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菲、谭健楠、卢钰作品
1
作者 苏菲 谭健楠 卢钰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3期147-147,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食品花生田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秀娟 赵志强 +2 位作者 卢钰 李尚霞 宫本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564-4566,共3页
根据有机食品的标准要求,对花生田主要病害,包括花生网斑病、褐斑病、黑斑病、焦斑病、菌核病、青枯病以及根结线虫病等进行了防治研究。通过研究一系列的农艺措施、筛选抗病品种、生物杀菌剂、增产剂以及物理保护剂等不同防治途径,有... 根据有机食品的标准要求,对花生田主要病害,包括花生网斑病、褐斑病、黑斑病、焦斑病、菌核病、青枯病以及根结线虫病等进行了防治研究。通过研究一系列的农艺措施、筛选抗病品种、生物杀菌剂、增产剂以及物理保护剂等不同防治途径,有效地控制有机食品花生田主要病害,以实现有机食品花生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食品 花生 病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肥对花生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志强 郭鹤久 +3 位作者 李尚霞 宫清轩 卢钰 徐秀娟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37-38,共2页
4种不同生物肥对花生的增产结果为:真农酵素菌肥>碧野有机肥>奥卡尼克生物有机肥>天缘生物肥。从不同用量处理看产投比,参试生物肥均为低量处理最高,真农为18.00,碧野为18.18,奥卡尼克为17.78,天缘为16.58。增值最高的也为各... 4种不同生物肥对花生的增产结果为:真农酵素菌肥>碧野有机肥>奥卡尼克生物有机肥>天缘生物肥。从不同用量处理看产投比,参试生物肥均为低量处理最高,真农为18.00,碧野为18.18,奥卡尼克为17.78,天缘为16.58。增值最高的也为各参试肥的低量处理,真农为2098.50元/hm2,碧野为1968.00元/hm2,奥卡尼克为1661.57元/hm2,天缘仅为438.0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肥 有机食品花生 增产效果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奇海藻肥在有机食品花生上的应用试验示范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秀娟 赵志强 +3 位作者 卢钰 孙明松 郑强 刘庆芳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57-58,共2页
美奇海藻肥用于花生拌种,菌核病防效为100%,比对照增产6 60%;用于花生叶面喷洒,饱果数比对照增加7 83%,产量比对照增加16 91%。
关键词 花生 美奇海藻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食品花生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秀娟 赵志强 +3 位作者 卢钰 李尚霞 刘文全 宫本善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578-581,共4页
根据有机食品的特点和要求,研究花生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筛选出BBR生物制剂防治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达73.55%-83.87%。生物杀虫剂百草1号和清源保防治花生蚜虫效果达100%。利用0.1%草酸水溶液驱避棉铃虫成虫,选用特1号和BT+增效剂... 根据有机食品的特点和要求,研究花生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筛选出BBR生物制剂防治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达73.55%-83.87%。生物杀虫剂百草1号和清源保防治花生蚜虫效果达100%。利用0.1%草酸水溶液驱避棉铃虫成虫,选用特1号和BT+增效剂等生物制剂防治棉铃虫幼虫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花生 虫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专业慕课教学的运用研究
6
作者 卢钰 《艺术科技》 2017年第11期106-106,共1页
慕课是艺术设计课程开放式教育资源下,通过网络新技术发展为载体与艺术设计学习者知识的需求相碰撞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网络课程形态。通过丰富与完善传统授课方式与网络课程两种形态,以满足艺术设计课堂学习者学习需求,两种学习形式具... 慕课是艺术设计课程开放式教育资源下,通过网络新技术发展为载体与艺术设计学习者知识的需求相碰撞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网络课程形态。通过丰富与完善传统授课方式与网络课程两种形态,以满足艺术设计课堂学习者学习需求,两种学习形式具有不同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艺术设计课程 网络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生和相克间作作物对豌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7
作者 陈肯 孙妍 +4 位作者 黎佼茗 卢钰 殷彦 潘永鹏 杨尚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3-1832,共10页
