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压交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气-液相化学反应器 被引量:5
1
作者 印永祥 程仕清 +4 位作者 吴广军 杨志坚 戴晓雁 陈炳金 朱家骅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49,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大气压交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气-液相化学反应器的结构、放电实验及应用结果。该反应器在气-液混合和大气压条件下顺利地产生了氢等离子体,并在常温、常压和无催化剂作用下,对液相C18烯酸进行选择性加氢。结果表明,... 本文介绍一种大气压交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气-液相化学反应器的结构、放电实验及应用结果。该反应器在气-液混合和大气压条件下顺利地产生了氢等离子体,并在常温、常压和无催化剂作用下,对液相C18烯酸进行选择性加氢。结果表明,作为原料的C18烯酸的碘值(IⅤ)降低了10%,色谱分析不仅验证了这一结果,而且表明有较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 辉光放电 气-液相 等离子体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非平衡等离子体裂解甲烷制C_2烃 被引量:2
2
作者 印永祥 戴晓雁 +1 位作者 张泽敏 温才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6,共3页
用介质势垒放电研究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的直接转化。天然气 (甲烷含量 94% )在常温常压下通过介质势垒放电反应器形成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反应器两电极间施加的交流电压为 15~ 30kV ,甲烷分子在此环境中裂解为CH3 、CH2 、CH和H ,并偶... 用介质势垒放电研究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的直接转化。天然气 (甲烷含量 94% )在常温常压下通过介质势垒放电反应器形成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反应器两电极间施加的交流电压为 15~ 30kV ,甲烷分子在此环境中裂解为CH3 、CH2 、CH和H ,并偶联生成C2 烃和氢气。实验表明 ,甲烷转化率和C2 烃收率随放电电压和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加 ,虽然C2 烃总的选择性变化不大 ,但乙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 甲烷 C2烃 裂解 放电电压 停留时间 碳氢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杂波电流驱动的密度极限分析
3
作者 印永祥 李晓东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11,共5页
用低杂波的可近性条件、参量不稳定性条件和功率耦合谱分析了低杂波电流驱动(LHCD)。由于波的可近性条件限制耦合谱中平行相速度较大的波进入等离子体中心,参量不稳定性使平行相速度较低的波与离子相互作用,随着等离子体密度的... 用低杂波的可近性条件、参量不稳定性条件和功率耦合谱分析了低杂波电流驱动(LHCD)。由于波的可近性条件限制耦合谱中平行相速度较大的波进入等离子体中心,参量不稳定性使平行相速度较低的波与离子相互作用,随着等离子体密度的增加,这些作用越来越明显。最终导致低杂波不能在中心与电子相互作用,驱动电流消失,这就是所谓密度极限。在本文建立的模型基础上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极限 低混杂波 电流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剪切磁场中等离子体的电磁波方程
4
作者 印永祥 廖旭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1-55,共5页
本文用线性代数方法给出了周期性直柱近似下,有螺旋剪切磁场和径向非均匀性存在的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电磁波方程在柱坐标系下的展开式。由此带来的介电张量修正用矩阵变换实现。此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各种频段上的加热波在等离子体中激... 本文用线性代数方法给出了周期性直柱近似下,有螺旋剪切磁场和径向非均匀性存在的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电磁波方程在柱坐标系下的展开式。由此带来的介电张量修正用矩阵变换实现。此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各种频段上的加热波在等离子体中激发的电场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剪切磁场 等离子体 电磁波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波对漂移不稳定性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印永祥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7-144,共8页
振幅足够大的静电波在等离子体中可使带电粒子的运动轨道发生改变。利用Vlasov方程和Poisson方程在改变轨道上考察漂移波扰动,得到了色散关系。求解色散关系所得的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静电波可抑制不稳定的漂移波。
