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高压井生产测井技术应用研究及改进措施
1
作者 卢刚 魏民 +3 位作者 代妍 再米热·艾买江 常雨晨 田佳鹭 《石化技术》 2025年第5期423-424,共2页
分析了当前测井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如高温高压对测井工具的影响、数据采集的精度问题以及设备的耐腐蚀性不足等。针对这些技术瓶颈采取了多种改进措施,通过创新设计高温高压井测井设备,应用新型耐高温、高压材料和传感器,提升了设备的... 分析了当前测井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如高温高压对测井工具的影响、数据采集的精度问题以及设备的耐腐蚀性不足等。针对这些技术瓶颈采取了多种改进措施,通过创新设计高温高压井测井设备,应用新型耐高温、高压材料和传感器,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采用智能化测井技术,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优化了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突破无线测井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设备响应速度。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的局限性,显著提升了测井作业的效率与精度,为油气勘探及生产中的相关技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井 生产测井技术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氨废水短程硝化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卢刚 郑平 夏凤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1-246,共6页
含氨废水的短程硝化能够实现节能降耗,是目前废水生物脱氮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短程硝化的原理及基于短程硝化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的优势,探讨了温度、pH、溶解氧、游离氨、污泥龄等控制条件对实现短程硝化的影响以及适宜的参数范围... 含氨废水的短程硝化能够实现节能降耗,是目前废水生物脱氮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短程硝化的原理及基于短程硝化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的优势,探讨了温度、pH、溶解氧、游离氨、污泥龄等控制条件对实现短程硝化的影响以及适宜的参数范围,并介绍了短程硝化的工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氨废水 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 控制条件 SHARON工艺 OLAND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卢刚 徐高福 +4 位作者 刘乐群 张建和 李贺鹏 柏明娥 洪利兴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80,共9页
综述了中国对消落带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包括植被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被测试木本及草本植物生理生态、种子库和种子萌发特性等基础研究,以及植被恢复试验和工程辅助技术等应用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研究现状分析,认为今后应该... 综述了中国对消落带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包括植被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被测试木本及草本植物生理生态、种子库和种子萌发特性等基础研究,以及植被恢复试验和工程辅助技术等应用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研究现状分析,认为今后应该注重研究适生品种、不同造林方法、植被恢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技术、种子库和种子萌发特性、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的生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植被恢复与重建 品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海滨木槿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卢刚 李贺鹏 +3 位作者 张晓勉 陈燕 岳春雷 高智慧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5,共10页
通过人工模拟的方法研究了NaCl胁迫(0、0.3%、0.6%、0.9%)对海滨木槿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0.9%处理组1株第44 d死亡,盐胁迫对其他幼苗的生长影响不大;海滨木槿的光合指标随盐胁迫浓度、胁迫时间的变化而动态变化,至3... 通过人工模拟的方法研究了NaCl胁迫(0、0.3%、0.6%、0.9%)对海滨木槿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0.9%处理组1株第44 d死亡,盐胁迫对其他幼苗的生长影响不大;海滨木槿的光合指标随盐胁迫浓度、胁迫时间的变化而动态变化,至30 d,所有处理的叶绿素含量(Chl)恢复至正常水平,0.3%处理组的各指标中除了Rd和LCP外均恢复至正常水平,0.6%和0.9%处理组的各指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胁迫40 d,除了0.6%处理组的Rd和LCP显著高于对照,以及0.9%处理组的Pnmax显著低于对照(p<0.05)外,各指标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研究表明海滨木槿不仅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耐性,且对胁迫伤害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木槿 盐胁迫 光合特性 耐盐 生理特性 光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特征探讨 被引量:17
5
作者 卢刚 郑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8-194,共7页
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速率是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的主要流体力学特征,也是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状态参数。本文分析了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速率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速率的数学模型,并对决定两者的... 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速率是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的主要流体力学特征,也是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状态参数。本文分析了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速率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速率的数学模型,并对决定两者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 流体力学特征 气含率 液体循环速率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杆泵井偏磨腐蚀原因探析及防治 被引量:8
