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源断层对油气成藏潜力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以黄骅坳陷孔南地区为例
1
作者 徐国庆 卢刚臣 +3 位作者 吴振东 李廷辉 王文庆 王仁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0,共9页
实际勘探中发现油源断层附近某些有利圈闭不产油,需要评判断层相关属性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出发,结合油气输导体系相关理论,分析影响成藏的断层要素,并建立了油源断层成藏潜力影响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油源断层的断距、... 实际勘探中发现油源断层附近某些有利圈闭不产油,需要评判断层相关属性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出发,结合油气输导体系相关理论,分析影响成藏的断层要素,并建立了油源断层成藏潜力影响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油源断层的断距、断层活动速度、距生油层距离、断面形态、断层两侧岩性、圈闭断层相对关系是影响成藏的断层要素,其中断层活动速度、断面形态要素用于评价断裂活动性,圈闭断层相对关系、断层两侧岩性、断距、距生油层距离要素用于评价油气的侧向、垂向运移能力;孔西断层各层断距、断层活动速度、距生油层距离等成藏影响要素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断面的曲率和两侧岩性也随深度和位置的变化而不同,从而对成藏有不同影响;将断层要素按不同权重对油源断层于附近圈闭的影响进行评价,综合评价3.5分以上为有利产油圈闭,实际应用中计算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度达到87.5%。研究成果可为断层对附近圈闭成藏潜力影响提供一种有效的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圈定有利成藏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断层 断层 断面 油气运移 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成藏潜力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试采油分析融入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徐国庆 卢刚臣 +5 位作者 孙健 李天荪 张嘉翔 刘冬民 崔青雯 吴振东 《石油科技论坛》 2024年第5期91-96,共6页
试采油分析是评价各产油层产油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油田开发工作的关键环节。东方物探起草发布的企业标准《油藏地球物理开发动态信息整理与解释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资料收集范围、信息整理质控、信息解释、报告编写及成果提交等相关要... 试采油分析是评价各产油层产油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油田开发工作的关键环节。东方物探起草发布的企业标准《油藏地球物理开发动态信息整理与解释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资料收集范围、信息整理质控、信息解释、报告编写及成果提交等相关要求与规范。东方物探研究院大港分院针对油田开发实际制定试采油分析标准化模板,规范试采油分析步骤,将标准化试采油分析方法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明确了目标区块主要储层的产油能力,提出更符合实际的开发方案,获得了良好效果,为大港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试采油分析 产油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马营地区一种特殊的断裂组合形式 被引量:6
3
作者 卢刚臣 孔凡东 +2 位作者 李建英 李振勇 丁学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6-722,共7页
卢刚臣 ,孔凡东 ,李建英 ,李振勇 ,丁学垠 .乌马营地区一种特殊的断裂组合形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6 ) :716~ 72 2  乌马营地区下第三系构造复杂 ,断裂纷繁杂乱 ,断层分析难度大、效果差。为了在该区寻找有潜力的勘探区... 卢刚臣 ,孔凡东 ,李建英 ,李振勇 ,丁学垠 .乌马营地区一种特殊的断裂组合形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6 ) :716~ 72 2  乌马营地区下第三系构造复杂 ,断裂纷繁杂乱 ,断层分析难度大、效果差。为了在该区寻找有潜力的勘探区域 ,本文借助剖面上滚动背斜形态来描述该区构造图上存在的平面滚动断裂系 ,从而较清楚地揭示了众多断层在平面上分布的规律性。结合地震剖面上该断裂系分布特点 ,对该区下第三系进行了构造、成藏规律的研究 ,指出平面滚动断裂系的高曲率转折部位是有利的勘探区带 ,使得该区勘探方向明朗化。经钻探证实了本项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背斜 平面滚动断裂系 高曲率 石油地质 乌马营地区 断裂组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接式运移对孔西断裂带中生界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卢刚臣 李庭辉 +3 位作者 孔凡东 杨安元 罗敏学 崔景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7-302,共6页