关键词 静电波 漂移波 稳定性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等离子体重整天然气和二氧化碳制合成气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兰天石 冉祎 +3 位作者 龙华丽 王彧婕 印永祥 戴晓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9-132,共4页
常压下利用15kW的实验室装置,进行了天然气和二氧化碳在氢等离子体射流作用下重整制合成气的实验。考察输入功率、原料气流量和甲烷与二氧化碳的配比对反应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化率主要由输入功率和原料气流量决定,产品... 常压下利用15kW的实验室装置,进行了天然气和二氧化碳在氢等离子体射流作用下重整制合成气的实验。考察输入功率、原料气流量和甲烷与二氧化碳的配比对反应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化率主要由输入功率和原料气流量决定,产品的选择性与原料气的配比密切相关。如在等离子体输入功率8.5kW,原料气进量1.3m3/h,原料配比CH4/CO2为4∶6条件下,甲烷转化率为87.98%,二氧化碳的转化率84.34%,一氧化碳的选择性82.27%,能量产率达到1.63mmol/kJ。与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过程相比,热等离子体射流重整反应具有处理量大,产物单一的优点,而且能量产率较高,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二氧化碳 等离子体 射流 重整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射流裂解天然气制乙炔的实验 被引量:10
7
作者 陶旭梅 代伟 +2 位作者 陈琦 印永祥 戴晓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134,共4页
利用250kW的中试装置,进行了常压下将天然气在氮等离子体射流中的裂解并转化为乙炔的实验。研究目的是考察输入功率、甲烷流量和反应器结构对反应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气在氮热等离子体中热解反应强烈,其转化率主要由输... 利用250kW的中试装置,进行了常压下将天然气在氮等离子体射流中的裂解并转化为乙炔的实验。研究目的是考察输入功率、甲烷流量和反应器结构对反应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气在氮热等离子体中热解反应强烈,其转化率主要由输入功率和甲烷流量决定,产品的选择性亦即乙炔的收率与反应器的结构密切相关。例如,在等离子体输入功率100kW,甲烷进量10m3/h条件下,选择适当长度的反应器,甲烷转化率可达到97%,乙炔收率可达到90%。分析表明,较高的乙炔选择性是由于减少了乙炔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从而避免了乙炔进一步的热裂解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等离子体射流 裂解 乙炔 实验室试验 反应器 技术 关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进气方式对热等离子体应用于CH_4-CO_2重整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白玫瑰 陶旭梅 +4 位作者 吴青友 黄志军 李育亮 印永祥 戴晓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55-2460,共6页
采用大功率双阳极热等离子体装置,对CH4-CO2重整制合成气进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的原料气输入方式:一种是使原料气(CH4和CO2的混合气体)作为等离子体放电气体全部通入第1阳极与第2阳极间的放电区,直接参与放电;另一种是保持前述... 采用大功率双阳极热等离子体装置,对CH4-CO2重整制合成气进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的原料气输入方式:一种是使原料气(CH4和CO2的混合气体)作为等离子体放电气体全部通入第1阳极与第2阳极间的放电区,直接参与放电;另一种是保持前述状态,再附加另一部分原料气通入从等离子体发生器喷出的等离子体射流区.实验表明:第1种方式下,CH4和CO2同时具有很高的单程转化率和反应选择性,但能量转化效率较低;第2种方式下,尽管CH4和CO2单程转化率和选择性有所降低,但由于进料量增加,所得合成气摩尔量较大,因此能量转化效率高于第1种进气方式所得结果.实验还发现,保持放电电流恒定的情况下,等离子体放电电压随通入第1阳极与第2阳极间放电区的原料气流量增加而增加,与通入等离子体射流区的流量无关,同时实验未发现等离子体发生器阴极和阳极被氧化或出现碳沉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整 甲烷 二氧化碳 双阳极 热等离子体 能量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裂解天然气制纳米炭黑和乙炔 被引量:5
9
作者 罗义文 漆继红 +2 位作者 唐聪明 印永祥 戴晓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33-735,730,共4页
利用 2 0 0KW的中试装置 ,在常压下研究了天气然在氮热等离子体中的裂解行为 ,考察了输入功率、甲烷流量以及CH4 N2 比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天然气在氮热等离子体中发生了强烈的分解反应 ,生成大量炭黑和C2 烃 ;CH4 N2 为 0 4 ,... 利用 2 0 0KW的中试装置 ,在常压下研究了天气然在氮热等离子体中的裂解行为 ,考察了输入功率、甲烷流量以及CH4 N2 比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天然气在氮热等离子体中发生了强烈的分解反应 ,生成大量炭黑和C2 烃 ;CH4 N2 为 0 4 ,输入功率 12 0千瓦时 ,炭黑的收率为 4 2 0 % ,甲烷的转化率为 97 1% ;所制得的炭黑平均粒径 38nm ,分布范围狭窄 ;炭黑的DBP吸收值 1 4 0ml g ,是一种高结构性炭黑。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炭黑中存在芳香C—C键及大量氮基官能团如—NH、—CN等以及—CH ,—O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裂解 天然气 纳米炭黑 乙炔 甲烷 芳香C-C键 氮基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等离子体裂解甲烷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义文 漆继红 +1 位作者 印永祥 戴晓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37,共5页
