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遴选可有效表征农田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指标,文章采集浙江某地20组稻米及其协同土壤,分析稻米Cd质量比、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Cd总质量比、不同浸提态Cd质量比及欧共体标准物质局(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BCR)形态。...为遴选可有效表征农田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指标,文章采集浙江某地20组稻米及其协同土壤,分析稻米Cd质量比、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Cd总质量比、不同浸提态Cd质量比及欧共体标准物质局(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BCR)形态。结果表明:稻米Cd质量比为0.01~0.51 mg/kg,土壤Cd质量比为0.17~3.15 mg/kg,稻米Cd富集系数为0.04~1.42;土壤Cd主要以弱酸态(40.5%)和还原态(37.1%)存在,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DTPA)浸提土壤Cd能力最强(15.6%);基于w(CaCl_(2)-Cd)构建的三次函数建立的回归模型可解释稻米Cd 57.4%方差,w(CaCl_(2)-Cd)可以作为表征水稻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指标,基于水稻土壤Cd生物有效性可提高污染风险评价的科学性。展开更多
以浙江省海盐县水体监测断面位置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As、Hg、Cu、Pb、Zn、Cr、Ni和Cd这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和形态分布,采用地累积评价法(Igeo)、潜在生态危险指数(IR)、沉积物质量基准(SQC)、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以浙江省海盐县水体监测断面位置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As、Hg、Cu、Pb、Zn、Cr、Ni和Cd这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和形态分布,采用地累积评价法(Igeo)、潜在生态危险指数(IR)、沉积物质量基准(SQC)、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m ERM-Q)和形态分析等方法评价了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海盐县沉积物中As、Cd、Cr、Cu、Ni、Pb和Zn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以Zn污染最为普遍。地累积评价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水体沉积物重金属呈轻度到偏重度污染,其中Zn和Cd呈轻度以上污染的分别达16和10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单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d>Hg>As>Cu>Pb>Ni>Zn>Cr,Cd是研究区域内主要的生态风险元素; IR评价结果显示,采样点HN6、HN11和HN20的IR分别为263、193和269,生态风险等级达中等级别。SQC评估结果显示,不同采样点处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水平不同,且对水生生物影响不同; m ERM-Q亦显示各采样点位沉积物中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生态风险。研究区域沉积物中Cr主要以不可迁移态存在,而其他重金属则主要为可提取态,需要重视环境改变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二次污染问题。展开更多
文摘为遴选可有效表征农田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指标,文章采集浙江某地20组稻米及其协同土壤,分析稻米Cd质量比、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Cd总质量比、不同浸提态Cd质量比及欧共体标准物质局(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BCR)形态。结果表明:稻米Cd质量比为0.01~0.51 mg/kg,土壤Cd质量比为0.17~3.15 mg/kg,稻米Cd富集系数为0.04~1.42;土壤Cd主要以弱酸态(40.5%)和还原态(37.1%)存在,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DTPA)浸提土壤Cd能力最强(15.6%);基于w(CaCl_(2)-Cd)构建的三次函数建立的回归模型可解释稻米Cd 57.4%方差,w(CaCl_(2)-Cd)可以作为表征水稻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指标,基于水稻土壤Cd生物有效性可提高污染风险评价的科学性。
文摘以浙江省海盐县水体监测断面位置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As、Hg、Cu、Pb、Zn、Cr、Ni和Cd这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和形态分布,采用地累积评价法(Igeo)、潜在生态危险指数(IR)、沉积物质量基准(SQC)、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m ERM-Q)和形态分析等方法评价了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海盐县沉积物中As、Cd、Cr、Cu、Ni、Pb和Zn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以Zn污染最为普遍。地累积评价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水体沉积物重金属呈轻度到偏重度污染,其中Zn和Cd呈轻度以上污染的分别达16和10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单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d>Hg>As>Cu>Pb>Ni>Zn>Cr,Cd是研究区域内主要的生态风险元素; IR评价结果显示,采样点HN6、HN11和HN20的IR分别为263、193和269,生态风险等级达中等级别。SQC评估结果显示,不同采样点处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水平不同,且对水生生物影响不同; m ERM-Q亦显示各采样点位沉积物中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生态风险。研究区域沉积物中Cr主要以不可迁移态存在,而其他重金属则主要为可提取态,需要重视环境改变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二次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