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花肉苁蓉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涛 张娟 +2 位作者 卿德刚 陈延超 倪慧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9-502,共4页
【目的】建立管花肉苁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松果菊苷为参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管花肉苁蓉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色谱条件如下:Waters xterra RP18(250mm×4.6mm、5μm)色谱... 【目的】建立管花肉苁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松果菊苷为参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管花肉苁蓉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色谱条件如下:Waters xterra RP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30nm。【结果】该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所测组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共分离了19个共有指纹峰,相似度在0.92-1.0。【结论】不同来源的管花肉苁蓉药材的内在质量存在差异,该方法可用于管花肉苁蓉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花肉苁蓉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娟 卿德刚 +1 位作者 倪慧 付亚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7-259,共3页
目的:建立红花黄色素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研究红花黄色素的质量。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对各色谱峰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红花黄色素的指纹图谱。结果:各批次的红花黄色素差异很小,共有峰的重现性良好。结论:采用HPLC方法... 目的:建立红花黄色素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研究红花黄色素的质量。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对各色谱峰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红花黄色素的指纹图谱。结果:各批次的红花黄色素差异很小,共有峰的重现性良好。结论:采用HPLC方法作红花黄色素的指纹图谱,可用于红花黄色素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HPLC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肉苁蓉玫瑰花片配方研究
3
作者 赵丽 张娟 +3 位作者 徐晓琴 卿德刚 刘天志 孙宇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构建Box-Behnken多元回归模型对肉苁蓉玫瑰花片配方进行优化,探究不同添加量的原料(提取物混合物)、乙醇、辅料对片剂的质构和成型率的影响,并对最终产品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别及测定。结果表明,肉苁蓉玫瑰花片...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构建Box-Behnken多元回归模型对肉苁蓉玫瑰花片配方进行优化,探究不同添加量的原料(提取物混合物)、乙醇、辅料对片剂的质构和成型率的影响,并对最终产品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别及测定。结果表明,肉苁蓉玫瑰花片的最佳配方为:肉苁蓉及玫瑰花等植物提取物添加量101.60g、微晶纤维素21.90g、90%乙醇15.25mL、羧甲基淀粉钠6.70g、硬脂酸镁2.68g,按此配方生产的肉苁蓉玫瑰花片片子完整,片面光洁,可压性好,颜色较均匀,成型率为97.4%。片剂薄层色谱鉴别实验结果良好;标志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均值为松果菊苷2.236mg/g,毛蕊花糖苷0.460mg/g。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保健食品开发及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玫瑰花片 Box-Behnken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秋葵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4
作者 肖皖 李宁 +3 位作者 倪慧 李铣 卿德刚 贾晓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82-784,共3页
目的研究小秋葵(Hibiscus trionum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LH-20柱色谱法、重结晶法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小秋葵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即山柰酚(kaempferol,... 目的研究小秋葵(Hibiscus trionum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LH-20柱色谱法、重结晶法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小秋葵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即山柰酚(kaempferol,1)、槲皮素(quercetin,2)、芦丁(rutin,3)、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 pfero l3-O-(6-″O-trans-p-cou-m aroy l)--βD-g lucopyranoside),4)、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6-m ethoxy l-7-hydroxy lcoum arin,5)、6,7-二羟基香豆素(6,7-d ihydroxy lcoum arin,6)、β-谷甾醇(-βsitostero l,7)、胡萝卜苷(daucostero l,8)。结论化合物5、6为首次从木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为首次从小秋葵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秋葵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乳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超颖 张娟 +3 位作者 卿德刚 图尔贡江.伊利亚则 倪慧 贾晓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7-391,396,共6页
骆驼乳为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重要奶源之一,富含乳铁蛋白、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VC、VE、Mg等营养成分,近年研究发现它具有抗氧化、治疗糖尿病、免疫调节、保肝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对不同来源的骆驼乳营养成分、生物活性及安全性研究... 骆驼乳为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重要奶源之一,富含乳铁蛋白、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VC、VE、Mg等营养成分,近年研究发现它具有抗氧化、治疗糖尿病、免疫调节、保肝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对不同来源的骆驼乳营养成分、生物活性及安全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骆驼乳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乳 营养成分 蛋白质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罗布麻叶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冯春艳 卿德刚 +4 位作者 倪慧 孙宇 张娟 贾晓光 徐建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91-1297,共7页