【目的】解析豌豆与相生和相克作物间作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探讨作物间发生相互抑制和协同效应的微生物学机制。【方法】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碗豆间作番茄(PT,相生),间作香葱(PA,相克),单作(PP),以不种植作物的处理为对照。供试土... 【目的】解析豌豆与相生和相克作物间作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探讨作物间发生相互抑制和协同效应的微生物学机制。【方法】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碗豆间作番茄(PT,相生),间作香葱(PA,相克),单作(PP),以不种植作物的处理为对照。供试土壤为红壤土。作物定植50天时,挖出整株植物,通过抖落法采集根际土壤,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豌豆根际土壤中细菌与真菌群落结构。【结果】间作番茄(PT)处理豌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MBP)显著高于间作香葱(PA)和碗豆单作(PP)。相生或相克组合间作均提高了豌豆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各分类水平的数量,并且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发生显著变化。间作诱导豌豆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发生显著变化,间作香葱诱导糖单孢菌属(Saccharomonospora)和硫杆菌属(Thiobacillus)等具有分泌抑制豌豆生长化感物质潜力的细菌,以及作为病原菌的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富集在豌豆植株根际。与之相比,间作番茄虽然对豌豆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影响较小,但显著改变了豌豆根际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另一方面,豌豆间作相生作物—番茄不仅诱导油壶菌属(Olpidiom)真菌富集,而且降低了镰刀菌属(Fusarium)等病原真菌的相对丰度。【结论】与相生作物间作,可提高豌豆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磷含量;而与相克作物间作,诱导豌豆根系招募分泌抑制豌豆根系生长的化感成分的有害微生物以及致病菌,这可能是作物相克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香葱 番茄 相生相克 微生物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干扰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邹道星 王增全 卢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检查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颞下颌关节紊乱(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的咬合特点,探讨咬合干扰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TMD患者60例为实验组,无TMD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 目的:通过临床检查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颞下颌关节紊乱(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的咬合特点,探讨咬合干扰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TMD患者60例为实验组,无TMD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视觉模拟尺分级评分测量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对口面部不舒适程度进行评价;按照Fricton指数所包括的内容计算颞下颌功能障碍指数(temporomandibular dysfunction index DI),[DI=(MM+JN+JP)/26(0~1)],该指数包括下颌运动(MM)、关节杂音(JN)及关节压诊(JP)等。结果:实验组有咬合干扰者45例,对照组有咬合干扰者42例,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中存在咬合干扰的患者与无咬合干扰患者相比较,DI指数以及疼痛相关视觉模拟分数(VAS)均偏高,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女性患者DI指数高于男性。结论:咬合干扰(occlusal interferences,OI)与TMD虽无直接联系,但OI与TMD共存可加重TMD患者临床症状,OI的存在对口颌系统的健康可能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干扰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 CR-MI偏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位下按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尹本敬 卢钰 +6 位作者 吉富涛 邱荣能 谢元洋 陈葛 徐天利 保超宇 李具宝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99-604,共6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不同体位下按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三维模型的生物力学作用。方法:收集1例48岁LDH女性患者(身高163 cm,体重53 kg)的腰椎CT图像,使用Mimics20.0、Geomagic Studio、Solidword...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不同体位下按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三维模型的生物力学作用。方法:收集1例48岁LDH女性患者(身高163 cm,体重53 kg)的腰椎CT图像,使用Mimics20.0、Geomagic Studio、Solidwords等软件建立L4,5节段LDH患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水平位置、前屈30°、后伸10°体位下的按压手法,在施加按压力之后,观察不同体位下按压手法对椎间盘、神经根各个组织的应力、应变、位移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L4,5节段的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有效,分别在水平位置、前屈30°、后伸10°体位下进行按压手法时,纤维环应力大小分别为0.732、5.929、1.286 MPa,髓核应力大小分别为0.190、1.527、0.295 MPa,纤维环应变大小分别为0.097、0.922、0.424,髓核应变大小分别为0.153、1.222、0.282;椎间盘在Y方向上的整体位移距离分别为-3.707、-18.990、-4.171 mm,神经根在Y方向上的位移距离分别为+7.836、+5.341、+3.859 mm;神经根和椎间盘在Y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距离分别为11.543、24.331、8.030 mm。