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晚期NSCLC患者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卯云烨 盛舒 +4 位作者 王安 翟今朝 葛祥伟 卢迪 汪进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7-375,共9页
癌症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75%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年龄均≥65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出现改变了NSCLC的治疗格局。针对老年患者有限的研究发现对于65-75岁的患... 癌症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75%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年龄均≥65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出现改变了NSCLC的治疗格局。针对老年患者有限的研究发现对于65-75岁的患者,ICIs单药显示出良好的获益,与年轻患者无明显差异,这种获益在免疫联合化疗或放疗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对于≥75岁的患者来说生存获益不明显。ICIs单药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发生率相似,免疫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导致irAEs的发生率高,≥75岁患者发生更高级别irAEs的可能性更大。除了老年患者免疫衰老会从多维度影响免疫微环境从而影响免疫治疗疗效外,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 ECOG PS)评分等也会影响预后。对于部分≥75岁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免疫联合低强度化疗成为有潜力的治疗方式之一,但相关研究较少,所以应有意识增加老年患者入组试验的人数,同时综合评估,探索个体化治疗方案。本综述拟对老年NSCLC患者应用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老年NSCLC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更多参考和指导,并结合其特点提出新的治疗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衰老 免疫治疗 免疫联合低强度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单药与免疫联合化疗在75岁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卯云烨 王安 +4 位作者 盛舒 贾杨洋 葛祥伟 翟今朝 汪进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65-673,共9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应用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格局,本研究旨在评估75岁及以...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应用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格局,本研究旨在评估75岁及以上晚期NSCLC患者接受免疫单药与免疫联合化疗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第五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111例75岁及以上的晚期NSCLC患者。这些患者接受了一线或二线治疗,其中70例接受免疫联合化疗,41例接受免疫单药治疗。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对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行匹配,包括年龄、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ECOG PS)评分和治疗线数。研究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免疫联合化疗组的中位OS为27.87个月,中位PFS为11.50个月,免疫单药组的中位OS为34.93个月,中位PFS为17.00个月,两者的OS(P=0.722)和PFS(P=0.474)无明显差异,ORR之间可见统计学差异(P=0.025)。PSM匹配后,两组各27例患者,免疫联合化疗组的中位OS为17.70个月,中位PFS为8.97个月;免疫单药组的中位OS为17.87个月,中位PFS为11.53个月,两组间OS(P=0.635)和PFS(P=0.878)均无统计学差异,ORR也未观察到统计学差异(P=0.097)。安全性方面,匹配前免疫联合化疗组总体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s,AEs)发生率为62.86%,高于免疫单药组的41.46%(P=0.029),而≥3级AEs发生率在两组间无差异(P=0.221)。匹配后,免疫联合化疗组17例(62.96%)患者中有AEs发生,免疫单药组有13例(48.15%),二组不论是总体AEs发生率(P=0.273)还是≥3级AEs发生率(P=0.299)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在75岁及以上的晚期NSCLC患者中,免疫联合化疗相较于免疫单药治疗,并未提供显著的OS或PFS优势,PSM后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安全性评估表明,匹配前免疫联合化疗组任意等级AEs的发生率高,但≥3级AEs发生率两组无差异,匹配后两组治疗的耐受性相似。安全性评估提示在为老年晚期NSCLC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老年患者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经治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获得性RET融合突变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安 李涛 +5 位作者 卢迪 卯云烨 秦嘉沛 周鑫 范昊 胡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0-1087,共8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非小细胞肺癌(NSCLC)开启了基于突变分子靶向治疗的精准医疗时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驱动突变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此研发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获得性耐药仍...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非小细胞肺癌(NSCLC)开启了基于突变分子靶向治疗的精准医疗时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驱动突变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此研发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获得性耐药仍是限制其长期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EGFR-TKIs获得性耐药除包括EGFR再突变、MET扩增、HER2扩增、组织转化等外,受体酪氨酸激酶(RTK)融合突变被证实是一种罕见但可靶向的重要获得性耐药机制。在获得性RTK融合突变中,转染重排(RET)融合突变是研究者关注的可及靶点,随着对RET分子的不断探索,针对RET融合突变的药物相继获批上市,对于获得性RET融合突变介导EGFR-TKIs治疗的获得性耐药,目前临床上有不同的处理策略。本文就RET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关系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EGFR-TKIs耐药 转染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