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透气性煤层群高瓦斯采煤工作面强化抽采卸压瓦斯机理及试验 被引量:125
1
作者 卢平 袁亮 +6 位作者 程桦 薛俊华 刘泽功 童云飞 王永 蔡如法 邓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0-585,共6页
针对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群首采卸压层瓦斯涌出量大、瓦斯治理困难的现实条件,在模型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出煤层群首采关键卸压层开采后采动影响区内顶、底板岩层裂隙的动态演化规律和卸压瓦斯运移规律,发现采空区侧存在"... 针对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群首采卸压层瓦斯涌出量大、瓦斯治理困难的现实条件,在模型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出煤层群首采关键卸压层开采后采动影响区内顶、底板岩层裂隙的动态演化规律和卸压瓦斯运移规律,发现采空区侧存在"竖向裂隙发育区",弯曲下沉带和底板膨胀变形带内煤体发生膨胀变形,煤层的透气性显著增加。2371(1)工作面煤气共采实践表明,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70.46m3/min,平均56.71m3/min,瓦斯抽采率达85.2%,其中抽采的高浓度瓦斯比例为67.25%,抽采的低浓度瓦斯比例为32.75%,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实现了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透气性 煤层群 高瓦斯 强化抽采 卸压瓦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门揭煤防突抽放瓦斯钻孔合理布置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67
2
作者 卢平 李平 +2 位作者 周德永 何新矿 白国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248,共7页
在建立石门揭煤抽放瓦斯钻孔周围煤体瓦斯渗流方程的基础上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分析了煤层钻孔周围瓦斯渗流规律以及影响石门揭煤钻孔瓦斯抽放率的影响因素 ,提出了在一定煤层透气性条件下原始煤层钻孔抽放瓦斯的极限抽放时间、极限... 在建立石门揭煤抽放瓦斯钻孔周围煤体瓦斯渗流方程的基础上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分析了煤层钻孔周围瓦斯渗流规律以及影响石门揭煤钻孔瓦斯抽放率的影响因素 ,提出了在一定煤层透气性条件下原始煤层钻孔抽放瓦斯的极限抽放时间、极限抽放量和最大的安全抽放钻孔间距 ,并将数值计算结果应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突出 瓦斯抽放 防突措施 极限抽放时间 煤突出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综采面顶板覆岩卸压抽放瓦斯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卢平 刘泽功 +3 位作者 廖光煊 范维澄 沈兆武 朱贵旺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57,共5页
针对我国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预抽效果差的特点,在分析煤炭回采过程中顶板覆岩卸压移动规律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采动煤层顶板覆岩卸压裂隙发育特征,实施覆岩卸压区走向长钻孔抽放瓦斯。实践证明,顶板走向长钻孔覆岩卸压瓦斯抽放是解决... 针对我国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预抽效果差的特点,在分析煤炭回采过程中顶板覆岩卸压移动规律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采动煤层顶板覆岩卸压裂隙发育特征,实施覆岩卸压区走向长钻孔抽放瓦斯。实践证明,顶板走向长钻孔覆岩卸压瓦斯抽放是解决低透气煤层瓦斯抽放率低的有效方法,回采面的瓦斯抽放率在20%以上;分析了顶板覆岩结构及关键层层位对覆岩移动规律的影响,给出了顶板走向长钻孔卸压抽放的合理布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高瓦斯综合开采面 顶板覆岩 卸压 试验研究 瓦斯抽放 煤炭回采 矿井瓦斯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60MW煤粉锅炉汞排放及其形态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卢平 吴江 潘伟平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67-1072,共6页
采用Ontario—Hydro method(OHM)、汞连续测量仪(Hg—SCEM)和EPA固体吸附剂法(Appendix K)测量了860MW燃煤电站锅炉烟气中汞排放及其形态分布,并基于煤、黄铁矿、底灰、飞灰、脱硫浆液和烟气中的汞含量,分析了汞在燃烧产物中的... 采用Ontario—Hydro method(OHM)、汞连续测量仪(Hg—SCEM)和EPA固体吸附剂法(Appendix K)测量了860MW燃煤电站锅炉烟气中汞排放及其形态分布,并基于煤、黄铁矿、底灰、飞灰、脱硫浆液和烟气中的汞含量,分析了汞在燃烧产物中的质量平衡.结果表明:OHM和Hg—SCEM汞测量方法可以用于监测燃煤电站的汞排放,其相对测量偏差小于20%;烟气中总汞的排放浓度随着入炉燃料中汞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对于高褐煤掺烧比例的电站锅炉,烟气中元素态汞占总汞比例为48.6%~77.7%,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可以脱除90%以上的氧化态汞,电除尘器和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的汞脱除效率分别约为15%和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烟气 形态分布 汞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覆岩卸压采空区瓦斯抽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卢平 刘泽功 沈兆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关键词 采动覆岩卸压 采空区 瓦斯抽放 试验研究 煤炭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体喷嘴雾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卢平 梁晓燕 章名耀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8年第1期34-37,共4页