卢刚臣 ,李庭辉 ,孔凡东 ,杨安元 ,罗敏学 ,崔景涛 .侧接式运移对孔西断裂带中生界成藏的控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97~ 30 2由于缺乏对关键性因素的系统分析 ,所以对孔西断裂带中生界的勘探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本文首... 卢刚臣 ,李庭辉 ,孔凡东 ,杨安元 ,罗敏学 ,崔景涛 .侧接式运移对孔西断裂带中生界成藏的控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97~ 30 2由于缺乏对关键性因素的系统分析 ,所以对孔西断裂带中生界的勘探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本文首先在宏观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 ,划分出孔西断裂带的范围、内部的圈闭及主要断层 ,阐述了本断裂带中生界成藏的各成藏要素 ;其次 ,进一步论述了在地形、烃源岩分布、生油层与储层的相对位置关系、主要断层产状及活动强度等方面本断裂带具有发生侧接式运移的条件 ,并且原油分析结果也证实了本断裂带中生界侧接式运移作用的存在 ;最后 ,按此运移方式进行了有利目标的寻找 ,发现孔西断裂带两端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接式运移 成藏要素 孔西断裂带 油气勘探 断层 原油 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老油田挖潜中构造分析的重要性——孔东地区勘探实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卢刚臣 刘志鹏 +1 位作者 李振勇 孔凡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5-501,共7页
卢刚臣 ,刘志鹏 ,李振勇 ,孔凡东 .浅析老油田挖潜中构造分析的重要性——孔东地区勘探实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5 ) :4 95~ 5 0 1  孔东地区经过了 30多年的勘探与开发已进入油田发展的晚期阶段。近两年 ,由于在该区注... 卢刚臣 ,刘志鹏 ,李振勇 ,孔凡东 .浅析老油田挖潜中构造分析的重要性——孔东地区勘探实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5 ) :4 95~ 5 0 1  孔东地区经过了 30多年的勘探与开发已进入油田发展的晚期阶段。近两年 ,由于在该区注重构造分析 ,在老油田周缘又发现大量有利区块。本文结合勘探实践 ,从宏观构造展布研究入手 ,了解地形及断裂的分布规律 ,同时由油气分布现状及大量钻探资料来确定小断层位置 ,在了解小目标与宏观油气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优选井位。在勘探实践中不断总结复杂断块油气田分布规律 ,指导老区勘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油田挖潜 地质构造 孔东地区 复杂断块油田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塘沽─新村三维区几种典型地震相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刚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79-88,共10页
为了配合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工作,在分析了塘沽─新村三维区大的沉积环境──近岸水下扇之后,应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对ES33、ES34两个亚层序进行了地震相──沉积微相的划分。该区存在湖槽型重力流水道及隆起区两类沉积区,前者在地震剖面... 为了配合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工作,在分析了塘沽─新村三维区大的沉积环境──近岸水下扇之后,应用地震地层学方法对ES33、ES34两个亚层序进行了地震相──沉积微相的划分。该区存在湖槽型重力流水道及隆起区两类沉积区,前者在地震剖面上呈现出槽状(或楔状)下凹充填地震相和连续下四充填地震相;后者的顶部垒块区表现为上超充填地震相,斜坡处见足状底超地震相(包括项积底起足状地震相及前积底超足状地震相)。对以上几种典型的地震相分析,有助于对该区沉积相分布特征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地震地层学 地震勘探 三维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山勘探中应注意的一种构造样式
7
作者 卢刚臣 李玉海 孔凡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5,共8页
通过对孔南地区反转构造的分析 ,认识到前第三纪潜山中存在断层及地形的反转两类反转构造 ,并且每类反转中又包括正、负两种反转样式。它们的演化受左旋挤压、右旋拉张两种应力场的转换控制。每种反转构造在演化过程中均形成与潜山油气... 通过对孔南地区反转构造的分析 ,认识到前第三纪潜山中存在断层及地形的反转两类反转构造 ,并且每类反转中又包括正、负两种反转样式。它们的演化受左旋挤压、右旋拉张两种应力场的转换控制。每种反转构造在演化过程中均形成与潜山油气藏有关的、特定的成藏条件。经分析 ,反转构造在孔南、黄骅拗陷潜山中均普遍存在 ,对其进行识别并认识 ,能使地质分析工作更加明了化、系统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 反转构造 构造样式 勘探 拉张 成藏条件 第三纪 油气藏 地质分析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变形椭圆法进行应力场分析
8
作者 卢刚臣 常德双 孔凡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61-62,共2页
利用地层变形最终形成变形椭圆这一事实 ,在缺少或根本没有钻井资料的新区或新的层系内 ,充分应用较准确的地震、构造解释成果 ,以伸缩率为纽带求取某一地质时期内真正的变形椭圆 ,进而反推地区或区域应力场特征 。
关键词 应力场 地震剖面 伸缩率 椭圆方程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桥潜山奥陶系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建英 卢刚臣 +1 位作者 孔凡东 李廷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7-371,共5页
