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休作期冬灌滴灌调控下“干播湿出”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影响
1
作者 王晓艳 白云岗 +4 位作者 柴仲平 卢震林 刘洪波 肖军 阿曼尼萨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13,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滴水冬灌定额对“干播湿出”播种质量、棉花生理、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确定节水增效的休作期棉田墒情调控策略。【方法】采用在棉田休作期少量灌水调控墒情,春季开播后“干播湿出”的灌水方式,共设计9个处理,冬灌滴... 【目的】研究不同滴水冬灌定额对“干播湿出”播种质量、棉花生理、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确定节水增效的休作期棉田墒情调控策略。【方法】采用在棉田休作期少量灌水调控墒情,春季开播后“干播湿出”的灌水方式,共设计9个处理,冬灌滴灌定额设4个梯度:休作期冬灌滴灌(W_(1)S_(0)~W_(4)S_(0)):600、900、1200和1500 m^(3)/hm^(2);春季播种后采用非“干播湿出”和“干播湿出”2种方案,“干播湿出”定额为225 m^(3)/hm^(2)(W_(1)S_(1)~W_(4)S_(4)),常规冬灌2250 m^(3)/hm^(2)为对照处理。【结果】滴灌冬灌+“干播湿出”对比仅冬灌处理能够促进苗期棉花生长(株高茎粗显著高于非“干播湿出”及常规冬灌),W_(1)S_(1)~W_(4)S_(4)处理可在棉花营养生长转生殖生长期间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株高过度增长,其中处理W 3S 3及W_(4)S_(4)最为显著;滴灌冬灌+“干播湿出”可提高苗期及蕾期叶面积指数,花铃期后期W_(1)S_(0)~W_(4)S_(0)处理叶面积指数稍高于CK及W_(1)S_(1)~W_(4)S_(4)处理;W_(1)S_(1)~W_(4)S_(4)处理干物质总积累量显著大于W_(1)S_(0)~W_(4)S_(0)处理,可促进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W 3S 3、W_(4)S_(4)处理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比例可占50%以上;花铃期后期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干物质积累总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滴灌冬灌+“干播湿出”产量高于仅滴灌冬灌处理及常规冬灌,其中处理W_(4)S_(4)的产量比冬季滴灌的W_(4)S_(0)处理高出18.8%、比CK高出13.5%左右。【结论】休作期滴灌冬灌调控下“干播湿出”灌水模式可再节约灌溉用水24%~36%情况下显著提高棉花产量3.5%~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滴灌冬灌 干播湿出 灌溉定额 生长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重盐碱地夹层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2
作者 刘洪波 栗现文 +2 位作者 白云岗 卢震林 张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8,115,共10页
为探明重盐碱地夹层土壤在不同情景下的水分入渗特征,对水分入渗曲线、湿润锋、累积入渗量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夹层排序相同、灌水量不同时,随着灌水量增大,水分入渗率增大,湿润锋运移距离增加但均未入渗到最底层。在相同灌水量... 为探明重盐碱地夹层土壤在不同情景下的水分入渗特征,对水分入渗曲线、湿润锋、累积入渗量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夹层排序相同、灌水量不同时,随着灌水量增大,水分入渗率增大,湿润锋运移距离增加但均未入渗到最底层。在相同灌水量下,夹层厚度增加或夹层位置上移对夹层上下层的土壤含水率、湿润锋运移推进时间和累积入渗量的影响更大。打孔灌沙可提高水分入渗率,减少湿润锋运移时间,改善了各土层的剖面含水率,其湿润锋运移深度可达到100 cm外,其他处理中最大仅87.8 cm, Kostiakov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重盐碱地不同剖面构型夹层土壤水分的入渗特性。综上,在重盐碱土壤含夹层的条件下,灌水量过低或夹层上移与加厚均不利于水分入渗,建议在南疆重盐碱地夹层土壤位置在60~80 cm、厚度为10~15 cm的区域,适宜灌水量应在3 150 m^(3)·hm^(-2)以上,结合打孔灌沙措施则能显著改善重盐碱地夹层土壤的水分入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盐碱地 夹层土壤 水分入渗 打孔灌沙 南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且末县农业水资源利用及其潜力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卢震林 瓦哈甫.哈力克 +1 位作者 杨晋娟 史帝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4-178,共5页
研究根据且末县水文、水资源、农田水利工程等的资料分析了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认为且末县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且末县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今后... 研究根据且末县水文、水资源、农田水利工程等的资料分析了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认为且末县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且末县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且末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做好合理规划,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和加强法制管理的工作;通过对且末县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潜力的分析计算得出近期平水年或枯水年分别有3.34×108m3或3.17×108m3的水资源潜力可以挖掘;中远期平水年或枯水年分别有3.6×108m3或3.43×108m3的水资源可以挖掘。且末县今后农业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应该以开源和节流相结合,但以节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且末 农业水资源 开源潜力 节流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且末绿洲耕地变化与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卢震林 瓦哈甫.哈力克 +2 位作者 吴亚妮 于茜 杜晓梅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1期91-94,共4页
