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携带 xylE 的转基因小鼠致突变检测模型的建立及用于常规测试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印木泉 黄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9-100,共2页
携带xylE的转基因小鼠致突变检测模型的建立及用于常规测试现状印木泉黄建(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教研室,上海200433)人们建立了许多测试系统来检测突变以及最终导致突变的分子事件.常用的有:细菌系统,细胞系统和啮齿类... 携带xylE的转基因小鼠致突变检测模型的建立及用于常规测试现状印木泉黄建(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教研室,上海200433)人们建立了许多测试系统来检测突变以及最终导致突变的分子事件.常用的有:细菌系统,细胞系统和啮齿类动物系统等.然而,离体的实验系统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ylE 转基因 致突变模型 常规测试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水卫生标准限量的汞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印木泉 毕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22-224,共3页
实验观察了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简称“国标”)限量的汞(即0.001 mg/L)和10倍、100倍于“国标”限量汞(即0.01、0.1 mg/L)对松滋青皮豆和轮选1号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结果表明,0.001mg/L汞水样的微核率与本底值相近,与空白对照相比... 实验观察了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简称“国标”)限量的汞(即0.001 mg/L)和10倍、100倍于“国标”限量汞(即0.01、0.1 mg/L)对松滋青皮豆和轮选1号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结果表明,0.001mg/L汞水样的微核率与本底值相近,与空白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0.01和0.1 mg/L汞水样的微核率显著增高,与空白对照相比,相差非常显著(P<0.01)。证明“国标”规定的限量值汞是安全的。当0.1 mg/L汞与0.5 mg/L砷、1.5 mg氰并存时,其诱发的微核效应显示有联合作用。汞所诱发的微核效应与剂量间呈正相关。两种蚕豆根尖细胞对含致突物水样的微核效应无显著差别,证明松滋青皮豆和轮选1号豆均可作为监测水中致突物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卫生标准 蚕豆根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pESnx/FL穿梭质粒致突变测试系统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印木泉 徐唯 +1 位作者 邱信芳 薛京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8-322,共5页
本研究用电穿孔法将带有邻苯二酚氧化酶基因(xY1E基因)的质粒pESnx转染至5种哺乳动物细胞(FL,HT,LTR,PA317和Wg3-h)。结果表明,质粒pESnx在5种细胞中均可形成抗性克隆。但是,仅pESnx/... 本研究用电穿孔法将带有邻苯二酚氧化酶基因(xY1E基因)的质粒pESnx转染至5种哺乳动物细胞(FL,HT,LTR,PA317和Wg3-h)。结果表明,质粒pESnx在5种细胞中均可形成抗性克隆。但是,仅pESnx/FL克隆可获得每皿50个以上的转化子和低于10-4的自发突变率,符合穿梭质粒测试系统的要求。为进一步验证可用于检测致突变性,用已知可诱发点突变的致癌物亚硝基胍(MNNG)处理pESnx/FL克隆细胞。结果表明,MNNG的诱发突变率高于自发突变率27.8倍,并有剂量-效应关系。突变子快速鉴定结果显示,质粒稳定地存在于突变子中,并无大片段缺失和分子量改变,证实MNNG诱变的是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酚 氧化酶 基因 致突变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和视黄酸致ICR小鼠腭裂发育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江波 印木泉 +2 位作者 陈蓉芳 郭苗莉 张天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建立发生率较高、畸形类型明确、易于获得并可用于不同类型化学物致腭裂发生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致突变性化合物甲基N 硝基亚硝基胍(MNNG)和非致突变性致畸物视黄酸(RA)作用于ICR小鼠(对照组采用溶剂),观察不同剂量和不... 目的:建立发生率较高、畸形类型明确、易于获得并可用于不同类型化学物致腭裂发生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致突变性化合物甲基N 硝基亚硝基胍(MNNG)和非致突变性致畸物视黄酸(RA)作用于ICR小鼠(对照组采用溶剂),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胚鼠腭裂畸形发生率,确定诱导腭裂发生的最佳作用条件,并通过光镜、电镜等手段对其畸形特征作进一步分析。结果:孕10 d一次给予40 mg/kg MNNG所致腭裂的发生率为55.2%,一次给予80 mg/kg RA腭裂发生率几乎达100%;光镜结果显示这2种化学物诱导的腭裂均为小腭;电镜结果表明孕16 d对照组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的丝状伪足而实验组中则无。