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陵江源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
作者 李君轶 吴金明 +3 位作者 杜浩 张辉 邵俭 危起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2,共9页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嘉陵江源头水域鱼类群落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19年在嘉陵江源头水域开展了春夏两季的鱼类调查工作。结果显示:两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9种,分属2目6科,其中鲤科10种,鳅科5种,平鳍鳅科、鳍科、鲇科和鲿科各1种;嘉陵江源...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嘉陵江源头水域鱼类群落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19年在嘉陵江源头水域开展了春夏两季的鱼类调查工作。结果显示:两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9种,分属2目6科,其中鲤科10种,鳅科5种,平鳍鳅科、鳍科、鲇科和鲿科各1种;嘉陵江源干流和支流小峪河鱼类群落优势度指数较高,各河段优势种以鲤科鱼类为主。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河流鱼类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6~2.06、0.59~0.73和1.52~2.63,嘉陵江源干流河段和小峪河鱼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其他河流,而安河鱼类丰富度指数最高;与嘉陵江源历史记载相比,鱼类群落结构为中等相似。鱼类群落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小峪河鱼类群落较为稳定外,其余河段鱼类群落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扰动。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河道曲折系数是影响调查区域内优势鳍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落 环境因子 多样性 稳定性 冗余分析 嘉陵江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鲟抢救性保护的途径 被引量:2
2
作者 董芳 危起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0-1616,共7页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江海洄游性鱼类,其成体可达4 m,体重超700 kg,寿命40龄以上,历史上在长江中的洄游距离超2800 km,因其独特的洄游特性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科研价值和巨大...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江海洄游性鱼类,其成体可达4 m,体重超700 kg,寿命40龄以上,历史上在长江中的洄游距离超2800 km,因其独特的洄游特性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科研价值和巨大的经济潜力(图1)^([1])。我国历来高度重视中华鲟的保护工作,陆续采取了禁止商业捕捞、增殖放流、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建设自然保护区等多项措施^([1—4])。但遗憾的是,由于多种人类活动干扰的叠加和累积影响,中华鲟物种衰退趋势始终未得到遏制。更严峻的是, 2017—2023年已连续7年未发现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其自然种群延续已面临严重困难。有研究认为,如果现状无法改变,中华鲟自然种群将在10—20年内灭绝^([5]),中华鲟是长江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种,开展中华鲟抢救性保护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长江大保护”等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洄游性鱼类 自然繁殖 增殖放流 自然种群 中华鲟 抢救性保护 重点保护动物 科研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鲟鱼的保护、管理与产业化 被引量:20
3
作者 危起伟 杨德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共5页
The author reviews the status of wild populations of Acipenserreformes in China and examines sturgeon aquaculture. The statistic data shows that the farmed production had been raised up to about 5000 tonnes by 2002 an... The author reviews the status of wild populations of Acipenserreformes in China and examines sturgeon aquaculture. The statistic data shows that the farmed production had been raised up to about 5000 tonnes by 2002 and that China had become the biggest sturgeon aquaculture country in the world. Measures on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sturgeon aquaculture and wild population protection should be promptly tak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保护 管理 产业化 现存种类 养殖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活史剖析其物种保护:困境与突围 被引量:36
