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颗粒复合型肥对甜樱桃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佰岩 刘智强 +6 位作者 卢宗云 董智勇 王薇 王媚 王淼 张晓松 黄韬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1-84,共4页
为探明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D)在甜樱桃施肥中的应用效果,以俄罗斯8号为试验对象,通过连续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以基肥形式分别施入6颗(D6)、8颗(D8)、10颗(D10)和12颗(D12)对甜樱桃种植土速效养分、叶片养分和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为探明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D)在甜樱桃施肥中的应用效果,以俄罗斯8号为试验对象,通过连续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以基肥形式分别施入6颗(D6)、8颗(D8)、10颗(D10)和12颗(D12)对甜樱桃种植土速效养分、叶片养分和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处理3年后,D10和D12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以D12效果最佳,分别提高了26.85%、31.68%和15.21%;D10和D12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氮、磷、钾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其中D12处理效果最佳,分别提高了23.64%、18.93%、28.33%和9.59%;连续2年(2022、2023)采果显示D10和D12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单果重、单株产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D10效果最佳,分别提高了21.02%、11.52%、4.32%和9.48%,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16.98%。综合来看,施入10颗大颗粒型肥可最大程度减少化肥用量,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和甜樱桃产量和品质,为甜樱桃生产提供了一种科学、高效的肥料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颗粒复合型肥 甜樱桃 土壤养分 生长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特性及对艳红桃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李天娇 李杰 +4 位作者 卢宗云 丁学忠 刘智强 刘璐 赵彦勇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4,共6页
为了评估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在果树轻简化施肥中的应用效果,以大颗粒复合型肥为研究材料,通过土柱淋溶试验的方法,探究不同形态肥料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效果,同时对比常规肥料,探究使用不同数量的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对丹东艳红桃产量的影... 为了评估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在果树轻简化施肥中的应用效果,以大颗粒复合型肥为研究材料,通过土柱淋溶试验的方法,探究不同形态肥料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效果,同时对比常规肥料,探究使用不同数量的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对丹东艳红桃产量的影响,从减少肥料损失、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明确最佳形态肥料施用量,为果树轻简化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淋溶试验中,不同形态肥料对氮磷钾的淋洗损失量具有显著的影响,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T1)处理有效磷的淋洗浓度为常规肥表施肥(T4)处理的25倍、常规肥(T3)处理的0.3倍、复合型肥粉末状(T2)处理的0.87倍,T1处理的有效磷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截止到T1处理淋洗浓度最高时,该处理无机氮的淋洗总量低于T2处理27.3%、T3处理16.5%;速效钾的淋洗量低于T2处理30.6%、T4处理18.2%、T3处理16.1%,T1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氮磷钾元素的淋洗损失。对丹东艳红桃轻简化施肥的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肥料相比,施用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的丹东艳红桃平均增产11.6%,比普通复合肥实物用量平均减少了66%。轻简化施肥处理生产力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的使用减缓了养分淋失,显著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为现代果树生产提供了一种科学、高效的肥料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 肥料形态 淋溶 果树 轻简化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肥料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60
3
作者 武志杰 石元亮 +10 位作者 李东坡 卢宗云 魏占波 张丽莉 宫平 王玲莉 房娜娜 李杰 李忠 薛妍 宋玉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14-1621,共8页