结论:成功建立了可供两类不同腭裂发生分子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腭裂畸形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动物模型 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 视黄酸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镉中毒大鼠睾丸氧化损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周雍 金慧英 +3 位作者 冯伟华 胡惠民 郑尊 印木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探究急性镉中毒睾丸氧化损伤的特点以及睾丸对镉敏感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通过观察 MDA、还原态 GSH、SOD、CAT、GSHpx、MT等指标系统研究大鼠肝、睾丸两器官的细胞抗氧化体系在急性镉暴露后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 :急性镉中毒使肝... 目的 :探究急性镉中毒睾丸氧化损伤的特点以及睾丸对镉敏感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通过观察 MDA、还原态 GSH、SOD、CAT、GSHpx、MT等指标系统研究大鼠肝、睾丸两器官的细胞抗氧化体系在急性镉暴露后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 :急性镉中毒使肝、睾丸两器官均发生严重的氧化损伤 ,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但两者的变化规律不同 :肝脏在 6 h组 MT大量表达 (达正常值的 6 .7倍 )后 ,上述损伤逐渐减轻 ;而睾丸 MT表达的氧化损伤尽管在前 3h并不严重 ,但此后不断加剧。结论 :急性镉中毒时睾丸与肝氧化损伤规律明显不同 ,MT在睾丸中不能被诱导表达是睾丸对镉极其敏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中毒 氧化还原 金属硫蛋白 大鼠 睾丸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物质诱发的小鼠肢体畸形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6
作者 陈蓉芳 张天宝 +2 位作者 印木泉 朱江波 郭苗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8-660,共3页
目的 :建立发生率稳定、畸形类型特异和易于获得的化学物质所致小鼠肢体畸形动物模型。 方法 :采用致突变性致畸物 N-甲基 - N'-硝基 - N-甲基亚硝基胍 (N- m ethyl- N'- nitro- N- nitrosoguanidine,MNNG)作为受试物 ,观察不... 目的 :建立发生率稳定、畸形类型特异和易于获得的化学物质所致小鼠肢体畸形动物模型。 方法 :采用致突变性致畸物 N-甲基 - N'-硝基 - N-甲基亚硝基胍 (N- m ethyl- N'- nitro- N- nitrosoguanidine,MNNG)作为受试物 ,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胎鼠畸形率、畸形类型及特征。结果 :孕期第 12天一次给予 MNNG4 0 m g/ kg时 ,胎鼠畸形类型主要为肢体畸形 ,肢体畸形率以活胎计为 33.7% (31/ 92 ) ,以窝计为 81.8% (9/ 11) ,肢体畸形占畸形胎鼠的构成比为 10 0 %。畸形类型以短指 (趾 )和缺指 (趾 )最常见。四肢畸形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存在不对称性 ,依次为左后 >左前 >右后 >右前。掌跖骨缺失和骨化不全发生率较高 ,此外还有胫腓骨的缺失和骨化不全 ,特别是大体形态所见短肢是胫腓骨缺失所致。结论 :成功建立了小鼠肢体畸形动物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畸形 动物模型 化学物质 诱发 分子机制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双唑钠对大鼠的致畸性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贺清玉 印木泉 +1 位作者 陈耀富 陆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的致畸性。方法:采用传统致畸学试验方法,检测了CMNa对Sprague-Dawley孕鼠在致畸敏感期的潜在毒性。试验设139.9,279.0和1399.0mg/kg3个剂量组(分别相当...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的致畸性。方法:采用传统致畸学试验方法,检测了CMNa对Sprague-Dawley孕鼠在致畸敏感期的潜在毒性。试验设139.9,279.0和1399.0mg/kg3个剂量组(分别相当于1/20,1/10和1/2LD50),同时设对照组(生理盐水),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结果:孕鼠接受CMNa后,母体体重减轻,并随剂量的增大而有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1399.0mg/kg)组吸收胎增多,活胎率和平均每窝活胎数降低,并有一定程度的胎鼠畸形,总畸形率达9.4%。同时还显示CMNa在279.0mg/kg剂量时有母体毒性和胚胎毒性,但无致畸作用;在139.9mg/kg剂量时,仅有母体毒性而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结论:该药在临床推荐应用剂量下使用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双唑钠 母体毒性 胚胎毒性 致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双唑钠对小鼠一般生殖毒性的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天宝 贺清玉 +1 位作者 陈耀富 印木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85-586,共2页
