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炭基肥对水稻土理化性质、作物产量及化肥减量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金惠芳
孔国夫
+4 位作者
厉方桢
闻秀娟
肖炳虎
孙叶芳
章海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62-267,共6页
化肥的长时间偏施是耕地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为探讨生物炭基肥对农田土壤-水稻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长期单作的水稻田,以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处理,探究水稻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及化肥施用量对生物炭基肥施入的响应。结果表明,生...
化肥的长时间偏施是耕地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为探讨生物炭基肥对农田土壤-水稻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长期单作的水稻田,以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处理,探究水稻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及化肥施用量对生物炭基肥施入的响应。结果表明,生物炭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中,BC处理能有效提高土壤pH值,OBF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及磷含量的提升效果较好,OIBF处理有助于提升土壤中的氮及钾含量,IBF处理则对土壤中有效态中量元素的增加更有利。同时,炭基肥的施入能提高水稻产量。结果显示,经OIBF处理,水稻的单穗最重,穗实粒数最多,结实率最高,相应的理论产量也最高,达9 915 kg·hm^(-2)。炭基肥的施入降低了化肥用量。综合而言,炭基肥的施入能有效改善肥料偏施带来的土壤退化,及后续的作物产量问题,而有机无机炭基肥的配施效果最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基肥
土壤理化性质
水稻产量
化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杭州湾砂质海涂土壤质量随围垦时间的演变
2
作者
闻秀娟
顾国平
+2 位作者
厉方桢
谢舻
章明奎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28-32,共5页
为了解围垦海涂土壤在利用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采样分析了杭州湾下沙大桥至嘉绍大桥段不同时期围垦的砂质海涂土壤肥力性状,探讨了砂质海涂土壤质量指标随围垦利用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砂质海涂土壤脱盐、脱钙较为迅速,围垦15~3...
为了解围垦海涂土壤在利用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采样分析了杭州湾下沙大桥至嘉绍大桥段不同时期围垦的砂质海涂土壤肥力性状,探讨了砂质海涂土壤质量指标随围垦利用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砂质海涂土壤脱盐、脱钙较为迅速,围垦15~30 a后,土壤盐分下降至1 g/kg以下,达到农作物安全范围;围垦100 a后表土已基本脱钙,下层土壤脱钙率也在50%以上。砂质海涂围垦后,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逐渐积累,钾素逐渐下降。围垦15~30 a后,表土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分别比围垦前高出111%、39%和33%;围垦100 a后表土全钾比围垦前下降了12%。随着围垦利用时间的增加,表土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硼、有效钼含量逐渐下降,重金属含量有轻微增加的趋势。砂涂土壤中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很低,但其也可随围垦时间增加。总体上,围垦砂质海涂土壤质量随利用时间增加,逐步向有利于作物生长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海涂
杭州湾
围垦
土壤肥力质量
肥力性状
盐分
有机质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勒泰地区草地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厉方桢
朱华忠
+3 位作者
李愈哲
欧阳克蕙
钟华平
乔宇鑫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801-2811,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疆阿勒泰地区表层土壤容重与草地退化之间的关系。以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气象和地面等多源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平台,加权叠加插值出草地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与NDVI海拔、年均气温...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疆阿勒泰地区表层土壤容重与草地退化之间的关系。以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气象和地面等多源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平台,加权叠加插值出草地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与NDVI海拔、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10℃年积温和湿润度6个生态因子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与≥10℃年积温呈正相关;通过多因子空间插值模型的构建和结果检验,获得研究区草地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分布格局,平均相对预测精度为86.06%。2)研究区草地表层土壤容重从中部和南部向两侧递减,在西南-东北方向上呈低-高-低的分布趋势,平均值为1.465 0g·cm-3。3)从草地类型看,温性荒漠土壤容重最大,为1.712 3g·cm-3,高寒草甸最小,为0.542 7g·cm-3;按土壤类型分,灰棕漠土容重最大,为1.611 9g·cm-3,黑毡土容重最小,为0.685 1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回归分析
空间格局
草地退化
阿勒泰地区
插值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机器学习的阿勒泰地区草地地下生物量估测与数字制图
被引量:
5
4
作者
厉方桢
钟华平
+2 位作者
欧阳克蕙
赵小敏
李愈哲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23,共11页
为精准估算草地地下生物量,分析其水平及垂直空间格局,实现草地地下生物量(BGB)的数字制图。调查了2015年阿勒泰地区草地生长季节(6-8月)的生态要素和地下生物量。以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中的代表性信息为基础,基于机器学...