稳定性肥料的核心是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是指在肥料的生产过程中添加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或者同时添加两种抑制剂的肥料。其良好的农学效应和环境效益为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提供重要途径。近年来稳定性肥料在基础科研和生产应用领... 稳定性肥料的核心是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是指在肥料的生产过程中添加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或者同时添加两种抑制剂的肥料。其良好的农学效应和环境效益为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提供重要途径。近年来稳定性肥料在基础科研和生产应用领域均发展较快,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回顾了抑制剂的研发、作用机理等方面的进展;其次,概述了稳定性肥料的品种、生产工艺、产能及推广应用情况;最后,对稳定性肥料应用后的作物产量和环境效应进行了阐述。为了促进稳定性肥料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友好型抑制剂品种的研发;重视抑制剂保护技术的研究,以解决抑制剂作用效果持久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加强不同抑制剂配伍协同,抑制剂与增效剂复合作用机理与技术的研究;研究开发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稳定性专用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植物源抑制剂 稳定性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氨酸增效肥料对小白菜根系活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杰 卢宗云 +6 位作者 石元亮 张蕾 王玲莉 聂宏光 张鹰 李忠 魏占波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4-139,共6页
为探究新型聚氨酸增效肥料增产节肥的作用途径和机理,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该肥料对土壤养分可利用性、小白菜植株的养分吸收能力和同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新型聚氨酸增效肥料后,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 为探究新型聚氨酸增效肥料增产节肥的作用途径和机理,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该肥料对土壤养分可利用性、小白菜植株的养分吸收能力和同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新型聚氨酸增效肥料后,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脲酶、磷酸酶和脱氢酶分别增加3.0%~33.3%、7.1%~7.8%、7.4%~21.2%、4.7%~26.9%和9.6%~36.3%;根系生物量显著增加34.33%~80.33%,根系活力显著增强8.3%~63.3%,导致植株养分吸收能力大幅提高;收获后,小白菜鲜重、植株中碳、氮、磷和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5.7%、15.0%、13.5%、23.9%和20.4%。说明新型聚氨酸增效肥料能够通过加强植株根系养分吸收能力,促进微生物、酶活性和调节养分可利用性来提高蔬菜产量,适宜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聚氨酸增效肥料 小白菜 产量 普通肥料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脲甲醛肥料与尿素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房娜娜 李敏 +5 位作者 段文龙 卢宗云 丁芳 魏占波 王玲莉 石元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166-169,共4页
探究脲甲醛肥料与尿素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及土壤氮素的影响,为制备夏玉米一次性施用的缓释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夏玉米品种"隆平206"为供试材料,在微区试验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的脲甲醛肥料(A、B、C)、常规施肥处... 探究脲甲醛肥料与尿素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及土壤氮素的影响,为制备夏玉米一次性施用的缓释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夏玉米品种"隆平206"为供试材料,在微区试验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的脲甲醛肥料(A、B、C)、常规施肥处理(U)、不施氮肥处理(PK)和不施肥处理(CK),研究不同脲甲醛肥料与尿素配施对夏玉米SPAD值、植株地上部吸氮量、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脲甲醛肥料均能有效提高玉米叶片SPAD值,脲甲醛肥料B效果最显著。脲甲醛肥料较普通尿素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和籽粒吸氮量,增产达5.7%~19.3%,籽粒吸氮量增加5.81%~20.15%,均以脲甲醛肥料B产量最高,脲甲醛肥料C次之,脲甲醛肥料A产量最低。脲甲醛肥料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均高于常规尿素处理,分别增加2.98~9.62百分点、4.18~5.95 kg/kg和4.19~5.96 kg/kg,规律相似,以脲甲醛肥料B最高,脲甲醛肥料C次之,两者无显著差异。3种脲甲醛肥料配施尿素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在第30~50天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而土壤硝态氮在第10、30和50天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3种不同脲甲醛缓释肥中,脲甲醛肥料B处理效果最好,可作为夏玉米专用缓释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甲醛肥料 尿素 夏玉米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氮肥偏生产力 氮肥农学效率 土壤无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增效剂“保肥思”对春玉米苗期土壤有效氮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房娜娜 卢宗云 +5 位作者 石元亮 刘智强 聂宏光 段文龙 张蕾 徐应龙 《辽宁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保肥思"对春玉米苗期土壤有效氮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肥思+尿素(BN)处理春玉米苗期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在第60天时较CK处理增加了89.60%;随着生育期推进,土壤铵态氮含量先升高后...