利用且末绿洲多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对该地区耕地资源利用和变化的基本特征、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空间差异以及耕地变化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且末绿洲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造成人均耕... 利用且末绿洲多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对该地区耕地资源利用和变化的基本特征、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空间差异以及耕地变化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且末绿洲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造成人均耕地面积呈现下降的态势;且末绿洲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单一因子考虑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增加的驱动。对于且末绿洲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应该进一步做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图1,表4,参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耕地变化 驱动力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学和GIS空间分析的洪水预演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卢震林 曹彪 +1 位作者 张廷 刘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0,52,共5页
洪水演进模拟的准确性是洪水“预演”有效性的关键。针对流域洪水预演模型计算精度低、普适性弱、缺实测资料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水动力学和GIS空间分析的洪水预演模型,模型采用一维水动力学并耦合GIS空间D8扩散算法进行洪水预演模拟,采... 洪水演进模拟的准确性是洪水“预演”有效性的关键。针对流域洪水预演模型计算精度低、普适性弱、缺实测资料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水动力学和GIS空间分析的洪水预演模型,模型采用一维水动力学并耦合GIS空间D8扩散算法进行洪水预演模拟,采用综合风险度模型进行风险度计算。以台兰河流域验证耦合模型性能。结果表明,提出的水动力学和GIS空间分析的洪水预演模型能够较好保证模拟精度,流域内极高风险地区面积为4.92 km~2。研究结果对指导洪水“预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 GIS空间分析 洪水预演 风险度 台兰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且末绿洲系统稳定性影响因子初探 被引量:8
6
作者 杜晓梅 瓦哈甫.哈力克 +2 位作者 于茜 吴亚妮 卢震林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4期452-455,458,共5页
绿洲系统是干旱区的脆弱系统。争取绿洲系统向稳定性、有序化方向发展是干旱地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追求的基础目标。干旱区绿洲稳定性的本质含义是绿洲系统与绿洲周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绿洲稳定性是一项系统工程,保护绿洲系统... 绿洲系统是干旱区的脆弱系统。争取绿洲系统向稳定性、有序化方向发展是干旱地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追求的基础目标。干旱区绿洲稳定性的本质含义是绿洲系统与绿洲周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绿洲稳定性是一项系统工程,保护绿洲系统的稳定性、恢复交错带环境,同时处理好绿洲开发建设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耕地和有效防治绿洲土地退化,在此基础上寻求高效开发、集约经营、协调发展的模式,搞好稳定性系统设计,以便加强绿洲生态系统管理。图2,表3,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稳定性 影响因子 灾害性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量与加气对干播湿出棉田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琴 白云岗 +6 位作者 柴仲平 卢震林 张江辉 郑明 刘洪波 肖军 周豪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2-1057,共6页
为探讨灌水量与加气对干播湿出棉花幼苗的叶绿素、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的影响,试验共设计了6个处理(WP1—WP6),其中WP1,WP2与WP3处理灌水定额分别为150,225与300 m^(3)/hm^(2),加气量分别为3600,5400与7200 L/hm^(2);WP4,WP5与WP6处理灌水... 为探讨灌水量与加气对干播湿出棉花幼苗的叶绿素、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的影响,试验共设计了6个处理(WP1—WP6),其中WP1,WP2与WP3处理灌水定额分别为150,225与300 m^(3)/hm^(2),加气量分别为3600,5400与7200 L/hm^(2);WP4,WP5与WP6处理灌水定额分别为150,225与300 m^(3)/hm^(2),试验处理均不加气(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随灌水量与加气量的升高,棉花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加气较不加气处理叶绿素含量最大可提高12.56%.加气对光下最大荧光F m′、光下最大光能利用效率F v′/F m′、光下光系统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 v′/F 0′、实际原初光能捕获效率Yield具有提升效果.与非加气处理相比,加气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增加了0.4μmol/(m^(2)·s),0.2 mmol/(m^(2)·s)与3.0 mmol/(m^(2)·s)以上,胞间CO 2浓度降低了9 mmol/mol.同等灌水定额下,加气处理的干物质较非加气处理均有显著增加,其中WP2处理干物质增加显著.加气灌溉可显著提高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干物质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加气灌溉 叶绿素 光合特性 干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棚环境下“干播湿出”棉田保苗技术效果评价
8
作者 卢红琴 白云岗 +4 位作者 柴仲平 卢震林 刘洪波 郑明 肖军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72-2882,共11页