千米桥潜山奥陶系的储集类型主要有孔洞型、裂缝型、孔洞缝复合型和孔隙型 4类 ,其中以孔洞缝复合型为主要储集空间 ,最有利于油气的运聚。储层的分布具有纵向上分带、平面上分区的特点。在纵向上划分的 4个带中 ,以第 2、3带储集性能为... 千米桥潜山奥陶系的储集类型主要有孔洞型、裂缝型、孔洞缝复合型和孔隙型 4类 ,其中以孔洞缝复合型为主要储集空间 ,最有利于油气的运聚。储层的分布具有纵向上分带、平面上分区的特点。在纵向上划分的 4个带中 ,以第 2、3带储集性能为好 ,是油气主要的聚集带。在平面上的残丘区和凹槽区中 ,以残丘区岩溶作用强度大、保存条件有利 ,储层最为发育。溶蚀孔洞的形成受控于岩性、水性质、构造运动及古气候、裂缝等因素 ,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早海西岩溶期 ;构造裂缝的形成受控于构造运动、岩性、构造位置及埋深 ,主要形成期是印支和早燕山期。印支早燕山运动对奥陶系储层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为产生大量裂缝、再次溶蚀、产生新的孔洞 ;中晚燕山运动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充填作用 ,喜山运动则使孔洞缝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桥潜山 奥陶系储层 储集类型 分布特征 形成机制 孔隙演化 石油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以板桥凹陷东斜坡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廷辉 陈洪涛 +1 位作者 孔凡东 卢刚臣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3期340-345,共6页
近几年,隐蔽油气藏逐渐成为东部老油田的重点勘探对象。板桥地区由于构造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快,隐蔽油气藏的勘探难度较大。因此,采用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在宏观沉积背景及宏观井震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井震关系和岩电关系确定储层... 近几年,隐蔽油气藏逐渐成为东部老油田的重点勘探对象。板桥地区由于构造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快,隐蔽油气藏的勘探难度较大。因此,采用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在宏观沉积背景及宏观井震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井震关系和岩电关系确定储层的地震响应,进而利用地震资料以及多种储层预测技术精确预测出储层展布范围。储层综合预测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搞清了该区砂体分布状况,为勘探部署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隐蔽性油气藏 地震勘探 测井资料 地震响应 板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震剖面中正断层几种特殊表现形式的认识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树政 卢刚臣 +2 位作者 马军 李振勇 孔凡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6,共5页
在中国东部油区 ,正断层对第三系乃至前第三系的油气成藏、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很明显 ,因此对正断层的地震解释显得十分重要。正断层在地震剖面中有多种特征 ,但人们通常认为 :1正断层下降盘地层厚度一定要大于或等于上升盘地层厚度 ;2... 在中国东部油区 ,正断层对第三系乃至前第三系的油气成藏、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很明显 ,因此对正断层的地震解释显得十分重要。正断层在地震剖面中有多种特征 ,但人们通常认为 :1正断层下降盘地层厚度一定要大于或等于上升盘地层厚度 ;2正断层下降盘应出露新地层 ,上升盘应出露老地层。基于以上认识而导致某些牵强或错误的解释结果出现。本文结合实例从不同期次正断层切割作用、断层负反转、走滑运动及异常体侵入、地震波速度与差异压实等几方面 ,对正断层上升盘地层地震双程旅行时大于下降盘的现象进行解释 ;同时对两种下降盘出露较老地层的正断层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剖面 正断层 表现形式 厚度 切割作用 走滑运动 异常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友谊走滑调节带断裂砂体控藏作用分析
12
作者 刘次源 刘辉 +5 位作者 王建柱 卢刚臣 祝必兴 谢玉权 杨海燕 戴圆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26-29,共4页
结合高品质地震资料,提出了歧口凹陷友谊地区受友谊走滑调节带控制,形成了大型褶曲断鼻构造,与南侧埕宁隆起物源控制的砂体带匹配良好,构成复式油气聚集带。深化调节带断裂砂体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分析尤为重要,可提高勘探成功率,实现老... 结合高品质地震资料,提出了歧口凹陷友谊地区受友谊走滑调节带控制,形成了大型褶曲断鼻构造,与南侧埕宁隆起物源控制的砂体带匹配良好,构成复式油气聚集带。深化调节带断裂砂体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分析尤为重要,可提高勘探成功率,实现老油区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调节带 褶曲 断裂砂体匹配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区岩性油气藏勘探再认识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刚臣 石慧敏 +4 位作者 刘轶英 温艳君 李玉海 李廷辉 曹雪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8-475,共8页
