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厦门口岸进境原木截获的小蠹科害虫调查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林玲玲
黄蓬英
林振基
方志鹏
卢添财
-
机构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出处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3期215-218,共4页
-
文摘
【背景】小蠹虫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钻蛀害虫,也是全国口岸主要截获害虫之一。【方法】本文对2010~2014年厦门口岸进境原木中截获的小蠹科害虫的寄主、来源国家、截获次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编制了截获小蠹种类检索表,提出了口岸检疫要点。【结果】截获的小蠹害虫种类主要有长林小蠹、赤材小蠹、十二齿小蠹和南部松齿小蠹等,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巴西等国家,寄主主要有辐射松,樟子松,湿地松和海岸松等种类。【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可为一线口岸检疫查验提供指导。
-
关键词
进境原木
小蠹
厦门
-
Keywords
mported woods
scolytids
Xiamen
-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采后琯溪蜜柚黑斑病发生及其影响因素
- 2
-
-
作者
罗金水
林晓兰
曾锦伟
雷太杰
卢添财
黄智辉
-
机构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福建热作科技》
2025年第3期36-39,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2R1010-1)资助。
-
文摘
琯溪蜜柚黑斑病是一种由亚洲柑橘叶点霉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携带病菌的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可继续发病危害,进而影响产品外观及其商品价值和出口安全。从常年发病果园中采集携带病菌的果实,置于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中培养,观测果实病斑数量和病情指数变化。结果表明,在8~33℃培养温度范围内,培养7 d和14 d均表现果实病斑数量和病情指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65%~95%相对湿度范围内,培养7 d表现果实病斑数量和病情指数随湿度升高而增大,培养14 d 80%和95%高湿度处理较65%低湿度处理果实病斑数量和病情指数大,但95%湿度处理较80%湿度处理发病轻。因此,贮藏环境温湿度是采后蜜柚黑斑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低温抑制采后蜜柚黑斑病的发生,温度越高发病越重,但温度过高病斑发生抑制、病情变轻,低湿不利于发病,高湿有利于发病。
-
关键词
琯溪蜜柚
黑斑病
亚洲柑橘叶点霉
温度
相对湿度
-
分类号
S436.661.1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