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滤过区瘢痕化的青光眼引流装置表面结构改进的新进展
1
作者 韩依伶(综述) 董艾萌 原慧(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1-475,共5页
青光眼是世界范围内首位进行性、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降低眼压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对于药物、激光和常规手术治疗均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称为难治性青光眼。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植入术是难治性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其... 青光眼是世界范围内首位进行性、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降低眼压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对于药物、激光和常规手术治疗均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称为难治性青光眼。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植入术是难治性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其独特的瓣膜结构有效地抑制了术后早期低眼压及相关并发症,然而它的长期成功率并不理想。手术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是引流阀体周围纤维包裹,导致滤过区流出阻力增加,进而引起眼压重新升高。因此,抑制引流阀体周围瘢痕形成是提高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成功率的关键。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抗瘢痕方法是术中及术后应用抗代谢药物,但远期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房水引流装置的结构设计、制作材料及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AGV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也在逐渐提高。本文通过对目前青光眼引流阀表面添加涂层、构建多孔结构、表面微图案的刻画等方法对引流阀植入术后瘢痕化的抑制情况予以综述,这些表面结构的改进可能为AGV植入术后滤过区瘢痕化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引流阀 瘢痕化 表面涂层 多孔结构 微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滤过区瘢痕化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江梦璐(综述) 董艾萌 原慧(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7-400,共4页
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相对于常规滤过性手术具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但AGV作为异物常会引起滤过区瘢痕组织增生,包裹引流盘,从而抑制房水外流,引起眼压重新升高,导致手术失败。尽管AGV植入... 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相对于常规滤过性手术具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但AGV作为异物常会引起滤过区瘢痕组织增生,包裹引流盘,从而抑制房水外流,引起眼压重新升高,导致手术失败。尽管AGV植入术中和术后多次注射抗代谢药物可抑制术后滤过区瘢痕化,但术后多次结膜下注射不仅会引起患者的不适,而且会引起相应并发症,因此需要对AGV进行改进,避免反复注射药物,使药物在局部缓慢释放,同时减轻AGV的异物反应。最近,Ologen胶原蛋白、聚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凝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天然蛋白页岩等新型材料及技术的应用为抑制AGV植入术后滤过区瘢痕化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选择。本文从AGV引流盘材料的发展、AGV联合新型材料药物缓释系统的构建、AGV引流盘结构的改进等方面对抑制滤过区瘢痕化的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青光眼引流植入物 药物缓释系统 滤过道 瘢痕形成 材料改进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眼压药物治疗青光眼的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诗琦(综述) 原慧(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67-970,共4页
应用降眼压药物是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方式,但临床中可观察到患者对降眼压药物反应性存在差异。不同人种对前列腺素类药物滴眼液的反应性不同;同一患者对同属前列腺素类不同降眼压药物的反应性也不同;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对降眼压... 应用降眼压药物是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方式,但临床中可观察到患者对降眼压药物反应性存在差异。不同人种对前列腺素类药物滴眼液的反应性不同;同一患者对同属前列腺素类不同降眼压药物的反应性也不同;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对降眼压药物由不反应的状态转变为有反应的状态。产生药物治疗个体反应差异的原因比较复杂,目前认为药物靶点和药物代谢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是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降眼压药物作用相关基因的差异与临床反应的关系,能够使青光眼的个性化治疗成为可能。本文对降眼压药物反应性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与讨论,希望对临床个体化用药、精准治疗和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眼压 反应性 基因多态性 个体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xenfeld-Rieger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遗传变异相关研究
4
作者 王琦(综述) 邵正波 原慧(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0-924,共5页