【目的】建立并测定罗布麻叶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含量的HPLC方法,并比较2种罗布麻叶中3种黄酮成分的含量差异。为2种罗布麻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Symmetry Shield(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在35℃条件下... 【目的】建立并测定罗布麻叶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含量的HPLC方法,并比较2种罗布麻叶中3种黄酮成分的含量差异。为2种罗布麻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Symmetry Shield(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在35℃条件下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1 1~1.255 4μg、0.026 6~0.265 9μg、0.235 6~1.178 0μg,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8、0.999 9、0.999 9;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6%、102.1%、104.4%,RSD均小于3.8%。大叶白麻中异槲皮苷含量最高,罗布红麻中芦丁含量最高,并且仅有罗布红麻中检测到了金丝桃苷。【结论】HPLC测定方法可用于罗布麻叶中3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2种罗布麻叶中3种黄酮成分含量差异有一定规律,罗布红麻中异槲皮苷含量略高于大叶白麻,芦丁含量则至少是大叶白麻的13倍,金丝桃苷含量仅为0.05%,且在大叶白麻中未检测到金丝桃苷,研究结果可为2种罗布麻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芦丁 金丝桃苷 异槲皮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多花柽柳中没食子酸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廖菁 孙宇 +3 位作者 卿德刚 张娟 倪慧 贾晓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建立多花柽柳中没食子酸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Waters XTerra RP C18(250×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结果】没食子酸在... 【目的】建立多花柽柳中没食子酸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Waters XTerra RP C18(250×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结果】没食子酸在0.139~1.39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加样回收率为100.59%,RSD为1.2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有效测定多花柽柳药材中没食子酸含量,为柽柳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柽柳 没食子酸 含量测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鹿根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
8
作者 陈延超 卿德刚 +3 位作者 张娟 孙宇 倪慧 贾晓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29-2332,共4页
【目的】建立鹿根药材中槲皮素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鹿根药材中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 RP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速:1.0... 【目的】建立鹿根药材中槲皮素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鹿根药材中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 RP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25℃。【结果】槲皮素在0.086 60.86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100.68%,RSD为1.1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有效测定鹿根药材中槲皮素含量,可为鹿根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根 槲皮素 含量测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青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图尔贡江.伊力亚则 孙宇 +4 位作者 倪慧 卿德刚 张娟 贾晓光 李超颖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1期77-81,共5页
核桃青皮是核桃果实采收后堆放在田间并污染环境的废弃物,也是一种宝贵的可再利用资源。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一废料的医疗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对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核桃青皮有毒废渣中的有效成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桃青皮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胀果甘草渣及其黄酮制品中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娟 冯春艳 +3 位作者 卿德刚 孙宇 倪慧 贾晓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建立甘草渣及其黄酮制品中甘草查尔酮A、甘草黄酮B、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胀果甘草渣开发利用及其黄酮制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Kinetex色谱柱(150 mm×4.6 mm,2.6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 目的:建立甘草渣及其黄酮制品中甘草查尔酮A、甘草黄酮B、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胀果甘草渣开发利用及其黄酮制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Kinetex色谱柱(150 mm×4.6 mm,2.6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310、254 nm,柱温为30℃,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结果:HPLC分析表明胀果甘草渣及其黄酮制品中含甘草查尔酮A等10个黄酮成分和甘草次酸,本文选择含量较高的甘草查尔酮A和分离度较好的甘草黄酮B、甘草次酸进行含量测定,3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98.4%、103.1%,RSD均小于2.3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胀果甘草渣及其黄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果甘草渣 HPLC 黄酮 甘草查尔酮A 甘草黄酮B 甘草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渣总黄酮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EPR检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娟 卿德刚 +3 位作者 卢景芬 倪慧 孙宇 贾晓光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甘草渣总黄酮体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甘草渣总黄酮和甘草查耳酮甲对体外·OH的清除能力。结果:甘草渣总黄酮在0.25~25 mg/mL范围内清除·OH能力随... 目的:探讨甘草渣总黄酮体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甘草渣总黄酮和甘草查耳酮甲对体外·OH的清除能力。结果:甘草渣总黄酮在0.25~25 mg/mL范围内清除·OH能力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且相同浓度时其清除·OH能力高于甘草查耳酮甲。结论:甘草渣总黄酮有明显清除自由基作用,该方法、结果可作为有效活性成分的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渣 黄酮 电子顺磁共振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的巨噬细胞激活作用及其与当归、黄芪在调节免疫方面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骆紫燕 卿德刚 +3 位作者 孙宇 徐晓琴 张娟 王子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11-316,共6页