4
作者 危起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97-1319,共23页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自然繁殖已连续中断3年(2017 2019年),自然种群濒临灭绝.本文归纳了中华鲟生活史各阶段的生态需求,指出:葛洲坝阻隔是导致中华鲟自然种群衰退的根本原因,三峡等长江上游特大型梯级水电工程...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自然繁殖已连续中断3年(2017 2019年),自然种群濒临灭绝.本文归纳了中华鲟生活史各阶段的生态需求,指出:葛洲坝阻隔是导致中华鲟自然种群衰退的根本原因,三峡等长江上游特大型梯级水电工程的相继蓄水运行是导致中华鲟自然繁殖中断的关键因素,河道冲刷、航道疏浚与挖沙、防洪及城市景观工程等人类活动使中华鲟仔稚鱼栖息地丧失,进而导致补充群体减少,造成繁殖群体持续萎缩.近40年来,对给予高度期望的补偿中华鲟自然种群衰退的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措施没有得到科学有效地实施,造成人工干预力保中华鲟自然种群延续的希望几近破灭.本文探讨了近40年来在中华鲟保护认识、管理、决策和机制上存在的误区与不足,提出以长江十年休渔为契机,亟需以《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为纲领,推进落实:1)实施"陆-海-陆"保种工程,恢复人工群体的生物学自然特性;2)大幅度提升科学有效的人工增殖放流;3)改善产卵场环境,放流人工培育亲本以恢复葛洲坝下中华鲟自然繁殖;4)新建旁通道仿自然产卵场,扩大自然繁殖;5)修复索饵场等关键栖息地,提高子代存活率.唯有以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为核心,实施中华鲟从出生到繁殖全生活史周期(15年)的长期系统性保护,才有望延续和恢复中华鲟自然种群.中华鲟个体大、寿命长、洄游范围广,是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种和伞护种,保护好中华鲟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濒危鱼类 长江 葛洲坝 三峡工程 保护生物学 水生态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水库的浮游植物 被引量:1
5
作者 危起伟 柯福恩 +1 位作者 罗俊德 庄平 《淡水渔业》 1988年第4期10-15,共6页
报道1985—1986年湖北省富水水库浮游植物的周年调查结果。共见到浮游藻类8门57属84种,年平均生物量为0.416毫克/升。观察了数量和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获得了数量(A)与表层水温(T)及水深(Z)的回归关系式:A=1.6080T—1.1518Z-2.6426。并对... 报道1985—1986年湖北省富水水库浮游植物的周年调查结果。共见到浮游藻类8门57属84种,年平均生物量为0.416毫克/升。观察了数量和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获得了数量(A)与表层水温(T)及水深(Z)的回归关系式:A=1.6080T—1.1518Z-2.6426。并对该水库的营养类型进行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浮游植物 水产品资源调查 生物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鲟鱼产业发展方向 被引量:9
6
作者 危起伟 《科学养鱼》 2002年第5期3-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鲟鱼 养殖业 产业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生物地理学与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危起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7期17-17,共1页
结合现有资料,介绍了大鲵的生活史及地理分布,分析、概述了大鲵的生物地理学特点及其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对我国大鲵自然资源现状进行了初步估算,旨在为自然种群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鲵 生活史 地理分布 种群遗传 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标志放流中华鲟幼鱼的降河洄游 被引量:55
8
作者 杨德国 危起伟 +2 位作者 王凯 陈细华 朱永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30,共5页