结论:按压手法能使突出的椎间盘产生收缩和回纳趋势,通过增加突出椎间盘和神经根之间的距离,达到减轻神经压迫症状,达到对LDH的治疗目的,其中在前屈30°时按压手法作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维有限元 按压手法 不同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微创手术入路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卢钰 解京明 +2 位作者 张颖 赵智 李全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2期92-94,共3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非常成熟的手术方式,随着假体材料、假体设计等各方面的不断进步,临床上逐渐出现多种微创手术入路,主要有前方入路、前外侧入路、后侧入路、后外侧入路、SuperPath入路、外侧入路、双切口入路等,其优点为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非常成熟的手术方式,随着假体材料、假体设计等各方面的不断进步,临床上逐渐出现多种微创手术入路,主要有前方入路、前外侧入路、后侧入路、后外侧入路、SuperPath入路、外侧入路、双切口入路等,其优点为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但上述入路存在术后假体位置不佳、感染、神经损伤、股骨近端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临床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应以手术安全为第一目的,严格把握微创手术入路的适应证,不能盲目追求切口最小化,在手术操作困难时应立即改行传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入路 前方入路 前外侧入路 后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SuperPath入路 外侧入路 双切口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与阴道菌群紊乱及PD-1分子高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华 刘苏颖 +5 位作者 熊洪平 唐永军 卢钰 崔钰桐 朱坤 包钰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7-873,共7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生发展与阴道菌群紊乱及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分子表达间的相关性,为PD-1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24只SPF级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n=12)、宫颈癌模型组(CCM)(n=12)。采用宫颈...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生发展与阴道菌群紊乱及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分子表达间的相关性,为PD-1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24只SPF级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n=12)、宫颈癌模型组(CCM)(n=12)。采用宫颈癌U14细胞皮下移植法建立小鼠宫颈癌肿瘤模型。2组动物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1 d后,取其阴道分泌物及血液样本。16SrRNA基因扩增测序技术对实验动物的阴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的亚群及表面的PD-1分子表达情况。结果Beta多样性分析等显示,CON组与CCM组小鼠阴道菌群在物种组成及各菌种相对丰度上均有明显不同;CON组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CCM组优势菌属转变为巴斯德菌属(Pasteurella)和螺杆菌属(Helicobacter)。CCM组小鼠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表达均值为12.78%,明显高于CON组的10.45%(P<0.05)。CCM组T细胞总数(CD3+T细胞)及亚群中CD8+T细胞数量的均值分别为38.78%和11.98%,均比CON组均值(51.37%和20.08%)明显减少(P<0.05)。结论宫颈癌可导致阴道菌群紊乱,阴道菌群紊乱与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高表达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宫颈癌的免疫逃逸作用可能存在新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阴道菌群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亲子依恋对创造性的影响:自主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碧波 李小娜 +1 位作者 卢钰 谢桂阳 《心理研究》 2019年第2期162-170,共9页
为探讨幼儿亲子依恋与创造性的关系并检验自主性在其中产生的作用,本研究使用幼儿依恋问卷、儿童自主性家长评定问卷和威廉姆斯创造性量表对444名幼儿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幼儿亲子依恋、自主性和创造性三者之间均互为显著正相关;(2)... 为探讨幼儿亲子依恋与创造性的关系并检验自主性在其中产生的作用,本研究使用幼儿依恋问卷、儿童自主性家长评定问卷和威廉姆斯创造性量表对444名幼儿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幼儿亲子依恋、自主性和创造性三者之间均互为显著正相关;(2)自主性在幼儿亲子依恋与创造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主性在亲子依恋与冒险性、亲子依恋与挑战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亲子依恋与好奇性、亲子依恋与想象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 亲子依恋 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活化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钰 王育斌 +1 位作者 汪爱萍 赵金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2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经氯吡格雷治疗后携带CYP2C19(细胞色素P450的一种同工酶)不同基因型的PCI患者,其基因型与血小板活化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昌医院2015-2016年间经PCI治疗后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常规负荷75 mg/d)的患者200例,根据CYP2C19... 