目的:研究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并筛选获得一个复方,研究其对正常小鼠的增强免疫力作用。方法:通过巨噬细胞激活实验,考察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提取物对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活性和TNF-α、IL-6等分泌的影响;研究当归... 目的:研究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并筛选获得一个复方,研究其对正常小鼠的增强免疫力作用。方法:通过巨噬细胞激活实验,考察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提取物对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活性和TNF-α、IL-6等分泌的影响;研究当归、黄芪提取物的配伍对苯乙醇苷提取物的巨噬细胞激活作用的影响;据此制备复方片剂,通过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小鼠碳廓清试验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评价其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75、100、125 g/L苯乙醇苷提取物均能提高RAW264.7细胞吞噬活性,以及NO、iNOS、TNF-α、IL-6水平,其中以100 g/L苯乙醇苷提取物效果最佳(P<0.01);并且,当归、黄芪提取物对苯乙醇苷提取物的巨噬细胞激活功能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以此为依据制备的复方片剂,0.4、1.2 g/kg·bw/d组可显著促进淋巴细胞增殖(P<0.05)、1.2 g/kg·bw/d组可显著促进细胞免疫反应(P<0.05),0.4 g/kg·bw/d组可显著促进抗体生成(P<0.05),1.2 g/kg·bw/d组可显著提高小鼠碳廓清能力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5)。结论:苯乙醇苷提取物可通过诱导iNOS表达,刺激巨噬细胞合成NO,同时刺激巨噬细胞释放TNF-α和IL-6,激活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以其与当归、黄芪提取物制备的复方片剂,可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功能而发挥对正常小鼠的增强免疫力作用,并对体液免疫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花肉苁蓉 苯乙醇苷 当归 黄芪 巨噬细胞激活 增强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大枣片增强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娟 卿德刚 +2 位作者 孙宇 倪慧 贾晓光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3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大枣片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00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0.167、0.333、1.000 g/(kg·bw)]组及对照组4组,连续给药30天,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淋... 目的:探讨复方大枣片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00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0.167、0.333、1.000 g/(kg·bw)]组及对照组4组,连续给药30天,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并检测抗体生成细胞、测定血清溶血素;同时进行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NK细胞活性实验,测定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1.00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血清半数溶血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333、1.00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剂量组对小鼠体质量、脾脏/体质量比值、胸腺/体质量比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复方大枣片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 复方制剂 增强免疫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哈萨克药鹿根中β-蜕皮甾酮的含量
14
作者 孙宇 卿德刚 +2 位作者 张娟 倪慧 贾晓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19-1822,共4页
【目的】建立鹿根药材中β-蜕皮甾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 RP C_(18)(250×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30℃。【结果】在... 【目的】建立鹿根药材中β-蜕皮甾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 RP C_(18)(250×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30℃。【结果】在上述条件下,β-蜕皮甾酮在1.45~14.5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0.39%,RSD为1.63%。【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有效测定鹿根药材中β-蜕皮甾酮含量,可为鹿根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药 鹿根 β-蜕皮甾酮 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增强免疫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丽 徐晓琴 +3 位作者 张娟 卿德刚 刘天志 孙宇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58-63,共6页