1998— 2 0 0 2年期间 ,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中华鲟 2月龄稚鲟 (全长 7 5— 17 0cm) 17 5 2万尾 ,其中 7795 7尾用CWT进行标记 ;14月龄幼鲟 (全长 5 5 0— 98 0cm) 4 0 0尾 ,全部用外挂银牌和CWT双重标记。放流后沿长江及沿海收集中华... 1998— 2 0 0 2年期间 ,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中华鲟 2月龄稚鲟 (全长 7 5— 17 0cm) 17 5 2万尾 ,其中 7795 7尾用CWT进行标记 ;14月龄幼鲟 (全长 5 5 0— 98 0cm) 4 0 0尾 ,全部用外挂银牌和CWT双重标记。放流后沿长江及沿海收集中华鲟稚鲟和幼鲟样本 ,4年共回收稚鲟样本 6 4 0 0尾 ,幼鲟样本 13尾 ,检测到携带标记的稚鲟和幼鲟各 13尾。人工放流的幼鲟降海洄游的速度平均达到 2 8 6km/ 2 4h(7 1— 10 0 2km/ 2 4h) ,回捕时离放流点的距离从 346—2 4 5 9km ,平均 16 0 0km ,回捕的标志幼鲟有 4 6 2 %的个体来自海区。初步估算出 1999年和 2 0 0 0年人工放流个体在长江口幼鲟种群中的贡献率分别为 2 2 81%和 0 997%。结果表明 ,人工放流中华鲟稚鲟和幼鲟的生长、洄游及分布与自然种群没有明显差异。放流较大规格的幼鲟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而目前长江中华鲟种群的补充仍以自然繁殖种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幼鱼 分布 人工标志放流 降河洄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文状况及其与繁殖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44
9
作者 杨德国 危起伟 +3 位作者 陈细华 刘鉴毅 朱永久 王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62-869,共8页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为江海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1981年即葛洲坝截流前,其产卵场分布在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的约600km江段。葛洲坝水电工程阻断了其产卵洄游通道,调查发现自1982年以来,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江段的狭小范围成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为江海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1981年即葛洲坝截流前,其产卵场分布在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的约600km江段。葛洲坝水电工程阻断了其产卵洄游通道,调查发现自1982年以来,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江段的狭小范围成功产卵。对中华鲟繁殖季节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温、流速、流量、含沙量和水位等水文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与中华鲟产卵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葛洲坝截流后,宜昌中华鲟产卵场江段10~11月份的月平均流速及11月份的月平均含沙量发生明显变化(P〈0.001),而月平均水位、流量及水温的变化不明显。多年观察结果显示,中华鲟产卵时,5种水文因子的参数均有一定的变动范围。1983~2004年期问,37次中华鲟产卵时的日平均水温范围为16.10~20.60℃,平均为18.63℃;日平均水位范围为40.69~47.32m(黄海高程),平均为43.91m;日平均流量范围为7170~26000m^3/s,平均为13908m^3/s;1983~2000年31次中华鲟产卵时的日平均含沙量范围为0.10~1.32kg/m。,平均为0.46kg/m。;日平均流速为0.81~1.98m/s,平均为1.30m/s。分析得到较适宜中华鲟产卵的水温是18.0~20.0℃,流量是14100m^3/s,水位是42.0~45.0m,含沙量是0.2~0.3kg/m^3,底层流速是1.0~1.7m/s。水温是中华鲟产卵的必备条件,水温适宜的情况下,水位、流速和含沙量出现逐渐从高位下降的趋势、而且各水文要素值均达到其适宜范围时,中华鲟即产卵繁殖。三峡工程运行后,下游江段水温的变化可能会对中华鲟的性腺发育和产卵繁殖产生不利影响,而江水含沙量下降对其产卵繁殖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产卵 水文条件 水电站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河道中鱼类对水深、流速选择特性的初步观测——以长江江口至涴市段为例 被引量:41
10
作者 杜浩 班璇 +2 位作者 张辉 危起伟 陈大庆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0-74,共5页
将长江江口至涴市天然河道的鱼类水声学调查数据和水文学观测数据相结合,在对流速和水深空间插值基础上,提取不同鱼类规格和密度对应水深和流速的特征值,从而研究鱼类对天然河道中水层平均流速、水深2个环境因子的选择特性。研究结果表... 将长江江口至涴市天然河道的鱼类水声学调查数据和水文学观测数据相结合,在对流速和水深空间插值基础上,提取不同鱼类规格和密度对应水深和流速的特征值,从而研究鱼类对天然河道中水层平均流速、水深2个环境因子的选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规格的鱼对流速和水深的选择存在差异,规格小的鱼选择了较低的流速和较宽的流速范围,规格大的鱼选择了较高的流速和较窄的流速范围;规格小的鱼选择的水深明显高于规格大的鱼,喜好的水深范围也宽于规格大的鱼。②鱼类密度对流速的选择性不明显,但对水深的选择性明显,即深水区鱼类密度较高。③研究江段范围内江口镇附近江心洲两侧流速变幅范围较其上、下游江段宽,并且江心洲两侧鱼类的分布密度也高于其邻近上、下游段鱼类密度。可见,江心洲的存在提供了流速多样性格局,丰富了鱼类生境的多样性。本研究方法可为评价河流栖息地适宜性及生态功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河道 流速 水深 栖息地 江心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222、丁香油、苯唑卡因对养殖美洲鲥幼鱼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78
11
