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103大孔网状吸附剂提取林可霉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印培民 沈卫 周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0-311,共2页
从林可霉素发酵液中提取林可霉素,目前国内生产上均采用溶媒萃取法。国外曾有采用大孔网状吸附剂提取林可霉素的报道。国内亦有单位进行过这方面的工作,但未见报道。我们通过实验,筛选出国产H-103大孔网状吸附剂,并建立了林可霉素提取... 从林可霉素发酵液中提取林可霉素,目前国内生产上均采用溶媒萃取法。国外曾有采用大孔网状吸附剂提取林可霉素的报道。国内亦有单位进行过这方面的工作,但未见报道。我们通过实验,筛选出国产H-103大孔网状吸附剂,并建立了林可霉素提取新工艺。 林可霉素滤液和成品由江西国药厂提供。效价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霉素 H-103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米根霉中提取壳聚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曾哲灵 范镭 +2 位作者 印培民 黄筱萍 周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X期16-19,共4页
采用乳酸发酵后的废菌丝体米根霉(Rhizopus oryzae)为原料提取壳聚糖,研究壳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用酸碱交替处理去除蛋白质;用正交试验确定脱乙酰的最佳条件。脱蛋白条件为在2%NaOH溶液中,于60℃维持4h;脱乙酰基的条件为在30%NaOH... 采用乳酸发酵后的废菌丝体米根霉(Rhizopus oryzae)为原料提取壳聚糖,研究壳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用酸碱交替处理去除蛋白质;用正交试验确定脱乙酰的最佳条件。脱蛋白条件为在2%NaOH溶液中,于60℃维持4h;脱乙酰基的条件为在30%NaOH溶液中于120℃维持2h。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7.3%,黏度为81mPa.s,壳聚糖产量占菌丝体干重的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壳聚糖 提取 脱乙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秸秆的酶解糖化及发酵生产衣康酸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兰 倪赛 +2 位作者 任雨萍 由维清 印培民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4期51-57,共7页
以稻草秸秆酶解糖化液为原料,利用土曲霉KY-013发酵生产衣康酸;研究了超微粉碎、高温蒸煮、稀硫酸和NaOH溶液等预处理方式对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确定稻草秸秆的最佳预处理方式为:按固液比1∶7.5(g∶mL)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NaOH溶... 以稻草秸秆酶解糖化液为原料,利用土曲霉KY-013发酵生产衣康酸;研究了超微粉碎、高温蒸煮、稀硫酸和NaOH溶液等预处理方式对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确定稻草秸秆的最佳预处理方式为:按固液比1∶7.5(g∶mL)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NaOH溶液,于30℃、200 r·min^-1振荡处理24 h;最佳酶解工艺为:按固液比1∶20(g∶mL)加入pH值4.8的柠檬酸缓冲液,加入2.5 IU·g-1纤维素酶溶液,于50℃、200 r·min^-1酶解48 h。在此条件下,还原糖转化率达到最高,为82.51%。在不添加葡萄糖和木糖条件下,酶解糖化液中葡萄糖浓度为30 g·L^-1、木糖浓度为3.5 g·L^-1时,衣康酸产量达到最高,为9.78 g·L^-1;在额外添加葡萄糖和木糖条件下,随着外源葡萄糖和木糖浓度的增加,土曲霉KY-013对酶解糖化液的利用效率逐渐升高,衣康酸产量最终达53.88 g·L^-1。本研究为衣康酸工业化原料找到了非粮替代品,也为生物发酵行业碳源的原料供应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秸秆 酶解糖化 纤维素酶 土曲霉 衣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根霉Fp-6利用红薯发酵生产L-乳酸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筱萍 黄国昌 印培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4-118,共5页