为精准估算草地地下生物量,分析其水平及垂直空间格局,实现草地地下生物量(BGB)的数字制图。调查了2015年阿勒泰地区草地生长季节(6-8月)的生态要素和地下生物量。以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中的代表性信息为基础,基于机器学习算法估测研究区0~30 cm的草地地下生物量,并根据估测结果利用空间插值法得到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最终实现草地地下生物量的数字制图。结果表明:1)相比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和随机森林模型(RF),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的估测中表现出最高的精度,验证集数据的精度(R2)依次为0.77、0.67和0.69,相应的RMSE为245.56、98.81和63.58 g·m^(-2)。从空间插值的效果看,反距离权重插值(IDW)优于径向基函数插值(RBF)和张力样条插值(SPL)。2)进一步比较了不同估测模型与空间插值方法间的组合能力,结果显示,在阿勒泰地区的草地地下生物量研究中,SVM+IDW是可靠的估测模型和空间化方法的组合。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草地地下生物量数字制图的R2为0.73、0.64和0.60,RMSE为269.73、10^(8).14和73.01 g·m^(-2)。3)阿勒泰地区草地地下生物量均值为1265 g·m^(-2),是全国平均值的两倍,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其中,高寒草甸的地下生物量最大,为2908.50 g·m^(-2),温性荒漠的地下生物量最小,为776.84 g·m^(-2),全区草地地下生物量共计1.27×10^(8) t(≈0.13 Pg)。全区草地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变化明显,整体上自北向南,由山地向平原呈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地下生物量
阿勒泰地区
机器学习
空间插值
SVM模型
IDW插值
数字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炭基肥对水稻土理化性质、作物产量及化肥减量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金惠芳
孔国夫
厉方桢
闻秀娟
肖炳虎
孙叶芳
章海波
机构
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事业综合服务中心
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路南粮油专业合作社
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62-267,共6页
基金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市级农科院联盟区域示范性项目(2022SJLM13)。
文摘
化肥的长时间偏施是耕地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为探讨生物炭基肥对农田土壤-水稻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长期单作的水稻田,以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处理,探究水稻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及化肥施用量对生物炭基肥施入的响应。结果表明,生物炭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中,BC处理能有效提高土壤pH值,OBF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及磷含量的提升效果较好,OIBF处理有助于提升土壤中的氮及钾含量,IBF处理则对土壤中有效态中量元素的增加更有利。同时,炭基肥的施入能提高水稻产量。结果显示,经OIBF处理,水稻的单穗最重,穗实粒数最多,结实率最高,相应的理论产量也最高,达9 915 kg·hm^(-2)。炭基肥的施入降低了化肥用量。综合而言,炭基肥的施入能有效改善肥料偏施带来的土壤退化,及后续的作物产量问题,而有机无机炭基肥的配施效果最理想。
关键词
炭基肥
土壤理化性质
水稻产量
化肥减量
Keywords
carbon-based fertilizer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crop yield
fertilizer reduction
分类号
S51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杭州湾砂质海涂土壤质量随围垦时间的演变
2
作者
闻秀娟
顾国平
厉方桢
谢舻
章明奎
机构
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28-3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亚热带小型海岛丘陵土壤的发生与空间分异及其土系建立的研究”(42271047)
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丛枝菌根真菌和生物炭互作调控土壤水稻体系中硒迁移特性研究”(2023A12004)。
文摘
为了解围垦海涂土壤在利用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采样分析了杭州湾下沙大桥至嘉绍大桥段不同时期围垦的砂质海涂土壤肥力性状,探讨了砂质海涂土壤质量指标随围垦利用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砂质海涂土壤脱盐、脱钙较为迅速,围垦15~30 a后,土壤盐分下降至1 g/kg以下,达到农作物安全范围;围垦100 a后表土已基本脱钙,下层土壤脱钙率也在50%以上。砂质海涂围垦后,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逐渐积累,钾素逐渐下降。围垦15~30 a后,表土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分别比围垦前高出111%、39%和33%;围垦100 a后表土全钾比围垦前下降了12%。随着围垦利用时间的增加,表土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硼、有效钼含量逐渐下降,重金属含量有轻微增加的趋势。砂涂土壤中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很低,但其也可随围垦时间增加。总体上,围垦砂质海涂土壤质量随利用时间增加,逐步向有利于作物生长方向发展。
关键词
砂质海涂
杭州湾
围垦
土壤肥力质量
肥力性状
盐分
有机质
演变
Keywords
sand marine soils
Hangzhou bay
reclamation
soil fertility quality
fertility characters