应用Gibbs自由能最小法和平衡常数法分别计算了热等离子体裂解甲烷在均相体系和非均相体系中的平衡组成。采用简化的动力学模型,用特雷纳法数值模拟了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甲烷、乙烯、乙炔、氢气和炭5种稳定物质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演变... 应用Gibbs自由能最小法和平衡常数法分别计算了热等离子体裂解甲烷在均相体系和非均相体系中的平衡组成。采用简化的动力学模型,用特雷纳法数值模拟了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甲烷、乙烯、乙炔、氢气和炭5种稳定物质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演变。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甲烷在1200K时几乎完全裂解,2500K以下时,炭黑由芳香烃中间体生成;2500~4200K时,C2H、乙炔和氢气是主要产物,炭黑由C2H2、C2H中间体生成;4200K以上时,体系中仅有炭、氢自由基,炭黑由炭自由基生成。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2000K、100kPa,反应时间1.0ms时,甲烷已几乎全部裂解,0.1~1.0ms时,乙炔是主要产物,10.0ms以后炭黑产率接近100%。压力增加,乙炔收率下降,炭黑的收率增加,温度越高,乙炔和炭黑的生成速率越大。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表明在3500~4500K的温度范围内,5.0~10.0μs的时间范围内可同时获得较高收率的乙炔和炭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离子体 甲烷 热力学与动力学计算 乙炔 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忠 张婷 +4 位作者 印永祥 许建娟 许飞 赵华 冯一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4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ICP孕妇(ICP组)和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对照组)静脉血清VEGF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EGF及Flt-1在两组胎盘中...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ICP孕妇(ICP组)和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对照组)静脉血清VEGF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EGF及Flt-1在两组胎盘中的表达。结果 ICP组血清VEGF水平及胎盘VEGF、Flt-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血清VEGF水平下降及胎盘VEGF、Flt-1表达降低可能与ICP发病机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 胎盘 妊娠并发症 胆汁淤积 肝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法制备超细粉体氮化铝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尚书勇 梅丽 +2 位作者 李兰英 印永祥 戴晓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7期8-10,共3页
以微米级铝粉为原料 ,用N2 热等离子体法制备了超细氮化铝粉体。在等离子体功率12kW ,运行N2 流量 2m3/h ,急冷NH3流量 0 6m3/h ,送粉N2 流量 0 8m3/h条件下 ,铝粉全部转化为纳米氮化铝。采用SEM技术和粒度分析仪对产品进行了分析 ,... 以微米级铝粉为原料 ,用N2 热等离子体法制备了超细氮化铝粉体。在等离子体功率12kW ,运行N2 流量 2m3/h ,急冷NH3流量 0 6m3/h ,送粉N2 流量 0 8m3/h条件下 ,铝粉全部转化为纳米氮化铝。采用SEM技术和粒度分析仪对产品进行了分析 ,制得的氮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10 0nm ,粒度分布为 4 0~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等离子体法 制备 超细粉体材料 氮化铝 微米级铝粉 N2 SEM技术 粒度分析仪 合成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1装置中LHCD和等离子体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丁玄同 王恩跃 +4 位作者 郑永真 徐德明 李晓东 刘永 印永祥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20,共9页
