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恢复系温恢845的生物学特征及应用
1
作者 徐秀如 马国华 +4 位作者 张宏化 杨文清 卢华金 周海平 荀飞琼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8期13-13,15,共2页
温恢845以广亲和材料培矮64与韩国水稻品种水源297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适中,矮秆,分蘖力特别强,较抗稻瘟病,抗褐稻虱,配合力高,所配组合Ⅱ优845和宜优845褐稻虱抗性达HR级,植株死亡率仅5.0%,抗性保持时间长达38 d。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温恢845 生物学特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楠丰9A的选育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卢华金 杨文清 +4 位作者 楼珏 阮柏苗 郑国楚 陈国光 洪德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198-17200,17205,共4页
楠丰9A是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中籼野败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率99.99%,典败率97.53%;柱头紫色,午前花占67.0%,柱头总外露率71.62%,其中双外露率30.95%;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大粒多;配合力强,穗数、穗总粒数... 楠丰9A是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中籼野败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率99.99%,典败率97.53%;柱头紫色,午前花占67.0%,柱头总外露率71.62%,其中双外露率30.95%;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大粒多;配合力强,穗数、穗总粒数非加性效应显著,株高、结实率则有一定负面作用;高胶稠度,中低直链淀粉含量,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200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三系不育系 楠丰9A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优365亲本的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文清 卢华金 +1 位作者 张宏化 阮柏苗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 ,对新优 3 6 5 (新露A×温恢 3 6 5 )亲本的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 ,温恢 3 6 5是弱感光恢复系 ,与密阳 4 6有较大差别 ;新露A与协青早A都是感温型不育系 ,但各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协优 4 ...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 ,对新优 3 6 5 (新露A×温恢 3 6 5 )亲本的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 ,温恢 3 6 5是弱感光恢复系 ,与密阳 4 6有较大差别 ;新露A与协青早A都是感温型不育系 ,但各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协优 4 6的高产制种技术仅可作新优 3 6 5制种时参考。新优 3 6 5制种父母本播差以 15d为基数 ,上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新优365 亲本 生育特性 开花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浙38A配组选育连作晚稻轻型栽培组合的探讨
4
作者 李春寿 董世钧 +2 位作者 张增勤 卢华金 张宏化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64-266,共3页
通过与浙 38A不育系配组 ,利用其具早熟效应的特性 ,探讨选育生育期短、符合连作晚稻轻型栽培要求新组合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用浙 38A测配的组合 ,不仅生育期可以明显缩短 ,而且绝大多数组合表现生长发育正常、经济性状良好。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轻型栽培 组合选育 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Ⅱ优84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要点 被引量:1
5
作者 卢华金 张宏化 +3 位作者 杨文清 阮柏苗 马国华 周海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169-170,共2页
Ⅱ优845系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籼型杂交稻组合。该组合不育系为异交习性好的Ⅱ-32A,恢复系为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温恢845(培矮64/水源297)。表现株型紧凑,茎秆坚韧,抗倒性强,分蘖中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及褐稻虱能力强,... Ⅱ优845系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籼型杂交稻组合。该组合不育系为异交习性好的Ⅱ-32A,恢复系为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温恢845(培矮64/水源297)。表现株型紧凑,茎秆坚韧,抗倒性强,分蘖中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及褐稻虱能力强,易栽培,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推广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好肥,管好水,防治好病虫害。制种要点为根据双亲生育特点调准播差,确保盛花期相遇,加强栽培管理,创造高产群体结构,喷好“九二○”,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加强去杂工作,提高种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优845 杂交稻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三系不育系楠丰67A选育和利用评价研究
6
作者 卢华金 杨文清 +2 位作者 楼珏 阮柏苗 郑国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505-17507,共3页
