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氯沙坦对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卢转娣 王要有 《安徽医学》 2016年第6期687-68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120例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完全随机分为A组(艾司西酞普兰5 mg/d,36例)、B(艾司西酞普兰10 mg/d,43例)和C组(艾司西酞普兰15 mg/d,41例)。观察记录3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120例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完全随机分为A组(艾司西酞普兰5 mg/d,36例)、B(艾司西酞普兰10 mg/d,43例)和C组(艾司西酞普兰15 mg/d,41例)。观察记录3组治疗后的血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的血压和HDRS评分较A组明显降低,并发症较C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10 mg/d)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抑郁症状控制较好、血压控制稳定、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氯沙坦 抑郁症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statin C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卢转娣 吴继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2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关系。方法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量Cystatin C水平,超声波图像评估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无创性袖带式动态血压监...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关系。方法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量Cystatin C水平,超声波图像评估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无创性袖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测量24 h血压(24 h-BP)。结果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肌酐清除率、尿微量白蛋白、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LVMI均相关。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及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平均24 h-SBP独立相关。AER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而Cystatin C与之不相关。结论血清Cystatin C水平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严重性的一个早期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CYSTATIN C 蛋白尿 肥大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静脉移植骨髓间质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章敬水 吴继雄 +1 位作者 杨宇辉 卢转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经静脉移植骨髓间质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各15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同种异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4,6二脒基-2... 目的观察经静脉移植骨髓间质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各15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同种异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4,6二脒基-2-苯吲哚(DAPI)标记。移植组于造模后24 h经尾静脉移植MSCs,对照组注射等量培养基。造模后4周测定心功能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左心室舒张末压下降,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显著升高(P均<0.05);心肌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高(P<0.05)。移植组大鼠梗死心肌中可见DAPI标记阳性细胞。结论经静脉移植MSCs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间质干细胞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4
作者 章敬水 吴继雄 +1 位作者 杨宇辉 卢转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研究单次与多次经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单次移植MSCs)、B组(多次移植MSCs)、C组(单次移植MSCs对照)和D组(多次移植MSCs对照),每组15只。A组在心肌... 目的研究单次与多次经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单次移植MSCs)、B组(多次移植MSCs)、C组(单次移植MSCs对照)和D组(多次移植MSCs对照),每组15只。A组在心肌梗死后第1天、B组在心肌梗死后第1、4、7、10、13天经尾静脉移植MSCs5×10^6个,C组和D组注射等量培养液。大鼠心肌梗死后4周测定左心功能,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心肌梗死后4周A组和B组大鼠梗死心肌中均可以观察到4’,6二脒基-2-苯吲哚标记阳性细胞存在。与c组和D组比较,A组和B组大鼠左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毛细血管密度增高(P〈0.05)。与A组比较,B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经静脉单次与多次移植Msc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均有效,但多次移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移植 静脉 心肌梗塞 骨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