考察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力的综合影响,评价该产品的增强免疫力效果,为其产品开发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实验选用SPF级ICR种雌性小鼠,并按照实验方案划分为各个大组,每个大组依次设立对照组、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低(3.33mL/k... 考察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力的综合影响,评价该产品的增强免疫力效果,为其产品开发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实验选用SPF级ICR种雌性小鼠,并按照实验方案划分为各个大组,每个大组依次设立对照组、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低(3.33mL/kg·bw)、中(6.67mL/kg·bw)、高(20.00mL/kg·bw)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0 d。各大组依次进行碳廓清实验;ConA诱发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NK细胞的活力测定;脏体比值测定、半数溶血值(HC_(50))的检测和抗体产生细胞数量的检测;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等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NK细胞活性、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P<0.05);高剂量能显著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半数溶血值(P<0.05);各剂量对小鼠重量增长系数、脾脏/体重比值、胸腺/体重比值及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判断标准,可以判定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具有明显的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 增强免疫力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牛舌草抗炎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
16
作者 徐晓琴 陈良 +2 位作者 张娟 孙宇 卿德刚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9期17-20,共4页
目的:优选意大利牛舌草抗炎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总黄酮与总多酚为指标综合评价意大利牛舌草优选提取工艺参数;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炎症模型,以足趾肿胀度为指标,评价提取物的抗炎药理活性。结果... 目的:优选意大利牛舌草抗炎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总黄酮与总多酚为指标综合评价意大利牛舌草优选提取工艺参数;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炎症模型,以足趾肿胀度为指标,评价提取物的抗炎药理活性。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25倍量70%乙醇,95℃加热回流提取1.5小时,提取2次;药效评价证实2.52 g/kg给药剂量的70%乙醇提取物具有抑制大鼠足趾肿胀的作用。结论:优选的意大利牛舌草抗炎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牛舌草 抗炎活性 有效部位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黄酮亚组分及甘草黄酮C对TNF-α致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7
作者 张娟 孙宇 +1 位作者 徐晓琴 卿德刚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0期1710-1716,共7页
目的:从甘草黄酮中筛选活性亚组分及黄酮单体,考察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硅胶柱色谱法制备甘草黄酮亚组分;体外培养肠上皮细胞IEC-6并以TNF-α诱导炎症反应,分别以甘草黄酮亚组分(20μg&#... 目的:从甘草黄酮中筛选活性亚组分及黄酮单体,考察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硅胶柱色谱法制备甘草黄酮亚组分;体外培养肠上皮细胞IEC-6并以TNF-α诱导炎症反应,分别以甘草黄酮亚组分(20μg·mL^(-1))提前干预,CCK-8法检测正常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炎症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水平,获得活性亚组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确认活性亚组分的主要成分,进而以TNF-α诱导的Caco-2单层细胞肠道屏障损伤模型分别考察活性亚组分GCH15(5、10、20μg·mL^(-1))和甘草黄酮C(LicoC,5、10、20μmol·mL^(-1))对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ELISA检测IL-6和IL-8分泌水平,电阻仪检测单层细胞跨上皮电阻(TEER),以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D-40)相对通过水平评估细胞旁通透性,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闭合小环蛋白-1(ZO-1)、咬合蛋白(Occludin)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表达。结果:制备得到甘草黄酮亚组分GCH1~GCH20;GCH2、GCH4、GCH8、GCH15和GCH1920μg·mL^(-1)均可显著抑制IL-6分泌(P<0.05),且以GCH15的细胞毒性最小;通过HPLC确认了GCH15的主要成分是LicoC;以TNF-α刺激Caco-2细胞,可明显促进IL-6和IL-8分泌(P<0.01),降低TEER值(P<0.01),提高FD-40相对通过水平(P<0.01),下调ZO-1和Occludin表达(P<0.01),促进MLCK表达(P<0.01)。以GCH15和LicoC提前干预则可抑制IL-6和IL-8分泌(P<0.01),增加Caco-2单层细胞TEER值(P<0.01),降低FD-40相对通过水平(P<0.01),并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说明两者可以逆转TNF-α引起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屏障功能紊乱。Westernblot结果表明,GCH1520μg·mL^(-1)和LicoC 20μmol·mL^(-1)均能促进ZO-1和Occludin表达(P<0.05,P<0.01),抑制MLCK表达(P<0.01)。结论:GCH15和LicoC均可明显缓解TNF-α引起的Caco-2细胞炎症反应及屏障功能紊乱,两者对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MLCK通路,进而促进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黄酮 甘草黄酮C 抗炎 肠上皮屏障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查尔酮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18
作者 孙宇 贾智超 +2 位作者 张娟 徐晓琴 卿德刚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建立甘草查尔酮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甘草查尔酮胶囊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查尔酮A的含量。色谱柱Waters XTerra RP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1%磷酸溶液(58∶42);体积流量... 目的:建立甘草查尔酮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甘草查尔酮胶囊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查尔酮A的含量。色谱柱Waters XTerra RP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1%磷酸溶液(58∶42);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10 nm;柱温25℃。结果:甘草查尔酮胶囊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甘草查尔酮A在0.05125~0.5125 m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6%,RSD为1.62%(n=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甘草查尔酮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及甘草查尔酮A含量测定方法,增强了该制剂的可控性,为医院制剂或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查尔酮胶囊 甘草查尔酮类A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