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保肥思"对春玉米苗期土壤有效氮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肥思+尿素(BN)处理春玉米苗期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在第60天时较CK处理增加了89.60%;随着生育期推进,土壤铵态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以保肥思处理(BN和BNPK)的土壤铵态氮含量最高;BN处理土壤硝态氮显著高于N处理13.36%~267.37%,而BNPK处理显著高于NPK处理10.84%~54.33%;SPAD值以BN处理最高(第10天除外),显著高于CK,且整个苗期高于N处理,差异不显著;春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大小顺序为BNPK〉BN〉N〉NPK〉CK;随着生育期推进,春玉米植株全氮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以BN和BNPK处理的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谷氨酸 肥料增效剂 保肥思 土壤有效氮 春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甲醛肥料与尿素不同比例配施在南方鲜食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房娜娜 王煌平 +5 位作者 段文龙 韩巍 卢宗云 丁芳 石元亮 依艳丽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9期71-75,共5页
为探讨脲甲醛肥料与尿素不同比例配施在南方玉米上的应用效果,以南方玉米品种闽玉糯3号为供试材料,在微区试验条件下,设置2种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的脲甲醛肥料(A、B)与尿素配施比例分别为1∶1、3∶7的施肥条件,研究脲甲醛肥料与尿素不同... 为探讨脲甲醛肥料与尿素不同比例配施在南方玉米上的应用效果,以南方玉米品种闽玉糯3号为供试材料,在微区试验条件下,设置2种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的脲甲醛肥料(A、B)与尿素配施比例分别为1∶1、3∶7的施肥条件,研究脲甲醛肥料与尿素不同比例配施对玉米SPAD值、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土壤铵态氮含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土壤全N含量、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脲甲醛肥料配施不同比例尿素的各处理对玉米不同生育期的SPAD值影响效果相当,其中脲甲醛肥料B与尿素比例为3∶7的处理UF4效果略好。脲甲醛肥料与尿素不同比例配施处理UF1、UF3、UF4的玉米穗鲜质量和秸秆鲜质量,分别高于常规尿素处理0.82%~2.41%和1.66%~4.33%。从产量构成的各因素看,施用含氮肥料可显著增加玉米的穗长和穗周长,株高大多略降低,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大多有一定增加。土壤全N含量以脲甲醛处理UF1最高,以N0PK处理最低,分别为0.159%、0.137%。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脲甲醛处理的土壤全N含量差异尚不明显。施用脲甲醛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UF4>UF3>UF2>UF1,其中UF1和UF2处理低于N0PK处理。施用脲甲醛肥料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UF4>UF3>UF1>UF2。施肥降低了土壤pH值,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脲甲醛肥料处理的土壤pH值略升高了-0.24%~4.14%,但差异不明显。说明脲甲醛肥料替代部分尿素在玉米上一次性施用与普通尿素基施加一次追施的效果相当,且以脲甲醛:尿素为1∶1的效果略好,可以满足玉米生长季对土壤无机氮的需求,但对土壤pH值和土壤全N含量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甲醛肥料 玉米 产量 土壤铵态氮 土壤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后变质型磷矿粉表面形貌及矿物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房娜娜 刘伟 +6 位作者 卢宗云 刘智强 王薇 石元亮 商照聪 段文龙 张平 《辽宁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15-19,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及其附属功能能量散射谱仪(EDS)检测方法,研究了机械活化前后变质型磷矿粉的表面形貌及矿物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前颗粒结构致密,出现片状微晶磷灰石,结晶度较好,而机械活化后,结构松散,颗粒变细碎,呈絮状,晶... 采用扫描电镜(SEM)及其附属功能能量散射谱仪(EDS)检测方法,研究了机械活化前后变质型磷矿粉的表面形貌及矿物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前颗粒结构致密,出现片状微晶磷灰石,结晶度较好,而机械活化后,结构松散,颗粒变细碎,呈絮状,晶体边界表面模糊化;机械活化前后6个点位(a1、a2、a3、A1、A2和A3)元素相同(均至少包含O、Ca、C、Si、P、Fe、Al、K及Mg),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机械活化前a3点位P、Ca元素波峰值较高,其他两个点位较低,而机械活化后3个点位(A1、A2和A3)Ca和P元素含量分别提高19.97和7.71个百分点,Ca/P比平均值增大2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变质型磷矿粉 扫描电镜能量散射谱仪 C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大颗粒肥料的养分释放特征及应用效果研究
9
作者 李杰 卢宗云 +3 位作者 王文宇 王炜 李天娇 石元亮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9-174,共6页
