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果园氮素投入特点及其土壤氮素负荷分析 被引量:62
1
作者 卢树昌 陈清 +1 位作者 张福锁 贾文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8-865,共8页
以河北省果园土壤地力调查、农户调查和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氮盈余法从果树种类和区域角度分析了果园生产体系中的氮素输入输出特点及氮养分盈余状况。结果表明,河北果园平均化肥氮投入量为438.0 kg/hm2,主要品种为尿素和复合肥,有机肥... 以河北省果园土壤地力调查、农户调查和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氮盈余法从果树种类和区域角度分析了果园生产体系中的氮素输入输出特点及氮养分盈余状况。结果表明,河北果园平均化肥氮投入量为438.0 kg/hm2,主要品种为尿素和复合肥,有机肥氮为181.6 kg/hm2,以畜禽粪为主,其中禽粪占25.5%。京津东部区和冀中、南平原区的果园氮素投入、盈余量较高;葡萄园和桃园的氮素投入水平较高;果园氮素施用与养分盈余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过量施用氮肥是氮盈余量很高的主要原因。随着氮盈余量增加,果园土壤全氮呈增加趋势,而土壤C/N均呈下降趋势,氮素盈余对土壤全氮的影响大于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氮素投入 土壤负荷 氮素盈余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钾肥对花生产量、品质及钾素吸收利用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洪熙明 卢树昌 +3 位作者 郭刘明 何季玲 陶萱 姜云惠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针对粮油兼用作物产量与品质不佳,我国传统钾肥的施用存在肥效短、利用率低、应用效果差等问题,为研究新型钾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高钾肥利用效率,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传统钾肥(K_(2)O)常规... 针对粮油兼用作物产量与品质不佳,我国传统钾肥的施用存在肥效短、利用率低、应用效果差等问题,为研究新型钾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高钾肥利用效率,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传统钾肥(K_(2)O)常规用量处理(150 kg/hm^(2))为对照,研究了施用不同用量新型钾肥(0、75、150、225、300 kg/hm^(2))对花生产量、品质以及钾素吸收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钾肥用量为150 kg/hm^(2)时,花生干物质积累量、产量、钾素吸收以及钾素利用率表现较好,花生油脂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花生总酸度方面也表现较好;新型钾肥用量为75 kg/hm^(2)时,可以有效改善花生蛋白质含量;新型钾肥用量为300 kg/hm^(2)时,在提高花生维生素C含量方面表现较佳,同时其在土壤当季供钾水平(速效钾)和供钾潜力(缓效钾)均为最高。综合来看,新型钾肥用量为150 kg/hm^(2)时,对提高花生产量、品质及土壤钾素吸收利用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花生 产量 品质 钾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方式对夏玉米生长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卢树昌 臧凤燕 +1 位作者 刘惠芬 陈永利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通过采取 5种施氮处理对其利用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表明氮肥施用方式与株高、茎粗、病虫害、折断株数、叶长、叶宽、叶色、穗长、秃尖、穗粗、穗粒数和百粒重之间的作用关系,同时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作了系统分析,最后提出在... 通过采取 5种施氮处理对其利用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表明氮肥施用方式与株高、茎粗、病虫害、折断株数、叶长、叶宽、叶色、穗长、秃尖、穗粗、穗粒数和百粒重之间的作用关系,同时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作了系统分析,最后提出在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施肥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施肥方式 夏玉米 生长性状 氮肥利用率 施氮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夏玉米施钾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卢树昌 刘惠芬 +2 位作者 牟善积 李媛 尹德明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21-23,共3页
在天津砂壤质潮土上进行了夏玉米施钾效果的试验研究。在施 N 1 87.5kg/hm2 和P2 O5 75kg/hm2 基础上 ,设计了 4个施钾 ( K2 O)处理 ,即 0、37.5、75、1 1 2 .5kg/hm2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施钾量增加 ,玉米生长和抗逆性增加 ,果穗增长 ... 在天津砂壤质潮土上进行了夏玉米施钾效果的试验研究。在施 N 1 87.5kg/hm2 和P2 O5 75kg/hm2 基础上 ,设计了 4个施钾 ( K2 O)处理 ,即 0、37.5、75、1 1 2 .5kg/hm2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施钾量增加 ,玉米生长和抗逆性增加 ,果穗增长 ,秃尖减少 ,产量提高。但高钾处理增产幅度变缓 ,其中 75kg/hm2 的施钾处理 (即 N:P2 O5 :K2 O=1 :0 .4 :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夏玉米 钾肥 肥效 增产效应 生长发育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潮土区肥料定位试验下最佳配方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卢树昌 臧凤艳 +2 位作者 刘惠芬 桂枝 牟善积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在北方潮土区,肥料定位试验下,固定氮肥用量,调整磷钾肥用量,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夏玉米的增产效益。结果表明,N∶P2 O5∶K2 O =1∶0.4∶0.4的处理增产效益最高,是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平衡配方。高磷高钾处理,虽使土壤的磷钾富集。
