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定向耦合网络的强电磁场辐照等效试验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卢新福 魏光辉 +1 位作者 潘晓东 李凯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7-882,896,共7页
在天线和线缆为耦合途径的情况下,提出了应用于互连系统的差模注入等效替代辐照试验方法,可将注入法的应用频率上限从400MHz提高到数个GHz水平,并保证了非线性情况下试验的准确性.利用定向耦合器构建耦合装置,实现了差模信号的定向注入... 在天线和线缆为耦合途径的情况下,提出了应用于互连系统的差模注入等效替代辐照试验方法,可将注入法的应用频率上限从400MHz提高到数个GHz水平,并保证了非线性情况下试验的准确性.利用定向耦合器构建耦合装置,实现了差模信号的定向注入和线缆上前向电压的监测.证明了对于线性辅助设备和任意特性受试设备,场强和注入源电压的等效关系是线性的,将该关系作为外推依据,可实现注入等效强场辐照试验.同时,针对受试设备为黑箱的情况,提出将耦合装置监测端电压作为等效依据.以某天线及其射频前端组件为试验对象,验证了不同耦合途径下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注入 电磁环境效应 高强度辐射场 互连系统 定向耦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模电流注入等效电磁脉冲辐射技术仿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卢新福 魏光辉 +3 位作者 潘晓东 范丽思 万浩江 张勇强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3,115,共6页
为解决电磁脉冲(EMP)辐射敏感度试验中构建大范围强场的困难,在天线和线缆为干扰耦合主要途径的情况下,提出差模电流注入等效强电磁脉冲场辐射的试验方法,分析时域内辐射场强与等效注入电压幅值间的关系,研究等效注入电压波形特征的获... 为解决电磁脉冲(EMP)辐射敏感度试验中构建大范围强场的困难,在天线和线缆为干扰耦合主要途径的情况下,提出差模电流注入等效强电磁脉冲场辐射的试验方法,分析时域内辐射场强与等效注入电压幅值间的关系,研究等效注入电压波形特征的获取方法,并仿真验证试验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辅助设备响应为线性的条件下,场强与等效注入电压的幅值在时域内满足线性外推关系;当辅助设备端口匹配时,辐射时耦合装置监测端电压与等效注入电压的波形仅在幅值上存在倍数关系,其他波形特征相同;在仿真试验构成的理想条件下,高场强辐射与等效注入试验所得受试设备响应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注入 电磁脉冲 辐射敏感度 差模电流 定向耦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通信装备电磁敏感度判据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伟 魏光辉 +2 位作者 潘晓东 卢新福 万浩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75,共6页
在当前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用频装备电磁辐射效应研究的需求下,针对用频装备电磁敏感度判据研究的不足,以某型通信电台为试验对象,通过辐射法和电流注入法对通信电台进行敏感度试验,探索通信电台在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干扰下效应参数... 在当前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用频装备电磁辐射效应研究的需求下,针对用频装备电磁敏感度判据研究的不足,以某型通信电台为试验对象,通过辐射法和电流注入法对通信电台进行敏感度试验,探索通信电台在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干扰下效应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干扰频率不同干扰强度下电台效应参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选择工作破坏级作为语音通信敏感度判据,选择误码率10%作为数字通信敏感度判据能有效的减小试验的误差,提高通信电台电磁敏感度试验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电台 敏感度测试 语音 误码率 敏感度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电缆连续波电磁辐照的终端负载响应 被引量:6
4
作者 潘晓东 魏光辉 +1 位作者 李新峰 卢新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79-1583,共5页
为了揭示设备互连电缆在连续波电磁辐照条件下的耦合响应规律,以典型射频同轴电缆为受试对象,将电缆终端连接的设备(系统)等效为负载,通过对其进行连续波电磁辐照效应试验研究,分析了受试电缆长度、终端负载状态等对同轴电缆终端负载响... 为了揭示设备互连电缆在连续波电磁辐照条件下的耦合响应规律,以典型射频同轴电缆为受试对象,将电缆终端连接的设备(系统)等效为负载,通过对其进行连续波电磁辐照效应试验研究,分析了受试电缆长度、终端负载状态等对同轴电缆终端负载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同轴电缆对电磁辐照响应具有选频特性,终端负载响应电压的峰值出现在电缆相对长度为1/2整数倍的频点;同轴电缆受到连续波电磁辐照后,感应皮电流通过转移阻抗转化为芯线与屏蔽层之间的差模感应电压,而这一感应电压源的内阻就是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同轴电缆终端负载阻值的变化不会对其连续波辐照响应曲线的变化规律产生影响,终端负载与等效感应电压源内阻上的电压响应满足分压原理;同轴电缆皮电流处于谐振状态时,两波节之间的分布感应电压同向,可等效为一个感应电压源,对同轴电缆终端负载响应起直接作用的电压源是最靠近终端负载的等效感应电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电缆 连续波辐照 皮电流 感应电压源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法等效替代电磁辐照法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潘晓东 魏光辉 +1 位作者 卢新福 李新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4,共8页