目的探讨经氯吡格雷治疗后携带CYP2C19(细胞色素P450的一种同工酶)不同基因型的PCI患者,其基因型与血小板活化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昌医院2015-2016年间经PCI治疗后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常规负荷75 mg/d)的患者200例,根据CYP2C19~*2突变位点基因型的不同,分为三组(慢代谢型、中等代谢型、快代谢型),分别检测各组服用氯吡格雷1年后血小板的活化率、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在200例患者中,慢代谢型有23例(11.5%),其平均血小板活化率为42.3%,有1例(0.43%)发生MACE;中等代谢型有97例(48.5%),其平均血小板活化率为38.7%,有2例(2.06%)发生MACE;快代谢型有80例(40%),其平均血小板活化率为37.4%,有2例(2.5%)发生MACE。每两组之间的血小板活化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MAC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表明临床上仅仅检测CYP2C19基因型并不能准确指导PCI术后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氯吡格雷 CYP2C19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罗兴鹏 解京明 +4 位作者 王迎松 李韬 毕尼 卢钰 杨桂然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87-90,共4页
脊柱外科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创面大、出血量大等特点,而大量出血会导致患者心、肺、肾功能受损,并影响其凝血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氨甲环酸(TXA)是脊柱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止血药物,属于抗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药物之一。TXA可阻断含有... 脊柱外科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创面大、出血量大等特点,而大量出血会导致患者心、肺、肾功能受损,并影响其凝血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氨甲环酸(TXA)是脊柱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止血药物,属于抗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药物之一。TXA可阻断含有赖氨酸残基的纤维蛋白与纤溶酶重链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阻止纤溶酶将纤维蛋白降解;同时还可以通过抑制纤溶酶对血小板Gp16受体的作用,保护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及其功能,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目前,TXA的应用方式主要包括静脉滴注、局部用药、静脉滴注联合局部用药。TXA的应用剂量目前争议较多,大多数研究认可的应用剂量是术前100 mg/kg负荷量+术中10 mg/(kg·h)维持量;但是从止血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以及不同术式的个体化用药等多方面考虑,该剂量是否为TXA的最佳剂量,仍需更多临床对比研究来证实。TXA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癫痫、心血管事件、血栓形成及椎管渗入,但是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总体来说TXA的安全性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手术 氨甲环酸 用药方式 用药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在心房颤动演变中的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心房颤动(idiopathic atrial fibrillation,IAF)不同阶段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变化,探讨MMP-9与IAF演变的关系。方法选取IAF7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 目的观察特发性心房颤动(idiopathic atrial fibrillation,IAF)不同阶段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变化,探讨MMP-9与IAF演变的关系。方法选取IAF7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患者各25例,4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检测四组人群的MMP-9水平。结果IAF患者的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患者的MMP-9水平呈依次递增的趋势(P<0.05)。结论MMP-9水平升高可能是房颤发生的机制之一,且与阵发性房颤向永久性房颤演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特发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 永久性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军民企电子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钰 叶渭川 《电子质量》 2018年第12期63-65,共3页
