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潇洒清逸 涉笔成趣——诸闻韵先生纪事
被引量:
1
1
作者
卢炘
《书画艺术》
2015年第3期57-67,共11页
今年清明节后,笔者应邀专程陪诸天觉先生赴其父诸闻韵先生老家浙江安吉,商量捐赠作品和文献资料等事宜,当地政府已决定为这位英年早逝的著名中国画家、现代中国画教学开创者之一,正式设立诸闻韵纪念馆。适逢诸闻韵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7...
今年清明节后,笔者应邀专程陪诸天觉先生赴其父诸闻韵先生老家浙江安吉,商量捐赠作品和文献资料等事宜,当地政府已决定为这位英年早逝的著名中国画家、现代中国画教学开创者之一,正式设立诸闻韵纪念馆。适逢诸闻韵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76年,建立个人纪念馆诚然是一个姗姗来迟的喜讯。诸闻韵(1895年—1939年)浙江安吉人,20世纪书画大家吴昌硕入室弟子,擅长花鸟又精山水、人物,画路颇宽。尤喜画竹,潇洒清逸,涉笔成趣,笔墨秀润酣畅,浑古朴茂。擅长写意,又兼善工笔,能诗能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洒
韵
纪事
中国画教学
1939年
文献资料
中国画家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近画家王西京
2
作者
卢炘
《中国报道》
2013年第1期88-90,共3页
很早就关注到王西京先生的人物画作品,他的那些代表作总能强烈地扣动心弦,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为血践改革之业以唤醒民族觉醒的戊戌六君子立碑的《远去的足昔》、赞扬“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还是后来歌颂...
很早就关注到王西京先生的人物画作品,他的那些代表作总能强烈地扣动心弦,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为血践改革之业以唤醒民族觉醒的戊戌六君子立碑的《远去的足昔》、赞扬“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还是后来歌颂毛泽东的《人民领袖》、邓小平的《春潮》和温家宝的《守望生命》,都是表现主旋律和高扬民族精神的巨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京
画家
戊戌六君子
民族觉醒
80年代
民族精神
人物画
代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潘天寿关于发展民族艺术的“特色论”
3
作者
卢炘
《中国书画》
2008年第4期24-39,43,47,51,137,共20页
20世纪大环境发生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随着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全球化浪潮的日益迅猛,有关民族文化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成了学术界一个颇有争议的突出议题。在中国画领域,这种纷争显得尤为激烈和持久,概要言之,这个时期出现的取消论、融合...
20世纪大环境发生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随着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全球化浪潮的日益迅猛,有关民族文化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成了学术界一个颇有争议的突出议题。在中国画领域,这种纷争显得尤为激烈和持久,概要言之,这个时期出现的取消论、融合论、特色论三种不同观点和主张的争论,跨过了世纪,而且直接影响到今天中国画的创作和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中国画专业
中国绘画史
借古开今
传统技法
黄宾虹
一画论
民族风格
外师造化
吴昌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艺蕴诗性 书家本诗人——读陆维钊先生诗词书法有感
4
作者
卢炘
《书画艺术》
2014年第2期68-77,共10页
20世纪中国画坛诗书画可称“三绝”的大家,浙江为数不少,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吴葬之、诸乐三、陆维钊、陆俨少、余任天等均当之无愧。然而尽管诸画家之诗确实不容小视,但画家之诗真正要在诗坛立足,却亦非易事。
关键词
诗词
书法
诗人
诗性
书艺
20世纪
诗书画
中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本博取 纯情至美 妙悟独造——周昌谷艺术简论
5
作者
卢炘
《书画艺术》
2012年第4期53-63,81,共11页
“东艺登高顶,世山列一峰”。乃周昌谷先生生前书写之对联,亦是他与人共勉的目标,表达了高远志向和爱国情怀。尽管生命短暂,57个春秋,但他创造的艺术却绽放出无比灿烂的光辉,照亮了中国画写意人物画发展的道路,也使他成为20世纪...
