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模型技术在客服领域的智能化应用研究
1
作者 许世民 解冰 +1 位作者 卢钰情 王凯 《江苏通信》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客服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大模型技术已经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工具。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场景。结合某跨国企业客服中心及某省级政务热线的业务,分析了企业在当前环境下的业务需求,包括申告工...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客服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大模型技术已经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工具。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场景。结合某跨国企业客服中心及某省级政务热线的业务,分析了企业在当前环境下的业务需求,包括申告工单专业翻译、工单办理流程优化、工单关联整合、知识库调度及大模型生成回复内容等。其次,针对需求场景提出了解决方案,提供了在线智能工单辅助、邮件智能关联、智能问答助手等功能,辅助客服人员提升在线服务质量。最后对大模型技术赋能企业智能化应用进行了思考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智能客服 在线服务 工单辅助 智能问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特征的蝙蝠生物声呐环境识别及其水声场景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峰 卢钰情 +2 位作者 庞春阳 陈铭 董阳泽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8-988,共11页
蝙蝠生物声呐仿生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为智能信号处理领域带来了许多新应用和研究方向。飞行蝙蝠能利用回声与环境多普勒信息感知环境并识别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捕食、导航与交流等活动。通过研究飞行蝙蝠使用回声和多普勒信息感知... 蝙蝠生物声呐仿生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为智能信号处理领域带来了许多新应用和研究方向。飞行蝙蝠能利用回声与环境多普勒信息感知环境并识别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捕食、导航与交流等活动。通过研究飞行蝙蝠使用回声和多普勒信息感知环境和识别目标的生物机理,可以为人类创造更加高效、精确的探测和识别系统奠定基础。文中从飞行蝙蝠生物声呐感知系统的基本原理入手,建立了蝙蝠生物声呐飞行状态的杂波环境数学模型。针对发射恒频信号的蝙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特征平面与卷积神经网络的环境场景识别方法。通过时频分析获取杂波环境的多普勒与距离维特征,采用卷积神经网络从大量数据中高效地提取特征,根据不同方向杂波的多普勒与距离维差异实现环境识别。本研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蝙蝠飞行过程中具备的环境分类与感知能力给出了数值模拟说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分类识别能力,且信噪比为30 dB时,对不同杂波环境的分类准确率可达96%以上。同时分析了飞行蝙蝠生物声呐环境识别技术在水声领域的应用,模拟海港口岸建立了水下声呐混响环境模型,并针对水下潜航器等运动平台环境类型识别进行了性能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分类识别算法取得了良好的分类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声呐 卷积神经网络 环境识别 多普勒频移 水下声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生物声呐距离超分辨能力仿生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卢钰情 王峰 董阳泽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9-625,共7页
蝙蝠回声定位系统对目标方位、距离、运动速度的感知能力有待深入研究。文中试图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蝙蝠回声定位系统对于目标距离的感知机理。通过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蝙蝠距离超分辨模型,提出了基于蝙蝠接收回波频谱的距离信息特... 蝙蝠回声定位系统对目标方位、距离、运动速度的感知能力有待深入研究。文中试图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蝙蝠回声定位系统对于目标距离的感知机理。通过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蝙蝠距离超分辨模型,提出了基于蝙蝠接收回波频谱的距离信息特征表征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模拟蝙蝠脑内神经元对距离信息的感知,从而实现对蝙蝠距离超分辨的计算机仿真。通过时频分析获得的回波信号频谱零点位置随着目标间距的变化而变化,而卷积神经网络模拟的脑神经元可以很好地感知该种变化,从而实现距离超分辨。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为20 dB,两点目标在空间间距上产生0.59μs以上的延迟回波时,文中所提仿生模型能够从中区分单点目标。其两点间分辨率小于蝙蝠信号带宽倒数的1/20,实现了距离超分辨。文中所提仿生算法,可以应用到雷达、声呐等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仿生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时频分析 距离超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蝙蝠生物声呐波形抗杂波性能分析
4
作者 卢钰情 王峰 吴汉峰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5-760,共6页
蝙蝠进化出的生物声呐系统,在杂乱分布的植被环境中表现出抑制强杂波并准确定位猎物进行捕食的能力,引起了广泛的研究。文中基于水下声呐波形设计模糊函数与Q函数原理,分析了蝙蝠生物声呐三种不同发射波形的时频分辨力及抗杂波目标检测... 蝙蝠进化出的生物声呐系统,在杂乱分布的植被环境中表现出抑制强杂波并准确定位猎物进行捕食的能力,引起了广泛的研究。文中基于水下声呐波形设计模糊函数与Q函数原理,分析了蝙蝠生物声呐三种不同发射波形的时频分辨力及抗杂波目标检测能力。通过与人类水下声呐的技术类比,并运用水下声呐信号分析方法研究蝙蝠声呐信息,可以使研究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蝙蝠生物声呐在自然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性能。Q函数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均表明,与宽阔环境中使用的多谐波扫频信号相比,蝙蝠在强杂波环境中使用恒频与调频-恒频-调频信号更适用于强杂波环境中的运动目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声呐 水下声呐 模糊函数 反杂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