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柞蚕孵化酶样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唐顺明 丁丽平 +4 位作者 沈兴家 吴俊 卢福浩 周其明 李喜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0-1007,共8页
孵化酶是后生动物卵孵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类蛋白酶。基于生物信息学和RACE方法,从柞蚕胚胎中克隆了一个998 bp的孵化酶样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ApHEL(GenBank登录号:JN205047)。ApHEL由15 bp 5'-UTR,98 bp 3'-UTR和885 bp OR... 孵化酶是后生动物卵孵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类蛋白酶。基于生物信息学和RACE方法,从柞蚕胚胎中克隆了一个998 bp的孵化酶样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ApHEL(GenBank登录号:JN205047)。ApHEL由15 bp 5'-UTR,98 bp 3'-UTR和885 bp ORF组成。ORF编码294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质量为33.51 kD,等电点为5.50。在ApHEL N-端存在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ApHEL蛋白酶功能区中含有锌结合序列(HEWMHILGFLHMQSTHNR)和Met-转角基序(YDYVSCLHY)等孵化酶保守功能区域。ApHEL与其他物种孵化酶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为30.0%~85.0%。基于孵化酶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柞蚕、家蚕、库蚊和果蝇聚为一类,亲缘关系较近。ApHEL在早期胚胎中没有转录,至催青第6天开始转录并维持较低水平,在催青第9天剧增至最高值直至孵化,显示ApHEL在柞蚕卵孵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pHEL在5龄期幼虫的中肠组织中特异性表达,暗示ApHEL可能还有其他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柞蚕 孵化 孵化酶样基因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孵化酶样基因BmHEL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与功能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唐顺明 卢福浩 +5 位作者 沈兴家 王娜 丁丽平 赵巧玲 张国政 郭锡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7-412,共6页
孵化酶(hatchingenzyme,HE)是后生动物卵孵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类蛋白酶。在已完成全长967bp的家蚕孵化酶样基因(BmHEL)克隆及其转录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的表达、产物纯化及其对家蚕卵壳的降解功能。以全长B... 孵化酶(hatchingenzyme,HE)是后生动物卵孵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类蛋白酶。在已完成全长967bp的家蚕孵化酶样基因(BmHEL)克隆及其转录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的表达、产物纯化及其对家蚕卵壳的降解功能。以全长BmHEL质粒DNA为模板,用PCR方法分别获得了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BmHELORF,885bp)、缺失信号肽编码区(BmHELa,834bp)和推测成熟酶功能编码区(BmHELb,624bp)的3个片段,并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E.coli)BL21中进行表达。表达的3种外源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获得含有6×His-Tag标签的融合蛋白,其分子质量分别为33.4、31.8、24.0kD。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到了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的目的蛋白。纯化复性后的3种孵化酶对家蚕卵壳底物有一定降解活性,其中BmHELORF的活性最高,BmHELb的活性最低。在pH7.1反应条件下3种酶的活性比pH9.5时高。研究结果在蛋白质水平上进一步证实家蚕孵化酶样蛋白参与了蚕卵孵化这一重要生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孵化酶样基因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卵壳底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深决定不同个体大小梭梭对夏季干旱生理响应的差异 被引量:9
3
作者 卢福浩 沙衣班·吾布力 +1 位作者 刘深思 徐贵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178-3189,共12页
理解干旱与树木个体发育阶段或大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优先研究方向,因为依赖于个体大小的特定死亡率分布格局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广泛分布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主要建群种梭梭(Haloxylon ammod... 理解干旱与树木个体发育阶段或大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优先研究方向,因为依赖于个体大小的特定死亡率分布格局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广泛分布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主要建群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越夏生长期间不同个体大小梭梭黎明前同化枝水势(Ψpd)、压力⁃容积(P⁃V)曲线、最大气孔导度(Gs)、叶绿素荧光(F_(v)/F_(m)),调查不同个体大小梭梭根系分布特征和根深,将越夏生长期间土壤水分状况、植物生理性状与根深相结合,分析不同大小梭梭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夏季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梭梭幼苗生理性状的特征值:同成年植株相比,梭梭幼苗黎明前同化枝水势(Ψpd)、PSⅡ反应中心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饱和膨压渗透势(π100)、膨压消失点渗透势(ΨTLP)显著降低;(2)梭梭生理性状与根深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根深决定不同大小梭梭的水分状况(Ψpd)进而主导了越夏生长期间的其他生理性状表达(F_(v)/F_(m)、π100、ΨTLP);(3)不同大小的梭梭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是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和生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深在梭梭应对夏季干旱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总之,梭梭幼苗根系发育不完全(浅根系),只能利用降水带来的有限的浅层土壤水,对干旱胁迫响应敏感;而成年梭梭植株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减少表层土壤干旱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干旱胁迫 生理性状 根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