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导读书目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卢正言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139-145,共7页
-
文摘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有关导读书目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导读书目的性质有针对性、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与渐进性等;导读书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适应读者检索文献、配合教学进行阅读辅导工作等方面。文章分析了导读书目编纂的原则与方法,介绍了导读书目的宣传与利用措施,并且论述了我国古今导读书目的发展历史。
-
关键词
导读书目
国学书目
图书馆工作人员
理论与实践问题
阅读辅导工作
原则与方法
发展历史
系统性
推荐书目
适应读者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有关郭沫若中国共产党党籍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卢正言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64-66,共3页
-
文摘
郭沫若的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一些问题,是研究这位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生平及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郭沫若年谱简编》(收入《郭沫若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一文中,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但由于受篇幅的限制,在《简编》中对有关史实未能充分展开,因而有进一步阐述的必要。
-
关键词
年谱简编
党籍
周恩来
郭沫若
李一氓
中国共产党
瑞金
南昌起义军
政治部
战士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历史剧《棠棣之花》的创作经过和版本源流初探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卢正言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23-28,共6页
-
文摘
郭沫若素以构思敏捷、落笔神速著称。以他的历史剧为例,《屈原》写了十天,《虎符》写了七天,《孔雀胆》只写了五天半!这种一气呵成、倚马可待的艺术天才,是和作者渊博的学识素养和深厚的生活基础分不开的。郭老对待创作又是十分严肃认真,作品即使完稿。
-
关键词
郭沫若
历史剧
版本源流
创作过程
情节结构
人物形象
修改
计划
作者
时代精神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孟超名号笔名汇录
- 4
-
-
作者
卢正言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51-152,共2页
-
文摘
孟超是“太阳社”的创始人之一,著名昆剧《李慧娘》的作者。早在二十年代中期,他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在将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发表了数以几百万字计的文字。但由于过去从未有人编过他的笔名录,在他晚年的悲惨生活中,更不可能留下这方面的自述,所以人们很难知道他到底写过那些作品,研究工作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不久前,因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委托,在编写《孟超研究资料》的过程中,调查访问了孟超的一些至亲好友,查检了散见在各地报刊上的大量资料,爬罗剔抉,钩沉史料。
-
关键词
四十年
笔名
创始人
研究工作
生活中
香港
署名
重庆
文学作品
文学研究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上海漕河泾沿革小考
- 5
-
-
作者
卢正言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55-156,共2页
-
文摘
上海县漕河泾镇,座落徐家汇之南,上海师范学院之东,沪闵路和漕宝路的必经之处。有关该镇的历史,旧志书罕有记载。今爰作沿革小考,以飨同好。漕河泾镇西周时地属扬州,春秋时属吴越,战国时属楚,相传为春申君封邑。秦代置县,名疁县,属会稽郡,漕河泾为其所属。历代曾隶属之县治又有娄县、信义县、昆山县、华亭县、上海县等名称。元代尚无市集,时相传名为王家宅。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一二九○年)
-
关键词
上海地区
沿革
十七年
小考
名称
师范学院
华亭县
徐家汇
黄浦江
西周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叶圣陶的名和字
- 6
-
-
作者
卢正言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07-107,共1页
-
文摘
六年前,我们曾写信向叶圣老请教,叩询他的名和字取义于何书。叶圣老在回信中说,绍钧是名,“是家长取的”;圣陶为字,“是中学时期一位老先生给我取的。他说从‘圣人陶钧万物’一句而来。此句出于何书,至今我还不知道。”我们查了一些古书,也没有见到“圣人陶钧万物”的记载。但《史记·鲁仲连邹阳传》和《汉书·邹阳传》都有类似的说法:“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这或许便是那位老先生给叶圣老取名的根据。
-
关键词
中学时期
叶圣陶
圣人
独化
家长
史记
汉书
圣王
古书
记载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四个关系
- 7
-
-
作者
卢正言
-
出处
《政法论丛》
1988年第2期10-12,共3页
-
文摘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科学总结历史上社会治安工作经验教训,认真分析现阶段犯罪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旧国情,提出的一条社会治安工作的战略方针。
-
关键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治安工作
工作经验
科学总结
犯罪特征
党中央
-
分类号
D63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活动在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孟超
被引量:1
- 8
-
-
作者
王欣荣
卢正言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63-69,共7页
-
文摘
1976年5月,因昆曲《李慧娘》而罹祸的诗人、杂文家、剧作家孟超积愤成疾,在垂危之际向亲人们反复说:“我冤哪!”“有人害我呵!”悲剧,人生的大悲剧!孟超能再挺四个来月,就可以看到迫害他的魑魅魍魉的垮台,甚至还可以再“泼丹青”,“放情的歌,放情的唱,放情的笑骂,放情的诅咒;是我之所是,非我之所非,爱我之所爱,憎我之所憎”。可惜,他没能熬过来。
-
关键词
政治与文学
中国共产党
杂文
四十年代
文学作品
历史小说
创作
审美价值
国民党
历史人物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郭沫若笔名考释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卢正言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79-81,共3页
-
文摘
郭老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为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一日在上海《时事新报》付刊《学灯》上发表新诗《抱和儿在博多湾海浴》时首先使用的笔名,后来即以此名闻世。他的笔名有鼎、鼎堂、郭鼎堂、石沱、石沱生、郭石沱、坎人、易坎人、杜?、杜顽庶、麦克昂、高汝鸿、沫、羊易之、克拉克、龙子、爱牟、江耦、郭乐山等二十多个。署用这些笔名,情况各有不同,但都是经过慎重考虑,颇有深意的。对这些笔名的由来、涵义和使用情况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掌握郭老的著译情况;对我们更好地认识郭老和学习郭老,也有所助益。为此特选郭老部分笔名,略加考释,供同志们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
关键词
郭沫若
笔名
考释
著译情况
国民党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大渡河
使用情况
科学出版社
署名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鲁迅录写《锦钱余笑》詩四首的一些情况
- 10
-
-
作者
卢正言
-
出处
《齐鲁学刊》
1979年第6期58-59,共2页
-
文摘
鲁迅在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二日的日记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为今村铁研、增田涉、冯剑丞作字各一幅,徐訏二幅,皆录《锦钱余笑》。”鲁迅为友人们录写这些条幅,用心十分良苦,意义十分深远,对于我们研究鲁迅晚年的思想大有裨益。关于给今村铁研和增田涉两位日本友人作字,经过如下: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五日,鲁迅收到增田涉来信,信上说,他有位做医生的亲戚,因慕鲁迅之名,想请鲁迅写几个字。
-
关键词
鲁迅日记
郑思肖
晚年
李贺
亲戚
记载
医生
字幅
思想
来信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