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养阴生血合剂防治化疗并发症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张萌萌 刘典焱 +5 位作者 郭容利 李海洋 李瑶 宋建芳 丁茹 卫培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24-1334,共11页
目的 通过体内外成分分析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养阴生血合剂防治化疗并发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养阴生血合剂的化学成分及其入血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从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 目的 通过体内外成分分析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养阴生血合剂防治化疗并发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养阴生血合剂的化学成分及其入血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从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入血成分对应的靶点,DrugBank,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化疗并发症相关靶点,并筛选养阴生血合剂和化疗并发症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化学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应用Auto Dock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灌胃给予养阴生血合剂后,自大鼠血清中鉴定出哈巴苷、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Ⅱ、毛蕊异黄酮、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苷、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和8-表番木鳖酸9种入血成分。筛选得到养阴生血合剂-化疗并发症交集靶点48个,包括EGFR,TNF,STAT3,IL-2等核心靶点15个,主要涉及核因子κB(NF-κB)和白介素-17(IL-17)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毛蕊异黄酮和黄芪甲苷与核心靶点EGFR和TNF的对接结合能均<-5 kJ/mol。结论 养阴生血合剂及其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和黄芪甲苷可能通过作用于EGFR和TNF等靶点,调控NF-κB和IL-17等免疫炎症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对化疗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生血合剂 化疗并发症 UPLC-Q-TOF/MS 网络药理学 免疫炎症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2
作者 卫培峰 焦晨莉 陈丹丹 《现代中医药》 CAS 2004年第1期57-58,共2页
何首乌是滋补肝 ,肾的常用中药。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来何首乌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情况 ,阐述了何首乌的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菌作用、造血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何首乌 药理作用 中药 抗衰老 抗菌 造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与心律平治疗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阵发性房颤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卫培峰 张三印 +1 位作者 郭剑 曹惠至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22期35-36,共2页
稳心颗粒是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之功效.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烦、胸闷胸痛,适用于早搏、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关键词 稳心颗粒 心律平 治疗 气阴两虚 心脉瘀阻 阵发性房颤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4
作者 卫培峰 李建军 魏明刚 《陕西中医函授》 CAS 2001年第4期44-46,共3页
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一种非特异性感染疾病,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分为急性前列腺炎与慢性前列腺炎两大类,急性前列腺炎均为细菌引起,而慢性前列腺炎既有细菌性,又有非细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最常见的男性生殖器感染... 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一种非特异性感染疾病,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分为急性前列腺炎与慢性前列腺炎两大类,急性前列腺炎均为细菌引起,而慢性前列腺炎既有细菌性,又有非细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最常见的男性生殖器感染疾病,据统计,35岁以上男子有35%-45%患有此病,尽管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由急性前列腺炎蔓延而来,但大多数人常无急性发作史,有些病人仅仅是因为无症状菌尿引起,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是因为支原体、衣原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非常类似,且无特异性,其主要症状有尿急、尿痛、尿不尽感,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症状,腰骶部、耻骨上区及会阴部疼痛酸胀不适,尿道口溢液,并伴精神差、记忆功能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药疗法 清热利湿法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柴术胶囊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T、LH/FSH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徐虎军 卫培峰 +2 位作者 高峰 欧莉 李敏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9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沙棘柴术胶囊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LH/FSH)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选取120例... 目的:研究沙棘柴术胶囊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LH/FSH)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选取120例女性成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0的单纯性肥胖自愿受试患者,按照1:1的比例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服用沙棘柴术胶囊,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疗程60天。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试验结束揭盲后,分析沙棘柴术胶囊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以及对性激素T、LH/FSH比值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试验前后体质量、BMI、腰围、臀围、皮下脂肪厚度(B、C、D点)、体脂含量等均低于试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棘柴术胶囊不仅可以有效治疗肥胖症,还可通过调节性激素T、LH/FSH等水平预防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 性激素 临床研究 随机 双盲 平行对照 沙棘柴术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叶子研究利用综述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峰 郭延丽 +5 位作者 刘巧 李敏 欧莉 陈琳 董泰玮 卫培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7-11,共5页