关键词 定位试验 平衡配方 积累 消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盐碱区白刺耐盐性及其利用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卢树昌 苏卫国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0-35,共6页
通过室内试验和室外试验,研究了白刺(Nitraria)的耐盐性,并对其进行了种植利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白刺在单盐处理下耐盐性最低,在土壤浸出盐处理下耐盐性最高,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旺盛生长三个阶段,白刺耐盐性逐渐提高。在耕层含盐... 通过室内试验和室外试验,研究了白刺(Nitraria)的耐盐性,并对其进行了种植利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白刺在单盐处理下耐盐性最低,在土壤浸出盐处理下耐盐性最高,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旺盛生长三个阶段,白刺耐盐性逐渐提高。在耕层含盐量22mg g以上的土壤中生长良好,且具有一定的脱盐效果,种植3年后,脱盐率高达38.6%。另外,药用植物锁阳(CynomoriumsongaricumRupr)与白刺寄生生长试验成功,锁阳出土时间大大缩短。这些都较大地提高了白刺的利用价值,为重盐碱区提供了良好的盐土改良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盐碱区 耐盐植物 白刺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对策及趋向 被引量:3
7
作者 卢树昌 赵淑杰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文分析了天津市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特点及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指出了当前天津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旅游资源系列开发的对策 ,并重点阐述在开发有形旅游资源的同时 ,应充分挖掘无形旅游资源的潜力 。
关键词 旅游业 发展现状 对策 观光休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用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的基本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卢树昌 赵淑杰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42-45,共4页
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用地资源利用现状,揭示了其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地矛盾突出,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生产力低和土地退化严重等,提出了合理利用农业用地资源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农业用地资源 利用现状 合理利用 基本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潮土区夏玉米施磷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卢树昌 刘惠芬 李文君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7-10,共4页
本文在北方潮土区进行了夏玉米施磷效果试验研究 .设计 6个施磷 P2 O5 水平 ,即0、4 5、69、93、1 1 7、1 4 1 kg/ hm2 .试验结果表明 :施磷可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 ,增强其抗病、抗旱性 ,并对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影响较大 .最后指出 ,... 本文在北方潮土区进行了夏玉米施磷效果试验研究 .设计 6个施磷 P2 O5 水平 ,即0、4 5、69、93、1 1 7、1 4 1 kg/ hm2 .试验结果表明 :施磷可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 ,增强其抗病、抗旱性 ,并对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影响较大 .最后指出 ,施磷水平为 93kg/ hm2 ,施磷量比较经济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区 夏玉米 生长发育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人口与耕地资源供需矛盾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树昌 赵淑杰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38-41,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预测天津市人口与耕地资源供需矛盾,提出天津市耕地资源数量到2000年和2050年均将出现人口超载问题,表明耕地资源紧缺态势越来越严竣。最后,提出了缓解人地矛盾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人口与耕地资源 供需矛盾 超载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城郊型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潜力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树昌 崔艳芬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49-51,共3页
本文阐述了城郊型观光休闲农业的内涵 ,分析了天津发展农游产业具有资源优势和客源优势 ,论述了天津城郊型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
关键词 城郊 观光休闲农业 发展潜力 增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线虫制剂对感染根结线虫番茄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
12
作者 卢树昌 刘慧芹 +1 位作者 王小波 毕于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652-14654,共3页