利用PIV测量技术,通过试验研究了两种双流体雾化喷嘴(气泡雾化喷嘴和Y型喷嘴)的雾化特性,分析了气液比、液体流量、喷嘴结构等对雾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泡雾化喷嘴的雾炬比双流体喷嘴更饱满,雾化质量更好;雾化颗粒平均粒径随着... 利用PIV测量技术,通过试验研究了两种双流体雾化喷嘴(气泡雾化喷嘴和Y型喷嘴)的雾化特性,分析了气液比、液体流量、喷嘴结构等对雾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泡雾化喷嘴的雾炬比双流体喷嘴更饱满,雾化质量更好;雾化颗粒平均粒径随着气液比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当ALR>0.04,雾化颗粒平均粒径减小的趋势趋缓;随着被雾化液体流量的增加,雾化颗粒平均减小;在相同混合室面积条件下,增大雾化气注入孔截面积有利于雾化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 双流体雾化 气泡雾化 喷嘴 气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网络风流不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卢平 廖光煊 +1 位作者 厉培德 朱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针对地铁网络系统通风特点,考虑地铁火灾时期网络风流的"浮力效应"和"节流效应",以风流质量流量代替体积流量,建立地铁网络风流状态解算数学模型,研究通风网络分支风量计算的数值计算方法,编制通风网络火灾通风模... 针对地铁网络系统通风特点,考虑地铁火灾时期网络风流的"浮力效应"和"节流效应",以风流质量流量代替体积流量,建立地铁网络风流状态解算数学模型,研究通风网络分支风量计算的数值计算方法,编制通风网络火灾通风模拟程序;提出网络系统风量敏感度概念,研究确定通风网络系统风流不稳定分支状况,通过对地铁通风网络风量敏感度的计算,定量确定各分支风阻的改变对某一特定分支风量的影响程度,研究角联分支的风流稳定性,探讨系统风量敏感度数值解。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得到风向判别式的全部定性结果,而且还可以得到选择调节措施非常有用的定量信息,且不受地铁通风网络规模和复杂程度的限制,是解决通风网络风流调节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通风网络 风量敏感度 稳定性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光源基于VXI总线的束流测量系统 被引量:3
8
作者 卢平 孙葆根 +2 位作者 刘建宏 王筠华 何多慧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介绍了合肥光源 ( HLS)基于 VXI总线的储存环直流流强测量 ( DCCT)、束流闭轨测量( COD)和光位置探测系统的数据采集。三个测量系统集成在一块 VXIDAQ模块上 ,通过一台工控机向局域网提供发送数据包服务。软件采用 Lab VIEW编程 ,极大... 介绍了合肥光源 ( HLS)基于 VXI总线的储存环直流流强测量 ( DCCT)、束流闭轨测量( COD)和光位置探测系统的数据采集。三个测量系统集成在一块 VXIDAQ模块上 ,通过一台工控机向局域网提供发送数据包服务。软件采用 Lab VIEW编程 ,极大地减轻了开发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光源 DCCT COD VXI总线 束流测量系统 数据采集 储存环 束流闭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IV测量水煤膏雾化粒径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卢平 章名耀 陆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6-449,共4页
建立了垂直式水煤膏雾化试验装置 ,采用PIV (particleimagevelocimetry)及二次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对水煤膏雾化特性进行了测量 ,分析了水煤膏雾化颗粒测量的影响因素 .PIV测量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流场测量 ,通过对PIV图像的二次处理还可以... 建立了垂直式水煤膏雾化试验装置 ,采用PIV (particleimagevelocimetry)及二次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对水煤膏雾化特性进行了测量 ,分析了水煤膏雾化颗粒测量的影响因素 .PIV测量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流场测量 ,通过对PIV图像的二次处理还可以用于颗粒粒径的测量 ,为进一步研究水煤膏喷嘴的雾化性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结果表明 ,随着气膏质量比的增加 ,雾化平均粒径降低 ,当气膏质量比大于 0 6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水煤膏 雾化 粒径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膏管内流动的相似准数及阻力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平 章名耀 徐跃年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在分析非牛顿流体滑移流动的基础上 ,导出了表征其流动状态的相似准数——广义雷诺数 Reg。不同流型的分析结果表明 :广义雷诺数不仅适用于管内存在滑移的非牛顿流体流动 ,同样适用于无滑移的非牛顿和牛顿流体流动。采用广义雷诺数的沿... 在分析非牛顿流体滑移流动的基础上 ,导出了表征其流动状态的相似准数——广义雷诺数 Reg。不同流型的分析结果表明 :广义雷诺数不仅适用于管内存在滑移的非牛顿流体流动 ,同样适用于无滑移的非牛顿和牛顿流体流动。采用广义雷诺数的沿程阻力系数计算公式类似于牛顿流体的简单形式 ,即λ=6 4 / Reg。