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继续推进中日联合开发渤海石油
1
作者 卢林(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3期24-24,共1页
日本石油公团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要求,决定投资1亿美元,继续推进中日联合开发渤海石油。中日渤海石油开发事业自1980年签订勘探合同以来,共同发现了11个中、小规模的油田,至1987年6月合同期满。但中国方面认为矿区内还有许多未经... 日本石油公团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要求,决定投资1亿美元,继续推进中日联合开发渤海石油。中日渤海石油开发事业自1980年签订勘探合同以来,共同发现了11个中、小规模的油田,至1987年6月合同期满。但中国方面认为矿区内还有许多未经勘探的构造,要求石油公团继续进行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 中日联合 渤海石油 投资 日本 勘探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南朝鲜大陆架共同开发区”的油气资源勘探
2
作者 卢林(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6期22-22,共1页
自1980年以来,日本石油公司已在"日本南朝鲜大陆架共同开发区"的第五矿区和第七矿区钻探了六口探井,日本帝国石油公司也在第八矿区打了一口探井。结果,均以无工业性油气流或无油气发现而终孔。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日本帝国石... 自1980年以来,日本石油公司已在"日本南朝鲜大陆架共同开发区"的第五矿区和第七矿区钻探了六口探井,日本帝国石油公司也在第八矿区打了一口探井。结果,均以无工业性油气流或无油气发现而终孔。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日本帝国石油公司宣布放弃第八矿区的勘探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鲜大陆架 勘探 日本 油气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从美国引进高速打垂曲线斜井技术
3
作者 卢林(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7期24-24,共1页
日本三井海洋开发公司从美国狄利管理服务公司引进打垂曲线斜井的新技术、用来开发海底石油或打地热井。根据日本已打的14口垂曲线斜井统计,与以往采用其它方法所打斜井相比较,钻探速度快26%,每英尺钻进,从300.28美元下降到217.52美元,... 日本三井海洋开发公司从美国狄利管理服务公司引进打垂曲线斜井的新技术、用来开发海底石油或打地热井。根据日本已打的14口垂曲线斜井统计,与以往采用其它方法所打斜井相比较,钻探速度快26%,每英尺钻进,从300.28美元下降到217.52美元,节资2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井海洋开发公司 垂曲线斜井 狄利管理服务公司 高速打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在世界首次使用三脚塔式平台
4
作者 卢林(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7期24-24,共1页
荷兰Unocal石油公司1986年7月在荷兰近海区首次使用三脚塔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作业。采用三脚塔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开采石油。该平台耗钢量少,结构简单。它拥有钻井甲板、控制室、直升飞机坪和紧急避难室。
关键词 海洋石油钻井 三脚塔式平台 Unocal石油公司 荷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弗特海恢复石油开发
5
作者 卢林(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7期24-25,共2页
1986年8月,加拿大海湾石油公司因石油价格暴跌而停止对北部的波弗特海的石油资源的开发。现因石油价格回升,又决定于今年恢复石油开发。该公司计划于今年夏季,在已发现有开采价值的油井中,选择3口油井进行开采,投资1.2亿美元。另外,该... 1986年8月,加拿大海湾石油公司因石油价格暴跌而停止对北部的波弗特海的石油资源的开发。现因石油价格回升,又决定于今年恢复石油开发。该公司计划于今年夏季,在已发现有开采价值的油井中,选择3口油井进行开采,投资1.2亿美元。另外,该公司还拟定了开发波弗特海阿玛利加克油田的计划,总投资90亿美元,主要用于钻井和购置采油设备、铺设输油管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价格 石油开发 加拿大海湾石油公司 波弗特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挪威海洋研究所专家访日
6
作者 卢林(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3期24-24,共1页
1986年10月,挪威海洋研究所派遣专家访问日本,与日本通产省科技厅共同讨论两国联合开发海底矿产资源事宜。该研究所在1980年就制定了海底矿产资源开发计划,共撰写了80份关于太平洋、印度洋及其它海域进行商业性开发可能性的调查报告,其... 1986年10月,挪威海洋研究所派遣专家访问日本,与日本通产省科技厅共同讨论两国联合开发海底矿产资源事宜。该研究所在1980年就制定了海底矿产资源开发计划,共撰写了80份关于太平洋、印度洋及其它海域进行商业性开发可能性的调查报告,其目的是要实现国际协作,联合开发海底矿产资源。这次赴日,两国还交换了各自的海底矿产资源调查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海洋研究所 海底矿产资源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浮式早期石油生产系统
7
作者 卢林(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5年第12期16-17,共2页
为开发中、小规模的海底油田,日本日立造船公司和美国莫比尔海运公司共同研制、建造了一种新型的浮式早期石油生产系统。它采用单船选油、储油和运输的方法。发明了系结船上生产设备和隔水管的连结装置——密封立管装油多路装置(SRM)。... 为开发中、小规模的海底油田,日本日立造船公司和美国莫比尔海运公司共同研制、建造了一种新型的浮式早期石油生产系统。它采用单船选油、储油和运输的方法。发明了系结船上生产设备和隔水管的连结装置——密封立管装油多路装置(SRM)。安装了这种装置,在潮流和风浪的作用下,石油生产设备的油船能作全方位旋转和移动,并可继续稳定作业。这就较以往的浮式石油生产系统更能安全地生产、运输油气。不但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能力,而且更大的特点是能进行二次油气的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船选油 储油 浮式早期石油生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