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气候变化的能源法治因应
被引量:
3
1
作者
于文轩
卿悦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10,共11页
基于减缓与适应的基本结构,气候治理要求能源法治围绕节能降碳与韧性提升两大核心,采取多元、多层次的协同共治方式。低碳转型是能源法治的重要目标,要求能源法治作出系统回应。为适应气候治理,能源法治确定了低碳转型的引领性目标,进...
基于减缓与适应的基本结构,气候治理要求能源法治围绕节能降碳与韧性提升两大核心,采取多元、多层次的协同共治方式。低碳转型是能源法治的重要目标,要求能源法治作出系统回应。为适应气候治理,能源法治确定了低碳转型的引领性目标,进而要求在价值体系层面作出相应调适。在此指引下,以《能源法》的制度安排为基础,以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治理为基本路径,塑造结构平衡、内外协调的法规范体系。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基于低碳转型对减缓问题的关注,推动能耗双控制度向碳排放双控制度转型,成为能源法治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能源法治
低碳转型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银行”制度的形成、定位与展开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杜健勋
卿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生态银行”以特有的“分散-集中”理念、三方主体和“资源-资产-资本”三级交易流程为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迈出创新之步,在符合保护优先原则的基础上,未超出立法边界,具备规范化的制度支撑。目前中国“生态银行”的发展总体上停留于...
“生态银行”以特有的“分散-集中”理念、三方主体和“资源-资产-资本”三级交易流程为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迈出创新之步,在符合保护优先原则的基础上,未超出立法边界,具备规范化的制度支撑。目前中国“生态银行”的发展总体上停留于地区之间的交流,多元化的试点运作模式致使称谓略显杂乱,依托于政策支持的试点推广方式导致其在制度与实施层面的规范性欠缺。尤其是模糊的法律定位为“生态银行”的规范化带来前提性障碍,在其影响下法律表达不清、法律依据不足、保障措施不力的三方面困境阻碍了这项有益经验的制度建构。“生态银行”不仅承载着利益衡平的使命,是在环境公平和环境效率有机结合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适宜制度,还符合环境立法体系化、精细化的阶段性要求,是以适应性立法实现环境法规范性与功能性动态平衡的理性选择。故应在正确认识“生态银行”法律属性的前提下,将“生态银行”优先纳入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归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予以特色规定,作为一项制度化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与政策性绿色金融机构予以区分。在此基础上,“生态银行”的制度建构应采用“整体思路+路径展开”的方式,遵循“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银行”的体系定位和政府主导的责任原则,针对制度建构的现实困境,从规范表达、法制体系构建、保障措施完善等三方面优化“生态银行”制度,实现与现有制度的适应性衔接,最终形成环境法制与环境政策协调合力的制度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银行
生态保护补偿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自然资源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机氮处理对矿山生态型水蓼氮积累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卿悦
李廷轩
叶代桦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3-210,共8页
氮肥的过量施用,导致土壤中过量的氮易随渗漏、径流等方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矿山生态型水蓼为前期试验筛选的氮磷修复植物,明确根系形态变化对无机氮处理的响应特征可以为矿山生态型水蓼对氮素的吸收积累机理提供一定...
氮肥的过量施用,导致土壤中过量的氮易随渗漏、径流等方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矿山生态型水蓼为前期试验筛选的氮磷修复植物,明确根系形态变化对无机氮处理的响应特征可以为矿山生态型水蓼对氮素的吸收积累机理提供一定理论基础。采用砂培试验,以氮磷富集植物矿山生态型水蓼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铵态氮浓度(25、50、75 mg·L^-1)和硝态氮浓度(25、50、75 mg·L^-1),研究了矿山生态型水蓼植株氮积累以及根系形态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矿山生态型水蓼生物量和氮积累量均在供氮50 mg·L^-1时达到最大值。供氮浓度为50和75 mg·L^-1时,矿山生态型水蓼生物量表现为硝态氮处理显著高于铵态氮处理。矿山生态型水蓼氮含量和氮积累量均表现为铵态氮处理高于硝态氮处理。随着铵态氮浓度的增加,矿山生态型水蓼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显著减小;随着硝态氮浓度的增加,矿山生态型水蓼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在供氮50 mg·L^-1时最大。在供氮为25 mg·L^-1时,矿山生态型水蓼根系形态各参数表现为铵态氮处理大于硝态氮处理,在供氮50和75 mg·L^-1时则表现为硝态氮处理显著大于铵态氮处理。适宜浓度硝态氮能促进矿山生态型水蓼的生长和侧根发育,从而促进对氮素的吸收。而铵态氮浓度过高会抑制矿山生态型水蓼的根系生长,但并不抑制其对氮素的吸收积累能力,这可能与矿山生态型水蓼根系的抗逆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蓼
无机氮
根系形态
氮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变化的能源法治因应
被引量:
3
1
作者
于文轩
卿悦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出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10,共11页
基金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引导专项项目“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消耗臭氧层物质法律规制研究”(项目编号:19ZFY82004)
