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受污染原水处理的聚四氟乙烯中空膜组合工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厉帅
郭建宁
范小江
张亮
王凌云
张锡辉
-
机构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工程与管理研究中心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前泽工业株式会社
-
出处
《净水技术》
CAS
2014年第3期69-74,共6页
-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423)
广东省基金(2012B030800001)
-
文摘
该文以排洪期东江水为原水,开展了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组合工艺处理受污染原水的小试和中试研究。工艺将臭氧、混凝与膜过滤集成,后置生物活性炭过滤。试验的PTFE膜孔径为0.12μm,外径×内径为2.3 mm×1 mm。小试试验测得临界膜通量为60 L/m^2·h,臭氧能够促进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并能提高氨氮的去除。中试试验规模为120 t/d,膜通量为41.67 L/m^2·h。结果表明,投加臭氧时组合工艺对氨氮的处理负荷能提高至3.19~4.31 mg/L,COD去除率为70%~94%,UV254去除率达到73%~87%,工艺出水浊度〈0.2 NTU,大于2μm颗粒数〈50 CNT/mL。工艺出水中THMs、HAAs、甲醛、溴酸盐均符合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膜出水未检出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投加臭氧(O3/TOC=0.6~0.8)可显著减轻膜污染,达到同样的污染程度所需的运行时间较未投加臭氧时延长1倍;投加7~9 mg/L臭氧可逐渐消除膜污染,达到原位修复膜污染,减少化学清洗频次的目的。
-
关键词
臭氧
膜组合工艺
聚四氟乙烯
生物活性炭
膜污染
-
Keywords
ozone integrated process of membran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membrane fouling
-
分类号
TU991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动力学性能的SHPB试验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魏金源
张勇
刘宏伟
厉帅
-
机构
空军勤务学院机场工程与保障系
中国航空港建设第二工程总队
-
出处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5085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8462)
-
文摘
为研究不同纤维类型、组合方式和掺量对混凝土静态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分离式SHPB实验装置对3种HFRC(AS-CSHFRC、AS-PHFRC、CS-PHFRC)进行不同气压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实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素混凝土相比3种HFRC材料的破坏形态在动态荷载作用下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应变率增强效应,其中聚丙烯纤维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脆性破坏,AS-PHFRC和CS-PHFRC在破坏形态上优于AS-CSHFRC。对比3种HFRC混凝土,AS-CSHFRC的动态压缩变形能力最好,且峰值应变随纤维掺量的变化无较大的波动。
-
关键词
钢纤维
聚丙烯纤维
混凝土
动力学性能
SHPB试验
应变率效应
峰值应变
-
Keywords
steel fiber
polypropylene fiber
concrete
dynamic properties
SHPB experiment
effect of strain rate
peak strain
-
分类号
TU502.6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双波长催化动力学光度法间接测定痕量Bi(Ⅲ)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肖葳蕤
孙登明
朱庆仁
厉帅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出处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8-290,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基金(No.KJ2011A255)
-
文摘
研究了在H2SO4介质中,利用Bi(Ⅲ)可定量置换出Cu(Ⅱ)-EDTA中的Cu(Ⅱ),而Cu(Ⅱ)可催化H2O2同时氧化甲苯胺蓝和中性红褪色反应,通过测量524nm和630nm波长下的吸光度的变化,建立了双波长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痕量Bi(Ⅲ)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200-0.110μg/25mL,检出限为4.1×10^-11 g/mL。用于药物中铋的测定,结果满意。
-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Bi(Ⅲ)
Cu(Ⅱ)
双波长
甲苯胺蓝
中性红
-
Keywords
Spectrophotometry
Bi(Ⅲ)
Cu(Ⅱ)
Dual-wavelength
Toluidine blue
Neutral red
-
分类号
O657.32
[理学—分析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