经查阅文献研究,首先简要介绍沙棘叶资源的利用情况、含有的营养成分与生理活性物质,然后重点介绍沙棘叶中多糖、总黄酮、多酚类和多肽类物质的提取纯化工艺,并且概述了沙棘叶多糖、总黄酮和多酚类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最后列举了市... 经查阅文献研究,首先简要介绍沙棘叶资源的利用情况、含有的营养成分与生理活性物质,然后重点介绍沙棘叶中多糖、总黄酮、多酚类和多肽类物质的提取纯化工艺,并且概述了沙棘叶多糖、总黄酮和多酚类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最后列举了市面上以沙棘叶为原材料研发的产品,主要是在沙棘叶茶、制药和饲料等方面的利用。从而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沙棘叶研究利用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生理活性物质 提取纯化工艺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色补血草不同提取物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苗彦霞 王杰 +3 位作者 宋小妹 卫培峰 左路 孔静娅 《现代中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二色补血草不同提取物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探索其止血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小鼠灌胃7 d后,采用剪尾法及玻片法进行出、凝血时间的测定。结果与空白组进行比较,总提取物、20%、40%乙醇组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出血时间均明... 目的观察二色补血草不同提取物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探索其止血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小鼠灌胃7 d后,采用剪尾法及玻片法进行出、凝血时间的测定。结果与空白组进行比较,总提取物、20%、40%乙醇组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出血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总提取物及20%乙醇组两个小剂量组、60%乙醇组及宫血宁对照组的出血时间缩短(p<0.05)。结论二色补血草止血的有效物质主要存在于20%、40%乙醇洗脱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色补血草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芦荟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焦晨莉 张敏 +5 位作者 高玉芳 许兴安 王冬东 乔峻哲 叶聪 卫培峰 《现代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芦荟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8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门诊治疗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服用当归芦荟胶囊,每次... 目的观察当归芦荟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8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门诊治疗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服用当归芦荟胶囊,每次2粒,每天2次;对照组60例,服用安慰剂,每次2粒,每天2次;试验结束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以当归芦荟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总有效率89. 3%,明显优于安慰剂对照组(p <0.01)。当归芦荟胶囊对于大便干结、排便不畅、便意未尽、腹胀腹痛等主要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 <0. 01)。结论当归芦荟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芦荟胶囊 功能性便秘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独一味有关问题的商榷 被引量:1
9
作者 苗彦霞 胡锡琴 卫培峰 《现代中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76-78,共3页
目的确定独一味较为合理的药性、功效及用量用法。方法通过对有关独一味的古今文献查阅、梳理,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入药部位有根及根茎、全草与地上部分三种情况;药味记载有苦、甘涩、苦辛、甘苦之不同;四气有温、微寒、寒、平之异;毒... 目的确定独一味较为合理的药性、功效及用量用法。方法通过对有关独一味的古今文献查阅、梳理,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入药部位有根及根茎、全草与地上部分三种情况;药味记载有苦、甘涩、苦辛、甘苦之不同;四气有温、微寒、寒、平之异;毒性有标小毒与未标两种情况;用量记载散剂3~6 g,入煎剂有10~15 g、6~12 g、2~3 g等不同。结论独一味入药部位以全草为宜,药性当为辛、苦、涩,平,归肝经;应补充祛风除湿之功效,用量入煎剂以6~9 g为宜,浸酒或入散剂为3~6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药性 功效 用量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芍甘附子汤对CIA大鼠血清IL-1β及滑膜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赵天才 杨景峰 +3 位作者 魏敏惠 卫培峰 郑波 安鹏 《国医论坛》 2009年第6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芍甘附子汤对CIA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及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该方治疗RA的作用机理。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甲氨喋呤对照组(C... 目的:观察加味芍甘附子汤对CIA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及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该方治疗RA的作用机理。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甲氨喋呤对照组(C组)、尪痹颗粒对照组(D组)、加味芍甘附子汤治疗组(E组)。除A组外其余40只大鼠复制成CIA大鼠模型,于造模第20 d后,A、B两组予蒸馏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灌胃;连续用药35 d后处死动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中IL-1β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加味芍甘附子汤能明显降低CIA大鼠血清中IL-1β的含量,抑制滑膜组织中VEGF的异常表达。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能明显改善CIA大鼠的全身和关节局部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血清IL-1β炎症介质的产生和VEGF的异常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芍甘附子汤 CIA大鼠 血清 IL-1β 滑膜组织 VEGF表达 Blood Serum Influence 对照组 作用机理 异常表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含量 免疫组化法 酶联免疫法 治疗组 抑制 炎症介质 雄性大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致肾阳虚模型大鼠肝损伤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焦晨莉 欧莉 +5 位作者 高峰 余金花 缪峰 王丽萍 卫培峰 孟大利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20-627,共8页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策略,研究何首乌给药后肾阳虚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寻找具显著性差异的生物标志物,探讨何首乌致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建立肾阳虚模型,分别给予大鼠高(24 g·kg^(-1))、中...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策略,研究何首乌给药后肾阳虚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寻找具显著性差异的生物标志物,探讨何首乌致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建立肾阳虚模型,分别给予大鼠高(24 g·kg^(-1))、中(12 g·kg^(-1))、低(6 g·kg^(-1))剂量的制首乌和生首乌(12 g·kg^(-1))。