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97例羊水细胞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卢秋维 李东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原位培养法在α-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羊膜腔穿刺获得羊水,对羊水细胞进行原位培养,应用培养后细胞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等检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结果 697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共...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原位培养法在α-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羊膜腔穿刺获得羊水,对羊水细胞进行原位培养,应用培养后细胞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等检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结果 697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共检出α-地中海贫血524例,其中Hb Bart’s水肿胎113例,血红蛋白H病(HbH病)68例,α-地中海贫血-2纯合子10例,α-地中海贫血-2双重杂合子1例,α-地中海贫血杂合子332例。胎儿合并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33例,纯合子1例,双重杂合子7例。结论采用羊水细胞原位培养后行α-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可避免因母体血污染而导致的误诊,有利于准确检出Hb Bart’s水肿胎以及各类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 细胞培养技术 Α地中海贫血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炎性指标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所致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卢秋维 廖美娟 林雪珍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7期79-82,共4页
目的 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率(NE%)对革兰阴性菌(G-菌)和革兰阳性菌(G+菌)所致脓毒症的早期鉴别价值。方法 选择251例脓毒症患者,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G-菌组154例、G+菌... 目的 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率(NE%)对革兰阴性菌(G-菌)和革兰阳性菌(G+菌)所致脓毒症的早期鉴别价值。方法 选择251例脓毒症患者,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G-菌组154例、G+菌组97例。另选择同期收治的局部感染或疑有系统性感染的221例非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CT和BNP,荧光干式分析仪检测CRP,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和NE%,比较三组PCT、CRP、BNP、WBC、NE%水平。采用MultinomialLogistic回归法筛选鉴别G-菌和G+菌最有价值的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G-菌脓毒症与非脓毒症、G+菌脓毒症与非脓毒症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G-菌组、G+菌组、对照组的血清PCT、CRP、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G-菌组高于G+菌组和对照组,G+菌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三组WBC、N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回归分析显示,PCT鉴别病原体能力最强(χ^2=25.946,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PCT区分G+菌组和非脓毒症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7,P=0.001,诊断阈值为0.975,敏感度67.2%,特异度76.9%;CRP区分G+菌组和非脓毒症组的AUC为0.619,P=0.035,诊断阈值为98.59,敏感度57.7%,特异度71.1%。PCT区分G-菌组和非脓毒症组的AUC为0.797,P=0.000,诊断阈值为2.06,敏感度65.4%,特异度82.0%;CRP区分G-菌组和非脓毒症组的AUC为0.643,P=0.003,诊断阈值为101.17,敏感度55.8%,特异度71.9%;BNP区分G-菌组和非脓毒症组的AUC为0.638,P=0.004,诊断阈值为2759,敏感度59.4%,特异度65.4%。PCT区分G-菌组和G+菌组的AUC为0.622,P=0.012,诊断阈值为2.12,敏感度69.4%,特异度50.0%。结论 G-菌致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BNP水平高于G+菌致脓毒症者。PCT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及鉴别病原体能力最强,CRP和BNP相对次之,而WBC和NE%的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脑钠肽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患者20例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卢秋维 夏莉莉 罗艳芳 《内科》 2009年第4期517-519,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探讨抗线粒体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AMA阳性患者20例,分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1例和非PBC9例,分析每组临床特点、抗核抗体、肝功能指标。结果20例AMA阳性患者具有相同... 目的分析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探讨抗线粒体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AMA阳性患者20例,分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1例和非PBC9例,分析每组临床特点、抗核抗体、肝功能指标。结果20例AMA阳性患者具有相同的抗核抗体核型,即胞浆粗颗粒型,滴度为1∶320~1∶1000;PBC患者,ALP、γ-GT较ALT、AST显著增高,而并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PBC患者,临床特征不典型,临床不易诊断;9例非PBC患者中,肝病患者6例,其他无肝病患者3例。结论AMA在PBC患者中检出率极高,但AMA并不只出现在PBC患者血清中,在肝胆疾病、其他疾病患者血清中亦可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粒体抗体 抗核抗体 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高压灌注液对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蓝志相 梁建波 +4 位作者 王晓平 刘刚 玉海 卢秋维 黄小彬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9-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应用大量高压灌注液的安全性。方法对30例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检测手术前后患者血生化指标、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监测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和灌注液出入量差。结果术中平均...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应用大量高压灌注液的安全性。方法对30例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检测手术前后患者血生化指标、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监测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和灌注液出入量差。结果术中平均灌注液用量33.4L,灌注液出入量差1091.7mL。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中心静脉压(CVP)、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降低(P<0.05)。而手术前后血钠(Na+)、肌酐(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mPCNL中应用大量高压灌注液可引起灌注液吸收和血容量增加,灌注液吸收不易导致血生化、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显著变化,但可导致内毒素血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及时对症处理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血生化 血流动力学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及抗核抗体谱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卢秋维 袁冰 《内科》 2008年第5期718-719,共2页
目的分析干燥综合征患者(SS)的临床及抗核抗体谱特征,探讨这些特征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疾病诊断标准,对51例干燥综合征进行分组,回顾性总结近3年我院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抗核抗体检查结果。结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 目的分析干燥综合征患者(SS)的临床及抗核抗体谱特征,探讨这些特征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疾病诊断标准,对51例干燥综合征进行分组,回顾性总结近3年我院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抗核抗体检查结果。结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病变一般累及口眼的外分泌腺,占93%~96%,其它系统亦有不同程度累及,发生频率较高为肺占53%,且以肺间质病变为主;SLE/SS组除具口眼干燥症状外,患者多系统损害明显,在肾、肺、关节肌肉、皮肤黏膜均有较高发生频率,而在RA/SS组和Scl/SS组中,关节损害为第一位(100%)。在ANA检测中,Ro52、抗SSA、抗SSB三者相伴出现于病人血清中,对SS具有疾病诊断意义。继发性干燥征患者因其合并另一结缔组织病,因此兼具有另一结缔组织病的抗核抗体谱特征。在SLE/SS组中,患者血清存在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m、抗dsDNA,ANA出现混合的荧光模型。以核颗型和均质型为主。RA/SS组中,SSA/SSB阳性率较低,分别为44%、33%,ANA荧光检查亦出现混合的荧光模型。而Scl/SS组抗核抗体谱和荧光模型更具原发病系统性硬化症的特征,血清中出现Scl-70抗体,荧光检测模型为核仁型。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与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存在发病机制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干燥征其临床表现和抗核抗体亦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抗核抗体谱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