作者 杜浩 危起伟 +4 位作者 杨德国 刘鉴毅 甘芳 陈细华 沈丽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6,共7页
研究了MS-222、丁香油、苯唑卡因3种麻醉剂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幼鱼的麻醉效果,并运用该3种麻醉剂的适宜剂量对美洲鲥幼鱼进行了运输试验。麻醉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高麻醉浓度(MS-222为75 mg/L以上,丁香油为20 mg/L以上,苯唑卡因为4... 研究了MS-222、丁香油、苯唑卡因3种麻醉剂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幼鱼的麻醉效果,并运用该3种麻醉剂的适宜剂量对美洲鲥幼鱼进行了运输试验。麻醉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高麻醉浓度(MS-222为75 mg/L以上,丁香油为20 mg/L以上,苯唑卡因为40 mg/L以上)下,鱼很快(30 min内)停止鳃盖张合运动,且停止鳃盖运动的鱼在空气中暴露一定时间(10 min内)后也能够复苏;在适宜的麻醉浓度(MS-222为20-30 mg/L,丁香油为8-10 mg/L;苯唑卡因为20-30 mg/L)下,鱼能够进入麻醉状态,且能保持很长时间(12 h);麻醉效果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强;在20 mg/L MS-222麻醉剂下,小规格鱼较大规格鱼更容易进入麻醉状态,而在10 mg/L丁香油和20 mg/L苯唑卡因麻醉剂下,小规格鱼却难进入麻醉状态。运输试验结果表明:麻醉运输组和对照组(非麻醉运输组)鱼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基础组(运输前)(P<0.05);麻醉运输后鱼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虽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仅苯唑卡因麻醉运输组鱼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苯唑卡因更适合用于运输美洲鲥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 MS-222 丁香油 苯唑卡因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Cu^(2+)、亚硝酸盐和总氨氮对中华鲟稚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44
12
作者 杜浩 危起伟 +4 位作者 刘鉴毅 杨德国 陈细华 朱永久 唐国盘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研究了苯酚、Cu2+、亚硝酸盐和总氨氮对8~12日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稚鱼的急性毒性,中华鲟稚鱼的全长为(2.36±0.10)cm,平均体重为0.07 g。结果表明:苯酚对中华鲟稚鱼24、48、72 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 研究了苯酚、Cu2+、亚硝酸盐和总氨氮对8~12日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稚鱼的急性毒性,中华鲟稚鱼的全长为(2.36±0.10)cm,平均体重为0.07 g。结果表明:苯酚对中华鲟稚鱼24、48、72 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97(87~109)、83(73~95)、75(69~83)mg/L和71(64~80)mg/L;Cu2+对中华鲟稚鱼的24、48、72 h和96 h的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1(0.29~0.34)、0.20(0.15~0.27)、0.09(0.08~0.12)mg/L和0.07(0.06~0.10)mg/L;亚硝酸氮对中华鲟稚鱼的24、48、72 h和96 h的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7.05(6.22~8.03)、4.07(1.51~7.88)、3.10(2.07~4.34)mg/L和2.57(2.31~2.85)mg/L;非离子氨对中华鲟稚鱼的24、48、72 h和96 h的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7(0.64~1.07)、0.52(0.44~0.67)、0.43(0.40~0.54)mg/L和0.39(0.30~0.45)mg/L。126 mg/L苯酚浓度组中,中华鲟稚鱼的心率(119±10次/min,n=10)明显快于对照组(106±5次/min,n=10)(P<0.05);0.4 mg/L Cu2+浓度组中,稚鱼的心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别;20.30 mg/L亚硝酸氮和29.20 mg/L总氨氮浓度组中,鱼的心率分别为(112±4)次/min和(112±7)次/min,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苯酚 CU^2+ 亚硝酸盐 总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222对中华鲟和施氏鲟的麻醉试验 被引量:50
13
