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动静脉畸形出血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卢增新 王伯胤 +3 位作者 赵振华 徐利军 王挺 沈训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7期1105-1107,共3页
肾动静脉畸形(R—AVM)临床上发病率较低(〈0.04%).是导致无痛性肉眼血尿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常经x线腹部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CT甚至MR等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近年来随着血管性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数字减影血... 肾动静脉畸形(R—AVM)临床上发病率较低(〈0.04%).是导致无痛性肉眼血尿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常经x线腹部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CT甚至MR等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近年来随着血管性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肾脏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出血 血管造影 栓塞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卢增新 王伯胤 冯国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5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套叠的螺旋CT表现及病理改变。结果:20例小肠套叠中小肠-小肠套叠15例,小肠-结肠套叠5例。CT表现直接征象有:靶形征10例,彗星尾征或肾形征7例...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套叠的螺旋CT表现及病理改变。结果:20例小肠套叠中小肠-小肠套叠15例,小肠-结肠套叠5例。CT表现直接征象有:靶形征10例,彗星尾征或肾形征7例,漩涡征3例。间接征象有:肠壁增厚12例,肠腔扩张16例,肠梗阻16例,邻近肠系膜或筋膜浸润4例等。20例小肠套叠的病因分别为:原发癌8例,转移瘤4例,淋巴瘤3例,息肉2例,平滑肌瘤1例,美克尔憩室1例,阑尾炎1例。结论:螺旋CT对小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肠套叠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丹丹 卢增新 +3 位作者 赵振华 孙爱静 陶锋 吕杰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4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超声胃镜及病理确诊的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3.0T MRI DWI检查,分析DWI对胃癌病灶、胃周淋巴结的显示能力,通过测量正常胃壁与肿瘤累及区域的ADC值比...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超声胃镜及病理确诊的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3.0T MRI DWI检查,分析DWI对胃癌病灶、胃周淋巴结的显示能力,通过测量正常胃壁与肿瘤累及区域的ADC值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60例患者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能很好的显示胃癌病灶、胃周肿大淋巴结,癌肿和胃周淋巴结在DWI像上均呈明显的高信号,癌肿平均ADC值为1.444±0.029×10^(-3)mm^2/s,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375±0.205×10^(-3)mm^2/s,正常胃壁表现为低信号,平均ADC值为2.088±0.194×10-3mm^2/s,与前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01)。60例中有32例进行了新辅助化疗,化疗后癌肿的ADC值升高,平均1.572±0.261×10^(-3)mm^2/s,与化疗前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MRI DWI检查可有效的检测进展期胃癌肿瘤累及范围和胃周淋巴结肿大情况,通过比较胃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ADC值能有效地评价其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 ADC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MRI DWI在评价晚期肺癌同步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丹丹 卢增新 +3 位作者 赵丽 杨立铭 刘芳 黄亚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3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3.0T 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晚期肺癌同步放化疗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穿刺病理证实的59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3.0T-MRI DWI检查,测量肿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TCD... 目的探讨3.0T 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晚期肺癌同步放化疗疗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穿刺病理证实的59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3.0T-MRI DWI检查,测量肿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TCD)值,分析DWI对肺癌病灶的显示能力,比较肺癌ADC值与TC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59例肺癌病灶在DWI像上均呈明显高信号,癌肿平均ADC均值为(993±170)×10^(-6)mm^2/s,明显小于胸大肌ADC均值(1388±148)×10^(-6)mm^2/s,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癌(SCLC)之间病灶ADC均值存在差异(P=0.005<0.05);共取得45例TCD值,NSCLC与SCLC之间TCD存在差异(P=0.047<0.05);肺癌病灶ADC值与病理TCD之间呈负相关(P=0.001,相关系数=-0.534)。结论通过DWI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肺癌肿瘤累及区域,不仅有利于SCLC与NSCLC的鉴别诊断,并且能够间接地反映肿瘤TCD值,为临床监测肺癌治疗疗效和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非刚性运动校正在肝肿瘤动态增强MRI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丽 赵振华 +3 位作者 章俞 杨建峰 卢增新 王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0-824,829,共6页