本文研究了在HL-1托卡马克的不同放电阶段的低混杂波驱动特性。给出了驱动电流及驱动效率和等离子体参数,如电子平均密度ne、等离子体电流Ip及纵向磁场的关系。也给出和分析了波驱动和入射波功率的关系。在放电平段,对正反向... 本文研究了在HL-1托卡马克的不同放电阶段的低混杂波驱动特性。给出了驱动电流及驱动效率和等离子体参数,如电子平均密度ne、等离子体电流Ip及纵向磁场的关系。也给出和分析了波驱动和入射波功率的关系。在放电平段,对正反向驱动效率进行了研究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混杂波 电流驱动 HL-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等离子体射流温度与放电功率和气体流量的定标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覃攀 冉袆 +4 位作者 兰天石 戴晓雁 印永祥 童洪辉 程昌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4-96,共3页
利用氮系统的高温热力学函数Cp,m,结合热量计算公式及能量平衡关系,在理论上得到热平衡等离子体射流温度与放电功率和气体流量的定标关系。结果表明,该过程满足相似性原理,射流温度不是功率和流量的一般二元函数,而是比值Peff/f的一元... 利用氮系统的高温热力学函数Cp,m,结合热量计算公式及能量平衡关系,在理论上得到热平衡等离子体射流温度与放电功率和气体流量的定标关系。结果表明,该过程满足相似性原理,射流温度不是功率和流量的一般二元函数,而是比值Peff/f的一元函数。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讨论,为热等离子体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离子体 射流温度 定标关系 放电功率 气体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共沉淀法制备Ni-Mg-Al-LDHs/γ-Al_2O_3催化前驱体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体系中的性能评价(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晓晴 徐艳 +3 位作者 杨春辉 张燕平 印永祥 尚书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8-954,共7页
通过原位共沉淀的方法在γ-Al2O3表面上合成了Ni-Mg-Al-LDHs(水滑石),合成的Ni-Mg-Al-LDHs/γ-Al2O3作为催化前驱体经过不同的热处理还原方式得到催化剂Cat-1、Cat-2和Cat-3.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测试(BET)以... 通过原位共沉淀的方法在γ-Al2O3表面上合成了Ni-Mg-Al-LDHs(水滑石),合成的Ni-Mg-Al-LDHs/γ-Al2O3作为催化前驱体经过不同的热处理还原方式得到催化剂Cat-1、Cat-2和Cat-3.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测试(BET)以及热重-差热分析(TG-DTA)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抗积碳能力进行了表征测试;通过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体系对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前驱体的预处理方式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Ni-Mg-Al-LDHs/γ-Al2O3直接经过H2/Ar常压高频冷等离子体炬的分解还原所获得的催化剂Cat-3表现出了最佳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TEM表征表明催化活性组分在Cat-3上的分散性更好,颗粒粒径更小.BET结果证明Cat-3具备较大的比表面积(195.8 m2?g-1).Ni-Mg-Al水滑石的结构赋予了催化剂活性组分在载体γ-Al2O3上均匀的分散性,同时常压高频冷等离体炬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以及活性组分的还原具有进一步的优化作用,两者的协同作用使Ni-Mg-Al-LDHs/γ-Al2O3在甲烷二氧化碳反应体系中具备优良的催化活性和抗积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 水滑石 镍基催化剂 催化活性 稳定性 抗积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等离子体裂解天然气制备C_2烃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春文 印永祥 +1 位作者 温才文 戴晓雁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4,共4页
采用氮气热等离子体来裂解天然气制备乙炔乙烯,着重研究了天然气转化率和乙炔、乙烯收率随氮气流量和天然气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气流量与氮气流量之比为1:1时,可得到较好的结果。当等离子体功率为15kW、天然气流量为3Nm3·h-... 采用氮气热等离子体来裂解天然气制备乙炔乙烯,着重研究了天然气转化率和乙炔、乙烯收率随氮气流量和天然气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气流量与氮气流量之比为1:1时,可得到较好的结果。当等离子体功率为15kW、天然气流量为3Nm3·h-1、氮气流量为3Nm3·h-1时得到最好的结果。这时天然气转化率为57%,乙炔、乙烯的收率分别为34%和9%;乙炔在反应气中的体积浓度为7 5%,与部分氧化法相似;扣除不参加反应的氮气,乙炔在气相产品中的体积浓度为13 2%,与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热等离子体 天然气 裂解 C2烃 乙烯 乙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平衡等离子体热力学函数理论计算 被引量:3
17
作者 覃攀 李祥 +4 位作者 陶旭梅 冉祎 余徽 戴晓雁 印永祥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347,共5页