6
作者 卢刚 陈杰 +5 位作者 曾保森 胡义 李林苍 马宏伟 曾显香 智勤功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3期90-91,共2页
通过对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下馆陶单元抽油机井管杆偏磨腐蚀现状调查 ,分析造成管杆偏磨腐蚀的因素主要有井身结构、杆柱受交变载荷、产出液高含水及腐蚀介质等。为此 ,采取环空掺缓蚀剂、下镍磷镀油管及抽油杆、下塑胶抽油杆扶正器及下... 通过对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下馆陶单元抽油机井管杆偏磨腐蚀现状调查 ,分析造成管杆偏磨腐蚀的因素主要有井身结构、杆柱受交变载荷、产出液高含水及腐蚀介质等。为此 ,采取环空掺缓蚀剂、下镍磷镀油管及抽油杆、下塑胶抽油杆扶正器及下射流泵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有效延长了抽油机井的检泵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杆泵井 偏磨 腐蚀原因 防治 油井 抽油杆 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下互层状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卢刚 周志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99-1403,共5页
在总结缓倾状互层裂隙岩体的裂隙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给出了其裂隙网络生成方法;介绍了双重介质非饱和渗流理论,并基于此对缓倾状互层裂隙岩体的非饱和渗流场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互层状裂隙岩体降雨入渗条件下的非饱和渗流场的一些特征。
关键词 层状岩体 双重介质模型 降雨 非饱和渗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次生阔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卢刚 沈爱华 +4 位作者 张健 葛永金 袁位高 江波 朱锦茹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40,共5页
浙南次生阔叶树种资源丰富,常见的自然恢复乔木阔叶树种达60余个,频度大于10%的有青冈、木荷、苦槠、白栎、甜槠、枫香、红楠、野漆、栲树、樟、冬青、檫木、野柿和杨梅14个;但树种总量较为集中,其中青冈、木荷、苦槠和白栎4个树种的立... 浙南次生阔叶树种资源丰富,常见的自然恢复乔木阔叶树种达60余个,频度大于10%的有青冈、木荷、苦槠、白栎、甜槠、枫香、红楠、野漆、栲树、樟、冬青、檫木、野柿和杨梅14个;但树种总量较为集中,其中青冈、木荷、苦槠和白栎4个树种的立木总量占全部阔叶树种的65.14%。天然恢复条件下林分一般由1~5个乔木树种组成,其中乔木树种4个以下的占48.3%,乔木阔叶树种4个以下的占乔木树种4个以下的57.4%,只有10%的样地乔木树种数量超过10个;单位面积的乔木树种在3000株/hm2以下的占89.9%,不足2000株的占78.7%,1000株以下的占32.6%。根据各样地乔木层主要树种的重要值,浙南次生常绿阔叶林中青冈、苦槠、木荷、甜槠、枫香、石栎、米槠等种群为群落的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阔叶林 群落结构特征 浙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泵参数优化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9
作者 卢刚 于东光 +2 位作者 胡义 高成元 杜保才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2-53,共2页
为了提高射流泵井综合运行效率 ,开发了一个参数优化系统 ;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实现过程 ,并对关键部分做了分析 ;阐述了该系统在孤岛油田推广以后的运行效果 ;该软件的编制采用了 VC+ +程序设计语言 。
关键词 油气井 射流泵 喷射泵 泵效 参数优化 程序设计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结构制备及硅单电子晶体管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刚 陈治明 +3 位作者 毛胜春 马剑平 王建农 葛惟昆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0-73,共4页
介绍了用电子束光刻、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制备硅量子线和用电子束光刻、电子束蒸发以及剥离技术制备纳米金属栅的工艺方法;用这种工艺在p型SIMOX硅片上成功制造了一种单电子晶体管;在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上观测到明显的库仑阻塞效应和单电... 介绍了用电子束光刻、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制备硅量子线和用电子束光刻、电子束蒸发以及剥离技术制备纳米金属栅的工艺方法;用这种工艺在p型SIMOX硅片上成功制造了一种单电子晶体管;在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上观测到明显的库仑阻塞效应和单电子隧穿效应以及在固定的Vds电压下,源漏电流(Ids)随柵极电压(Vgs)变化的一系列周期变化的电流振荡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单电子晶体管 库仑阻塞 单电子隧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短程硝化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卢刚 郑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2-546,共5页
在启动气升式内循环短程硝化反应器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各操作条件对短程硝化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最优组合为: 温度35℃、pH 8.0、溶解氧质量浓度1.0 mg/L、反应器中氨氮质量浓度56 mg/L、水力停留时间16 h,其中pH、温度、溶... 在启动气升式内循环短程硝化反应器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各操作条件对短程硝化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最优组合为: 温度35℃、pH 8.0、溶解氧质量浓度1.0 mg/L、反应器中氨氮质量浓度56 mg/L、水力停留时间16 h,其中pH、温度、溶解氧质量浓度为显著因子.根据试验和分析结果,提出了短程硝化的“优先联合”控制策略.采用该控制策略对短程硝化反应器的运行进行优化,30 d的运行结果证明,反应器运行稳定,出水中[NO-2 ]/[NOx-]最低值为0.896,最高值为0.976,平均值为0.945,明显高于采用本控制策略前的[NO-2 ]/[NOx- ]平均值.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短程硝化反应器的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 短程硝化 正交试验 显著因子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鸟类罕见分布记录——白腰燕鸥