[目的]研究几种不同作用机理的防线虫制剂对植株叶片酶系统及膜透性的变化,为设施菜田土壤根结线虫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根结线虫侵染后的番茄幼苗为材料,在无线美、海绿素、毒线丹和阿维菌素等制剂处理幼苗土壤后,测定了... [目的]研究几种不同作用机理的防线虫制剂对植株叶片酶系统及膜透性的变化,为设施菜田土壤根结线虫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根结线虫侵染后的番茄幼苗为材料,在无线美、海绿素、毒线丹和阿维菌素等制剂处理幼苗土壤后,测定了番茄体内SOD、POD、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及变化。[结果]经施用不同制剂后,番茄叶片的SOD和POD酶活性高于对照,在4种药剂中以无线美最高。除毒线丹制剂外,其他处理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番茄种植70 d后,阿维菌素防治根结线虫的效果最好,达66.3%。[结论]根结线虫侵染番茄后,经不同药剂处理均有一定的防效,且使番茄的生理指标有了明显变化。设施菜田采用多种制剂综合防治有利于土壤根结线虫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根结线虫 制剂 叶片 生理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高岭土对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小波 王艳 +2 位作者 卢树昌 新楠 张抒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84-1788,共5页
利用恒温振荡试验,研究了酸、碱、盐改性高岭土对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高岭土对水体中氮、磷的吸附速率均较快,在2 h内均能达到吸附平衡。由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模拟得出各处理高岭土对氮的吸附能力大小为Al... 利用恒温振荡试验,研究了酸、碱、盐改性高岭土对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高岭土对水体中氮、磷的吸附速率均较快,在2 h内均能达到吸附平衡。由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模拟得出各处理高岭土对氮的吸附能力大小为Al处理>Ca处理>碱处理>Mg处理>原土>酸处理;对磷的则为Al处理>Mg处理>Ca处理>酸处理>原土>碱处理。由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方程得出各处理高岭土对氮的理论饱和吸附量顺序为Mg处理>Ca处理>碱处理>Al处理>原土>酸处理;对磷的则为Al处理>Ca处理>Mg处理>酸处理>原土>碱处理。各处理高岭土去除氮的适宜pH值为5.5~8.5,去除磷的适宜pH值为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改性 去除率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动态平衡施肥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惠芬 任瑞娴 +3 位作者 牟善积 卢树昌 臧凤艳 桂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51-554,共4页
采用定位试验,在冬小麦既定配方的基础上,按13个不同三要素肥料配比,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中夏玉米产量、肥料综合利用率、经济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2O5∶K2O为1∶0.4∶0.4的配方即施N195,P2O578,K2O78kg·hm-2夏玉... 采用定位试验,在冬小麦既定配方的基础上,按13个不同三要素肥料配比,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中夏玉米产量、肥料综合利用率、经济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2O5∶K2O为1∶0.4∶0.4的配方即施N195,P2O578,K2O78kg·hm-2夏玉米产量最高,按此配方处理的肥料综合利用率也较高,节本增效最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在前茬小麦施N262.5,P2O5180,K2O262.55kg·hm-2,夏玉米施N195kg·hm-2试验条件下,合理的施磷量为68.25~87.75kg·hm-2,即N∶P2O5=1∶(0.4±0.05),既定配方磷的校正值为39±9.75kg·hm-2(比例为0.2±0.05),钾的合理用量为78~97.5kg·hm-2,即N∶K2O=1∶0.4~0.5,钾的校正值为19.5~39kg·hm-2(比例为0.1~0.2),N∶P2O5∶K2O=1∶0.4±0.05∶0.4~0.5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轮作 动态平衡施肥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黏土矿物对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小波 王艳 +2 位作者 卢树昌 桂枝 闫晓磊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2,共3页
研究了沸石、高岭土、云母粉、蛭石四种黏土矿物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这四种黏土矿物对水体中氮磷都有较快的吸附速率,在2h内都达平衡状态。由Langmuir方程得出沸石对氨态氮的最大饱和吸附量最大为86.2mg/kg,对磷的吸附云... 研究了沸石、高岭土、云母粉、蛭石四种黏土矿物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这四种黏土矿物对水体中氮磷都有较快的吸附速率,在2h内都达平衡状态。由Langmuir方程得出沸石对氨态氮的最大饱和吸附量最大为86.2mg/kg,对磷的吸附云母为最大达25.8mg/kg。Freundlich模拟方程中n值都远小于2,且这两个方程都反映出这四种黏土矿物对氮的去除效果好于对磷的去除效果。在pH值为10时这四种黏土矿物对氮、磷的去除效果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吸附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作物中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瑞 孙长霞 卢树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322-5323,共2页