“东艺登高顶,世山列一峰”。乃周昌谷先生生前书写之对联,亦是他与人共勉的目标,表达了高远志向和爱国情怀。尽管生命短暂,57个春秋,但他创造的艺术却绽放出无比灿烂的光辉,照亮了中国画写意人物画发展的道路,也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无法绕开的一位名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纯情
简论
妙悟
写意人物画
中国美术史
爱国情怀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料明珠在草野——略论余任天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6
作者
卢炘
《书画艺术》
2013年第2期64-73,81,共10页
余任天的艺术无疑是20世纪一颗璀灿的明珠,然他身前自称"草野之人,不登大雅之堂",并"寂寞楼居四十年",以至于名声不扬,几仅被浙江一地所知。又因浙地多著名画家,全国名头的就有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吴茀之、陆俨少、沙...
余任天的艺术无疑是20世纪一颗璀灿的明珠,然他身前自称"草野之人,不登大雅之堂",并"寂寞楼居四十年",以至于名声不扬,几仅被浙江一地所知。又因浙地多著名画家,全国名头的就有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吴茀之、陆俨少、沙孟海、陆维钊等十几位艺术大师,对于他这样一位布衣画家,书画史上阙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任天
美术家
美术作品
艺术欣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潘天寿——中国人的骄傲
7
作者
卢炘
《书画艺术》
2010年第2期60-67,共8页
2009年12月12日,潘天寿诗亭落成。出席庆典暨海峡两岸"潘天寿与传统诗学"研讨会的孙家正、袁行霈、潘公凯等数十位专家学者云集杭州,潘天寿诗词研究形成了一个热潮。作为诗、书、画、印每个单项均堪称大家的潘天寿正日益为世人所认识...
2009年12月12日,潘天寿诗亭落成。出席庆典暨海峡两岸"潘天寿与传统诗学"研讨会的孙家正、袁行霈、潘公凯等数十位专家学者云集杭州,潘天寿诗词研究形成了一个热潮。作为诗、书、画、印每个单项均堪称大家的潘天寿正日益为世人所认识,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艺术工作者
绘画艺术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记张岳健的艺术历程
8
作者
潘公凯
卢炘
《书画艺术》
2016年第5期57-66,共10页
《礼记·学记》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当年有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陆俨少、沙孟海等组成的一个老先生群体,教学与创作力量都非常强。他们...
《礼记·学记》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当年有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陆俨少、沙孟海等组成的一个老先生群体,教学与创作力量都非常强。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要为中国培养一流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然而有好的先生也还需要有相应的学生,方能实现宏愿。善学的学生,不需先生多花精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学者
礼记·学记
艺术教育家
潘天寿
沙孟海
陆俨少
陆维钊
艺术历程
诸乐三
浙江美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雄伟博大的潘天寿绘画艺术
被引量:
2
9
作者
卢炘
《中国艺术》
1995年第2期3-21,共19页
潘天寿生活的时代,是中西文化冲突,社会环境激烈动荡的时代。在这种历史的大背景下考察潘天寿的艺术活动,我们更能体会到潘天寿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美术史上的崇高地位。他的一生中,中国画经受了三十年代、五十年代以及“文革”的三次大...
潘天寿生活的时代,是中西文化冲突,社会环境激烈动荡的时代。在这种历史的大背景下考察潘天寿的艺术活动,我们更能体会到潘天寿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美术史上的崇高地位。他的一生中,中国画经受了三十年代、五十年代以及“文革”的三次大冲击。引进西方文化,求助西画改革中国画,融合中西;以苏联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以至否定中国画的存在价值,这是近一个世纪来严峻的历史。潘天寿提出了一条强调民族风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改造和发展中国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传统中国画
绘画艺术
中西文化冲突
三十年代
存在价值
五十年代
西方文化
民族风格
写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画何去何从——回望潘天寿先生其人其艺
被引量:
1
10
作者
卢炘
《中国书画》
2004年第7期98-107,共10页
"世界上有两座大山,一座在东方,一座在西方。两大高峰对峙于欧亚两大陆之间,使全世界‘仰之弥高’。"半个世纪前潘天寿四处讲演和写文章,这两大高峰就是他大声疾呼的东西两大统系的绘画成说。他说:"这两者之间,尽可互取...
