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教坊与宋代音乐文学 被引量:3
1
作者 卫亚浩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9-143,共5页
宋代音乐文学十分繁荣,其音乐文化的发达与音乐制度的完备为此期音乐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宋代教坊作为一个重要的宫廷音乐机构,不但全面介入了宋代音乐文学的创作,并且凭藉其创作与演出实践深刻影响了宋代音乐文学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宋代 教坊 音乐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晟乐成功制作与北宋乐议 被引量:3
2
作者 卫亚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0-142,共3页
"北宋乐议"活动最早出现于太祖建隆年间,终止于徽宗崇宁年间,几乎涵盖了北宋政权存在的整个历史。"北宋乐议"直接导致了大晟乐的成功制作,进而也促成了大晟府的建立。大晟乐之所以制作成功并被定为"一代之乐&q... "北宋乐议"活动最早出现于太祖建隆年间,终止于徽宗崇宁年间,几乎涵盖了北宋政权存在的整个历史。"北宋乐议"直接导致了大晟乐的成功制作,进而也促成了大晟府的建立。大晟乐之所以制作成功并被定为"一代之乐",其原因可从三个层面来看。表面上看,大晟乐的成功是因为它完满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乐议所关注的两大问题:一是运用了既可称为古制,又能令众人信服的制乐方法;二是制成了和谐的乐律制度。深一层看,则是宫廷权谋成功运用的结果。执掌朝政的权臣借重君权神圣的幌子,最终确立了大晟乐至尊地位。而在更深层次上,大晟乐的成功制作是与乐工们长期以来的音乐实践分不开的。北宋历朝乐工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有关音律方面的知识,这才是大晟乐得以制作成功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大晟府 “北宋乐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差感与杜诗总体风格的研判
3
作者 卫亚浩 赵润金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B05期146-148,共3页
杜诗的总体风格被归结为沉郁顿挫。笔者认为 ,所谓沉郁顿挫实际上是对一种富于落差感的心理状态的形象化描述。这种落差感既存在于单个作品之中 ,又存在于各作品的相互作用之中 ,更存在于诗人身世与作品的对比之中。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落差感 艺术风格 社会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到潇湘岂有诗——湖湘古文化对秦观诗词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巨传友 卫亚浩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z1期9-11,共3页
湖湘大地具有古老的地域文化 ,秦观被贬湖南后受到很大的影响。屈骚形成的贬谪情结 ,湘妃等神话传说 ,世外桃源的隐逸风气 ,都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 。
关键词 湖湘 秦观 贬谪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