试验结果表明 ,水煤膏管内流动存在滑移现象 ,其管内层流流动的沿程阻力损失系数的计算公式与牛顿流体具有相同的形式 ,且计算精度比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膏 广义雷诺数 阻力特性 壁面滑移 非牛顿流体 煤水混合物 相似准数 管内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还原分解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卢平 章静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228,共7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分析纯石膏、干法脱硫石膏和湿法脱硫石膏的还原分解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恒定终温、反应气氛以及杂质成分对石膏还原分解具有重要影响.在850~1 050℃反应恒定终温范围内,三种石膏的总分解率随着恒定终温...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分析纯石膏、干法脱硫石膏和湿法脱硫石膏的还原分解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恒定终温、反应气氛以及杂质成分对石膏还原分解具有重要影响.在850~1 050℃反应恒定终温范围内,三种石膏的总分解率随着恒定终温的提高而增大;达到分解平衡的时间随着反应恒定终温的升高而缩短;在0.5%~5%CO体积分数下,三种石膏的总分解率和还原分解速率均随着CO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小;掺杂Fe2O3不仅可以提高分析纯石膏的总分解率,而且合适的Fe2O3掺杂量还可以加快分析纯石膏的还原分解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总分解率 还原分解特性 热重分析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风井系统风机切换期间的矿井风流状态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平 朱贵旺 +1 位作者 方恩才 高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共4页
根据通风网络回路能量守恒定律,介绍了热风压对通风网络分支风流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考虑热风作用条件下网络风流状态控制原理,针对潘三煤矿热风压对网络分支风流影响的实例,提出并实施了热风压作用下矿井通风网络风流状态的控制... 根据通风网络回路能量守恒定律,介绍了热风压对通风网络分支风流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考虑热风作用条件下网络风流状态控制原理,针对潘三煤矿热风压对网络分支风流影响的实例,提出并实施了热风压作用下矿井通风网络风流状态的控制措施,达到了有效控制网络分支风流状态,实现潘三煤矿西风井风机切换期间矿井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切换 自然风压 能量守恒 风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RL 200 MeV直线加速器能谱分析系统的设计(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平 孙葆根 +6 位作者 李为民 徐宏亮 刘祖平 裴元吉 洪军 王筠华 何多慧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92-796,共5页
20 0MeV直线加速器能谱分析系统用来测量直线加速器的束流能谱 ,为指导直线加速器的调机和了解机器状态提供实验证据。为了克服非成像系统以及分辨率不高的缺点 ,在NSRL二期工程中对这个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现已安装和调试。
关键词 能谱分析 设计 直线加速器 束流传输矩阵 测量 束流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高突煤层边掘边抽合理抽放参数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平 何新矿 白国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1,共6页
在谢一矿高突煤层B11煤层边掘边抽防突措施试验基础上 ,分析了采动应力集中、瓦斯及煤体结构对煤巷掘进中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试验研究了钻孔抽放瓦斯后对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集中带前移和煤体瓦斯排放效果 ,探讨了钻孔孔径、抽放时间... 在谢一矿高突煤层B11煤层边掘边抽防突措施试验基础上 ,分析了采动应力集中、瓦斯及煤体结构对煤巷掘进中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试验研究了钻孔抽放瓦斯后对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集中带前移和煤体瓦斯排放效果 ,探讨了钻孔孔径、抽放时间、抽放负压对抽放瓦斯效果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放参数 淮南矿区 瓦斯突出 钻孔 抽放效果 煤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对地铁隧道排烟风机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平 廖光煊 范维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5,共6页