针对目前实验室条件下高强度辐射场无法构建,单一辐照法难以有效开展系统级电磁辐射敏感度及安全裕度试验的问题,对互联系统注入法等效替代电磁辐照法的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以设备端口的响应电压相等作为等效依据,推导了注入电压与辐照... 针对目前实验室条件下高强度辐射场无法构建,单一辐照法难以有效开展系统级电磁辐射敏感度及安全裕度试验的问题,对互联系统注入法等效替代电磁辐照法的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以设备端口的响应电压相等作为等效依据,推导了注入电压与辐照场强之间的等效对应关系,确定了强场条件下注入电压源线性外推应满足的条件,提出了基于耦合模块的等效注入试验新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典型非线性互联系统为受试对象,分别开展了单频连续波辐照与注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场强和等效注入电压源之间为线性变化关系,替代高场强辐照试验的等效注入电压源可以采用低场强下的对应关系线性外推得到,试验结果验证了注入等效替代辐照试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系统 高强度辐射场 注入法 电磁辐照法 等效替代 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模定向注入等效替代强电磁脉冲辐射效应试验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潘晓东 魏光辉 +2 位作者 卢新福 万浩江 范丽思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针对电子信息装备强电磁脉冲辐射效应试验的技术需求,考虑到传统直接辐射效应试验方法费效比高、试验频点和辐射强度不便调节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差模定向注入-线性外推"原理的注入试验新方法.采用定向耦合器级联和强耦合... 针对电子信息装备强电磁脉冲辐射效应试验的技术需求,考虑到传统直接辐射效应试验方法费效比高、试验频点和辐射强度不便调节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差模定向注入-线性外推"原理的注入试验新方法.采用定向耦合器级联和强耦合设计方案,构建了具备干扰信号注入和前向信号监测功能的辅助试验设备,给出了基于频域传递函数法的等效注入波形获取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差模定向注入等效替代强电磁脉冲辐射效应试验的方法步骤.以某型数据链收发组件为受试对象,分别开展了超宽带电磁脉冲和窄带高功率微波辐射与差模定向注入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差模定向注入等效试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模定向注入 等效替代 强电磁脉冲 辐射效应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耦合装置的宽频带差模电流注入试验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潘晓东 魏光辉 +1 位作者 卢新福 李新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3-1109,共7页
本文对一种新型的宽频带差模电流注入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以设备端口的响应电压相等作为等效依据,建立了差模电流注入与辐照响应的分析模型和强场条件下注入电压源外推模型,确定了差模电流注入与强场辐照等效应满足的条件.研究了工程上... 本文对一种新型的宽频带差模电流注入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以设备端口的响应电压相等作为等效依据,建立了差模电流注入与辐照响应的分析模型和强场条件下注入电压源外推模型,确定了差模电流注入与强场辐照等效应满足的条件.研究了工程上差模电流注入的实现技术,确定了辅助试验设备的功能、结构设计方案,推导了注入电压与辐照场强之间的等效对应关系,提出了基于定向耦合装置的宽频带差模电流注入试验新方法.通过对典型射频前端系统进行辐照与注入试验研究,验证了该试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辐射场 差模电流注入 线性外推 定向耦合装置 等效电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频装备的双源连续波辐照干扰预测研究
8
作者 郭玉冰 魏光辉 +2 位作者 赵国梁 潘晓东 卢新福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122,共4页
为研究复杂电磁环境下用频装备的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方法,设计了某无线电引信多源电磁辐照干扰试验方法。试验研究了某无线电引信双源连续波辐照干扰效应,得到了引信在不同频率连续波组合下发火的临界干扰场强组合。分别以数值分析方法和... 为研究复杂电磁环境下用频装备的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方法,设计了某无线电引信多源电磁辐照干扰试验方法。试验研究了某无线电引信双源连续波辐照干扰效应,得到了引信在不同频率连续波组合下发火的临界干扰场强组合。分别以数值分析方法和能量型干扰机理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两种双源连续波辐照下引信电磁干扰的预测模型。通过两种预测模型得到的相同频率下临界干扰场强组合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证明了两种双源连续波辐照干扰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连续波 电磁干扰 辐照效应 预测 插值法 能量型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频雷达双频连续波伪信号干扰效应
9
作者 赵宏泽 魏光辉 +2 位作者 潘晓东 杜雪 卢新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43-2851,共9页