司法部201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9SFB1010)。
文摘
基于减缓与适应的基本结构,气候治理要求能源法治围绕节能降碳与韧性提升两大核心,采取多元、多层次的协同共治方式。低碳转型是能源法治的重要目标,要求能源法治作出系统回应。为适应气候治理,能源法治确定了低碳转型的引领性目标,进而要求在价值体系层面作出相应调适。在此指引下,以《能源法》的制度安排为基础,以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治理为基本路径,塑造结构平衡、内外协调的法规范体系。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基于低碳转型对减缓问题的关注,推动能耗双控制度向碳排放双控制度转型,成为能源法治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能源法治
低碳转型
协同治理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Energy rule of law
Low-carbon transition
Synergistic governance
分类号
D92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银行”制度的形成、定位与展开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杜健勋
卿悦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宪法规范下环境法律体系化研究”(批准号:21XFX002)。
文摘
“生态银行”以特有的“分散-集中”理念、三方主体和“资源-资产-资本”三级交易流程为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迈出创新之步,在符合保护优先原则的基础上,未超出立法边界,具备规范化的制度支撑。目前中国“生态银行”的发展总体上停留于地区之间的交流,多元化的试点运作模式致使称谓略显杂乱,依托于政策支持的试点推广方式导致其在制度与实施层面的规范性欠缺。尤其是模糊的法律定位为“生态银行”的规范化带来前提性障碍,在其影响下法律表达不清、法律依据不足、保障措施不力的三方面困境阻碍了这项有益经验的制度建构。“生态银行”不仅承载着利益衡平的使命,是在环境公平和环境效率有机结合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适宜制度,还符合环境立法体系化、精细化的阶段性要求,是以适应性立法实现环境法规范性与功能性动态平衡的理性选择。故应在正确认识“生态银行”法律属性的前提下,将“生态银行”优先纳入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归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予以特色规定,作为一项制度化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与政策性绿色金融机构予以区分。在此基础上,“生态银行”的制度建构应采用“整体思路+路径展开”的方式,遵循“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银行”的体系定位和政府主导的责任原则,针对制度建构的现实困境,从规范表达、法制体系构建、保障措施完善等三方面优化“生态银行”制度,实现与现有制度的适应性衔接,最终形成环境法制与环境政策协调合力的制度规范体系。
关键词
生态银行
生态保护补偿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自然资源产权
Keywords
eco‑bank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mpensation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property right of natural resources
分类号
D91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机氮处理对矿山生态型水蓼氮积累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卿悦
李廷轩
叶代桦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3-21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323)资助
文摘
氮肥的过量施用,导致土壤中过量的氮易随渗漏、径流等方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矿山生态型水蓼为前期试验筛选的氮磷修复植物,明确根系形态变化对无机氮处理的响应特征可以为矿山生态型水蓼对氮素的吸收积累机理提供一定理论基础。采用砂培试验,以氮磷富集植物矿山生态型水蓼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铵态氮浓度(25、50、75 mg·L^-1)和硝态氮浓度(25、50、75 mg·L^-1),研究了矿山生态型水蓼植株氮积累以及根系形态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矿山生态型水蓼生物量和氮积累量均在供氮50 mg·L^-1时达到最大值。供氮浓度为50和75 mg·L^-1时,矿山生态型水蓼生物量表现为硝态氮处理显著高于铵态氮处理。矿山生态型水蓼氮含量和氮积累量均表现为铵态氮处理高于硝态氮处理。随着铵态氮浓度的增加,矿山生态型水蓼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显著减小;随着硝态氮浓度的增加,矿山生态型水蓼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在供氮50 mg·L^-1时最大。在供氮为25 mg·L^-1时,矿山生态型水蓼根系形态各参数表现为铵态氮处理大于硝态氮处理,在供氮50和75 mg·L^-1时则表现为硝态氮处理显著大于铵态氮处理。适宜浓度硝态氮能促进矿山生态型水蓼的生长和侧根发育,从而促进对氮素的吸收。而铵态氮浓度过高会抑制矿山生态型水蓼的根系生长,但并不抑制其对氮素的吸收积累能力,这可能与矿山生态型水蓼根系的抗逆性有关。
关键词
水蓼
无机氮
根系形态
氮积累
Keywords
Polygonum hydropiper
inorganic nitrogen
root morphology
nitrogen accumulation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气候变化的能源法治因应
于文轩
卿悦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态银行”制度的形成、定位与展开
杜健勋
卿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无机氮处理对矿山生态型水蓼氮积累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卿悦
李廷轩
叶代桦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