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极线校正的亚像素相位立体匹配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肖志涛 卢晓方 +6 位作者 耿磊 张芳 吴骏 李月龙 郎建业 甘鹏 刘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225-230,共6页
针对双目结构投影光栅相位法三维测量系统中立体匹配的效率与精度问题,提出了基于极线校正的亚像素相位立体匹配方法。首先,通过外极线校正算法将双目立体视觉几何结构校正为平视双目标准几何结构,使匹配点对在左右相机上的成像点位于... 针对双目结构投影光栅相位法三维测量系统中立体匹配的效率与精度问题,提出了基于极线校正的亚像素相位立体匹配方法。首先,通过外极线校正算法将双目立体视觉几何结构校正为平视双目标准几何结构,使匹配点对在左右相机上的成像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然后,采用双线性内插法获取校正后新相位图像对,并提出一种基于相位区域匹配的立体匹配算法,获得初始匹配点。最后,提出采用最小二乘拟合将初始匹配点附近3×3邻域内的相似度量拟合为一个二次曲面,然后求解得到该曲面的局部最小值,得到与待匹配点相位相同的右摄像机匹配点坐标。通过对标准平板平面度进行测量与精度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实现立体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光栅相位法 极线校正 亚像素匹配 相位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稳定化过程中磷的转化规律和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伟军 原浩 +1 位作者 张彧 卢晓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222,231,共12页
剩余活性污泥(简称污泥)作为污水生化处理的主要副产物,富集大量的磷元素,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磷资源回收对象。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污泥中磷的组成特征、分析表征方法,并综述了污泥不同稳定化过程中磷的转化规律和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1... 剩余活性污泥(简称污泥)作为污水生化处理的主要副产物,富集大量的磷元素,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磷资源回收对象。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污泥中磷的组成特征、分析表征方法,并综述了污泥不同稳定化过程中磷的转化规律和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1)污泥中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分别占污泥总磷含量的10%~40%和60%~90%,无机磷主要为聚磷酸盐,有机磷主要为单酯有机磷和二酯有机磷;(2)污泥中磷可以采用顺序提取法分级,磷组成的分析表征方法主要有^(31)P NMR、XRD法、XANES法、色谱法、FTIR法、FT-ICR MS法、酶解法等;(3)在污泥水热和热解过程中,聚磷酸盐和有机磷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从污泥细胞中溶出,随着水热温度升高,有机磷逐渐分解为PO_(4)^(3-),并在金属离子的捕获下生成稳定的难溶性正磷酸盐,而热解则会使得正磷酸盐进一步发生脱水脱氢反应,形成结构更加紧密和稳定的正磷酸盐矿物,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厌氧微生物一方面会分解污泥细胞使得污泥中磷释放进入上清液,另一方面会将Fe^(3+)还原为Fe^(2+),促进Fe_(3)(PO_(4))_(2)中的PO_(4)^(3-)溶出,而在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污泥中磷会被微生物吸收利用,并随着微生物繁殖生成微生物源有机磷,腐熟阶段后,微生物进入衰亡期导致有机磷溶出并与金属离子结合;(4)污泥稳定化产物中无机磷的生物有效性由其溶解度和稳定性决定,而有机磷的生物有效性取决于其酶解的难易程度。该研究结果可为污泥中磷的回收与高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活性污泥 稳定化 转化规律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