为掌握典型雷达双频电磁辐射伪信号干扰的效应规律,揭示双频伪信号干扰效应机理,以某型Ku波段扫频测距雷达为试验对象,开展双频连续波伪信号干扰效应试验,分别揭示了二阶互调射频干扰、二阶互调低频干扰和三阶交互调低频干扰效应机理,... 为掌握典型雷达双频电磁辐射伪信号干扰的效应规律,揭示双频伪信号干扰效应机理,以某型Ku波段扫频测距雷达为试验对象,开展双频连续波伪信号干扰效应试验,分别揭示了二阶互调射频干扰、二阶互调低频干扰和三阶交互调低频干扰效应机理,并确定了伪信号电平随干扰场强的变化规律,解释明了伪信号的形态特征和产生位置。试验结果表明:当干扰频差为540~660 MHz时,带外双频二阶互调信号会造成脉冲型伪信号干扰,伪信号产生的位置随机;当干扰频差小于5 MHz时,双频二阶互调信号和三阶交互调信号均会造成冲激型伪信号干扰,伪信号产生的位置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频雷达 双频干扰 电磁辐射 伪信号干扰 二阶互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避雷针系统接闪器布设优化方法研究
10
作者 万浩江 陈亚洲 +1 位作者 潘晓东 卢新福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0,共7页
针对多避雷针系统接闪器布设过于依赖工程经验的问题,基于最小成本原则,以多接闪器的高度和安装位置为优化变量,建立了多避雷针系统接闪器布设的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多避雷针系统接闪器布设优化方法,通过典型设计案例对所提... 针对多避雷针系统接闪器布设过于依赖工程经验的问题,基于最小成本原则,以多接闪器的高度和安装位置为优化变量,建立了多避雷针系统接闪器布设的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多避雷针系统接闪器布设优化方法,通过典型设计案例对所提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多接闪器位置和高度优化设计的偏差不大于0.29 m;在该方法获得的接闪器位置和高度最优解条件下,预设的防护对象能够完全处于避雷针系统的保护范围之内,且防护对象与保护范围边界的最小间距不大于0.71 m,能够完全满足工程使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避雷针系统 接闪器 布局优化 滚球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线BCI等效替代强场连续波电磁辐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茂松 孙永卫 +2 位作者 潘晓东 万浩江 卢新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9-55,共7页
由于互联系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双线,以低频线缆耦合通道中比较典型的平行双线为研究对象,针对互联系统单端为非线性受试设备的电磁辐射敏感度进行实验研究。讨论了典型互联系统辐射与注入的等效以及在高场强下的外推条件,对所选非线性... 由于互联系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双线,以低频线缆耦合通道中比较典型的平行双线为研究对象,针对互联系统单端为非线性受试设备的电磁辐射敏感度进行实验研究。讨论了典型互联系统辐射与注入的等效以及在高场强下的外推条件,对所选非线性器件是否满足实验要求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了大电流注入法等效替代强场连续波电磁辐射的实验结果,并对辐照时天线极化方式不同以及有无大电流注入探头对辐射与注入等效研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双线 非线性 大电流注入 等效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设备电磁辐射敏感度测试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潘晓东 魏光辉 +2 位作者 万浩江 卢新福 赵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80,共7页
针对部分电子设备通过国军标所规定的电磁兼容试验考核后,在实际训练、作战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电磁不兼容等现实问题,在对现行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团队近几年在电子信息装备电磁环境效应研究方面的... 针对部分电子设备通过国军标所规定的电磁兼容试验考核后,在实际训练、作战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电磁不兼容等现实问题,在对现行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团队近几年在电子信息装备电磁环境效应研究方面的技术积累,探讨了测试过程中未寻找受试设备敏感接收方向、带内频点电磁辐射敏感度测试缺失以及多辐射源共同作用导致受试设备敏感度阈值显著降低等几个方面对电子信息装备电磁辐射敏感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解决上述相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探讨了强场电磁辐射效应试验技术及电子设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敏感度 测试技术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绞线BCI等效替代强场电磁辐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茂松 孙永卫 +2 位作者 潘晓东 万浩江 卢新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77,共6页
