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江西省公办与民办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抽样调查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卢金燕
曹晔
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9-31,共3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子课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职业教育结构布局研究”的部分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JZD0028)
文摘
专业设置是学校连接社会的桥梁与纽带,也是学校培养符合社会所需人才的前提条件,对学校本身、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调查和比较等方法分析了江西省部分公办与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与趋势,提出了调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职业学校
专业设置
现状调查
对策
分类号
G717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题名 基于多传感器的大口径器件自动对准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卢金燕
徐德
覃政科
王鹏
任超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精密感知与控制研究中心
出处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11-172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9097
61100098)资助~~
文摘
针对大口径器件的装配,基于搭建的实验平台,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反馈的分阶段自动对准策略,实现了大口径器件的六自由度位姿对准.对准过程中,在机器人末端远离装配位置时,采用视觉测量安装框架的相对位姿进行粗对准;在机器人末端接近装配位置时,由于安装框架尺寸大导致视觉不能获得完整的框架相对于大口径器件的位姿,所以采用视觉采集安装框架的局部图像,利用基于图像的控制消除绕Z轴的旋转误差和沿X、Y轴的平移误差,采用多个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相对距离,利用基于位置的控制消除沿Z轴的平移误差和绕X、Y轴的旋转误差,实现大口径器件与安装框架的精对准.采用增量式PI控制算法,实现了对准的运动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多传感器
位姿检测
视觉伺服
六自由度对准
Keywords
Multi-sensors, pose detection, visual servo, six degree of freedom (DOF) alignment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题名 直线特征的交互矩阵求取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德
卢金燕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精密感知与控制研究中心
出处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62-177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27804
61421004)资助~~
文摘
直线特征在视觉跟踪、视觉伺服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直线交互矩阵的求取受到制约,需要已知含有直线的平面在摄像机坐标系中的方程参数.为摆脱含有直线的平面参数的约束,本文利用两点的极坐标推导出直线的交互矩阵,并给出直线交互矩阵求取方法.经分析得知,对于与摄像机光轴接近垂直的直线,其在成像平面上的角度变化主要受摄像机姿态变化的影响,对摄像机的位置变化不敏感.对于与摄像机光轴平行的直线,其在成像平面上的角度变化受摄像机旋转以及垂直于光轴平移的影响较大.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交互矩阵
直线特征
视觉伺服
视觉跟踪
视觉控制
Keywords
Interactive matrix, line feature, visual servoing, visual tracking, visual control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题名 基于层级集成的个性化空间音频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卢金燕
戚肖克
机构
河南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信息管理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5-107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603390,62173126)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2102210187,212102210014)。
文摘
个性化的头相关传输函数(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HRTF)可以有效改善空间音频质量。针对个性化HRTF难以精确获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级集成的个性化空间音频生成方法。该方法通过三个模型逐层建立个性化HRTF中的定位信息。首先,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建立用户无关的共用模型。然后,采用自编码器获得与用户有关的HRTF的隐表示,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在人体生理参数与HRTF的隐表示之间建立非线性映射,得到用户有关的个性化模型。为了尽可能恢复个性化HRTF细节信息,对上述模型降维过程中的残差进行线性建模,得到残差模型。对于目标用户,任意空间位置处的个性化的HRTF可以通过集成三个层次下的模型获得,用于生成三维空间音频。最终,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降低HRTF频谱损失,提升对个性化HRTF的预测性能。
关键词
头相关传输函数
个性化
定位感知
自编码器
空间音频
Keywords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individualization
localization perception
AutoEncoder
spatial audio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题名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的分体与整体测量
被引量:4
5
作者
卢金燕
袁和会
王学辉
机构
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轴承》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1,共3页
文摘
轴承制造厂测量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时多采用“分体法”,在探讨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的分体测量与整体测量的原理基础上,对不同测量方法进行了试验对比,两种测量方法测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轴向载荷引起滚子大端面和大挡边的接触变形。
关键词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
整体测量
分体测量
轴向游隙
载荷
分类号
TH133.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G806
[金属学及工艺—公差测量技术]
题名 基于点线特征的解耦视觉伺服控制方法
6
作者
卢金燕
戚肖克
机构
河南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信息管理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56-256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173126)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202102210187)
河南工程学院博士基金资助项目(Dkj2018003)。
文摘
针对机器人的自动对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点线特征的解耦视觉伺服控制方法。所提方法以点和直线作为图像特征,并利用图像特征的交互矩阵解耦姿态控制和位置控制,实现六自由度对准。首先利用直线及其交互矩阵设计姿态控制律,以消除旋转偏差;然后利用点及其交互矩阵设计位置控制律,以消除位置偏差;最后实现机器人末端目标的自动对准。在对准控制过程中,基于执行的相机运动量以及相机运动前后特征的变化量,可实现对深度的在线估计。另外,还设计了监督器对相机的运动速度进行调节,从而确保特征一直处于相机视野当中。在Eye-in-Hand机器人平台上,分别用所提方法和传统的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方法实现了机器人的六自由度对准。所提方法经过16步实现了机器人的自动对准,对准结束时机器人末端位姿的最大平移误差为3.26 mm,最大旋转误差为0.72°。相较于对比方法,该方法的控制过程更加高效,控制误差收敛更快,对准误差更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快速高精度的自动对准,能够提高机器人操作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有望应用于目标跟踪、拾取和定位、自动化装配、焊接、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关键词
视觉伺服
视觉控制
交互矩阵
解耦控制
六自由度对准
Keywords
visual servoing
visual control
interactive matrix
decouped control
six degrees of freedom alignment
分类号
TP242.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题名 调心滚子轴承的合套验算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萍
卢金燕
苏博
机构
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轴承》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2-33,共2页
文摘
比较调心滚子轴承新、旧装配合套验算方法 ,对于采用整体保持架的调心滚子轴承应按兜孔奇、偶个数两种情况来验算。
关键词
合套
验算
装配
兜孔
调心滚子轴承
保持架
分类号
TH133.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G9
[金属学及工艺—钳工工艺]
题名 热轧机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设计改进
被引量:1
8
作者
叶新功
张萍
卢金燕
机构
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轴承》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共2页
文摘
分析了热带中精轧机用四列圆柱滚子轴承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其结构进行了改进:取消两列滚子之间的中挡边,外圈外侧为活挡边(平挡圈),挡边与滚子端面的接触面为斜坡形;内圈分成可互换的两个;保持架采用封闭式结构,并在其兜孔梁上设计有储存润滑脂的圆弧槽等。改进后的设计简化了轴承制造及装配工艺,加强了轴承的互换性,使其可靠性明显提高。
关键词
轧机轴承
四列圆柱滚子轴承
结构
设计
Keywords
mill
four row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structure
design
分类号
TH133.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G333.17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题名 基于测地映射分析的核稀疏描述人脸识别
9
作者
熊欣
黄全振
卢金燕
机构
河南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58-16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403123)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No.182102210251
No.182102210253)
文摘
针对人脸识别系统在非控制环境下易受姿态、表情和遮挡变化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测地映射分析(Geodesic Mapping Analysis,GMA)的特征提取方法。通过计算两个像素点间的测地距离来度量相似性,对提取的GMA特征进行核稀疏描述建模,并在非线性空间中实现特征的分类识别。在ORL和Yale-B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应对重度遮挡、姿态和表情变化的自由形式人脸图像方面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大大提高了人脸识别系统应对真实复杂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测地映射分析(GMA)
核稀疏描述
非线性空间
Keywords
face recognition
Geodesic Mapping Analysis( GMA)
kernel sparse description
nonlinear space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