作者 陈细华 朱永久 +3 位作者 刘鉴毅 杨德国 杜浩 危起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20—100mg/L的MS-222(Tricaine Methanesulphonate)在水温15~25℃条件下对中华鲟(Adpenser sinemis)和施氏鲟(A.schrerwkii)的麻醉效果进行试验,中华鲟或施氏鲟分别达到不同程度的麻醉状态甚至出现死亡。30—40mg/L的MS-22... 以20—100mg/L的MS-222(Tricaine Methanesulphonate)在水温15~25℃条件下对中华鲟(Adpenser sinemis)和施氏鲟(A.schrerwkii)的麻醉效果进行试验,中华鲟或施氏鲟分别达到不同程度的麻醉状态甚至出现死亡。30—40mg/L的MS-222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鱼的活动量明显下降,可保持镇静并维持身体平衡和正常体位,麻醉48h后,在清水中数分钟内可恢复正常游动状态,适合于长途运输。50—100mg/L的MS-222对中华鲟和施氏鲟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适合于进行短时间的操作,如捉拿、称重、测量、外科手术、体外标记等。中华鲟和施氏鲟在高剂量MS-222的作用下,在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前,存在一个临床死亡阶段,这个阶段长达1h左右,在这个阶段,对它们进行“人工呼吸”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施氏鲟 MS-222 麻醉 临床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不同浓度的离子及单糖对中华鲟精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鉴毅 甘芳 +2 位作者 危起伟 杜浩 朱永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9-854,共6页
本文研究在不同浓度Na+、K+、Ca2+、Mg2+、Cu2+及葡萄糖、果糖溶液中,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Gray)精子活动情况。结果表明:Na+浓度为2‰时,中华鲟精子寿命时间(Life time,LT)最长,为347s,而Na+浓度为1‰时,中华鲟精子剧烈运动时间(A... 本文研究在不同浓度Na+、K+、Ca2+、Mg2+、Cu2+及葡萄糖、果糖溶液中,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Gray)精子活动情况。结果表明:Na+浓度为2‰时,中华鲟精子寿命时间(Life time,LT)最长,为347s,而Na+浓度为1‰时,中华鲟精子剧烈运动时间(Acute movement time,AT)最长,为98.67s,精子激活率在Na+浓度小于等于2‰时,为100%,随着Na+浓度的增加中华鲟精子激活率明显下降;与Na+溶液不同,在K+浓度为0.005‰时中华鲟精子活力最佳,其AT和LT最长,分别为80s和174s。而精子激活率随K+浓度增加而增强,在浓度为0.005‰时激活率最强为60%,然后快速下降;在Ca2+、Mg2+、Cu2+三种溶液中,随着三种溶液浓度的增加,中华鲟精子剧烈运动时间和寿命逐渐缩短,精子激活率逐步下降;与Ca2+、Mg2+、Cu2+三种溶液完全不同的是,随着葡萄糖和果糖两种单糖浓度的增加,中华鲟精子AT及精子LT逐渐延长。结果说明适量浓度的Na+、K+可以延长中华鲟精子AT及其LT,激活精子活力;而Ca2+、Mg2+、Cu2+三种溶液即使在较低浓度下都表现出对中华鲟精子AT、精子LT及其激活率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葡萄糖和果糖则能有效地延长中华鲟精子AT和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剧烈运动时间 精子寿命 激活率 精子活力 单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蓄水以来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河床质特征变化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杜浩 危起伟 +3 位作者 张辉 王成友 吴金明 沈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24-3131,共8页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动物,是产底层产粘性卵鱼类。河床质构成了中华鲟受精卵和早期胚胎发育的物理环境,其变化可能直接影响中华鲟自然繁殖的规模和效果。基于水声学和水下视频技术对葛洲坝下现存唯一已知中华鲟自然产卵场的河床质...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动物,是产底层产粘性卵鱼类。河床质构成了中华鲟受精卵和早期胚胎发育的物理环境,其变化可能直接影响中华鲟自然繁殖的规模和效果。基于水声学和水下视频技术对葛洲坝下现存唯一已知中华鲟自然产卵场的河床质特征进行了连续观测,对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中华鲟自然产卵场的河床质特征变化进行了研究。水声学分析结果显示,2004—2012年间,中华鲟产卵场区域内河床硬度未有明显变化,但粗糙度显著增加(P<0.05)。对产卵位点的河床质特征分析表明,下产卵区的硬度增加(2012年显著高于2008和2004年(P<0.05)),上产卵区硬度呈明显下降趋势(2004年显著高于2008和2012年(P<0.05));上产卵区的河床粗糙度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P>0.05);下产卵场区的河床粗糙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水下视频观测结果显示,三峡蓄水导致的水体含沙量明显减少,对河床的冲刷日益明显,表现在产卵场江段沉积细砂和粗砂区域面积显著减少,河床卵石缝隙充塞度明显下降(P<0.05)。下产卵区在2007—2012年视频观察过程中发现河床卵石缝隙充分暴露,几乎没有任何细砂或粗砂填充,与上产卵区河床卵石缝隙充塞度特征明显不同。长期观测表明,2004—2012年期间中华鲟自然产卵位点发生了明显的改变,2004—2007年均发生在下产卵区,而2008—2012年均发生在上产卵区,自然繁殖规模和效果也明显下降。综合分析显示,中华鲟产卵场河床质特征的变化可能是导致中华鲟自然产卵位点的改变和迁移的原因,进而影响中华鲟自然产卵场的繁殖适合度,影响中华鲟自然繁殖的规模和效果。