以高产淀粉的优质红薯品种为原料,采用生产菌株米根霉Fp-6研究不同的红薯预处理方式对高光学纯度L-乳酸发酵的影响,并进行了50 L发酵罐放大试验。结果表明:用制备的红薯淀粉为原料,产酸和发酵周期均与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相同。当红薯液化... 以高产淀粉的优质红薯品种为原料,采用生产菌株米根霉Fp-6研究不同的红薯预处理方式对高光学纯度L-乳酸发酵的影响,并进行了50 L发酵罐放大试验。结果表明:用制备的红薯淀粉为原料,产酸和发酵周期均与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相同。当红薯液化液中的有机N含量高于0.25 g/L时,产乳酸量和糖转化率明显下降,副产物富马酸和甘油浓度明显增加,菌体量显著增加。无机N对发酵产酸有促进作用。用去除红薯中部分有机N的液化液进行发酵,在50 L罐中其产乳酸量达91.3 g/L,糖转化率为81.28%,发酵周期4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Fp-6 红薯 乳酸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L自控式发酵罐中ε-聚赖氨酸发酵条件的优化
5
作者 黄国昌 熊妮 +1 位作者 印培民 黄筱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2-45,共4页
在50L自控式发酵罐上进行了ε-聚赖氨酸(ε-PL)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主要考察了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pH、搅拌转速对ε-PL发酵和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控制pH在5.0以上时有利于菌体的生长,但ε-PL基本不合成,甚至出现降解... 在50L自控式发酵罐上进行了ε-聚赖氨酸(ε-PL)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主要考察了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pH、搅拌转速对ε-PL发酵和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控制pH在5.0以上时有利于菌体的生长,但ε-PL基本不合成,甚至出现降解现象;当维持pH在4.0左右时,能促进ε-PL的合成。搅拌转速为300 r/min时,有利于溶氧和传质,400r/min时,由于剪切力过大,导致菌丝断裂,ε-PL产量下降。通过控制发酵中后期pH4.0和搅拌转速300r/min的pH反馈控制自动流加补料培养,可获得最大的ε-PL产量7.36g/L,产率0.072g/g,产量较优化前提高近10倍,产率提高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ε-PL) 白色链霉菌 发酵 补料 P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衣康酸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赖霞 印培民 黄筱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X期80-83,共4页
以土曲霉TN-474为出发菌株,研究探讨了衣康酸发酵工艺条件对产酸的影响。通过试验优化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为:工业葡糖140g/L,NH4NO33.0g/L,玉米浆干粉0.2g/L,KH2PO40.05g/L,MgSO4.7H2O 0.5g/L,CuSO4.5H2O 65mg/L,初始pH2.0,接种量为10... 以土曲霉TN-474为出发菌株,研究探讨了衣康酸发酵工艺条件对产酸的影响。通过试验优化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为:工业葡糖140g/L,NH4NO33.0g/L,玉米浆干粉0.2g/L,KH2PO40.05g/L,MgSO4.7H2O 0.5g/L,CuSO4.5H2O 65mg/L,初始pH2.0,接种量为10%~12%,装液量为60mL^80mL;在37℃、220r/m in的条件摇瓶发酵144h,土曲霉TN-474发酵衣康酸的产率达到71.83g/L,转化率为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土曲霉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环聚合-固相缩聚法制备立体嵌段聚乳酸 被引量:3
7
作者 董亮 王婷兰 +2 位作者 唐颂超 蒲文亮 印培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8,66,共7页
首先,采用乳酸为引发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得具有缩聚活性的L-聚乳酸和D-聚乳酸;然后,将两者熔融共混后进行固相缩聚,合成了一系列立体嵌段聚乳酸。采用核磁共振(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 首先,采用乳酸为引发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得具有缩聚活性的L-聚乳酸和D-聚乳酸;然后,将两者熔融共混后进行固相缩聚,合成了一系列立体嵌段聚乳酸。采用核磁共振(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产物的链结构、重均分子量、热性能,并探讨了均相晶体和立体复合晶体共存情况下的固相缩聚机理。结果表明,固相缩聚产物分子量增长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0h,较低的催化剂含量,L-聚乳酸质量分数为80%。L-聚乳酸和D-聚乳酸共混物较低的初始立体复合晶体结晶度有利于后续固相缩聚过程中产物分子量的增长;固相缩聚不仅发生在异链之间,而且也发生在同链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立体嵌段聚乳酸 固相缩聚 开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