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田静 卢瑞刚 郭瑞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1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高频彩色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55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患者术前均行常规高频超声检查,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常规高频彩色... 目的探讨常规高频彩色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55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患者术前均行常规高频超声检查,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常规高频彩色超声和高频彩色超声联合弹性成像两种检查方法 ,并与术后病理比较,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55例患者检出71个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54个,恶性结节17个。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常规超声和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2.94%(9/17)、83.33%(45/54)和88.24%(15/17)、98.15%(53/54),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76.06%(54/71)、47.06%(8/17)、16.67%(9/54)和95.77%(68/71)、11.76%(2/17)、1.85%(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高频彩色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湘竹 王琳 +1 位作者 卢瑞刚 于泽兴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9-573,共5页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超声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临床价值。选取经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对象均接受SMI、超声造影(CEUS)检查,以CEUS检查结...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超声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临床价值。选取经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对象均接受SMI、超声造影(CEUS)检查,以CEUS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标准,计算SMI检测结果与CEUS结果的一致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低回声斑块的平均厚度为(3.22±1.07)mm,平均斑块长度为(11.60±3.31)mm;混合回声斑块的平均厚度为(3.50±1.21)mm,平均斑块长度为(17.32±4.16)mm;SMI技术检出分级与CEUS分级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16,P=0.000;Spearman R=0.704,P=0.000;SMI技术检出分级与CEUS分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相关性。SMI技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与CEUS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可以作为一种无创、快速、方便的检测手段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标准通道 经皮肾镜取石术 鹿角形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