对三峡蓄水清水下泄的生态影响评估以及中华鲟自然产卵场的改良或修复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河床质 粗糙度 硬度 充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永久 危起伟 +4 位作者 杨德国 王凯 陈细华 刘鉴毅 李罗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50,共4页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 )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国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等技术措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放流约5万尾15 cm以上的中华鲟幼鱼,这些幼鲟是人工养殖获得,同时为实现中华鲟的全人工繁...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 )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国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等技术措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放流约5万尾15 cm以上的中华鲟幼鱼,这些幼鲟是人工养殖获得,同时为实现中华鲟的全人工繁殖,从1997年开始我们人工养殖了部分后备亲鱼.在中华鲟的幼鲟培育和后备亲鱼的人工养殖过程中,养殖集约化程度高,生活环境和行为状态的改变以及人工饲料的营养不平衡都可直接或间接导致中华鲟机体病变.由于中华鲟人工养殖历史较短,对中华鲟病害的系统研究还未开展,历来关于中华鲟病害的报道仅见于文献[1]中列举的几例.目前,对多数中华鲟病害的诊治均采用一般水生动物疾病的诊疗程序,参照常规养殖品种和其他鲟鱼疾病的研究结果进行防治.本文对近几年中华鲟养殖过程中所遇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常见病害 人工增殖放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防治 水生野生动物 人工养殖 后备亲鱼 水产研究所 全人工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蛋白水平对达氏鲟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酶活性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磊 危起伟 +5 位作者 张书环 颉江 褚志鹏 魏开建 文华 蒋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85,共7页
为了解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幼鱼适宜的饲料蛋白质水平,试验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400.68±8.55)g的健康达氏鲟幼鱼为试验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试验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 为了解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幼鱼适宜的饲料蛋白质水平,试验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400.68±8.55)g的健康达氏鲟幼鱼为试验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试验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0%、35%、40%、45%、50%的5种等脂等能饲料。试验期间,水流量为6 L/min,水温(24.0±1.0)℃,溶氧大于6.0 mg/L,氨氮小于0.02 mg/L。结果显示:增重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饲料系数呈现相反的趋势。蛋白质效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呈先平缓后下降的趋势。各试验组间肥满度无显著差异。肝体比和脏体比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下降。各试验组间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差异,饲料蛋白水平为50%的试验组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本试验中胃蛋白酶活力与饲料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淀粉酶活力呈负相关关系,脂肪酶在各试验组无显著差异。鱼体蛋白和脂肪含量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分别对增重率、饲料系数这二者与饲料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出达氏鲟幼鱼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为41.5%-4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 蛋白质需要量 生长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中华鲟的产后康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晓雁 杜浩 +6 位作者 危起伟 张艳珍 王彦鹏 蔡经江 刘志刚 乔新美 熊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5-713,共9页