针对低频线缆耦合通道中最常见的双绞线电缆,以比较典型的互连线缆双绞线为研究对象,针对互连系统单端为非线性受试设备的电磁辐射敏感度进行实验研究。对连续波电磁辐射条件下双绞线传输线负载响应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典型互连系统... 针对低频线缆耦合通道中最常见的双绞线电缆,以比较典型的互连线缆双绞线为研究对象,针对互连系统单端为非线性受试设备的电磁辐射敏感度进行实验研究。对连续波电磁辐射条件下双绞线传输线负载响应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典型互连系统辐射与注入的等效以及在高场强下的外推条件。对双绞线耦合通道大电流注入法(BCI)等效替代强场连续波电磁辐射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BCI等效替代强场连续波电磁辐射实验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绞线电缆 非线性 大电流注入法 等效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脉冲电流激励发火规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旭旭 魏光辉 +2 位作者 杜雪 卢新福 孙江宁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9-597,共9页
为研究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的脉冲激励安全性,建立了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的温升数理模型,研究了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的发火判据,设计了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临界发火电流的计算流程,揭示了单脉冲和脉冲串电流的激励参数对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 为研究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的脉冲激励安全性,建立了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的温升数理模型,研究了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的发火判据,设计了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临界发火电流的计算流程,揭示了单脉冲和脉冲串电流的激励参数对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临界发火电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单脉冲激励下,当脉冲宽度小于5μs时,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的临界发火能量固定,即桥药系统处于绝热状态,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是否发火与桥丝输入的能量有关;而当脉冲宽度大于15 ms时,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品临界发火电流固定,其发火状态与桥丝的电功率有关。在窄脉冲串电流激励下,临界发火电流随重复周期变化曲线的时间常数与脉宽无关,且当重复周期大于1.25 ms时,桥药系统无热累积效应,其临界发火电流与单脉冲电流作用情况一致;而当重复周期小于1.25 ms时,桥药系统出现热累积效应,该效应导致临界发火电流随重复周期降低而迅速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热桥丝 电火工品 数理模型 脉冲激励 热累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频装备带内双频窄谱电磁辐射阻塞干扰效应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晓东 魏光辉 +3 位作者 万浩江 卢新福 李伟 王雅平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7-385,共9页
针对传统单频连续波电磁辐射敏感度试验方法无法满足用频装备多辐射源共同作用下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的技术需求,本着有限目标的原则,对用频装备在带内双频窄谱电磁辐射作用下的阻塞干扰效应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用频装备单频和调... 针对传统单频连续波电磁辐射敏感度试验方法无法满足用频装备多辐射源共同作用下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的技术需求,本着有限目标的原则,对用频装备在带内双频窄谱电磁辐射作用下的阻塞干扰效应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用频装备单频和调幅连续波敏感度试验数据出发,基于用频装备带内电磁能量耦合及共性干扰、损伤作用机理分析,研究了有效值敏感和峰值敏感两类用频装备带内双频窄谱电磁辐射阻塞干扰效应预测模型并提出了预测方法,给出了受试用频装备适用预测模型的判定方法,并以某型超短波通信电台为受试对象,试验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可有效应用于用频装备在带内双频电磁辐射作用下的阻塞干扰效应预测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频装备 带内阻塞干扰 双频电磁辐射 效应预测模型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屏蔽多芯线缆耦合通道大电流注入等效试验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江宁 潘晓东 +2 位作者 卢新福 万浩江 魏光辉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2,共10页