针对目前果园施用的传统小颗粒或者粉末状肥料存在的肥料利用率低、无法机械化精确定量施肥等问题,探讨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以及可轻简化施用的新型超大颗粒缓释长效肥料在大樱桃上的养分释放特征及应用效果,为大樱桃的高效施... 针对目前果园施用的传统小颗粒或者粉末状肥料存在的肥料利用率低、无法机械化精确定量施肥等问题,探讨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以及可轻简化施用的新型超大颗粒缓释长效肥料在大樱桃上的养分释放特征及应用效果,为大樱桃的高效施肥提供技术参考。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大颗粒肥料处理的肥效期约120 d,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能够满足大樱桃的生长需求。另外,大颗粒肥料处理的根系活力较不施肥处理和施用普通果树专用肥料处理分别提高了66.3%和27.8%,根际土壤的细菌数、放线菌数和微生物总量均最高;同时,大颗粒肥料处理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的脲酶、羟胺氧化还原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中硝化还原酶和亚硝化还原酶活性降低的幅度最大;此外,新型大颗粒肥料处理能够促进大樱桃植株生长,有效提高大樱桃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普通果树专用肥料相比,其产量增加4.8%。可见,新型大颗粒缓释长效肥料可以通过延长养分释放时间、优化土壤环境、提高大樱桃根系活力等方式来促进果树生长、提高大樱桃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颗粒肥料 肥效期 大樱桃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谷氨酸增效肥料对贵州黄壤区露天茄子生物效应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魏全全 张萌 +4 位作者 芶久兰 胡华群 何池 卢宗云 刘藜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61,共9页
为给聚谷氨酸增效肥料(PAF)在茄子上的科学施用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同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FP)、聚谷氨酸增效肥料1875 kg/hm^(2)(PAF1)、聚谷氨酸增效肥料2250 kg/hm^(2)(PAF2)、聚谷氨酸增效肥料2625 kg... 为给聚谷氨酸增效肥料(PAF)在茄子上的科学施用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同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FP)、聚谷氨酸增效肥料1875 kg/hm^(2)(PAF1)、聚谷氨酸增效肥料2250 kg/hm^(2)(PAF2)、聚谷氨酸增效肥料2625 kg/hm^(2)(PAF3)、聚谷氨酸增效肥料3000 kg/hm^(2)(PAF4)],研究不同PAF施用量对贵州露天茄子产量、品质、养分积累、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P处理相比,施用聚谷氨酸增效肥料可以使露天茄子产量显著提高3.65%~13.76%,以PAF2处理产量最高;施用聚谷氨酸增效肥料使茄子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2.37%~14.88%,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则分别显著提高了13.97%~22.52%和7.77%~13.57%;施用聚谷氨酸增效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养分积累量和肥料利用率,其中以PAF2处理的氮、磷、钾肥料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29.35%、19.00%、34.22%;施用聚谷氨酸增效肥料处理的茄子产值和纯收入分别提高了3.65%~13.76%和2.46%~12.09%,均以PAF2处理的效果最佳。综合来看,聚谷氨酸增效肥料能够实现茄子增产提质、肥料增效和效益增收,推荐2250 kg/hm^(2)作为贵州黄壤区露天茄子栽培种植的最适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谷氨酸增效肥料 茄子 产量 品质 肥料利用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大颗粒肥料对小果型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璐 白甜 +7 位作者 赵建锋 卢宗云 李杰 孙玉东 许文钊 华涛 王洁 王林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25-131,共7页
通过基质栽培的方式,分析了大颗粒肥料+有机无机液体水溶肥对小果型西瓜苏梦6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大颗粒肥料+有机无机液体水溶肥在促进西瓜植株生长、改善西瓜果实品质及提高西瓜产量等方面效果明显。施用2粒绿色肥隆丸... 通过基质栽培的方式,分析了大颗粒肥料+有机无机液体水溶肥对小果型西瓜苏梦6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大颗粒肥料+有机无机液体水溶肥在促进西瓜植株生长、改善西瓜果实品质及提高西瓜产量等方面效果明显。施用2粒绿色肥隆丸以及2粒黑色肥隆丸为底肥的组合对提高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的叶长及叶宽方面作用显著;施用3粒绿色肥隆丸以及3粒黑色肥隆丸的2组处理在增强茎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糖度、提高产量方面表现突出。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8种肥料处理的13项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和评价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FG3>F_(1)>FB_(3)>FB_(2)>FB_(1)>FG_(1)>FG_(2)>F0,其中施用3粒绿色肥隆丸效果显著排名第一,该处理的2种糖度较对照分别提升了31.9%和44.5%,折合产量和小区产量分别提升了82.80%和77.13%,施肥次数比传统施肥减少了3次,节本增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大颗粒肥料 施肥模式 西瓜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