通过观测初次繁殖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亲本产后的摄食行为,测量生长指标和监测血清中甲状腺指标、血液理化指标,进行产后亲本11个月康复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多春鱼(Mallotus villosus)可诱导产后亲本开口摄食及转食营... 通过观测初次繁殖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亲本产后的摄食行为,测量生长指标和监测血清中甲状腺指标、血液理化指标,进行产后亲本11个月康复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多春鱼(Mallotus villosus)可诱导产后亲本开口摄食及转食营养丰富的混合鲜饵。雌性产后身体虚弱,摄食时行为异常,随摄入营养水平逐渐提高,雌性和雄性最大摄食量于产后7个月时分别达到体质量的2.04%和1.60%,7个月后恢复正常。随混合鲜饵摄食量提高,亲本体质量从下降转而升高(9个月间雌雄亲本增长率分别为44.16%和23.30%),体长增长(增长率分别为5.00%和3.23%),与同龄未产的养殖中华鲟(参照组)相比,体质量和体长的增长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产后亲本血清总T3(TT3)、血清总T4(TT4)、血清游离T3(FT3)、血清游离T4(FT4)和多项血液理化指标在恢复培养期明显升高,至培养期末,TT3、FT3高于参照组,其余指标多接近参照组平均水平,表明产后亲本生理情况基本恢复。研究表明,加强产后康复培养,可以提高初次繁殖亲本,尤其是雌性的健康恢复和生长效果,对养殖中华鲟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再次成熟后生殖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产后 摄食行为 生长 血清中甲状腺指标 血液生理指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细鳞鲑栖息地环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金明 杨焕超 +3 位作者 邵俭 杜浩 王成友 危起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4-219,共6页
为研究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的栖息地环境选择偏好,对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5个样点进行了鱼类采样和生境测量。共采集到130尾秦岭细鳞鲑样本,样... 为研究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的栖息地环境选择偏好,对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5个样点进行了鱼类采样和生境测量。共采集到130尾秦岭细鳞鲑样本,样点的平均分布密度为(0.10±0.07)尾/m,两个保护区内秦岭细鳞鲑的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秦岭细鳞鲑密度分布呈正相关的因子依次为坡度、跌水区密度、海拔、粗糙度、遮蔽度、底栖动物生物量和流速,与密度呈负相关的环境因子依次为河宽、水深和溶氧。冗余性分析(RDA)筛选了坡度、粗糙度、遮蔽度、海拔和跌水区5个关键环境因子。基于关键环境因子的实测值建立了栖息地适合度曲线,秦岭细鳞鲑分布的最适坡度范围为5%—10%,海拔分布范围为1500—2000 m,粗糙度范围0.3—0.4;跌水区密度范围12—18个/100 m,遮蔽度在0.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秦岭细鳞鲑 密度 栖息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重组蛋白对达氏鲟生长、血液生化和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创举 单喜双 +2 位作者 岳华梅 阮瑞 危起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6-1113,共8页
为研究生长激素(GH)重组蛋白对达氏鲟生长、代谢及鱼体肝组分的影响,构建了GH成熟肽融合原核表达载体pET32a-AdGH,并将其在宿主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rAdGH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设置了4个试验组,分别在鲟鱼商品饲料中添加含量... 为研究生长激素(GH)重组蛋白对达氏鲟生长、代谢及鱼体肝组分的影响,构建了GH成熟肽融合原核表达载体pET32a-AdGH,并将其在宿主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rAdGH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设置了4个试验组,分别在鲟鱼商品饲料中添加含量为0(对照组)、10(低处理组)、50(中处理组)和100mg/kg(高处理组)的粉状rAdGH,连续投喂8周。结果表明,低水平rAdGH添加能够显著促进鱼体生长,提高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提高肝体比和脏体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低水平rAdGH添加可提高除血糖外所有测定的血液指标数值,反映了机体代谢水平的增强。各浓度rAdGH的添加均能提高鱼体肝和肌肉中蛋白质、水分含量,降低脂肪含量。rAdGH对鱼体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可能与其剂量相关,低水平的添加可显著增强鱼体代谢水平,加快肝中蛋白质的沉积与脂肪的消耗,促进鱼体生长;高水平的添加进一步增强其代谢水平,但其促生长的功能下降,部分血液指标异常,肝组分异常,疑似肝损伤。研究探索了鲟鱼重组生长激素的生长调控功能,为重组生长激素在鲟鱼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鲟 原核表达 生长激素重组蛋白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体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