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身管条件下材料热物理特性对膛口运动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陈莉 谢凯 +2 位作者 卢大斌 宋杰 吴志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现代战争形势对小口径连发武器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且热散热偏问题一直存在,研究热身管条件下的膛口运动状态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以某5.8 mm制式步枪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了热/力耦合弹/枪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验... 现代战争形势对小口径连发武器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且热散热偏问题一直存在,研究热身管条件下的膛口运动状态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以某5.8 mm制式步枪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了热/力耦合弹/枪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总结了热身管条件下弹丸被甲热塑性、身管基体热弹性及热膨胀特性三种材料热物理特性对膛口运动状态的影响规律.研究为热散热偏问题的解决及弹/枪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弹/枪相互作用 膛口运动 射击精度 热/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口径枪弹全弹道建模及弹道特征量分析
2
作者 司鹏 王云龙 +1 位作者 宋杰 卢大斌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43,共7页
为了研究某中口径机枪内弹道特征量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射弹散布,建立了一维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和六自由度随机外弹道模型。通过将数值模拟得到的弹道参量与射击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应用该数学模型分析了装药量、弹... 为了研究某中口径机枪内弹道特征量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射弹散布,建立了一维两相流内弹道模型和六自由度随机外弹道模型。通过将数值模拟得到的弹道参量与射击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应用该数学模型分析了装药量、弹重和火药弧厚对内外弹道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子弹运动后火药完全燃烧前,膛内轴向压力梯度较大,一维两相流内弹道模型能够有效描述该特性;子弹出膛后,射弹散布呈现出高度偏差略大于横向偏差的特点;相比于弹重,装药量和火药弧厚对内外弹道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随装药量增加,膛压、子弹初速和射弹散布增加,而火药弧厚产生相反影响。研究结果可对中口径自动武器的弹道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口径枪弹 内弹道 外弹道 射弹散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枪弹不同姿态挤进膛内运动及枪口扰动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惠源 唐晨萍 +3 位作者 程斌 卢大斌 田野 姚金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9,共6页
以某小口径弹道枪的枪弹和身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枪弹-身管有限元模型,结合内弹道计算结果,仿真弹头加载膛压的方式,分析了弹头在膛内运动以及弹头以不同姿态挤进的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弹头的扰动与膛线导程的倍数(身管线膛长度)具有周... 以某小口径弹道枪的枪弹和身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枪弹-身管有限元模型,结合内弹道计算结果,仿真弹头加载膛压的方式,分析了弹头在膛内运动以及弹头以不同姿态挤进的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弹头的扰动与膛线导程的倍数(身管线膛长度)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姿态角过大对弹头的射击精度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身管-枪弹的匹配性设计与提高射击精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膛内运动 同轴度 挤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击角对步枪弹侵彻玻璃靶后运动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金铭 闫文敏 +2 位作者 董方栋 卢大斌 王舒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9-355,409,共8页
为研究射击角对步枪弹侵彻玻璃靶板影响的规律,对步枪弹侵彻玻璃靶板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数值方法可真实再现弹头在侵彻玻璃过程中的运动行为.结果表明,弹头速度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对符合实际使用情况下的速度变化... 为研究射击角对步枪弹侵彻玻璃靶板影响的规律,对步枪弹侵彻玻璃靶板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数值方法可真实再现弹头在侵彻玻璃过程中的运动行为.结果表明,弹头速度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对符合实际使用情况下的速度变化可按射击角分为(0°,5°,10°)(15°,20°)(25°,30°)3个速度梯度,每个梯度内的速度变化基本一致,加速度变化阶段分为4个阶段,呈现双峰现象,对不同射击角下的靶后攻角和速度矢量偏角分析发现,弹头稳定性可按射击角分为(0°,20°)(25°,50°)(55°,80°)3个区间,分别对应稳定飞行、一定扰动飞行、失稳3个状态,而且剩余动能与初始动能比值基本是随着射击角增大线性减小,总体是呈负相关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击角 步枪弹 玻璃靶板 侵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步枪系统效能评估框架研究
5
作者 兰小平 邓伟倩 +2 位作者 卢大斌 李凤霞 刘照茜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0-107,共8页
针对自动步枪论证注重单项性能指标的提升,尤其是火力性能指标,缺少对作战使用中暴露出来的可靠性不高、作战环境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应有的关注,提出一种基于性能指标的自动步枪系统效能评估框架设计方法,科学合理地全面评估自动步枪的系... 针对自动步枪论证注重单项性能指标的提升,尤其是火力性能指标,缺少对作战使用中暴露出来的可靠性不高、作战环境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应有的关注,提出一种基于性能指标的自动步枪系统效能评估框架设计方法,科学合理地全面评估自动步枪的系统效能,其主要流程区分为:军事需求分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估模型建立、评估结果综合等4部分。通过4种典型自动步枪系统效能评估的实例表明,该框架对于指导和规范整个系统效能评估过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步枪 系统效能 指标体系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