[目的]为食用油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作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松籽、核桃仁、棉籽、葵花籽、花生、芝麻、黄豆和亚麻籽等8种市售作物进行粗脂肪含量测定,再将作物中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 [目的]为食用油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作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松籽、核桃仁、棉籽、葵花籽、花生、芝麻、黄豆和亚麻籽等8种市售作物进行粗脂肪含量测定,再将作物中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葵花籽、芝麻、黄豆、花生、棉籽、核桃仁、松籽和亚麻籽中粗脂肪含量分别达到53.16%、56.10%、23.77%、49.81%、30.06%、72.88%、60.37%和42.1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其脂肪酸总量的87.29%、83.25%、84.35%、83.90%、72.71%、92.04%、71.17%、89.03%。[结论]各作物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较高,因而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脂肪酸 坚果作物 油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谈有机肥与化肥并重 被引量:15
17
作者 牟善积 何明华 +2 位作者 卢树昌 刘惠芬 臧凤艳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30-34,共5页
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高 ,养分全面 ,肥劲柔和、持久、稳定 ,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良好作用 ,是土壤微生物主要能量和养分的来源 ,是降低农业成本的重要措施 ,是维持和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培肥土壤的重要环节 .化肥的施用打破了固有的封... 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高 ,养分全面 ,肥劲柔和、持久、稳定 ,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良好作用 ,是土壤微生物主要能量和养分的来源 ,是降低农业成本的重要措施 ,是维持和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培肥土壤的重要环节 .化肥的施用打破了固有的封闭式的物质循环圈 ,在农业现代化、工厂化生产中具有有机肥不可替代的优点 ,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重大措施 ,是农业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根据持续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应强调有机肥与化肥并重、二者配合施用 ,以利于满足供肥需求、调节土壤养分平衡、用地养地相结合 ,达到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持续农业 现代化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复合肥料对芹菜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小波 王艳 +2 位作者 桂枝 卢树昌 苏霄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615-3616,共2页
[目的]研究包膜复合肥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释放特性。[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包膜复合肥对土壤有效养分供给变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包膜肥料使土壤中NO3^--N舍量的峰值出现时间延迟了15~25d,且在第75天时施用自制包膜复合肥1(CR... [目的]研究包膜复合肥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释放特性。[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包膜复合肥对土壤有效养分供给变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包膜肥料使土壤中NO3^--N舍量的峰值出现时间延迟了15~25d,且在第75天时施用自制包膜复合肥1(CRF-1)较复合肥(CK1)高150%;有效磷含量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或先降再升的过程;包膜肥处理土壤有效钾的下降速率低于对照,且在第75天时施用自制包膜复合肥4(CRF-4)最高,比复合肥高3.4%。[结论]该研究为包膜复合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复合肥 芹菜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土壤中可溶性盐分测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臧凤艳 任瑞娴 +2 位作者 卢树昌 王金娥 哈玲津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45-47,54,共4页
可在不同检测地区利用春季返盐季节刮取盐皮,精制烘干,配制系列标准溶液用电导法测定,做出效应方程,以此计算待测样品含盐量。其结果较接近于田间状况,且方法简便、快捷。
关键词 可溶性盐分 标准溶液 电导法 效应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磷消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臧凤艳 卢树昌 +3 位作者 刘冬英 桂枝 刘惠芬 牟善积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连续3年冬小麦施肥按既定配方不变,对夏玉米施肥的各处理小区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得出:如果下茬夏玉米不施磷肥,土壤有效磷含量2a下降3.44μg/g,土壤磷出现亏缺;但如果夏玉米施肥仍按照N∶P2O5∶K2O=1∶0.6~0.7... 通过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连续3年冬小麦施肥按既定配方不变,对夏玉米施肥的各处理小区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得出:如果下茬夏玉米不施磷肥,土壤有效磷含量2a下降3.44μg/g,土壤磷出现亏缺;但如果夏玉米施肥仍按照N∶P2O5∶K2O=1∶0.6~0.7∶0.6来进行,土壤有效磷含量2a增长14.96μg/g,发生明显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试验 夏玉米 有效磷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