"世界上有两座大山,一座在东方,一座在西方。两大高峰对峙于欧亚两大陆之间,使全世界‘仰之弥高’。"半个世纪前潘天寿四处讲演和写文章,这两大高峰就是他大声疾呼的东西两大统系的绘画成说。他说:"这两者之间,尽可互取所长,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决不能随随便便地吸取,不问所吸收的成分,是否适合彼此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中国画发展
黄宾虹
传统文人画
国画系
吴昌硕
中国画教学
寿者
陈师曾
浙江美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潘天寿的艺术和他的“特色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卢炘
《书画世界》
2005年第6期18-25,共8页
20世纪50年代中国画由于客观因素,这门民族传统艺术曾走入低谷,齐白石、黄宾虹二位大师又相继辞世,中国画何去何从?时代呼唤领军人物的出现.国立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正是在此时被推到了台前.
关键词
潘天寿
画家
美术家
中国画系
特色论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生因艺术追求而美好——王秉初其人其画
12
作者
卢炘
《书画艺术》
2014年第6期69-74,共6页
王秉初出生于1943年,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院中国画系。1994年《墨梅》入选八届全国美展,1998年《荷花》获浙江省中国画小品展金奖,2000年《金银花》获浙江省第二届中青年花鸟画是银奖。先后于杭州、广州、萧山、绍兴等地举办个展,并曾随...
王秉初出生于1943年,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院中国画系。1994年《墨梅》入选八届全国美展,1998年《荷花》获浙江省中国画小品展金奖,2000年《金银花》获浙江省第二届中青年花鸟画是银奖。先后于杭州、广州、萧山、绍兴等地举办个展,并曾随书画代表团出访日本等国,有《王炳初画集》《中国画二十家·王炳初》《中国画艺术家——王秉初》等专辑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追求
美好
人生
1998年
中国画
浙江省
《墨梅》
《荷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潘天寿年表
13
作者
卢炘
《中国书画》
2015年第5期96-96,共1页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岁 3月14日,出生于浙江宁海冠庄村。学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别署懒道人等,晚年常署雷婆头峰寿者。
关键词
潘天寿
清朝
历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恩师陆维钊
14
作者
陈振濂(口述)
卢炘
陈浩(整理)
《大学书法》
2019年第1期5-8,4,162-163,共7页
陆先生是我的恩师。我们以前也是普通的人,普通的年轻学子,正是得到他的提携,才有后来的成就。没有这一关,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用,而且也不会有这么大本事。因为训练方式不一样。到了这个平台,就有一套训练方式,如果适应了,就会慢慢成...
陆先生是我的恩师。我们以前也是普通的人,普通的年轻学子,正是得到他的提携,才有后来的成就。没有这一关,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用,而且也不会有这么大本事。因为训练方式不一样。到了这个平台,就有一套训练方式,如果适应了,就会慢慢成长起来。所以,遇到陆先生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维钊
书法史
沙孟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潇洒清逸 涉笔成趣——诸闻韵先生纪事
被引量:
1
1
作者
卢炘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
出处
《书画艺术》
2015年第3期57-67,共11页
文摘
今年清明节后,笔者应邀专程陪诸天觉先生赴其父诸闻韵先生老家浙江安吉,商量捐赠作品和文献资料等事宜,当地政府已决定为这位英年早逝的著名中国画家、现代中国画教学开创者之一,正式设立诸闻韵纪念馆。适逢诸闻韵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76年,建立个人纪念馆诚然是一个姗姗来迟的喜讯。诸闻韵(1895年—1939年)浙江安吉人,20世纪书画大家吴昌硕入室弟子,擅长花鸟又精山水、人物,画路颇宽。尤喜画竹,潇洒清逸,涉笔成趣,笔墨秀润酣畅,浑古朴茂。擅长写意,又兼善工笔,能诗能画,
关键词
潇洒
韵
纪事
中国画教学
1939年
文献资料
中国画家
20世纪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近画家王西京
2
作者
卢炘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潘天寿纪念馆
出处
《中国报道》
2013年第1期88-90,共3页
文摘
很早就关注到王西京先生的人物画作品,他的那些代表作总能强烈地扣动心弦,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为血践改革之业以唤醒民族觉醒的戊戌六君子立碑的《远去的足昔》、赞扬“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还是后来歌颂毛泽东的《人民领袖》、邓小平的《春潮》和温家宝的《守望生命》,都是表现主旋律和高扬民族精神的巨制。
关键词
西京
画家
戊戌六君子
民族觉醒
80年代
民族精神
人物画
代表作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潘天寿关于发展民族艺术的“特色论”
3
作者
卢炘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出处
《中国书画》
2008年第4期24-39,43,47,51,137,共20页
文摘
