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立地条件对闽北绿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 1
-
-
作者
傅成杰
高伟
巫智斌
方栋龙
卢华辉
-
机构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林业局
-
出处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4,共8页
-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JA1570)
南平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2021J014)。
-
文摘
为探明立地条件对绿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绿竹笋用林栽培过程中立地选择和竹笋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立竹度和管理措施相对一致的3种立地(低山丘陵地、农田耕作地、河滩冲积地)上绿竹笋的产量、形体指标与营养物质的含量,并通过冗余分析(RDA)确定影响竹笋形体和营养成分的土壤因子。结果表明:1)农田耕作地土壤肥力优于低山丘陵地,并同时显著优于河滩冲积地;2)农田耕作地产笋量最高(16990 kg/hm^(2)),3a生绿竹和无立竹地下竹蔸几乎无产笋能力:3)低山丘陵地和农田耕作地竹笋形体指标优于河滩冲积地,其中,低山丘陵地商品笋重量、去壳净重、可食率指标均最高,农田耕作地笋基径、笋长指标均最高;3种立地1a生和2a生竹所产笋形体指标均显著优于3a生竹所产笋:4)低山丘陵地竹笋营养最高,低山丘陵地和农田耕作地可溶性糖、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3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河滩冲积地,而粗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河滩冲积地:5)RDA分析标明,土壤中的全N(贡献度27.3%)、全K(贡献度22.2%)、速效K(贡献度11.0%)和碱解N(贡献度10.7%)含量是影响竹笋形体指标的主要因子,而土壤全P(贡献度89.6%)和pH(贡献度4.3%)是影响竹笋营养成分的主要因子。
-
关键词
立地条件
绿竹
产量
品质
冗余分析
-
Keywords
site conditions
Dendrocalamopsis oldhami
yield
quality
redundancy analysis
-
分类号
S795.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644.2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