目的:评价甘氨双唑钠的一般生殖毒性。方法:采用Ⅰ段生殖毒性试验。设0,33.3,100.0和300.0mg/kg4个组。雄性ICR小鼠交配前经腹腔注射连续给药60d,雌性小鼠交配前经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4d,然后继续给... 目的:评价甘氨双唑钠的一般生殖毒性。方法:采用Ⅰ段生殖毒性试验。设0,33.3,100.0和300.0mg/kg4个组。雄性ICR小鼠交配前经腹腔注射连续给药60d,雌性小鼠交配前经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4d,然后继续给药至哺乳期结束。结果:各剂量组给药期间对雄性小鼠体质量增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组睾丸质量增加;各剂量组附睾精子数均降低,精子活动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对生育率无明显影响,睾丸组织也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在受试剂量下,该药对雄鼠有一定的生殖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双唑钠 生殖毒性 小鼠 增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对大鼠肝毒性作用的机理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光辉 丁华 +5 位作者 陆敦 侯建国 闵志廉 印木泉 钱松溪 毕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44-549,共6页
实验选择SD大鼠,分为4组,观察不同剂量的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喂大鼠出现的一般表现、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大鼠用药后7d内出现明显的肝细胞损害,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碱性磷酸酶升... 实验选择SD大鼠,分为4组,观察不同剂量的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喂大鼠出现的一般表现、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大鼠用药后7d内出现明显的肝细胞损害,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碱性磷酸酶升高,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这种变化以双倍剂量组最明显,sGPT可高达1766.30nmol·s-1·L-1,第42天后稍有缓解。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提供了肝毒性变化的组织学依据。结果表明:CsA所致的肝毒性具有明显的时相效应。靶器官的损害程度与剂量、服药时间及血药浓度密切相关。本实验为预防CsA的肝毒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CsA、有效地提高移植物及患者的存活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肝毒性 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ylE 转基因小鼠突变检测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建 印木泉 +5 位作者 陈耀富 陈建泉 成国祥 徐少甫 邱信芳 薛京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为了验证xylE转基因小鼠能否用于体内基因突变检测,首先对从小鼠体内回收目的质粒的影响因素(电压,基因组DNA浓度和T4连接酶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用HindⅢ酶切后的0.5μg组织DNA在400μL反应体系中以... 为了验证xylE转基因小鼠能否用于体内基因突变检测,首先对从小鼠体内回收目的质粒的影响因素(电压,基因组DNA浓度和T4连接酶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用HindⅢ酶切后的0.5μg组织DNA在400μL反应体系中以0.3UT4连接酶连接后,以16kV,200Ω,25μF的参数用电穿孔法转化大肠杆菌DH10B菌株是回收目的质粒效率最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了致突变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对转基因小鼠(ip10mgkg-1d-1,连续4d)外周血正染红细胞(NCE)的微核率和肝组织中xylE基因的自发和诱发突变率,并对突变的xylE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MNNG使外周血NCE的微核率从(2.20±1.48)‰上升为(6.80±2.28)‰(P<0.01),xylE基因的突变率从小于1/22843增至4/18641,表明MNNG可诱发转基因小鼠NCE微核率和肝组织中xylE基因突变率显著升高.序列分析显示MNNG诱发的xylE基因突变主要是单碱基缺失.上述结果表明xylE转基因小鼠是检测体内基因突变的有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ylE 转基因小鼠 突变检测系统 致突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靶基因xylE转基因小鼠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建泉 成国祥 +3 位作者 成勇 徐少甫 黄建 印木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3-97,共5页
本研究以pESnx穿梭质粒为载体,选用恶臭假单孢杆菌TOL质粒上的xylE基因作为突变靶基因组构建的重组构件,经微注射导入ICR小鼠549枚受精卵雄原核,将存活的352枚卵移入24只假孕鼠输卵管内,7只妊娠,共产仔4... 本研究以pESnx穿梭质粒为载体,选用恶臭假单孢杆菌TOL质粒上的xylE基因作为突变靶基因组构建的重组构件,经微注射导入ICR小鼠549枚受精卵雄原核,将存活的352枚卵移入24只假孕鼠输卵管内,7只妊娠,共产仔41只,其中7只死胎,出生后死亡4只,30只存活。注射卵存活率为64%(352/549),出生率为11.6%(41/352)。存活鼠经PCR-Southern检测,整合率为57%(17/30)。在整合阳性鼠中选择了杂交信号较强的2只当代公鼠,通过回收载体和转化试验,结果表明整合基因完整,具有转化的功能,由此,建立了突变靶基因xylE转基因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基因 突变 存活 出生后 E基因 转基因小鼠 孕鼠 产仔 假孕 受精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黎明 印木泉 +3 位作者 贺茜 陈志龙 陈铁河 毕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端粒 液体闪烁计数 肝肿瘤 肝细胞癌 端粒酶 T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种酱油的致突性和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对致突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东联 印木泉 +4 位作者 贺清玉 王静 陈耀富 毕洁 陆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24-427,共4页