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大量民营企业进入军工产品研发行列,使军工产品质量面临严峻考验。控制产品研发的技术状态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介绍了民营企业应理解和重视的技术状态管理的方法,提出了重点控制技术状态管理的几个... 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大量民营企业进入军工产品研发行列,使军工产品质量面临严峻考验。控制产品研发的技术状态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介绍了民营企业应理解和重视的技术状态管理的方法,提出了重点控制技术状态管理的几个要点,供涉军民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军民企 产品研发 技术状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锦图案文化在视觉传达插画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钰 《艺术家》 2019年第7期70-71,共2页
研究视觉传达插画设计中融入广西壮锦图案文化的意义在于弘扬广西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建立少数民族图案研究体系,提高民族文化自信。通过对广西壮锦图案文化的研究传承,保护广西壮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多元性做出应... 研究视觉传达插画设计中融入广西壮锦图案文化的意义在于弘扬广西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建立少数民族图案研究体系,提高民族文化自信。通过对广西壮锦图案文化的研究传承,保护广西壮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多元性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插画设计 广西壮锦图案文化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教研铺就教师诗意成长之路
18
作者 卢钰 《江苏教育》 2022年第94期36-38,共3页
费孝通先生指出:一个国家需要一种文化的“自知之明”,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迁移到教育领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教育使命,明晰教育目标,树立教育理想,这种专业自觉是成为一... 费孝通先生指出:一个国家需要一种文化的“自知之明”,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迁移到教育领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教育使命,明晰教育目标,树立教育理想,这种专业自觉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诗意教研 诗意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截面螺旋铜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季家东 邓如意 +2 位作者 卢钰 张经纬 李飞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132,共10页
为了得到具有更高传热特性的换热装置,在椭圆截面螺旋铜管(ESSCT)换热器内安装螺旋折流板和中空管,对其进行了结构改进。采用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法,研究了不同入口流速和不同ESSCT截面横纵向半径比(e)条件下,改进后ESSCT换热器的振动强化... 为了得到具有更高传热特性的换热装置,在椭圆截面螺旋铜管(ESSCT)换热器内安装螺旋折流板和中空管,对其进行了结构改进。采用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法,研究了不同入口流速和不同ESSCT截面横纵向半径比(e)条件下,改进后ESSCT换热器的振动强化传热特性。研究表明,可将传热元件由传统的圆形截面变为椭圆形截面来获得具有更高传热性能的换热设备。当截面为椭圆形(e≠1)时,ESSCT的传热性能获得了不同层次的改善。尤其当e=2时,ESSCT的传热性能获得了最大幅度的提高,此时换热器综合强化传热性能最强。ESSCT的平均面均传热系数(SAHTC)和强化传热评价指标(Epec)及其增幅均随入口流速增加而增大。此外,单位压降下的SAHTC在低流速时效果更明显,其随入口流速的增加而减小。研究结果对新型ESSCT换热器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截面 螺旋铜管 螺旋折流板 中空管 振动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流方向对弹性管束振动及传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季家东 陈卫强 +3 位作者 邓旭 周蓉 邓如意 卢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52-257,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流向壳程流体诱导新型平面弹性管束振动和传热特性,设置了3组不同流向的壳程流体域,分析了新型平面弹性管束在壳程流体冲击下的振动与传热特性,并研究了管束安装角度对新型平面弹性管束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壳... 为了研究不同流向壳程流体诱导新型平面弹性管束振动和传热特性,设置了3组不同流向的壳程流体域,分析了新型平面弹性管束在壳程流体冲击下的振动与传热特性,并研究了管束安装角度对新型平面弹性管束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壳程流体从正面冲击新型平面弹性管束时,管束在低流速范围内振动模式为面外振动,在高流速范围内振动模式为面内振动;当壳程流体从侧面冲击新型平面弹性管束时,振动模式为面外振动。低流速时,流体从各方向冲击新型平面弹性管束的振动强度差距不大。高流速时,流体侧面冲击新型平面弹性管束的振动强度较大,振动较剧烈。壳程流体从正面冲击新型平面弹性管束时的传热效果最好。在计算参数范围内,换热器内新型平面弹性管束的最大振幅出现在安装角度为0°或10°时,最大平均传热系数出现在安装角度为-10°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振动响应 传热性能 平面弹性管束 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