【目的】研究拱棚栽培措施下“干播湿出”对棉花出苗率、生育进程及生长机制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海楼镇进行田间试验,设播种时间和拱棚栽培2个因素,常规“干播湿出”为对照,共4个处理,播种时间分别为4月7日... 【目的】研究拱棚栽培措施下“干播湿出”对棉花出苗率、生育进程及生长机制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海楼镇进行田间试验,设播种时间和拱棚栽培2个因素,常规“干播湿出”为对照,共4个处理,播种时间分别为4月7日与4月13日(4月13日是当地大田播种日期),同一播种时间采用“干播湿出”+拱棚、常规“干播湿出”2种栽培方式。分析不同处理下空气温度、土壤水-热-盐、棉花出苗率、生长指标与生理特性的响应特征。【结果】“干播湿出”+拱棚处理下棚内温度高于大气温度,0~40 cm土层内,随着土层加深,拱棚增温效果逐步减缓,“干播湿出”+拱棚处理较常规“干播湿出”处理灌溉出苗水后0~2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提高1.57%~2.16%,20~4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提高0.46%~2.11%,且“干播湿出”+拱棚处理0~40 cm各层土壤电导率均低于“干播湿出”处理。“干播湿出”+拱棚处理棉花株高、茎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干播湿出”处理(P<0.05),“干播湿出”+拱棚处理棉花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较“干播湿出”处理分别高12.11%~14.29%、32.74%~41.68%。【结论】拱棚处理可以使表层土壤增温,提高土壤保水能力,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提高棉花出苗率,促进棉花株高、茎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及叶面积指数的生长,有利于棉花光合作用,且适宜早播对棉花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拱棚 干播湿出 棚内温度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牛芳鹏 张江辉 +2 位作者 白云岗 卢震林 曹彪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
新疆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是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之一。以新疆地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的体系,并实现了对新疆洪水风险的定量评估。研究表明,新疆洪水灾害极高、高... 新疆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是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之一。以新疆地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的体系,并实现了对新疆洪水风险的定量评估。研究表明,新疆洪水灾害极高、高、中风险区域面积分别为5414.99、3463.81、8753.72km^(2),主要江河防洪区一级、二级重点防治区面积分别为2194.07、5203.82km^(2),山地洪水重点防治区面积13650.93km2。基于新疆洪水风险区划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该领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洪水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灾害 风险区划 防治区划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类型指标的新疆汛期划分与应用
10
作者 王新涛 范国庆 +1 位作者 卢震林 曹彪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9期79-85,共7页
随着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日益紧张,用水矛盾愈发凸显,新疆汛期统一时段的粗放式管理与当前水资源集约节约管理要求已不相适宜,因此对新疆分区域划分汛期的工作十分必要和迫切。以金沟河为例,采用洪峰流量分布方法、河道来水占... 随着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日益紧张,用水矛盾愈发凸显,新疆汛期统一时段的粗放式管理与当前水资源集约节约管理要求已不相适宜,因此对新疆分区域划分汛期的工作十分必要和迫切。以金沟河为例,采用洪峰流量分布方法、河道来水占比方法、日洪峰流量分布方法及超警戒流量方法4种方法划分汛期和主汛期时间,并对4种方法优缺点进行对比,选出适合金沟河流域的汛期划分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其他河流。结果表明,河道来水占比方法确定的汛期及主汛期既合理又符合金沟河流域实际情况,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其他河流,并对新疆分区域划分汛期,综合考虑新疆实际情况最终确定阿勒泰片区汛期为5月1日至8月10日;伊犁河谷、塔额盆地片区汛期为4月21日至8月20日;天山北坡、东疆和南疆片区汛期为6月11日至8月20日。研究结果对新疆防灾减灾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洪水 汛期划分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库山河洪水过程模拟分析
11
作者 曹彪 白云岗 +3 位作者 王新涛 卢震林 余其鹰 牛芳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洪水灾害频发,对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新疆影响尤为明显,洪水灾害风险增大。为了提高干旱区洪水灾害应对能力,针对新疆典型流域库山河构建了洪水分析计算模型,确定模型关键参数和边界条件,经场次洪水验证,水深...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洪水灾害频发,对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新疆影响尤为明显,洪水灾害风险增大。为了提高干旱区洪水灾害应对能力,针对新疆典型流域库山河构建了洪水分析计算模型,确定模型关键参数和边界条件,经场次洪水验证,水深平均绝对误差为24.1 cm,相对误差为24%,决定系数为0.66;流量纳什系数为0.86,决定系数达到0.97,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利用高精度河道地形,洪水灾害风险普查结果、遥感信息等资料建立流域数据底板,计算了不同频率下洪水行进过程、淹没范围、水深分布以及淹没历时等情景,实现了大尺度、全流域干旱区河流的洪水演进模拟,研究成果可以为干旱内陆区河流洪水风险分析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库山河 洪水 数值模拟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河上游62 a径流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震林 白云岗 余其鹰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2年第3期45-50,共6页