[目的]选育籼三系不育系楠丰67A,并对其利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介绍楠丰67A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稻米品质遗传特点和制繁种关键技术,探讨其应用价值及潜力。[结果]研究迟熟早籼矮败型不育系楠丰67A,典败率96.78%,柱头外露率43.98%,... [目的]选育籼三系不育系楠丰67A,并对其利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介绍楠丰67A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稻米品质遗传特点和制繁种关键技术,探讨其应用价值及潜力。[结果]研究迟熟早籼矮败型不育系楠丰67A,典败率96.78%,柱头外露率43.98%,其中双外露率25.30%。株型好,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总体高于珍汕97A,单株穗数、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比珍汕97A有更强的杂种优势,单株粒重、千粒重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方差较小,软胶稠度,中低直链淀粉含量,中感稻瘟病。200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结论]该研究对今后三系不育系的选育和楠丰67A的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三系不育系 楠丰67A 选育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K优117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要点
7
作者 卢华金 张宏化 +1 位作者 阮柏苗 杨文清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85-286,共2页
K优 117是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连作杂交晚稻组合 ,具有生育期与汕优 10号相仿、高产稳产、食味较好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2 0 0 2年 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关键词 杂交稻 K优117 特征特性 制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型甘薯短期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8
作者 卢华金 朱亚华 夏士达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65-167,共3页
食用型甘薯短期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卢华金,朱亚华,夏士达(温州市农科所325000)(永嘉县上塘镇农技站)大田生长期100天左右的短期食用型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随市场经济兴起的一种城郊型农业,目的是在8~9月份向市... 食用型甘薯短期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卢华金,朱亚华,夏士达(温州市农科所325000)(永嘉县上塘镇农技站)大田生长期100天左右的短期食用型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随市场经济兴起的一种城郊型农业,目的是在8~9月份向市场提供食用甘薯,弥补传统甘薯生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食用型 短期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文清 卢华金 +1 位作者 阮柏苗 林恭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165-11167,共3页
[目的]探究温州进行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适应性。[方法]根据2000~2004年温州6~9月温度曲线,分析该地两系杂交稻制种期间温度的适应性;根据2002~2009年6~9月台风发生情况,分析该地两系杂交稻制种期间光照和降水量的适应性。[结果]整... [目的]探究温州进行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适应性。[方法]根据2000~2004年温州6~9月温度曲线,分析该地两系杂交稻制种期间温度的适应性;根据2002~2009年6~9月台风发生情况,分析该地两系杂交稻制种期间光照和降水量的适应性。[结果]整个7月和8月上旬未出现日均温≤24.5℃的天气,整个8月中旬也仅在2002年出现过2d日均温≤24.5℃的异常天气,但也均>23.0℃;但8月下旬偶遇扬花期白天最高气温≥35.0℃的天气,遇台风后连续3d以上的雨日也有可能发生。[结论]在温州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安全进行两系杂交稻制种,但需注意8月下旬偶遇扬花期白天最高气温≥35.0℃的天气和遇台风后连续3d以上的雨日。考虑到温州两系杂交稻制种期间的气候特征,在制种过程中需注意制种基地的选择和制种父母本播种期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制种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麦10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宗宸 许立奎 +1 位作者 卢华金 梅喜雪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16-217,共2页
温麦10号杂交组合为兴麦1号/偃大72-629∥兴麦1号,经浙江省两年区试产量均占首位,比对照增产显著。温麦10号具有早熟、丰产、抗赤霉病。
关键词 温麦10号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小麦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优36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要点
11
作者 杨文清 卢华金 +1 位作者 张宏化 阮柏苗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8-69,共2页
新优365是浙江省温州市农科院浙南水稻育种中心选育的杂交晚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易栽培、后期青秆黄熟,稻米食味品质较好等特点。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中、浙南及类似地区作连作晚稻推广种植。
关键词 杂交稻 新优365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制种 杂交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恢复系温恢365的特征特性及其应用
12
作者 徐秀如 马国华 +4 位作者 张宏化 卢华金 杨文清 荀飞琼 周海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1558-1560,共3页
温恢365是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粳稻热研1号与籼稻温恢233有性杂交,经5年9代选育而成。温州6月下旬播种,株高107.2 cm,丛有效穗数10.3个,穗长26.3 cm,每穗总粒数133.2粒,每穗实粒数124.0粒,结实率93.0%,千粒重25.9 g。米质优,4项指标... 温恢365是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粳稻热研1号与籼稻温恢233有性杂交,经5年9代选育而成。温州6月下旬播种,株高107.2 cm,丛有效穗数10.3个,穗长26.3 cm,每穗总粒数133.2粒,每穗实粒数124.0粒,结实率93.0%,千粒重25.9 g。米质优,4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1级标准,2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2级标准。具有广籼粳交亲和性,与粳稻巴里拉和粳稻不育系宁67A杂交F1结实率达83.5%和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温恢365 特征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