20世纪大环境发生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随着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全球化浪潮的日益迅猛,有关民族文化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成了学术界一个颇有争议的突出议题。在中国画领域,这种纷争显得尤为激烈和持久,概要言之,这个时期出现的取消论、融合论、特色论三种不同观点和主张的争论,跨过了世纪,而且直接影响到今天中国画的创作和走向。
关键词
潘天寿
中国画专业
中国绘画史
借古开今
传统技法
黄宾虹
一画论
民族风格
外师造化
吴昌硕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艺蕴诗性 书家本诗人——读陆维钊先生诗词书法有感
4
作者
卢炘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潘天寿基金会
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
出处
《书画艺术》
2014年第2期68-77,共10页
文摘
20世纪中国画坛诗书画可称“三绝”的大家,浙江为数不少,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吴葬之、诸乐三、陆维钊、陆俨少、余任天等均当之无愧。然而尽管诸画家之诗确实不容小视,但画家之诗真正要在诗坛立足,却亦非易事。
关键词
诗词
书法
诗人
诗性
书艺
20世纪
诗书画
中国画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本博取 纯情至美 妙悟独造——周昌谷艺术简论
5
作者
卢炘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
出处
《书画艺术》
2012年第4期53-63,81,共11页
文摘
“东艺登高顶,世山列一峰”。乃周昌谷先生生前书写之对联,亦是他与人共勉的目标,表达了高远志向和爱国情怀。尽管生命短暂,57个春秋,但他创造的艺术却绽放出无比灿烂的光辉,照亮了中国画写意人物画发展的道路,也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无法绕开的一位名家。
关键词
艺术
纯情
简论
妙悟
写意人物画
中国美术史
爱国情怀
20世纪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料明珠在草野——略论余任天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6
作者
卢炘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潘天寿基金会
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
出处
《书画艺术》
2013年第2期64-73,81,共10页
文摘
余任天的艺术无疑是20世纪一颗璀灿的明珠,然他身前自称"草野之人,不登大雅之堂",并"寂寞楼居四十年",以至于名声不扬,几仅被浙江一地所知。又因浙地多著名画家,全国名头的就有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吴茀之、陆俨少、沙孟海、陆维钊等十几位艺术大师,对于他这样一位布衣画家,书画史上阙如,
关键词
余任天
美术家
美术作品
艺术欣赏
分类号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潘天寿——中国人的骄傲
7
作者
卢炘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潘天寿基金会
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
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
中国美协
出处
《书画艺术》
2010年第2期60-67,共8页
文摘
2009年12月12日,潘天寿诗亭落成。出席庆典暨海峡两岸"潘天寿与传统诗学"研讨会的孙家正、袁行霈、潘公凯等数十位专家学者云集杭州,潘天寿诗词研究形成了一个热潮。作为诗、书、画、印每个单项均堪称大家的潘天寿正日益为世人所认识,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关键词
潘天寿
艺术工作者
绘画艺术
中国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记张岳健的艺术历程
8
作者
潘公凯
卢炘
机构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
出处
《书画艺术》
2016年第5期57-66,共10页
文摘
《礼记·学记》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当年有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陆俨少、沙孟海等组成的一个老先生群体,教学与创作力量都非常强。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要为中国培养一流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然而有好的先生也还需要有相应的学生,方能实现宏愿。善学的学生,不需先生多花精力,
关键词
善学者
礼记·学记
艺术教育家
潘天寿
沙孟海
陆俨少
陆维钊
艺术历程
诸乐三
浙江美术学院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雄伟博大的潘天寿绘画艺术
被引量:
2
9
作者
卢炘
出处
《中国艺术》
1995年第2期3-21,共19页
文摘
潘天寿生活的时代,是中西文化冲突,社会环境激烈动荡的时代。在这种历史的大背景下考察潘天寿的艺术活动,我们更能体会到潘天寿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美术史上的崇高地位。他的一生中,中国画经受了三十年代、五十年代以及“文革”的三次大冲击。引进西方文化,求助西画改革中国画,融合中西;以苏联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以至否定中国画的存在价值,这是近一个世纪来严峻的历史。潘天寿提出了一条强调民族风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改造和发展中国画的途径。