科学掌握径流演变特征,对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和田河上游1957—2018年62 a长系列天然径流资料,采用累积距平、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和田河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年际变化、... 科学掌握径流演变特征,对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和田河上游1957—2018年62 a长系列天然径流资料,采用累积距平、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和田河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径流趋势、突变性及周期变化等径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年径流呈微弱增加趋势,2009—2018年时段增加明显;年内分配不均匀,其中夏季最多,约占全年70%,冬季最少,约占全年4%;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均在2010年发生突变,前者具有28a的最大主周期,后者具有4a的最大主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河 径流变化 M-K检验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牧区光伏提水技术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震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4期189-190,共2页
光伏提水是一门新兴技术,具有无噪音、无环境污染、不消耗常规能源、全自动、高可靠性等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光伏设备的制造生产成本和价格不断下降。新疆牧区光能资源丰富,通过利用光伏提水技术解决人畜饮水及饲... 光伏提水是一门新兴技术,具有无噪音、无环境污染、不消耗常规能源、全自动、高可靠性等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光伏设备的制造生产成本和价格不断下降。新疆牧区光能资源丰富,通过利用光伏提水技术解决人畜饮水及饲草料灌溉的问题,能够解决当前牧区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对促进新疆牧区的社会安定团结和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提水技术 可行性 应用模式 新疆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牧区干旱灾害发生特点及抗旱减灾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震林 白云岗 《中国防汛抗旱》 2014年第2期42-45,共4页
近年来,新疆牧区干旱灾害频发,灾害影响范围和损失不断扩大,加剧了牧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新疆牧区实际情况,分析了干旱灾害的特点及其成因,提出从逐步完成牧区抗旱减灾基础工程体系、完善牧区抗旱非工... 近年来,新疆牧区干旱灾害频发,灾害影响范围和损失不断扩大,加剧了牧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新疆牧区实际情况,分析了干旱灾害的特点及其成因,提出从逐步完成牧区抗旱减灾基础工程体系、完善牧区抗旱非工程体系、加强牧区抗旱减灾科学研究等工作建议,全面提高新疆牧区抗旱减灾能力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减灾策略 新疆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日参考作物腾发量计算模型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伟 魏光辉 卢震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65,共5页
采用4种常用的腾发量模型(Makkink模型,Turc模型,Priestley-Taylor模型以及Hargreaves模型)计腾发量,并以Penman-MonteithFAO56公式计算结果为标准值进行对比,旨在寻找出建模数据少、模拟精度高以合研究区的腾发量计算模型。结果表明:T... 采用4种常用的腾发量模型(Makkink模型,Turc模型,Priestley-Taylor模型以及Hargreaves模型)计腾发量,并以Penman-MonteithFAO56公式计算结果为标准值进行对比,旨在寻找出建模数据少、模拟精度高以合研究区的腾发量计算模型。结果表明:Turc模型的日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与Penman-MonteithFAO56差异较其次是Makkink模型与Priestley-Taylor模型,Hargreaves模型的差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腾发量 PENMAN-MONTEITH FAO56 干旱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龙喀什河径流及气象因子演变规律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勇 秦胜英 +1 位作者 卢震林 余其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年第1期243-249,共7页
选取玉龙喀什河同古孜洛克站实测径流及气象因子,采用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径流及其气象因子的演变规律及趋势性,利用霍尔特模型预测了未来5年径流量及气象因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径流、降水及气温均呈... 选取玉龙喀什河同古孜洛克站实测径流及气象因子,采用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径流及其气象因子的演变规律及趋势性,利用霍尔特模型预测了未来5年径流量及气象因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径流、降水及气温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蒸发量表现为显著减少趋势;相关性分析得出气象因子中气温与径流相关性最大,其次是降水,蒸发与径流呈负相关;未来5年径流量、降水量和气温呈增加趋势,蒸发量呈减少趋势。玉龙喀什河1980年—2018年径流和降水在研究时间内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气温在未来将继续主导径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气候变化 MORLET小波 M-K检验 霍尔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干旱地区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以库尔勒三十一团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星星 张江辉 +2 位作者 才仁加甫 卢震林 肖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114,共7页