以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为核心技术,以OPLS方法为数据分析手段,研究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谱的变化。结果找到8个与肝损伤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含一个未知化合物)。给予肾阳虚大鼠生首乌后,与肾阳虚模型组比较,大鼠体内的肉毒碱、LPC0∶0/16∶0、LPC16∶0/0∶0、LPC0∶0/18∶0和未知物22.5_269.0水平显著下调,缬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制首乌高、中剂量组中,大鼠体内的以上8种代谢物亦有相同变化趋势,但显著性程度略有不同;低剂量组中相关代谢物的强度虽然发生变化,但与模型组相比多无统计学意义,仅LPC0∶0/16∶0和LPC0∶0/18∶0有显著性变化。结论生首乌对肾阳虚大鼠有肝毒性,制首乌对肾阳虚大鼠有一定的肝损伤,何首乌对肝脏功能的影响与给药剂量和炮制方法有一定相关性。何首乌致大鼠肝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氨基酸代谢和免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肝损伤 肾阳虚 大鼠血浆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严淑婷 李若岚 +5 位作者 白杨 侯荔桉 袁有才 董泰玮 缪峰 卫培峰 《现代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97-101,共5页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对目前关于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总结归纳地黄饮子的研究进展。结果从地黄饮子的方解出发,总结归纳近年来关于地黄饮子的临床疗效试验和动物实验,发现无论是血管性痴...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对目前关于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总结归纳地黄饮子的研究进展。结果从地黄饮子的方解出发,总结归纳近年来关于地黄饮子的临床疗效试验和动物实验,发现无论是血管性痴呆患者还是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接受地黄饮子治疗后,可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动物模型的行为学能力。结论通过对地黄饮子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梳理归纳,明确地黄饮子的研究进展,为后续关于地黄饮子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饮子 血管性痴呆 研究进展 动物模型 智力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降糖丸治疗2型糖尿病60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虹 卫培峰 《现代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4-27,32,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黄芪降糖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从而为临床上辅助降糖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设计,选取2型糖尿病病例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黄芪降糖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给药治疗60天后观察... 目的通过研究黄芪降糖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从而为临床上辅助降糖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设计,选取2型糖尿病病例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黄芪降糖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给药治疗6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监测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S)、餐后2小时血糖(2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黄芪降糖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辅助降糖的作用,为临床上辅助降糖的应用及推广上提供了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降糖丸 2型糖尿病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通脉胶囊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影响
14
作者 苏英英 刘峰 卫培峰 《现代中医药》 CAS 2005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化瘀通脉胶囊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并观察化瘀通脉胶囊对脑指数、脑含水量、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化瘀通脉胶囊大、中剂量组可明显改善脑缺血所致脑含水量增加及脑血管... 目的观察化瘀通脉胶囊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并观察化瘀通脉胶囊对脑指数、脑含水量、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化瘀通脉胶囊大、中剂量组可明显改善脑缺血所致脑含水量增加及脑血管通透性等病理改变。结论化瘀通脉胶囊确有改善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通脉胶囊 大鼠 脑缺血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国内化妆品包装材料研究现状
15
作者 李萌 付子祯 +1 位作者 王昕 卫培峰 《上海包装》 2022年第2期33-38,共6页
随着国内化妆品包装材料市场份额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化妆品企业和消费者意识到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对化妆品包装至关重要。介绍了化妆品行业常用包装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现有化妆品包装材料的种类,分析了玻璃包装材料和塑料包装材料的... 随着国内化妆品包装材料市场份额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化妆品企业和消费者意识到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对化妆品包装至关重要。介绍了化妆品行业常用包装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现有化妆品包装材料的种类,分析了玻璃包装材料和塑料包装材料的优缺点及相容性问题,并对未来国内化妆品包装材料行业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塑料包装 金属包装 包装材料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基础、强能力、善创新”的中药学混合式教学研究与探索
16
作者 李敏 高峰 +5 位作者 欧莉 李瑶 张萌萌 吕娟 卫培峰 王斌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7期79-84,共6页
中药学课程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连接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中医药临床应用及科研实践的桥梁课程。针对中医学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课程思政元素时代性、地域性特点不突出,中医药思维和现代科学思维的“双思维”培养系统性不足,课程... 中药学课程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连接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中医药临床应用及科研实践的桥梁课程。针对中医学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课程思政元素时代性、地域性特点不突出,中医药思维和现代科学思维的“双思维”培养系统性不足,课程评价方式未能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等问题,建立“厚基础、强能力、善创新”的中药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优势,整合课程内容,渗透课程思政,注重中药临床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扎实中药学知识,具备中药临床应用的能力,并有坚定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崇尚高尚医德的新时代中医人才,服务健康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