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肥耦合对稻田氨挥发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卢昕宇 陈丹艳 +5 位作者 宁运旺 张辉 汪吉东 冯渊圆 邵孝候 张永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11-1219,共9页
水分、施肥管理是减少稻田氨挥发损失的重要农业管理措施,然而目前关于水肥耦合对于稻田氮素气态损失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采用常规灌溉(W1:干湿交替灌溉)、节水灌溉(W2:全生育期湿润无明水)与不同施氮量(N1:常规施氮,353.86 kg/hm^... 水分、施肥管理是减少稻田氨挥发损失的重要农业管理措施,然而目前关于水肥耦合对于稻田氮素气态损失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采用常规灌溉(W1:干湿交替灌溉)、节水灌溉(W2:全生育期湿润无明水)与不同施氮量(N1:常规施氮,353.86 kg/hm^(2);N2:减施20%氮肥,283.09 kg/hm^(2))相互耦合,设W1N1、W1N2、W2N1和W2N2共4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氨挥发通量、土壤铵态氮含量以及水稻产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W1N1、W1N2、W2N1、W2N2的氨挥发总量分别为66.07 kg/hm^(2)、47.70 kg/hm^(2)、43.45 kg/hm^(2)、34.42 kg/hm^(2)。相同施氮量下,节水灌溉可降低27.84%~34.24%的总氨挥发累积量,其中在基肥施用后和分蘖肥施用后可分别降低8.00%~61.40%和47.03%~76.82%的稻田氨挥发。在节水灌溉条件下,减施20.00%氮肥处理可减少20.78%的总氨挥发累积量。此外,W1N2、W2N2处理的氨挥发累积量及单位产量氨挥发量表现出较低水平,说明减氮耦合常规灌溉或者节水灌溉处理均可对稻田氨挥发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也表明,氮肥施用量是直接影响稻田氨挥发量的重要因素,从而间接影响水稻产量。但是,W2N1、W2N2处理均存在引起水稻显著减产和籽粒含氮量降低的风险。综合考虑各处理对减少氨挥发损失和水稻稳产的影响,本研究中干湿交替灌溉耦合减氮处理(W1N2)是一种较高效的稻田水肥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管理 减氮 水肥耦合 氨挥发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式分配策略的风氢耦合系统设计与控制 被引量:7
2
作者 卢昕宇 杜帮华 +2 位作者 赵波 章雷其 谢长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5-413,共9页
针对风力发电“弃风”电量耦合制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链式分配策略的风氢耦合系统。首先建立能表征弃风电量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主要特性的风氢耦合拓扑电路结构,围绕高降压比交错Buck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构建风氢耦合系统,并提出多堆质... 针对风力发电“弃风”电量耦合制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链式分配策略的风氢耦合系统。首先建立能表征弃风电量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主要特性的风氢耦合拓扑电路结构,围绕高降压比交错Buck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构建风氢耦合系统,并提出多堆质子交换膜电解槽风氢耦合系统链式功率分配策略。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该系统可提升弃风利用率和系统可靠性,可有效解决弃风电量水电解制氢耦合控制与功率分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制氢 BUCK变换器 电解槽 风氢耦合系统 链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生理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毛心怡 王为木 +1 位作者 郭相平 卢昕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28,33,共5页
为研究水稻生理生长和产量形成对不同节水灌溉模式的响应规律,设计4种不同节水灌溉模式(浅水勤灌、湿润灌溉、控制灌溉和蓄水控灌),观测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水稻株高、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水稻总产量及其组成(每穴有效穗数、每穗... 为研究水稻生理生长和产量形成对不同节水灌溉模式的响应规律,设计4种不同节水灌溉模式(浅水勤灌、湿润灌溉、控制灌溉和蓄水控灌),观测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水稻株高、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水稻总产量及其组成(每穴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和每穴产量)。结果表明: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水稻株高变化规律的差异并不明显,水稻收获时的株高以蓄水控灌最高(103.4 cm),控制灌溉处理次之;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水稻株高随移栽后时间的动态变化,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1~0.9824和0.9756~0.9827;水稻叶绿素含量于移栽后76 d达到峰值,移栽76 d后进入衰退期,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蓄水控灌处理水稻生长中后期叶绿素含量总体高于其他模式;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每穴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和每穴产量均存在影响,蓄水控灌模式下水稻产量最高,达到10172 kg/hm^2,而浅水勤灌处理水稻产量处于最低水平(873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灌溉 生理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5N同位素技术的白菜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心怡 陈竞楠 +3 位作者 杨祁 翁郡灵 卢昕宇 金秋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76-80,共5页
为研究水分调控对设施栽培下白菜肥料氮素利用的影响,采用15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设计不同施氮量(115 kg/hm^2和230 kg/hm^2)及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分别占田间持水量60%、70%和80%),分析不同水氮处理下白菜各器官生物量累积、氮素... 为研究水分调控对设施栽培下白菜肥料氮素利用的影响,采用15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设计不同施氮量(115 kg/hm^2和230 kg/hm^2)及不同土壤水分控制下限(分别占田间持水量60%、70%和80%),分析不同水氮处理下白菜各器官生物量累积、氮素利用及其与影响因子之间的互动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调控和氮肥施用存在协作效应,该协作效应在根系生物量上的作用尤为明显;同时,在23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水氮协作效应对叶生物量累积影响显著;115 kg/hm^2施氮量条件下,白菜氮肥利用效率明显高于相同水分控制条件下230 kg/hm^2施氮量处理;115 kg/hm^2和230 kg/hm^2施氮量均以70%水分控制下限氮肥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达到60.1%和49.9%;氮肥利用效率与15N投入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88),与根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8)。实际生产中,推荐以70%土壤水分控制下限作为白菜高效利用氮肥(尿素)的水分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氮素 同位素 生物量 15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