实验观察了39种国产酱油和1种瑞士酱油的致突性,以及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对酱油致突性的影响。亚硝酸盐浓度50 mmol/L时,38种酱油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和TA100在未加代谢活化系统时均显示出直接的致突变性;另外2种在加入代谢活化系统后... 实验观察了39种国产酱油和1种瑞士酱油的致突性,以及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对酱油致突性的影响。亚硝酸盐浓度50 mmol/L时,38种酱油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和TA100在未加代谢活化系统时均显示出直接的致突变性;另外2种在加入代谢活化系统后也显示出间接的致突变作用。散装酱油的致突变性明显高于瓶装者,前者诱发的回变菌落数超过100000个/ml。亚硝化过程中,给子不同剂量的亚硝酸盐,即使在生理浓度范围内,酱油对TA100也显示出明显的致突变作用;诱变的菌落数与亚硝酸盐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胺 酱油 致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xylE的转基因小鼠的制备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建 印木泉 +5 位作者 陈耀富 陈建泉 成国祥 徐少甫 邱信芳 薛京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0-44,共5页
建立了一种新的转基因小鼠致突变检测模型.选用xylE基因作为诱变的靶基因,以pESnx穿梭质粒作为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将线状pESnx导入ICR小鼠制备G0小鼠.将显微注射后存活的352/549枚受精卵分别移入24只... 建立了一种新的转基因小鼠致突变检测模型.选用xylE基因作为诱变的靶基因,以pESnx穿梭质粒作为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将线状pESnx导入ICR小鼠制备G0小鼠.将显微注射后存活的352/549枚受精卵分别移入24只受体雌鼠的输卵管中,共产生41只仔鼠,存活30只(G0),经过整合检测,检测出转基因小鼠17只,阳性率为57%.从中筛选出2只完整整合了pESnx的转基因小鼠作为首建鼠(foundermouse)进行繁育,目前已繁殖到第三代(G3).经过逐代整合检测,证明转入的基因可稳定地遗传.上述结果表明已成功地制备了在基因组中整合了pESnx质粒携带xylE的转基因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转基因 xy1E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黄中抗突变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敦 印木泉 易杨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53-456,共4页
新鲜韭黄浆液分别用有机溶剂乙醚、醋酸乙酯及正丁醇提取,得到蛋白质提取物及非蛋白质提取物,SOS显色试验证实韭黄经乙醚提取后的非蛋白质成分抗突变作用最强。应用气相-质谱进一步分析韭黄非蛋白质成分,得到30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其中... 新鲜韭黄浆液分别用有机溶剂乙醚、醋酸乙酯及正丁醇提取,得到蛋白质提取物及非蛋白质提取物,SOS显色试验证实韭黄经乙醚提取后的非蛋白质成分抗突变作用最强。应用气相-质谱进一步分析韭黄非蛋白质成分,得到30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其中具有抗突变作用的成分可能为:二甲基二硫化物,4-甲基-2(1H)-吡啶硫酮,二(异丙基)三硫化物,3-烯丙巯基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黄 抗突变作用 SOS显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重金属化合物不同条件下对EROD诱导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敦 印木泉 +1 位作者 贺清玉 陈耀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研究4种重金属化合物对P4501A1基因产物乙氧基-9-羟基异吩唑酮-邻-去乙基酶(EROD)诱导活性的影响。方法:4种重金属化合物及诱导物L-去甲肾上腺素不同时间与FL/P4501A1细胞作用,通过测定ER... 目的:研究4种重金属化合物对P4501A1基因产物乙氧基-9-羟基异吩唑酮-邻-去乙基酶(EROD)诱导活性的影响。方法:4种重金属化合物及诱导物L-去甲肾上腺素不同时间与FL/P4501A1细胞作用,通过测定EROD反应终产物乙氧基-9-羟基异吩唑酮荧光强度来了解EROD活性。结果:FL细胞的EROD诱导活性较低,FL/P4501A1细胞的EROD诱导活性较高;重金属化合物与诱导物同时加入时可抑制EROD的诱导活性;重金属化合物对预诱导产生的EROD活性有抑制作用;重金属化合物处理后的FL/P4501A1细胞有较高的EROD诱导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致癌剂 重金属化合物 ER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茶叶抑制N-亚硝胺致突变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清玉 印木泉 陈耀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微粒体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茶叶对N-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在模拟人胃液的条件下,亚硝酸钠与二甲基胺发生亚硝化反应生成N-亚硝胺。