关键词
潘天寿
传统中国画
绘画艺术
中西文化冲突
三十年代
存在价值
五十年代
西方文化
民族风格
写实主义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画何去何从——回望潘天寿先生其人其艺
被引量:
1
10
作者
卢炘
机构
潘天寿纪念馆
出处
《中国书画》
2004年第7期98-107,共10页
文摘
"世界上有两座大山,一座在东方,一座在西方。两大高峰对峙于欧亚两大陆之间,使全世界‘仰之弥高’。"半个世纪前潘天寿四处讲演和写文章,这两大高峰就是他大声疾呼的东西两大统系的绘画成说。他说:"这两者之间,尽可互取所长,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决不能随随便便地吸取,不问所吸收的成分,是否适合彼此的需要。
关键词
潘天寿
中国画发展
黄宾虹
传统文人画
国画系
吴昌硕
中国画教学
寿者
陈师曾
浙江美术学院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潘天寿的艺术和他的“特色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卢炘
出处
《书画世界》
2005年第6期18-25,共8页
文摘
20世纪50年代中国画由于客观因素,这门民族传统艺术曾走入低谷,齐白石、黄宾虹二位大师又相继辞世,中国画何去何从?时代呼唤领军人物的出现.国立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正是在此时被推到了台前.
关键词
潘天寿
画家
美术家
中国画系
特色论
艺术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生因艺术追求而美好——王秉初其人其画
12
作者
卢炘
出处
《书画艺术》
2014年第6期69-74,共6页
文摘
王秉初出生于1943年,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院中国画系。1994年《墨梅》入选八届全国美展,1998年《荷花》获浙江省中国画小品展金奖,2000年《金银花》获浙江省第二届中青年花鸟画是银奖。先后于杭州、广州、萧山、绍兴等地举办个展,并曾随书画代表团出访日本等国,有《王炳初画集》《中国画二十家·王炳初》《中国画艺术家——王秉初》等专辑出版。
关键词
艺术追求
美好
人生
1998年
中国画
浙江省
《墨梅》
《荷花》
分类号
J203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潘天寿年表
13
作者
卢炘
机构
潘天寿纪念馆
出处
《中国书画》
2015年第5期96-96,共1页
文摘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岁 3月14日,出生于浙江宁海冠庄村。学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别署懒道人等,晚年常署雷婆头峰寿者。
关键词
潘天寿
清朝
历史
中国
分类号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恩师陆维钊
14
作者
陈振濂(口述)
卢炘
陈浩(整理)
机构
中国文联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不详
出处
《大学书法》
2019年第1期5-8,4,162-163,共7页
文摘
陆先生是我的恩师。我们以前也是普通的人,普通的年轻学子,正是得到他的提携,才有后来的成就。没有这一关,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用,而且也不会有这么大本事。因为训练方式不一样。到了这个平台,就有一套训练方式,如果适应了,就会慢慢成长起来。所以,遇到陆先生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关键词
陆维钊
书法史
沙孟海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潇洒清逸 涉笔成趣——诸闻韵先生纪事
卢炘
《书画艺术》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走近画家王西京
卢炘
《中国报道》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潘天寿关于发展民族艺术的“特色论”
卢炘
《中国书画》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书艺蕴诗性 书家本诗人——读陆维钊先生诗词书法有感
卢炘
《书画艺术》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固本博取 纯情至美 妙悟独造——周昌谷艺术简论
卢炘
《书画艺术》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料明珠在草野——略论余任天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卢炘
《书画艺术》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潘天寿——中国人的骄傲
卢炘
《书画艺术》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记张岳健的艺术历程
潘公凯
卢炘
《书画艺术》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雄伟博大的潘天寿绘画艺术
卢炘
《中国艺术》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画何去何从——回望潘天寿先生其人其艺
卢炘
《中国书画》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潘天寿的艺术和他的“特色论”
卢炘
《书画世界》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人生因艺术追求而美好——王秉初其人其画
卢炘
《书画艺术》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潘天寿年表
卢炘
《中国书画》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恩师陆维钊
陈振濂(口述)
卢炘
陈浩(整理)
《大学书法》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