以统计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理论为基础,引用原子、分子的光谱数据,计算了在温度300~20000K范围内,双原子分子体系的热平衡等离子体的热力学函数(H、Cp,m)。给出了氮等离子体体系的分子离解度、电离度和摩尔定压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以统计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理论为基础,引用原子、分子的光谱数据,计算了在温度300~20000K范围内,双原子分子体系的热平衡等离子体的热力学函数(H、Cp,m)。给出了氮等离子体体系的分子离解度、电离度和摩尔定压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所得结果在较低温度范围与经验公式表达的结果良好相符。对较高温度区间的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并利用最小二乘法给出了氮体系的摩尔热容量的拟合公式。为热等离子体的应用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离子体 统计热力学 配分函数 摩尔定压热容 热力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常辉光放电下CH_4-CO_2转化制合成气 被引量:2
18
作者 龙华丽 余徽 +2 位作者 陈琦 印永祥 戴晓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3-126,共4页
在常压下,利用一种新型的反常辉光放电反应器,使CO2重整CH4制取合成气。实验表明,反应体系输入功率、原料气配比和流量等对反应结果有着较大影响。在常压下,当输入功率为437W、n(CH4)∶n(CO2)=4∶6及流量为140mL/min时,CH4和CO2的转化... 在常压下,利用一种新型的反常辉光放电反应器,使CO2重整CH4制取合成气。实验表明,反应体系输入功率、原料气配比和流量等对反应结果有着较大影响。在常压下,当输入功率为437W、n(CH4)∶n(CO2)=4∶6及流量为140mL/min时,CH4和CO2的转化率分别高达91.9%和83.2%,并且CO和H2的选择性分别为82.4%和62.1%。通过调配原料的配比,可以得到不同n(H2)∶n(CO)比值的合成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常辉光放电 甲烷 二氧化碳 转化 制备 合成气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氢混合放电等离子体还原BCl_3制备高纯纳米硼粉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春辉 张燕平 +3 位作者 陈攀 冉唐春 李娇 印永祥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80,共5页
利用氩气与氢气电弧放电产生氩-氢混合等离子体还原三氯化硼,获得还原产物纳米硼粉。在等离子体放电功率19.2 k W,氩气、氢气进气流率分别1.5 m3/h,BCl3进料量1 500 g/h实验条件下,硼粉收率达到最大值58%。利用DSCTG(热重分析仪)、XRD(... 利用氩气与氢气电弧放电产生氩-氢混合等离子体还原三氯化硼,获得还原产物纳米硼粉。在等离子体放电功率19.2 k W,氩气、氢气进气流率分别1.5 m3/h,BCl3进料量1 500 g/h实验条件下,硼粉收率达到最大值58%。利用DSCTG(热重分析仪)、XRD(X射线衍射仪)、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样品起始氧化温度、组成、物相及形貌。结果表明,所得硼粉粒径在50~100 nm之间,其中84%为无定型硼;另外,存在六方晶胞和四方晶胞的2种晶体硼,该硼粉的起始氧化温度约在200℃。排除纳米硼粉表面的吸附氧,单质硼的纯度大于98%。通过对硼粉的洗涤和烘烤证明,用简单的去离子水洗涤可进一步提高硼粉纯度,在80℃以下,纳米硼粉在空气中几乎不被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硼粉 热等离子体 气相还原 三氯化硼(BC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还原催化剂在CO_2甲烷化反应中的活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燕平 杨春辉 +3 位作者 陈攀 冉唐春 李娇 印永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21-1527,共7页
采用浸渍法和原位生长水滑石法制备了Ni-Ce/γ-Al2O3和Ni-Ce-LDHs/γ-Al2O32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前驱体,考察了2种前驱体分别经氩-氢等离子体和常规氢热方法还原所得催化剂在CO2甲烷化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还原催化剂的低温活... 采用浸渍法和原位生长水滑石法制备了Ni-Ce/γ-Al2O3和Ni-Ce-LDHs/γ-Al2O32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前驱体,考察了2种前驱体分别经氩-氢等离子体和常规氢热方法还原所得催化剂在CO2甲烷化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还原催化剂的低温活性明显高于常规氢热还原催化剂,主要表现为前者反应启动的临界温度点比后者低20~30℃.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得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还原催化剂具有较小的活性组分粒径、较高的活性组分分散度以及较高的表面碱性,这些特性有利于催化剂活性位对CO2的化学吸附,使其在甲烷化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低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二氧化碳 甲烷化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