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脂血症、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50
1
作者 卢咏才 王淑华 +4 位作者 刘小青 郭肇铮 甄二真 贾绪东 周玉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91-396,共6页
用大剂量胆固醇(1.5g/日)喂家兔60天后停胆固醇30天塑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血胆固醇、过氧化脂(LPO)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与AS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血清胆固醇水平随喂胆固醇时间延长而升高,至60天时达高峰,停饲胆固醇,血清... 用大剂量胆固醇(1.5g/日)喂家兔60天后停胆固醇30天塑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血胆固醇、过氧化脂(LPO)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与AS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血清胆固醇水平随喂胆固醇时间延长而升高,至60天时达高峰,停饲胆固醇,血清胆固醇水平迅速下降,而同样升高的LPO水平不但未降,反而继续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的水平。抗氧化酶SOD和GSH-Px活性在LPO升高的早期显示代偿性增高,以后即降低并保持在低于对照的水平。主动脉、肺动脉和冠状动脉均发生程度不等的AS病变,即使在停饲胆固醇一个月后亦可见进行性病变,如大量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炎细胞浸润,且其病变较前更重。以上结果提示,血中过量的LPO抑制了抗氧化酶活性,可能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过氧化脂质 高血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高脂血清对内皮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汪建 卢咏才 +3 位作者 石方 甄二真 郭肇铮 刘小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2-235,共4页
实验用DPH荧光偏振技术测定经人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兔高脂血清(HRS)孵育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EC)的膜脂微粘度。结果表明LDL孵育EC12小时导致细胞膜脂流动性下降,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增高;EC经HRS作用36小时后也发生相似的变化。形态观... 实验用DPH荧光偏振技术测定经人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兔高脂血清(HRS)孵育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EC)的膜脂微粘度。结果表明LDL孵育EC12小时导致细胞膜脂流动性下降,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增高;EC经HRS作用36小时后也发生相似的变化。形态观察证明EC胞浆中有大量脂滴样结构。结果提示高胆固醇含量的LDL和HRS可能通过增加膜的胆固醇含量而降低膜的流动性,高浓度Lpo可能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流动性 脂蛋白 高脂血清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清对内皮细胞前列环素、血栓素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汪建 卢咏才 +6 位作者 甄二真 郭肇铮 刘小青 贾绪东 周玉琳 石方 王淑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8-32,共5页
实验比较了高脂兔血清(HRS)和正常兔血清(RS)对培养的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EC)的PGI_2和TXA_2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物(Lpo)形成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HRS对EC合成PGI_2的影响有一个时间和浓度相关的反应过程... 实验比较了高脂兔血清(HRS)和正常兔血清(RS)对培养的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EC)的PGI_2和TXA_2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物(Lpo)形成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HRS对EC合成PGI_2的影响有一个时间和浓度相关的反应过程。用HRS孵育生长融合状的EC、在早期阶段可刺激PGI_2的产生,以后则呈现为持续下降,同时其抗血小板聚集能力也降低,而Lpo含量增高,SOD活性下降。统计处理发现,HRS浓度与Lpo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HRS和Lpo两者与PGI_2均呈负相关。经HRS孵育的EC其TXA_2产量也较对照组低。结果提示HRS及其代谢过程产生的高浓度Lpo引起的EC PGI_2产量由上升至下降的变化过程可能是EC对损伤反应的表现,最终表现为PGI_2合成障碍,抗血小板聚集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清 前列环素 血栓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时羟脯氨酸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青 卢咏才 +4 位作者 张立 王淑华 郭肇铮 贾绪东 周玉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3年第3期160-162,共3页
本文通过动态检测食饵性高脂血症兔血清总胆固醇(TC)、羟脯氨酸(HYP)及血浆钙、铜浓度发现:HYP、钙、铜浓度与TC变化一致,即随喂高脂饲料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高。其中HYP、钙浓度与TC水平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同时还发现,喂高脂饲料60天后... 本文通过动态检测食饵性高脂血症兔血清总胆固醇(TC)、羟脯氨酸(HYP)及血浆钙、铜浓度发现:HYP、钙、铜浓度与TC变化一致,即随喂高脂饲料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高。其中HYP、钙浓度与TC水平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同时还发现,喂高脂饲料60天后停喂高脂饲料60天,血清TC水平迅速降至接近正常水平,而HYP含量则下降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的水平(P<0.01和0.001)。停喂高脂饲料180天时血清TC、HYP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形态观察发现,动脉壁胶原纤维明显增多。结果表明,高胆固醇血症明显影响胶原代谢,这些变化可能与血钙、铜浓度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脂病 羟脯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水平及主动脉雌激素受体的变化对鹌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5