【目的】探明南疆干旱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异特征以及产生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的原因。【方法】以库尔勒地区三十一团为例,采集该地区代表性的土壤样品,测试、分析了土壤样品不同土层的含盐量指标。【结果】①5个土层土壤含盐... 【目的】探明南疆干旱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异特征以及产生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的原因。【方法】以库尔勒地区三十一团为例,采集该地区代表性的土壤样品,测试、分析了土壤样品不同土层的含盐量指标。【结果】①5个土层土壤含盐量均小于3 g/kg,均属于非盐化土;②5个土层土壤盐分的变异系数均属于中等变异性,其中0~20、40~60和80~100 cm接近于强变异性;③0~20 cm土层土壤盐分的半变异函数符合球状模型,20~40 cm土层土壤盐分的半变异函数符合指数模型,40~60、60~80和80~100 cm土层土壤盐分的半变异函数符合高斯模型;④研究区域土壤含盐量主要集中在1~3 g/kg之间,并且含盐量在2~3 g/kg土壤面积最大。【结论】研究区域土壤含盐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各层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现象;土层的高盐分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北方向靠近沙漠、远离水库和地势较为低洼区域;垂直方向上,各层土壤含盐量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盐量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插值分析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电磁阀阀腔水流阻力特性和流动规律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彪 白云岗 +2 位作者 张江辉 崔春亮 卢震林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0-84,共5页
为了研究田间电磁阀阀腔水流阻力特性和流动规律,对规格为DN110和DN125两种电磁阀阀腔进行了室内试验,同时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对2种电磁阀阀腔水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DN110阀腔最大相对误差为20.2,... 为了研究田间电磁阀阀腔水流阻力特性和流动规律,对规格为DN110和DN125两种电磁阀阀腔进行了室内试验,同时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对2种电磁阀阀腔水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DN110阀腔最大相对误差为20.2,最小相对误差为6.7;DN125阀腔最大相对误差为25.9,最小相对误差为5.2。在此基础上对5种规格为DN63、DN75、DN90、DN140和DN160电磁阀阀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数值计算结果,拟合得出流体流动进入阻力平方区,电磁阀阀腔局部阻力系数与管径的关系式。利用数值计算可视化分析,发现电磁阀阀体阻力损失主要在整个阀腔和下游管段,通过阀体水流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阀腔内部存在漩涡、水流紊动以及水流撞击边壁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阀阀腔 流量系数 局部阻力系数 阻力特性 流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韦东 卢震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1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水分利用率。[方法]采用对比法,共设6个处理,研究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条件下产量、边际产量、水分利用与耗水量效率之间的关系,并拟合了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全生育期耗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葡... [目的]研究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水分利用率。[方法]采用对比法,共设6个处理,研究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条件下产量、边际产量、水分利用与耗水量效率之间的关系,并拟合了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全生育期耗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葡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与耗水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合理耗水区间为783-905 mm。[结论]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全生育期耗水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可定量描述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条件下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全生育期耗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葡萄 产量 耗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田间布置优选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关东海 张江辉 +1 位作者 卢震林 白云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80,共9页
【目的】研究适宜葡萄园灌溉的田间滴灌布置模式。【方法】以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技术田间布置为对象,选取常用规格的滴灌带及其布置方式,对比分析葡萄园内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葡萄生长特征、光和特征、冠层温度以及产量品质等指标... 【目的】研究适宜葡萄园灌溉的田间滴灌布置模式。【方法】以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技术田间布置为对象,选取常用规格的滴灌带及其布置方式,对比分析葡萄园内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葡萄生长特征、光和特征、冠层温度以及产量品质等指标。【结果】在吐鲁番粘壤土区,在相同的灌溉制度条件下,滴灌带为滴头流量2.7 L/h,滴头间距为40 cm的一沟双管布置除果实品质外在各项指标上均为较低水平;滴灌带滴头流量为2.7 L/h,滴头间距为40 cm一沟三管布置除果实品质外,各项指标均处于较优水平;一沟双管不对称布置方式在众多指标对比中较一沟双管布置优势较为明显,与一沟三管布置方式比较,在成本控制上有一定优势,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推广价值。【结论】在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园内滴灌带的田间布置方案中一沟三管布置和一沟双管不对称布置方式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田间布置 优选 生长特征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