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段家滩奶牛场育成母牛日粮配方验证
1
作者 段李成 袁得润 +3 位作者 卢建勋 张建政 郑广勤 刘湜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1-16,共6页
验证了六、九、十二月龄各10头育成母牛用电子计算机筛选日粮配方的饲喂和增重效果。91天日增重分别提高0.195、0.190和0.274公斤,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分别降低0.353、0.444和0.734元。达相同体重时每头牛总饲料费分别降低21.81%、28.19%... 验证了六、九、十二月龄各10头育成母牛用电子计算机筛选日粮配方的饲喂和增重效果。91天日增重分别提高0.195、0.190和0.274公斤,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分别降低0.353、0.444和0.734元。达相同体重时每头牛总饲料费分别降低21.81%、28.19%和34.53%,由于生长加快还可提前175天配种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成母牛 日粮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水模板布在陈家贡湾特大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建勋 《西部交通科技》 2011年第4期33-37,共5页
文章基于陈家贡湾特大桥透水模板布的具体应用情况,介绍了透水模板布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阐述了透水模板布的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透水模板布 主要功能 施工工艺及要点 使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铯掺杂PEDOT∶PSS助力高效率、高亮度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2
3
作者 黎明亮 林克斌 +4 位作者 卢建勋 冯文静 马青山 张文华 魏展画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48,共8页
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是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Pero-LEDs)中影响载流子传输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钠(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 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是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Pero-LEDs)中影响载流子传输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钠(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 sulfonate),PEDOT∶PSS)薄膜因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光透过率以及简单的溶液制膜工艺,而广泛应用于Pero-LEDs的HTL。然而,钙钛矿发光层的价带与PEDOT∶PSS薄膜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HOMO)能级之间能带差较大,增大了空穴注入势垒,继而降低了器件效率。本文通过向PEDOT∶PSS水溶液掺入适量的氯化铯(CsCl)添加剂,有效调控了PEDOT∶PSS薄膜的HOMO能级,使其与钙钛矿发光层更加匹配;同时CsCl掺杂也提高了PEDOT∶PSS薄膜的空穴传输能力,使载流子传输更趋于平衡。基于改性的PEDOT∶PSS薄膜,最佳器件达到了124012 cd/m2的高亮度,其最大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达到了10.39%;相对于未掺杂的样品,最大亮度增加了25.49%,最大EQE增加了6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PEDOT∶PSS 氯化铯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法制备的致密氧化锡薄膜及其在高稳定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沛泉 谢立强 +6 位作者 沈莉娜 刘凯凯 梁玉明 林克斌 卢建勋 田成波 魏展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在平面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常采用SnO_(2)作为电子传输层材料,相应的SnO_(2)薄膜常采用溶液旋涂法制备。但是由于前驱液中的纳米颗粒可能会发生部分团聚、基底和溶液难以完全避免灰尘等杂质颗粒混入,且最佳的SnO_(2)电子传输层的厚度... 在平面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常采用SnO_(2)作为电子传输层材料,相应的SnO_(2)薄膜常采用溶液旋涂法制备。但是由于前驱液中的纳米颗粒可能会发生部分团聚、基底和溶液难以完全避免灰尘等杂质颗粒混入,且最佳的SnO_(2)电子传输层的厚度通常仅有约20 nm,所以这种方法制备的电子传输层难以保证严格致密和无纳米针孔。在本工作中,我们报道了一种电泳沉积制备致密SnO_(2)薄膜的方法,并用其有效地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工况稳定性。通过电泳法,表面带负电荷的SnO_(2)纳米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沉积到氧化铟锡(ITO)阳极表面,这种方法得到的薄膜比旋涂法制备的更为致密。将其应用于n-i-p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能够使得暗电流降低并抑制载流子的非辐射复合,从而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进而实现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从18.17%提高到19.52%),且能消除迟滞效应。更重要的是,长期工况稳定性测试表明基于电泳-旋涂法制备的器件在1个太阳的光照下、最大功率点处连续工作960 h后,仍然能够保持71%的初始效率;然而基于旋涂法制备的器件在工作100 h后即降低到初始效率的70%。本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SnO_(2)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显著地提高了器件性能和工况稳定性,后续有望应用于制备大面积器件和电池模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法 氧化锡 电子传输层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