研究火灾烟气状态对排烟风机性能的影响,系统分析了地铁隧道火灾烟气的烟囱效应和热阻效应,将地铁隧道系统和排烟风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分析隧道烟气温度和密度沿程变化规律,建立隧道火灾网络模拟的数学模型,提出在隧道火灾排烟网络模... 研究火灾烟气状态对排烟风机性能的影响,系统分析了地铁隧道火灾烟气的烟囱效应和热阻效应,将地铁隧道系统和排烟风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分析隧道烟气温度和密度沿程变化规律,建立隧道火灾网络模拟的数学模型,提出在隧道火灾排烟网络模拟时应以质量流量替代体积流量和风机性能的修正方法,研究了隧道火灾烟气流动模拟的数值方法,综合分析地铁隧道火灾的热阻效应、烟囱效应及烟流状态对地铁排烟风机排烟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控制和事故应急处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火灾强度 烟气状态 热阻效应 排烟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再燃过程对煤焦异相还原NO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平 徐生荣 祝秀明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利用高温携带流反应装置,研究了煤种(包括褐煤、烟煤和贫煤)、再燃区内反应温度、煤粉粒径、一次燃烧区空气过量系数SR1和再燃区空气过量系数SR2对煤焦异相还原NO作用的影响,探讨了煤焦异相还原NO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SR2和煤粉粒径的... 利用高温携带流反应装置,研究了煤种(包括褐煤、烟煤和贫煤)、再燃区内反应温度、煤粉粒径、一次燃烧区空气过量系数SR1和再燃区空气过量系数SR2对煤焦异相还原NO作用的影响,探讨了煤焦异相还原NO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SR2和煤粉粒径的减小以及再燃区反应温度的提高,煤粉NO还原效率增加;在相同的SR2下,随着煤中挥发分含量的提高,煤粉粒径的增加和再燃区反应温度的降低,煤焦异相还原NO贡献上升;对于相同再燃燃料份额:SR1=1.0和SR1=1.2时煤焦异相还原NO的贡献均大于SR1=1.1时的异相还原NO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煤粉再燃 NO 异相还原 煤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思路 被引量:7
17
作者 卢平 蔡友才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5,共3页
我国现行农村政策金融制度安排存在较大缺陷,已不仅是依靠通过业务范围的扩大、现有体制下机制的转型就能解决的,不能只就农发行谈我国农业政策金融改革,必须以创新的观念和方法重新构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关键词 农村政策性金融 综合改革 合作金融 政策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矿井主要通风机网络化在线监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卢平 余陶 +1 位作者 邱春亮 姜希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4,68,共4页
依据现行矿井主要通风机在线监测的难题,提出了基于PLC的矿井主要通风机网络化在线监测方法,着重介绍了主要通风机风量监测的原理,数据采集、处理的方法以及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方法与实例。该系统在煤矿日常通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提高... 依据现行矿井主要通风机在线监测的难题,提出了基于PLC的矿井主要通风机网络化在线监测方法,着重介绍了主要通风机风量监测的原理,数据采集、处理的方法以及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方法与实例。该系统在煤矿日常通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提高了主要通风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通风机 在线监测 风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再燃煤焦异相还原NO_X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平 钟文琪 《燃气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2,共5页
煤粉再燃烧技术是低NOX燃烧技术中正在发展的较有前途的一种方法。本文从再燃烧降低NOX原理分析入手,分析了煤种、煤颗粒粒径、热解条件、反应条件、煤中金属氧化物等因素对煤焦异相还原NOX的影响及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再燃烧技术 煤粉 煤焦 NOx还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施氮量对宜机收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平 罗上轲 +2 位作者 叶开梅 宋碧 张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年第4期68-73,共6页
为探究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及施氮量,以前期筛选的宜机收玉米品种‘先玉1171’为材料,采用随机区试验组设计,设置3个密度和4个施氮水平,在贵州普定县研究不同密度及施氮量对机收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 为探究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及施氮量,以前期筛选的宜机收玉米品种‘先玉1171’为材料,采用随机区试验组设计,设置3个密度和4个施氮水平,在贵州普定县研究不同密度及施氮量对机收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显著降低了机收玉米的茎粗和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倒伏率逐渐增大,穗长、穗粗和行粒数均减小,种植密度从52500株/hm^2增加到82500株/hm^2,茎粗和单株叶面积降低15.20%、22.38%,叶面积指数增加21.78%,倒伏率增加1.12倍,穗长、穗粗和行粒数分别减小7.40%、5.11%和6.68%;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株高、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当施氮量达180 kg/hm^2,分别比不施氮处理提高了7.93%、11.47%、7.43%、10.12%、10.81%和24.44%;当密度为67500株/hm^2,施氮量为180 kg/hm^2,茎粗大小适中,产量最高,倒伏率较低,株高及穗位整齐,成熟一致,适宜机械化收获。综合分析认为机收玉米品种‘先玉1171’在贵州普定县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67500株/hm^2和1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施氮量 机收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