目的探讨3D非刚性运动校正在肝肿瘤动态增强MRI(DCE-MRI)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及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37例,分为原发性肝癌组(27例)与结直肠癌肝转... 目的探讨3D非刚性运动校正在肝肿瘤动态增强MRI(DCE-MRI)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及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37例,分为原发性肝癌组(27例)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组(1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数据行3D非刚性运动校正,并使用肝脏双血供双室血流动力学Extended Tofts模型计算各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血浆容积分数(V_p)、肝动脉供血比例(HPI)等定量参数,同时测量病灶面积值,比较各组间运动校正前后腹主动脉和门静脉时间-浓度曲线、病灶面积差异。运用ROC曲线比较各定量参数诊断效能。结果 3D非刚性运动校正后,门静脉时间-浓度曲线具有更好的平滑性。运动校正前后原发性肝癌组K^(trans)值均大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校正后原发性肝癌组V_p值大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校正前K^(trans)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阈值为0.18/min,灵敏度为81%;运动校正后K^(trans)的AUC为0.85,阈值为0.20/min,灵敏度为87%。V_p的AUC为0.80,阈值为0.16/min,灵敏度为72%,特异度为89%。结论 3D非刚性运动校正在肝肿瘤DCE-MRI定量灌注中具有一定价值,可提高HCC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 多原发性 肿瘤转移 结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尤文肉瘤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丽 赵振华 +1 位作者 毛海佳 卢增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3-33,38,共2页
患者女,35岁。因左胸痛10+天入院。10+天前无诱因出现左胸痛不适,余无明显异常。胸部及纵隔CT检查:平扫显示左下胸壁卵圆形实性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内见出血,无钙化,病灶边界尚清,边缘规整,最大横断面大小约87 mm×70 mm,肿块实性... 患者女,35岁。因左胸痛10+天入院。10+天前无诱因出现左胸痛不适,余无明显异常。胸部及纵隔CT检查:平扫显示左下胸壁卵圆形实性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内见出血,无钙化,病灶边界尚清,边缘规整,最大横断面大小约87 mm×70 mm,肿块实性部分CT值约32 HU,增强后轻-中度不均匀强化,见较多囊变坏死区。左肺下叶膨胀不全,肋骨未见骨质破坏(图1A,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尤文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和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对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丽 赵振华 +1 位作者 毛海佳 卢增新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和神经鞘瘤在多层螺旋CT上的影像表现及其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副神经节瘤和17例神经鞘瘤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和MSCT表现(病灶大小、形态、密度、边界、均匀度、钙化、囊变/坏死、囊变/...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和神经鞘瘤在多层螺旋CT上的影像表现及其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副神经节瘤和17例神经鞘瘤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和MSCT表现(病灶大小、形态、密度、边界、均匀度、钙化、囊变/坏死、囊变/坏死分布位置、出血、强化程度),对比分析两种肿瘤的临床和MSCT表现差异.结果副神经节瘤组的囊变/坏死分布位置以周边为主,神经鞘瘤组以中心囊变坏死多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神经节瘤组实质的平扫CT值高于神经鞘瘤组(P<0.01),动、静脉期强化值、动脉期强化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副神经节瘤的强化模式?"速升缓降"型,而神经鞘瘤呈现为"渐升"型.结论病灶内囊变/坏死分布位置,平扫密度,动、静脉期强化值,动脉期强化率,强化模式有助于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和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 副神经节瘤 神经鞘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灌注参数与进展期胃癌EGFR、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毛海佳 宗飞 +4 位作者 王丹丹 黄亚男 赵丽 赵振华 卢增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灌注参数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术前行DCE-MRI检查,且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30例患者。使用后处理软件(Omini Kin...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灌注参数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术前行DCE-MRI检查,且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30例患者。使用后处理软件(Omini Kinetics)获得以下灌注参数,(1)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比率(Ve)、血浆分数(V_(p));(2)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TP)、最大浓度值(MAX Conc)、时间-信号曲线最大斜率值(MAX Slope)。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GFR、VEGF蛋白的表达,计算免疫组化分数。分析DCE-MRI灌注参数与EGFR、VEG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30例患者中,腺癌24例,其他病理类型(鳞癌、印戒细胞癌)6例。腺癌组与其他病理类型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与VEGF及EGFR免疫组化分数均呈正相关(r=0.700、0.820,P<0.05);V_(p)与VEGF免疫组化分数呈正相关(r=0.424,P<0.05)。DCE-MRI灌注参数在胃癌不同分化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腺癌及其他病理类型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DCE-MRI图像提取的灌注参数对于评估胃癌EGFR、VEGF蛋白表达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鳞状细胞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