亚硝胺在Ames平板掺入法中能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TA100的致... 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微粒体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茶叶对N-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在模拟人胃液的条件下,亚硝酸钠与二甲基胺发生亚硝化反应生成N-亚硝胺。亚硝胺在Ames平板掺入法中能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TA100的致突变作用。当加入1%、5%和10%剂量的茶叶浸出液后,可阻断N-亚硝胺的合成,抑制突变率呈剂量-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胺 抑制突变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止血敷料的细胞毒性和致突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耀富 印木泉 贺清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研究可吸收止血敷料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法、Ames试验和显性致死试验对可吸收止血敷料进行细胞毒性和致突性研究。结果:可吸收止血敷料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 目的:研究可吸收止血敷料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法、Ames试验和显性致死试验对可吸收止血敷料进行细胞毒性和致突性研究。结果:可吸收止血敷料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相对增殖率4d时为55.85%,7d时为100.13%;对细胞的形态发育基本没有影响。Ames试验和显性致死试验均为阴性。结论:可吸收止血敷料未显示对细胞的毒性和致突性,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敷料 细胞毒性 致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黄、韭菜、大蒜叶的抗突变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敦 印木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2-65,共4页
应用SOS显色试验研究了韭黄、韭菜、大蒜叶3种蔬菜水溶性提取物的抗突变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这些蔬菜提取物能在大肠杆菌GW1060,GW1104中抑制温度(42℃)诱发的SOS反应,但不能抑制SOS网络开放型菌株GW2707的SOS反应,因此,其抑制SOS反应... 应用SOS显色试验研究了韭黄、韭菜、大蒜叶3种蔬菜水溶性提取物的抗突变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这些蔬菜提取物能在大肠杆菌GW1060,GW1104中抑制温度(42℃)诱发的SOS反应,但不能抑制SOS网络开放型菌株GW2707的SOS反应,因此,其抑制SOS反应的机理为在细胞内抑制RecA蛋白酶调控的lexA抑制体的裂解。3种蔬菜提取物去突变试验结果表明,尚有部分在细胞外直接灭活致突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突变 抗突变效应 SOS显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短指/缺指畸形肢体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蓉芳 张天宝 +2 位作者 印木泉 朱江波 郭苗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目的 为筛选、克隆小鼠短指 /缺指畸形肢体的特异表达基因 ,构建了GD18小鼠畸形肢体 (短指 /缺指 )与正常肢体的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方法 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SSH ) ,结合PCRcDNA合成法 ,将从总RNA中合成的双链cDNA ,酶切成... 目的 为筛选、克隆小鼠短指 /缺指畸形肢体的特异表达基因 ,构建了GD18小鼠畸形肢体 (短指 /缺指 )与正常肢体的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方法 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SSH ) ,结合PCRcDNA合成法 ,将从总RNA中合成的双链cDNA ,酶切成平均大小为 4 0 0~ 6 0 0bp的片段 ,经接头连接 ,两次消减杂交和两次抑制性PCR后 ,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 ,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 ,菌液PCR筛选有插入片段的SSH克隆。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GD18小鼠畸形肢体(短指 /缺指 )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 ,从中挑取2 75个克隆进行菌液PCR分析 ,结果显示其中 2 5 5均得到 2 0 0~ 6 0 0bp插入片段。结论 SSH与PCR合成双链cDNA ,是一种自微量总RNA中构建高特异性的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的有效方法。消减文库的构建 ,有助于筛选、克隆小鼠短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指 少指 基因表达 基因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