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方式
1
作者
卢厚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9-15,共7页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方式是研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难点.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理论界对此讨论异常热烈,提出的“方式”有板块式、渗透式、胶体式、有机式、形式内容式、(?)鸟式、风舵式、钟摆式、层次分工式、纵向式、强弱式...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方式是研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难点.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理论界对此讨论异常热烈,提出的“方式”有板块式、渗透式、胶体式、有机式、形式内容式、(?)鸟式、风舵式、钟摆式、层次分工式、纵向式、强弱式、宏观微观式等。就社会经济的某一领域或某一发展时期来说.上述各“结合方式”在经济活动中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如果以其中的一个“方式”来作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中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那就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我们研究“结合方式”的难点所在。鉴此,我认为在探寻最佳结合方式中首先应该弄清三种基本调节手段的真正含义;明确探寻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方式的出发点以及分析最佳结合方式应具备什么样的体制基础.只有这样才便于探索适合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需要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调节
结合方式
计划经济
指导性计划
相结合
计划与市场
指令性计划
社会经济运行
社会再生产
价值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商品二重性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
2
作者
卢厚实
《东南学术》
CSSCI
1990年第2期25-29,87,共6页
(一)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既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又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难题。自1979年改革以来,理论界对此两者关系的讨论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总结了过去经...
(一)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既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又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难题。自1979年改革以来,理论界对此两者关系的讨论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总结了过去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性质高度概括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此后,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对计划和市场关系又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调节
使用价值
计划经济体制
商品二重性
计划与市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
计划调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方式初探
3
作者
卢厚实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3年第3期14-17,共4页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方式的特点的探讨,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是从生产资料所有权出发,以劳动者是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统一还是分离,把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划分“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由此而得出我国现阶...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方式的特点的探讨,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是从生产资料所有权出发,以劳动者是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统一还是分离,把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划分“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由此而得出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直接结合的结论。这种研究方法和结论并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实际,值得重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所有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力
市场经济条件
客观实际
理论界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力商品与按劳分配关系辨析
4
作者
李秉濬
卢厚实
《东南学术》
CSSCI
1992年第1期49-52,48,共5页
前几年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也是商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其实质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对此我们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有历史前提的,即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者一无所有和劳动者获得人...
前几年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也是商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其实质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对此我们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有历史前提的,即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者一无所有和劳动者获得人身自由。如果我们把这种前提硬性地搬进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劳动力也是商品的结论,这是极其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劳动力商品
劳动者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社会主义劳动力
资本主义积累
资本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产权明晰化”与私有化
5
作者
李秉濬
卢厚实
《东南学术》
CSSCI
1990年第4期46-50,75,共6页
(一) 10年来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按照“两权分离”的理论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适应“两权分离”的经营形式,如承包经营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租赁制等。这些形式在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充分显示了它们推动生产力发展、搞活企业...
(一) 10年来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按照“两权分离”的理论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适应“两权分离”的经营形式,如承包经营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租赁制等。这些形式在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充分显示了它们推动生产力发展、搞活企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我们在改革措施上不配套、行动上不协调、步骤上不一致,使得企业改革在“两权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明晰化
私有化
“两权分离”
资产经营责任制
承包经营责任制
推动生产力发展
全民所有制企业
改革措施
企业改革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方式
1
作者
卢厚实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9-15,共7页
文摘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方式是研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难点.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理论界对此讨论异常热烈,提出的“方式”有板块式、渗透式、胶体式、有机式、形式内容式、(?)鸟式、风舵式、钟摆式、层次分工式、纵向式、强弱式、宏观微观式等。就社会经济的某一领域或某一发展时期来说.上述各“结合方式”在经济活动中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如果以其中的一个“方式”来作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中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那就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我们研究“结合方式”的难点所在。鉴此,我认为在探寻最佳结合方式中首先应该弄清三种基本调节手段的真正含义;明确探寻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方式的出发点以及分析最佳结合方式应具备什么样的体制基础.只有这样才便于探索适合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需要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方式.
关键词
市场调节
结合方式
计划经济
指导性计划
相结合
计划与市场
指令性计划
社会经济运行
社会再生产
价值规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商品二重性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
2
作者
卢厚实
机构
厦门大学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0年第2期25-29,87,共6页
文摘
(一)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既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又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难题。自1979年改革以来,理论界对此两者关系的讨论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总结了过去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性质高度概括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此后,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对计划和市场关系又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市场调节
使用价值
计划经济体制
商品二重性
计划与市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
计划调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方式初探
3
作者
卢厚实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3年第3期14-17,共4页
文摘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方式的特点的探讨,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是从生产资料所有权出发,以劳动者是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统一还是分离,把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划分“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由此而得出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直接结合的结论。这种研究方法和结论并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实际,值得重新探讨。
关键词
生产资料所有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力
市场经济条件
客观实际
理论界
劳动者
分类号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力商品与按劳分配关系辨析
4
作者
李秉濬
卢厚实
机构
厦门大学
福建省委办公厅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2年第1期49-52,48,共5页
文摘
前几年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也是商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其实质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对此我们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有历史前提的,即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者一无所有和劳动者获得人身自由。如果我们把这种前提硬性地搬进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劳动力也是商品的结论,这是极其错误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劳动力商品
劳动者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社会主义劳动力
资本主义积累
资本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产权明晰化”与私有化
5
作者
李秉濬
卢厚实
机构
厦门大学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0年第4期46-50,75,共6页
文摘
(一) 10年来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按照“两权分离”的理论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适应“两权分离”的经营形式,如承包经营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租赁制等。这些形式在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充分显示了它们推动生产力发展、搞活企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我们在改革措施上不配套、行动上不协调、步骤上不一致,使得企业改革在“两权分离”
关键词
产权明晰化
私有化
“两权分离”
资产经营责任制
承包经营责任制
推动生产力发展
全民所有制企业
改革措施
企业改革
经济发展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方式
卢厚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商品二重性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
卢厚实
《东南学术》
CSSCI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方式初探
卢厚实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劳动力商品与按劳分配关系辨析
李秉濬
卢厚实
《东南学术》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评“产权明晰化”与私有化
李秉濬
卢厚实
《东南学术》
CSSCI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