Axenfeld-Rieger综合征(ARS)是一种罕见的、涉及眼前节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可伴有颅面部发育异常、牙齿缺失或小牙、脐部皮肤突出等全身其他器官发育缺陷。ARS在眼部主要表现为角膜后胚胎环、虹膜发育异常和前粘连、瞳孔偏... Axenfeld-Rieger综合征(ARS)是一种罕见的、涉及眼前节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可伴有颅面部发育异常、牙齿缺失或小牙、脐部皮肤突出等全身其他器官发育缺陷。ARS在眼部主要表现为角膜后胚胎环、虹膜发育异常和前粘连、瞳孔偏位或多瞳孔, 以及上述的不同组合, 青光眼发生率较高。ARS具有表型异质性, 即使在同一家系中, 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人表型也不尽相同。目前报道的ARS相关遗传变异主要涉及编码转录因子的PITX2、FOXC1基因, 基因内点突变和基因删除为常见变异类型, 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确, 可能与基因突变导致的基因表达量异常和蛋白质功能改变有关。个别ARS患者携带COL4A1、PRDM5、CYP1B1基因突变, 但其致病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将对ARS临床特征、相关基因以及和临床表型的关系、基因功能研究现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ENFELD-RIEGER综合征 临床特征 基因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青光眼图像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婧一(综述) 李元媛 原慧(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8-441,共4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图像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对于利用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诊疗眼科疾病的研究日益增多。青光眼作为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维持患者视功能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图像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对于利用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诊疗眼科疾病的研究日益增多。青光眼作为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维持患者视功能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AI在青光眼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青光眼辅助诊断图像,如眼底照相、视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的结合,研究者们通过建立AI模型,对图像检查结果进行分割、分类及预测,达到辅助诊断及预测青光眼进展的目的。随着算法、技术的不断发展,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性都在日趋完善。青光眼的诊治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辅助检查结果,因此,筛选高质量的数据并开发更加系统、全面的AI模型仍待探索。目前与青光眼相关的眼前节辅助诊断AI模型屈指可数,因此我们可以着手研究与超声生物显微镜和眼前节OCT相关的机器、深度学习模型。本文就AI在青光眼图像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人工智能 图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因素的再认识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明利(综述) 孙静波 原慧(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1,共4页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目前仍是我国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因为其视力丧失的不可逆性,所以早期影响青光眼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倍受关注。人们对浅前房、短眼轴、厚虹膜及大而前置的晶状体等高危眼前节静态解剖结构的认识并不能完全解释PAC...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目前仍是我国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因为其视力丧失的不可逆性,所以早期影响青光眼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倍受关注。人们对浅前房、短眼轴、厚虹膜及大而前置的晶状体等高危眼前节静态解剖结构的认识并不能完全解释PACG转化的过程,所以要进一步考虑眼部结构动态改变在青光眼发生和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本文阐述了正常人和PACG患者虹膜体积和弹性的动态变化过程,晶状体在眼球发育过程中与眼球内结构的不协调性,睫状体、玻璃体和脉络膜发生的动态阻滞与扩张,以及眼部神经和血管系统异常调节及变化与PACG发病之间关系的最新研究,以期为深刻认识PACG的发病机制、临床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虹膜 晶状体 睫状体 脉络膜 动态变化 发病因素 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在青光眼损害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阳(综述) 李元媛 原慧(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5-368,共4页
青光眼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改变为视盘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缺损。目前青光眼的诊断和评价主要应用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和视野检查。血流动力学改变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占有重要作用。以往对视... 青光眼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改变为视盘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缺损。目前青光眼的诊断和评价主要应用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和视野检查。血流动力学改变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占有重要作用。以往对视盘的血流评估都是针对大血管,而对于微血管的血流定量评估一直缺少很好的评估设备。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可实现对视网膜及脉络膜血流的量化,为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指标。本文对应用OCTA技术测量视盘和黄斑区的血管密度在青光眼诊断和进展评估中的研究及血流参数与视神经纤维层和筛板等结构参数和视野参数的一致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评价血流参数在青光眼损害评估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青光眼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被引量:7
8
作者 朱海景(综述) 原慧(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186,共5页
难治性青光眼病因复杂,常规抗青光眼手术失败率较高,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提高了难治性青光眼治疗的成功率。本文对房水引流装置及其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对影响房水引流装置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成功率的因素、... 难治性青光眼病因复杂,常规抗青光眼手术失败率较高,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提高了难治性青光眼治疗的成功率。本文对房水引流装置及其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对影响房水引流装置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成功率的因素、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的概况进行回顾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青光眼 房水引流装置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