大港油田历经40多年的勘探,已经进入成熟区岩性油气藏勘探阶段。成熟区的油源、储集、圈闭等条件均较优越,但成熟区构造及油藏关系复杂,因此成熟区勘探应采用斜坡区岩性勘探的思路和工作流程,重新认识和评价成熟区的分析研究工作,要在... 大港油田历经40多年的勘探,已经进入成熟区岩性油气藏勘探阶段。成熟区的油源、储集、圈闭等条件均较优越,但成熟区构造及油藏关系复杂,因此成熟区勘探应采用斜坡区岩性勘探的思路和工作流程,重新认识和评价成熟区的分析研究工作,要在充分利用成熟区丰富钻井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储层精细研究,包括层序划分、岩相识别以及剖面上和平面上的储层刻画。实践证明,对成熟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再认识应用效果十分明显,从而打开了成熟区勘探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区 岩性油气藏 储层精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井吻合提高精细解释水平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刚臣 孔凡东 +2 位作者 丁学垠 路彦侠 姚以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为了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应做好地震和井资料的结合 ,尤其在已知油气区 ,这种结合显得更为重要。为此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这种结合 :地震层位精细标定 ,以钻井层位为主调整地震解释方案 ,发现... 为了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应做好地震和井资料的结合 ,尤其在已知油气区 ,这种结合显得更为重要。为此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这种结合 :地震层位精细标定 ,以钻井层位为主调整地震解释方案 ,发现、刻画隐蔽性断层 ,利用油藏关系寻找小断层 ,断层侧向封堵性的定性描述 ,充分利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辅助构造解释 ,解释剖面中的特殊现象等。文中应用若干实例 ,对老区油藏勘探中较常见的几种震一井结合方式加以细述。解释实例表明 ,只有充分利用大量的钻井信息 ,并使其与地震资料最大限度地结合、互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解释 地震勘探 石油勘探 油藏 钻井资料 地震层位标定 隐蔽性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中部潜山地质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文庆 李岳桐 +3 位作者 卢刚臣 张谦 林翠 赵子豪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3-617,共5页
黄骅坳陷中部潜山具有含油层系多、勘探程度低的特点,利用新三维地震数据体,对中部潜山进行构造落实、圈闭类型及成藏模式研究,明确了该区潜山发育受控于印支—燕山期挤压构造及喜山期盆缘伸展断裂,存在背斜潜山、翘倾断块潜山和走滑隐... 黄骅坳陷中部潜山具有含油层系多、勘探程度低的特点,利用新三维地震数据体,对中部潜山进行构造落实、圈闭类型及成藏模式研究,明确了该区潜山发育受控于印支—燕山期挤压构造及喜山期盆缘伸展断裂,存在背斜潜山、翘倾断块潜山和走滑隐伏潜山3种类型。背斜潜山主要发育在沿岸走滑带以东,勘探层系为奥陶系;翘倾断块潜山夹持于沿岸与孔西走滑带之间,勘探层系包括二叠系、中生界;走滑隐伏潜山发育在孔西走滑带两侧,勘探层系为二叠系及中生界。结合潜山供烃及内幕结构特点判断,认为中部潜山勘探主攻方向应集中在两大领域:其一是喜山期扭张运动中发育的翘倾断块潜山,紧邻歧口主生油气中心,双源供烃,油气源充沛,重点预探"新生古储型"南大港潜山,突破意义重大;其二是与潜山内幕存在的盲冲断层相关的走滑隐伏潜山,中、新生代经历了断裂改造,储层发育,着重探索"古生古储型"孔西走滑隐伏潜山油气藏,甩开勘探意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 成藏模式 地质特征 勘探方向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潜山成因分类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岳桐 王文庆 +2 位作者 卢刚臣 陈洪涛 卢宗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83,共9页
黄骅坳陷为典型独特的中—新生代叠合富油盆地,潜山在中—古生界不断获得油气发现。结合新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分析黄骅坳陷潜山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受印支—早燕山期挤压构造及晚燕山—喜山期伸展断裂控制,存在歧口和孔南两大潜山区。... 黄骅坳陷为典型独特的中—新生代叠合富油盆地,潜山在中—古生界不断获得油气发现。结合新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分析黄骅坳陷潜山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受印支—早燕山期挤压构造及晚燕山—喜山期伸展断裂控制,存在歧口和孔南两大潜山区。根据构造变形及演化特征划分为残丘型、断层反转型、原型挤压型和地形反转型4种潜山类型。残丘型潜山主要发育于歧口古背斜主体区,与印支—早燕山期古隆升区遭受的强烈剥蚀作用有关;断层反转型潜山环歧口古背斜而分布,古逆冲断层在晚燕山—喜山期掀斜反转而形成;原型挤压型潜山发育于孔南古挤压隆起中心,与印支—早燕山期潜山内幕断层盲冲挤压有关;地形反转型潜山主要发育于孔南古隆起周缘,与晚燕山—喜山期正向反转关联。4种类型潜山整体围绕歧口和孔南两大潜山区,呈"两区四带"规律性展布,并对应形成油气供—储有别的潜山油气勘探圈闭群,为寻找剩余油气的重要区域。研究结果对该区潜山领域油气资源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 成因分类 构造演化 油藏模式 勘探方向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港潜山带翼部成藏特点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11