从非屏蔽多芯线缆单一线对大电流注入等效替代辐照模型出发,提出了单一线对的大电流注入严格等效辐照的试验方法.以非屏蔽四芯线为试验对象,探索了非屏蔽多芯线缆终端响应规律,发现各线对并不能同时严格等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屏蔽线... 从非屏蔽多芯线缆单一线对大电流注入等效替代辐照模型出发,提出了单一线对的大电流注入严格等效辐照的试验方法.以非屏蔽四芯线为试验对象,探索了非屏蔽多芯线缆终端响应规律,发现各线对并不能同时严格等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屏蔽线缆耦合通道加严等效的试验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提出的大电流加严等效注入的方法是可以替代强场辐照试验的,解决了武器装备系统通过性试验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屏蔽多芯线 大电流注入 辐射敏感度 严格等效 加严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避雷针系统接闪效能的数值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万浩江 魏光辉 +2 位作者 陈亚洲 潘晓东 卢新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35,共6页
针对目前超高避雷针系统日趋增多但现行标准又难以对其整体接闪效能进行有效评价的现状,基于亚网格技术发展了一种地物装置接闪效能数值评估方法,建立了超高避雷针系统接闪效能的数值评估模型,并对典型超高避雷针系统的接闪效能进行了... 针对目前超高避雷针系统日趋增多但现行标准又难以对其整体接闪效能进行有效评价的现状,基于亚网格技术发展了一种地物装置接闪效能数值评估方法,建立了超高避雷针系统接闪效能的数值评估模型,并对典型超高避雷针系统的接闪效能进行了数值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超高避雷针系统接闪器顶端接闪概率最大,但其上部其他区域也可能遭受雷电的侧击,且接闪器上部遭受侧击的概率会随着侧击点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此外,雷击强度或雷云荷电强度对超高避雷针系统接闪器上各部分的接闪概率也有影响。雷击强度或雷云荷电强度越小,接闪器顶端的接闪概率越低,相应地接闪器上遭受侧击的概率越大,且侧击点的覆盖范围也会随之逐渐向接闪器的下部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避雷针系统 接闪概率 介质击穿模型 数值评估 亚网格 侧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蔽两芯线BCI等效替代辐照理论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江宁 潘晓东 +2 位作者 卢新福 万浩江 魏光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5-85,共11页
针对大范围空间模拟强场电磁环境进行辐射效应试验难度大以及现有大电流注入(BCI)技术应用于非线性系统试验存在空白的问题,开展了屏蔽线耦合通道BCI等效替代辐照试验方法研究。以受试设备响应相等作为等效依据,建立了辐照法和注入法两... 针对大范围空间模拟强场电磁环境进行辐射效应试验难度大以及现有大电流注入(BCI)技术应用于非线性系统试验存在空白的问题,开展了屏蔽线耦合通道BCI等效替代辐照试验方法研究。以受试设备响应相等作为等效依据,建立了辐照法和注入法两种条件下受试设备响应的分析模型,推导出了注入激励源电压与辐照场强之间的等效对应关系,提出了BCI等效替代辐照的条件和试验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BCI方法是可以精确等效受试设备的辐照效应试验,试验误差不超过2 dB,能够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线 大电流注入 非线性系统 辐射敏感度 等效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高线性度的电流注入探头性能分析及研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江宁 潘晓东 +2 位作者 卢新福 万浩江 魏光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86,共7页
针对大电流注入探头应用于大电流注入等效强场电磁辐射试验时阻抗容易发生非线性变化的问题,通过分析大电流注入的方式,对现有的商品化电流探头进行了线性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注入功率增大,不同频点的线性误差也随之增大。提出了研制... 针对大电流注入探头应用于大电流注入等效强场电磁辐射试验时阻抗容易发生非线性变化的问题,通过分析大电流注入的方式,对现有的商品化电流探头进行了线性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注入功率增大,不同频点的线性误差也随之增大。提出了研制大功率高线性度电流探头的方案,进行研制并通过了测试。自行研制的电流注入探头最大耐受功率可达500 W,插入损耗随注入功率变化具备良好的线性度0.3 dB@1−500 W,可以满足开展大电流注入等效强场电磁辐射效应试验的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注入探头 大功率 高线性度 非线性变化 电磁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响室条件下线缆共模干扰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德洲 魏光辉 +1 位作者 潘晓东 卢新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7-844,共8页
为在混响室中线缆共模干扰时的设备(EUT)进行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并确保与开阔场中测试结果一致,该文推导了线缆上共模电流满足的方程,将共模电流分解为相应的特征电流,计算了终端负载任意时线缆最大方向性系数的变化范围。以单导体... 为在混响室中线缆共模干扰时的设备(EUT)进行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并确保与开阔场中测试结果一致,该文推导了线缆上共模电流满足的方程,将共模电流分解为相应的特征电流,计算了终端负载任意时线缆最大方向性系数的变化范围。以单导体传输线和同轴线为EUT,分别在混响室和开阔场中测试线缆的临界干扰场强,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最大方向性系数的计算结果可以保证两种不同场地中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双线的共模干扰以及同轴线均可以等效为单线,且线缆弯曲对测试结果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临界干扰场强 线缆 方向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