salt content
organic matter
evolution
分类号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勒泰地区草地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厉方桢
朱华忠
李愈哲
欧阳克蕙
钟华平
乔宇鑫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动物营养省级重点实验室
西藏农牧学院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801-2811,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0900
2011FY110400)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2005DKA32300)
文摘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疆阿勒泰地区表层土壤容重与草地退化之间的关系。以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气象和地面等多源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平台,加权叠加插值出草地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与NDVI海拔、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10℃年积温和湿润度6个生态因子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与≥10℃年积温呈正相关;通过多因子空间插值模型的构建和结果检验,获得研究区草地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分布格局,平均相对预测精度为86.06%。2)研究区草地表层土壤容重从中部和南部向两侧递减,在西南-东北方向上呈低-高-低的分布趋势,平均值为1.465 0g·cm-3。3)从草地类型看,温性荒漠土壤容重最大,为1.712 3g·cm-3,高寒草甸最小,为0.542 7g·cm-3;按土壤类型分,灰棕漠土容重最大,为1.611 9g·cm-3,黑毡土容重最小,为0.685 1g·cm-3。
关键词
土壤容重
回归分析
空间格局
草地退化
阿勒泰地区
插值
多源数据
Keywords
soil bulk density
regression analysis
spatial pattern
grassland degradation
Aletai region
interpolation
multi-source data
分类号
S812.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机器学习的阿勒泰地区草地地下生物量估测与数字制图
被引量:
5
4
作者
厉方桢
钟华平
欧阳克蕙
赵小敏
李愈哲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23,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D1100603-02)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0900
+2 种基金
2011FY1104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76)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YC2020-B089)资助。
文摘
为精准估算草地地下生物量,分析其水平及垂直空间格局,实现草地地下生物量(BGB)的数字制图。调查了2015年阿勒泰地区草地生长季节(6-8月)的生态要素和地下生物量。以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中的代表性信息为基础,基于机器学习算法估测研究区0~30 cm的草地地下生物量,并根据估测结果利用空间插值法得到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最终实现草地地下生物量的数字制图。结果表明:1)相比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和随机森林模型(RF),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的估测中表现出最高的精度,验证集数据的精度(R2)依次为0.77、0.67和0.69,相应的RMSE为245.56、98.81和63.58 g·m^(-2)。从空间插值的效果看,反距离权重插值(IDW)优于径向基函数插值(RBF)和张力样条插值(SPL)。2)进一步比较了不同估测模型与空间插值方法间的组合能力,结果显示,在阿勒泰地区的草地地下生物量研究中,SVM+IDW是可靠的估测模型和空间化方法的组合。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草地地下生物量数字制图的R2为0.73、0.64和0.60,RMSE为269.73、10^(8).14和73.01 g·m^(-2)。3)阿勒泰地区草地地下生物量均值为1265 g·m^(-2),是全国平均值的两倍,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其中,高寒草甸的地下生物量最大,为2908.50 g·m^(-2),温性荒漠的地下生物量最小,为776.84 g·m^(-2),全区草地地下生物量共计1.27×10^(8) t(≈0.13 Pg)。全区草地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变化明显,整体上自北向南,由山地向平原呈递减的趋势。
关键词
草地地下生物量
阿勒泰地区
机器学习
空间插值
SVM模型
IDW插值
数字制图
Keywords
grassland belowground biomass
Altay region
machine learning
spatial interpolation
SVM model
IDW interpolation
digital mapping
分类号
TP18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炭基肥对水稻土理化性质、作物产量及化肥减量的影响
金惠芳
孔国夫
厉方桢
闻秀娟
肖炳虎
孙叶芳
章海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杭州湾砂质海涂土壤质量随围垦时间的演变
闻秀娟
顾国平
厉方桢
谢舻
章明奎
《农学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阿勒泰地区草地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格局分析
厉方桢
朱华忠
李愈哲
欧阳克蕙
钟华平
乔宇鑫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机器学习的阿勒泰地区草地地下生物量估测与数字制图
厉方桢
钟华平
欧阳克蕙
赵小敏
李愈哲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