17
作者 朱梓强 卢刚臣 +3 位作者 李玉海 赵秀丽 隋祥军 李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5,19,共6页
北大港潜山带位于歧口凹陷和板桥凹陷之间,主要分为构造主体区和构造围斜区两部分,具有明显的负反转构造演化特点。以往勘探都是以围绕潜山高点寻找构造油气藏为主,本次研究发现构造围斜部位具有紧邻油源断层、古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 北大港潜山带位于歧口凹陷和板桥凹陷之间,主要分为构造主体区和构造围斜区两部分,具有明显的负反转构造演化特点。以往勘探都是以围绕潜山高点寻找构造油气藏为主,本次研究发现构造围斜部位具有紧邻油源断层、古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上倾方向受分割断层或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封堵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勘探程度低,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港潜山带 逆冲断层 构造反转 风化壳 岩溶作用 油源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探区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勘探浅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常德双 卢刚臣 +3 位作者 孔凡东 李廷辉 丁学垠 陈洪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2期26-32,共7页
隐蔽油气藏勘探在大港油田油气勘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对该油田隐蔽油气藏中较为特殊的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从储层的形成机理到最终的成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主要内容包括:湖泊浅水滩、坝沉积学特征和湖泊浅水滩、坝油气... 隐蔽油气藏勘探在大港油田油气勘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对该油田隐蔽油气藏中较为特殊的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从储层的形成机理到最终的成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主要内容包括:湖泊浅水滩、坝沉积学特征和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类型及勘探实例介绍、勘探方法研究、勘探前景分析等。通过分析明确了该类油气藏成藏关键条件及分布的构造部位,为该类油气藏的寻找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技术 隐蔽油气藏 沉积学 地层 碳酸盐滩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油气开发区三维地震二次采集部署方法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范哲清 卢刚臣 +2 位作者 李玉海 孔凡东 郭德荣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1期51-57,共7页
在勘探成熟区仍赋存大量的油气资源,但此类地区的地震资料往往是多年度、不同仪器采集的,资料品质相差较大,不能满足深入勘探开发的要求。因此,需要结合各开发区的具体评价结果,在整体部署、分期实施等原则下对开发区进行高精度三维二... 在勘探成熟区仍赋存大量的油气资源,但此类地区的地震资料往往是多年度、不同仪器采集的,资料品质相差较大,不能满足深入勘探开发的要求。因此,需要结合各开发区的具体评价结果,在整体部署、分期实施等原则下对开发区进行高精度三维二次采集。针对这一问题,从5个方面对开发区的地震部署方法进行了阐述:①各油气开发区资源潜力的分析;②各开发区地震资料的评价;③开发区三维二次采集部署原则的制定;④采集区块的确定和采集要求的提出;⑤采集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三维地震 赋存 资源潜力 勘探开发 区块 采集 大港油田 油气开发 油气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勘探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常德双 卢刚臣 +1 位作者 孔凡东 李廷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30-31,共2页
根据湖泊浅水滩、坝的沉积学特征、有利储层的发育和分布规律及油藏类型,认为湖泊浅水滩、坝砂体有利于形成岩性尖灭油气藏、透镜体油气藏和地层超覆油气藏,提出了浅湖相滩、坝油气藏的勘探方法。通过对渤海湾盆地大港油田湖泊浅水滩、... 根据湖泊浅水滩、坝的沉积学特征、有利储层的发育和分布规律及油藏类型,认为湖泊浅水滩、坝砂体有利于形成岩性尖灭油气藏、透镜体油气藏和地层超覆油气藏,提出了浅湖相滩、坝油气藏的勘探方法。通过对渤海湾盆地大港油田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勘探实例分析,认为浅湖相滩、坝油气藏具有重大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湖泊 浅水 油气勘探 新生界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