作者 张冰 卢咏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19-721,共3页
本文探讨了高血脂、性激素及其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血脂可影响性腺细胞内3-β-羟基甾体脱氢酶含量及脂质贮存量,导致动物体内性激素环境异常及动脉壁细胞雌激素受体水平改变。提示高脂血症作为AS的始动因... 本文探讨了高血脂、性激素及其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血脂可影响性腺细胞内3-β-羟基甾体脱氢酶含量及脂质贮存量,导致动物体内性激素环境异常及动脉壁细胞雌激素受体水平改变。提示高脂血症作为AS的始动因子之一,不仅影响动脉壁细胞的脂质代谢,还可诱发机体性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影响动脉壁细胞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使之生物学行为改变,促进A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性激素 鹌鹑 睾酮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钙拮抗剂对培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
6
作者 冯玛莉 卢詠才 +2 位作者 冯前进 武刚 李培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56-556,501,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AS)主要病理变化涉及动脉平滑肌细胞(SMC)的增生、脂质沉积、损伤、变性等功能形态异常,与SMC膜脂流动性改变密切相关。
关键词 钙拮抗剂 动脉 平滑肌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免疫组化研究——病变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
7
作者 王淑华 卢詠才 周玉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5-207,T002,共3页
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ABC)对10例人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中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观察结果发现:早期病变中总T淋巴细胞多于晚期,但各期病变中抑制性淋巴细胞(Ts)皆明显多于辅助性T淋巴细胞(T_H),T_H/Ts分别为1:1.8和1:2.3,其... 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ABC)对10例人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中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观察结果发现:早期病变中总T淋巴细胞多于晚期,但各期病变中抑制性淋巴细胞(Ts)皆明显多于辅助性T淋巴细胞(T_H),T_H/Ts分别为1:1.8和1:2.3,其比值分别为0.36和0.43。这一结果表明:在AS病变中,Tu/Ts比值是降低的,这一变化是否与AS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对其进行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组织化学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异常表达HLA-DR、DP抗原
8
作者 朱阎宏 卢詠才 +2 位作者 胡京红 王淑华 刘小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用γ-IFN、淋巴细胞条件培养液(LCM)对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进行诱导,观察其是否异常表达DR、DP抗原,以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中的意义。结果表明,γ-IFN组DR、DP阳性率分别为80%和73%;LCM组DR、DP阳性率为74%和70%。两... 用γ-IFN、淋巴细胞条件培养液(LCM)对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进行诱导,观察其是否异常表达DR、DP抗原,以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中的意义。结果表明,γ-IFN组DR、DP阳性率分别为80%和73%;LCM组DR、DP阳性率为74%和70%。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DR、DP的阳性率(11%,7%)。提示激活的T淋巴细胞通过分泌γ-IFN(或合并其它因子)诱导SMC异常表达DR、DP抗原,可能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抗原 干扰素 淋巴细胞 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的探讨
9
作者 朱阎宏 胡京红 +2 位作者 卢詠才 王淑华 刘小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4-165,共2页
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的探讨朱阎宏,胡京红,卢詠才,王淑华,刘小青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培养已被广泛应用,尤其为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多采用酶离法或贴块法培养动脉平滑肌细胞,... 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的探讨朱阎宏,胡京红,卢詠才,王淑华,刘小青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培养已被广泛应用,尤其为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多采用酶离法或贴块法培养动脉平滑肌细胞,各有其优缺点[1,2]。本文介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平滑肌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