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ThO_(2)在HNO_(3)中的回流溶解
1
作者
卢宗慧
于婷
+2 位作者
李斌
何辉
张烨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1,共7页
为了寻求一种替代目前依赖氟离子的溶解方法,从而避免对不锈钢溶解器造成腐蚀并影响后续处理的问题,探索研究了ThO_(2)在HNO_(3)中的回流溶解过程。通过使用回流溶解装置并采用HNO_(3)作为溶解剂,研究了HNO_(3)浓度、温度和初始Th^(4+)...
为了寻求一种替代目前依赖氟离子的溶解方法,从而避免对不锈钢溶解器造成腐蚀并影响后续处理的问题,探索研究了ThO_(2)在HNO_(3)中的回流溶解过程。通过使用回流溶解装置并采用HNO_(3)作为溶解剂,研究了HNO_(3)浓度、温度和初始Th^(4+)浓度对ThO_(2)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hO_(2)在HNO_(3)中的溶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41.47 kJ/mol;在HNO_(3)初始浓度为9~12 mol/L时,随着HNO_(3)初始浓度的增加,ThO_(2)的溶解速率也随之增加,表现出约为3的表观级数;然而,当HNO_(3)初始浓度超过12 mol/L后,ThO_(2)溶解速率开始下降。此外,实验还发现初始Th^(4+)浓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的动力学研究采用缩芯模型,揭示了ThO_(2)的溶解过程可能主要受到界面化学反应的控制。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了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0.132±0.007)min^(−1)。这一发现为优化钍基燃料循环的溶解过程和改进后续处理工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系统地研究不同因素对ThO_(2)溶解的影响,为钍基燃料循环的溶解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通过优化HNO_(3)浓度和控制溶解温度,可以在不使用氟离子的情况下实现ThO_(2)的有效溶解,这对于钍基核燃料的后续处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_(2)
回流溶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逆流混合澄清槽中萃取体系料液流场CFD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于婷
喻修成
+4 位作者
何辉
谢成龙
叶国安
李斌
卢宗慧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8-17,共10页
为了研究全逆流混合澄清槽内气-液(水相)-液(有机相)三相流体在微观层面的行为,本文采用CFD方法,以全逆流混合澄清槽为对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搅拌会在混合室内产生一个V型液位分布,桨叶后方出现负压区域,且上部会出现空化现象;正方...
为了研究全逆流混合澄清槽内气-液(水相)-液(有机相)三相流体在微观层面的行为,本文采用CFD方法,以全逆流混合澄清槽为对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搅拌会在混合室内产生一个V型液位分布,桨叶后方出现负压区域,且上部会出现空化现象;正方形混合室的四角方向会出现压力滞止死区;混合室内有机相会出现围绕搅拌轴的包覆层,水相主要从桨叶正下方吸入后与有机相在桨叶区域进行混合;混合室内存在多个局部速度旋涡场,桨叶下部是四周液体向桨叶正下方汇集,桨叶上部则是先向上后向旋转轴汇集;两相的混合与液滴的破碎与并聚主要发生在桨叶处及混合室附近壁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逆流混合澄清槽
计算流体力学
气-液-液三相
数值模拟
混合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hO_(2)在HNO_(3)中的回流溶解
1
作者
卢宗慧
于婷
李斌
何辉
张烨
机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
出处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1,共7页
文摘
为了寻求一种替代目前依赖氟离子的溶解方法,从而避免对不锈钢溶解器造成腐蚀并影响后续处理的问题,探索研究了ThO_(2)在HNO_(3)中的回流溶解过程。通过使用回流溶解装置并采用HNO_(3)作为溶解剂,研究了HNO_(3)浓度、温度和初始Th^(4+)浓度对ThO_(2)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hO_(2)在HNO_(3)中的溶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41.47 kJ/mol;在HNO_(3)初始浓度为9~12 mol/L时,随着HNO_(3)初始浓度的增加,ThO_(2)的溶解速率也随之增加,表现出约为3的表观级数;然而,当HNO_(3)初始浓度超过12 mol/L后,ThO_(2)溶解速率开始下降。此外,实验还发现初始Th^(4+)浓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的动力学研究采用缩芯模型,揭示了ThO_(2)的溶解过程可能主要受到界面化学反应的控制。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了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0.132±0.007)min^(−1)。这一发现为优化钍基燃料循环的溶解过程和改进后续处理工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系统地研究不同因素对ThO_(2)溶解的影响,为钍基燃料循环的溶解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通过优化HNO_(3)浓度和控制溶解温度,可以在不使用氟离子的情况下实现ThO_(2)的有效溶解,这对于钍基核燃料的后续处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ThO_(2)
回流溶解
动力学
Keywords
thorium dioxide
reflux dissolution
kinetic
分类号
TL249 [核科学技术—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逆流混合澄清槽中萃取体系料液流场CFD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于婷
喻修成
何辉
谢成龙
叶国安
李斌
卢宗慧
机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公司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8-17,共10页
基金
中核集团“青年英才”项目
文摘
为了研究全逆流混合澄清槽内气-液(水相)-液(有机相)三相流体在微观层面的行为,本文采用CFD方法,以全逆流混合澄清槽为对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搅拌会在混合室内产生一个V型液位分布,桨叶后方出现负压区域,且上部会出现空化现象;正方形混合室的四角方向会出现压力滞止死区;混合室内有机相会出现围绕搅拌轴的包覆层,水相主要从桨叶正下方吸入后与有机相在桨叶区域进行混合;混合室内存在多个局部速度旋涡场,桨叶下部是四周液体向桨叶正下方汇集,桨叶上部则是先向上后向旋转轴汇集;两相的混合与液滴的破碎与并聚主要发生在桨叶处及混合室附近壁面上。
关键词
全逆流混合澄清槽
计算流体力学
气-液-液三相
数值模拟
混合室
Keywords
full countercurrent mixer-settler
CFD
gas-liquid-liquid three-phase
numerical simulation
mixing chamber
分类号
TL241.14 [核科学技术—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ThO_(2)在HNO_(3)中的回流溶解
卢宗慧
于婷
李斌
何辉
张烨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逆流混合澄清槽中萃取体系料液流场CFD模拟研究
于婷
喻修成
何辉
谢成龙
叶国安
李斌
卢宗慧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