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河油田Ⅵ油组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注采调整的做法及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邱坤态 卢玉灵 +1 位作者 李艳欣 黄海香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2期46-48,共3页
针对Ⅵ油组整装砂岩油藏特高含水开发后期主力油层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研究了层系存在的问题原因,并针对其潜力开展了高含水后期综合挖潜对策的研究,确定了高含水主力油层仍是后期调整开发的主要对象,非主力油层具备进一步提高开... 针对Ⅵ油组整装砂岩油藏特高含水开发后期主力油层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研究了层系存在的问题原因,并针对其潜力开展了高含水后期综合挖潜对策的研究,确定了高含水主力油层仍是后期调整开发的主要对象,非主力油层具备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的潜力,提出了重返高含水主力油层提高剩余储量动用程度等有针对性的综合调整对策,并把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综合挖潜技术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油田 开发后期 注采调整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封拖动分层压裂管柱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科伟 李家明 +2 位作者 魏光华 卢玉灵 方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141-143,共3页
以前河南油田分层压裂管柱为不动分层压裂管柱,这类不动管柱配套工具多、结构复杂,每层压裂后不能及时反洗井,存在砂埋管柱风险;另外K344封隔器组配成拖动分层压裂管柱,耐温耐压相对较低,压裂后如果封隔器回收不好,在拖动过程中可能损... 以前河南油田分层压裂管柱为不动分层压裂管柱,这类不动管柱配套工具多、结构复杂,每层压裂后不能及时反洗井,存在砂埋管柱风险;另外K344封隔器组配成拖动分层压裂管柱,耐温耐压相对较低,压裂后如果封隔器回收不好,在拖动过程中可能损坏胶筒,从而影响封隔器密封性。鉴于上述情况,进一步优化了双封拖动分层压裂管柱结构。新型压裂管柱工具少,同时ZY331封隔器和Y211封隔器结构简单,易于坐封解封,耐温耐压较高,适合拖动分层压裂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双封拖动分层压裂 沉砂口袋 封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河油田Ⅵ油组强水淹层潜力评价及应用
3
作者 张小静 崔英 +3 位作者 卢玉灵 李艳欣 杨德育 吴保国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2期49-52,共4页
双河油田Ⅵ油组综合含水93.4%,采油速度0.58%,多数小层强水淹,通过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双河油田Ⅵ油组强水淹层进行了潜力评价,针对剩余油分布特征及生产动态状况;利用注采结构调整、液流转向、去封、解堵打新井及对长期封堵层再... 双河油田Ⅵ油组综合含水93.4%,采油速度0.58%,多数小层强水淹,通过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双河油田Ⅵ油组强水淹层进行了潜力评价,针对剩余油分布特征及生产动态状况;利用注采结构调整、液流转向、去封、解堵打新井及对长期封堵层再利用等手段,恢复可采储量67.5×10^4t,采收率由40.68%提高到42.2%。单元递减下降,采油速度提高,开发趋势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油田 Ⅵ油组 强水淹 流动单元 剩余油 挖潜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1封窜剂性能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尹晓静 赵长喜 +3 位作者 王宁 卢玉灵 赵阳 魏开鹏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8年第10期4-6,共3页
以硅酸盐结构形成剂、高活性微晶增强剂、活性超微粉增强剂、玻璃纤维增韧剂、JB-1型触变调节剂和缓速剂等复配制备了 HS-1封窜剂,确定了封窜剂浆液最佳水灰比为0.6—0.9,JB-1型触变调节剂最佳加量为0.3%-0.4%。评价实验表明,该封窜剂... 以硅酸盐结构形成剂、高活性微晶增强剂、活性超微粉增强剂、玻璃纤维增韧剂、JB-1型触变调节剂和缓速剂等复配制备了 HS-1封窜剂,确定了封窜剂浆液最佳水灰比为0.6—0.9,JB-1型触变调节剂最佳加量为0.3%-0.4%。评价实验表明,该封窜剂具有较强的触变性、驻留性、封堵性和抗压性能。现场应用表明,该封窜技术可以有效封堵管外窜槽,截止目前,该技术已累计现场应用11井次,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100%,累计增油量10 376.2 t,降水量26 872.1 m^3,增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窜剂 管外窜 评价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水热合成三元金属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卢玉灵 李大玉 张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68-172,176,共6页
三元金属氧化物具有良好的材料特性,在合成催化、光电、电学器件、气敏元件等领域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微波水热合成工艺结合了传统水热法和微波的优点,可以在封闭反应体系中实现短时间的高温高压,得到晶粒完整、粒度可控、团聚少... 三元金属氧化物具有良好的材料特性,在合成催化、光电、电学器件、气敏元件等领域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微波水热合成工艺结合了传统水热法和微波的优点,可以在封闭反应体系中实现短时间的高温高压,得到晶粒完整、粒度可控、团聚少的产物。本文综述了微波水热法合成各种类型的三元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如光催化材料、光学材料、气敏材料、磁性材料和电化学材料,充分发挥这些材料性能的关键是形貌控制,另外对材料采取成分改性处理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这些方面的研究对扩大和改善微波水热法合成三元金属氧化物的潜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金属氧化物 微波水热合成工艺 形貌控制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