊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肠系膜上动脉狭窄(闭塞)14例误诊讨论 被引量:2
3
作者 宋盛晗 张望德 +3 位作者 原标 杨宝钟 李谈 廖传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2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肠系膜上动脉(SMA)狭窄(闭塞)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2006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误诊为其他疾病的SMA狭窄(闭塞)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因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就诊,先后... 目的 探讨慢性肠系膜上动脉(SMA)狭窄(闭塞)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2006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误诊为其他疾病的SMA狭窄(闭塞)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因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就诊,先后误诊为慢性胆囊炎、上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等,后经腹部血管超声、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等确诊为SMA狭窄(闭塞),行手术或介入治疗,术后予抗血小板聚集后好转出院。随访6~35个月,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明显缓解,饮食逐渐恢复正常,其中1例在术后32个月死于心肌梗死,生存期间腹痛未复发。结论 临床遇及餐后上腹部不适、体重减轻等症状与体征不符的患者时,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尽早完善相关检查是避免或减少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血管闭塞 肠系膜动脉 误诊 胆囊炎 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附40例报告)
4
作者 苑超 张望德 +2 位作者 原标 邢彤 李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 总结我科 4 0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经验。 方法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7月 4 0例颈动脉狭窄行腔内成形、支架置入术 ,共放支架 4 3个 ,其中Wallstent支架 39个 ,Smart支架 4个。应用脑保护装置 5例。 结... 目的 总结我科 4 0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经验。 方法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7月 4 0例颈动脉狭窄行腔内成形、支架置入术 ,共放支架 4 3个 ,其中Wallstent支架 39个 ,Smart支架 4个。应用脑保护装置 5例。 结果所有病人都完成支架置入 ,颈内动脉口都恢复到 4mm以上。术中出现轻度卒中 2例 ,较重卒中 2例 :1例术中出现左眼视野缺损 ,3月后仍有残余症状 ;1例术中出现意识丧失、右侧肢体偏瘫 ,经救治神志恢复。并发症发生率 10 % (4 4 0 ) ,严重卒中发生率 5 % (2 4 0 ) ,应用脑保护装置的病人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 ,用脑保护装置时安全保证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