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入水对储层流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伟 徐红梅 卢学东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54,共1页
注水开发是我国目前二、三次采油的主要措施,而在长期的注水过程中,注入水对流体性质和储层性质会产生极其缓慢但又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搞清注入水对储层流动性能的影响,可以提高注水效果,还可揭示油水分布规律,寻找剩余油富集区,为油... 注水开发是我国目前二、三次采油的主要措施,而在长期的注水过程中,注入水对流体性质和储层性质会产生极其缓慢但又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搞清注入水对储层流动性能的影响,可以提高注水效果,还可揭示油水分布规律,寻找剩余油富集区,为油田增储上产、提高最终采收率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储层 流动性能 影响因素 温度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建筑物施工研究
2
作者 卢学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0,31,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拟建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基础设施工程。由于该工程系跨地域、跨气候带调水,覆盖面广,输水流量大,建筑物等级高,结构尺寸断面大,且总干渠上建筑物又多为薄壁、板梁结构,其施工较常规水工建筑物有所不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拟建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基础设施工程。由于该工程系跨地域、跨气候带调水,覆盖面广,输水流量大,建筑物等级高,结构尺寸断面大,且总干渠上建筑物又多为薄壁、板梁结构,其施工较常规水工建筑物有所不同。就总干渠与沿线相交河流在施工期的导流方式;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施工设备的选择以及施工总体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建筑物 施工 研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度检测手段用于熏蒸处理监管的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黄庆林 高崇省 +2 位作者 卢学东 刘永胜 谷建夫 《天津农林科技》 1998年第3期34-37,共4页
结合实际熏蒸,对部分进出口货物进行施药后不同时间对溴甲烷浓度检测。结果表明,在气温15~27℃条件下,集装箱货物投药后24小时检测,大部分箱内溴甲烷浓度约为原投药量的1/3~1/2,此时进行浓度检测较为适宜。露天货垛的检测结果... 结合实际熏蒸,对部分进出口货物进行施药后不同时间对溴甲烷浓度检测。结果表明,在气温15~27℃条件下,集装箱货物投药后24小时检测,大部分箱内溴甲烷浓度约为原投药量的1/3~1/2,此时进行浓度检测较为适宜。露天货垛的检测结果显示,施药7小时后,货物对熏蒸剂的吸附率接近饱和,7~12小时内检测的数据基本可以反映货垛内溴甲烷的真实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检测 熏蒸处理 监管 可行性 植物检疫 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施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卢学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27-30,共4页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是引汉总干渠中最大的跨河建筑物。该工程跨越黄河干流,工程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工期长,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工程。穿黄工程所处河段黄河宽度约7~9.5km,为游荡性河道,河床覆盖层为粉细砂、细...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是引汉总干渠中最大的跨河建筑物。该工程跨越黄河干流,工程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工期长,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工程。穿黄工程所处河段黄河宽度约7~9.5km,为游荡性河道,河床覆盖层为粉细砂、细砂、中砂及粘土,厚度达41~94m。工程设计输水流量500m3/s,以输水渡槽及输水隧道两种主要型式及牛口峪、孤柏咀两条线路进行过多种方案的工程布置研究。本文重点介绍经比较推荐的孤柏咀线的双线盾构隧道方案及作为比选的牛口峪线渡槽方案的施工研究,并就工程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工程施工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