12
作者 黎越 程成 +2 位作者 周志琴 任荣霞 卢刚 《热带林业》 2025年第1期111-112,共2页
2024年4月,在海南东方和临高离岸海域拍摄到燕鸥类个体,经鉴定为白腰燕鸥,这一发现被认定为海南鸟类的罕见分布记录。该次记录的白腰燕鸥为中国的最南分布记录,对研究该物种的迁徙路线和地理分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白腰燕鸥 海南 罕见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复合射孔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刚 杨晓莉 史雪枝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84-488,共5页
针对川西地区复合射孔存在的降破效果不明显,部分井管柱出现严重变形等问题,研究了峰值压力和合理火药量的设计,运用ANSYS等软件开展复合射孔对油套管安全的影响。研究认为,ZJ、GM区块用直径139.7mm×壁厚7.72mm的P110套管完井,若... 针对川西地区复合射孔存在的降破效果不明显,部分井管柱出现严重变形等问题,研究了峰值压力和合理火药量的设计,运用ANSYS等软件开展复合射孔对油套管安全的影响。研究认为,ZJ、GM区块用直径139.7mm×壁厚7.72mm的P110套管完井,若固井质量好,峰值压力应小于130MPa;若固井质量差,峰值压力应小于110MPa。对于直径139.7mm×壁厚7.72mm的N80套管完井,不推荐采用复合射孔。计算2m直径89mm射孔枪峰值压力110MPa下,内置式、外置式和下挂式3种射孔方式的合理火药量分别为3.4、7.2、8.6kg;燃烧时间分别为43.4、74.1、88.3s。建议复合射孔枪以上30m采用长筛管或直径89mm×壁厚6.45mm的P110以上级别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射孔 套管 油管 峰值压力 合理火药量 安全评估 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资源开发中软岩巷道非线性三维仿真与虚拟卸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卢刚 郑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2-396,共5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5 .6对软岩巷道进行非线性三维仿真 ,模拟了软岩巷道在工程力作用下的变形及蠕变特征。并根据仿真结果 ,对巷道进行虚拟卸压分析 ,以助于优化设计。
关键词 地下资源开发 软岩巷道 非线性三维仿真 虚拟卸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好氧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氮亏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卢刚 郑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内循环好氧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运行过程中氮素物料衡算提供依据 ,针对氮亏损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指出氨逃逸是导致氮亏损的原因 ,而反应器中的氨氮浓度C0 、温度t和pH值是影响氨逃逸的因素。基于双膜理论和热力学原理 ,构建了氨逃逸... 为内循环好氧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运行过程中氮素物料衡算提供依据 ,针对氮亏损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指出氨逃逸是导致氮亏损的原因 ,而反应器中的氨氮浓度C0 、温度t和pH值是影响氨逃逸的因素。基于双膜理论和热力学原理 ,构建了氨逃逸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试验测定模型参数KNH3=0 .6 92L/h ,采用模型计算的氮亏损量与反应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测的氮亏损量吻合良好 ,平均相对误差仅为 6 .6 1% ,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氮亏损。进一步对影响氨逃逸的因素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分析 ,结果表明 ,pH值对氨逃逸速率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好氧颗粒污泥床 氮亏损 氨逃逸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环流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的氮损失(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刚 郑平 +1 位作者 胡宝兰 金仁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28,共6页
对内环流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的氮损失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逃逸是氮损失的主要致因.基于双膜理论和热力学原理,构建了氨逃逸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氨逃逸的影响因子.该模型预测值与反应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测的氮损失量基本吻合.... 对内环流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的氮损失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逃逸是氮损失的主要致因.基于双膜理论和热力学原理,构建了氨逃逸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氨逃逸的影响因子.该模型预测值与反应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测的氮损失量基本吻合.进一步对影响氨逃逸的因素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pH值对氨逃逸速率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环流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 氮损失 氨逃逸 动力学模型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药物动力学简介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刚 程刚 陈济民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介绍了群体药物动力学的定义及统计理论。
关键词 群体药物动力学 群体参数 P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网络渗流理论的软硬互层状岩体渗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卢刚 周志芳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4期41-44,共4页
为研究软硬互层状岩体的渗透规律,根据层状岩体中的裂隙发育规律,把互层状岩体简化为由层面裂隙和构造裂隙组成的离散裂隙介质,建立了互层状岩体渗流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并根据裂隙交叉处的流量守恒原理求解其渗流场。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 为研究软硬互层状岩体的渗透规律,根据层状岩体中的裂隙发育规律,把互层状岩体简化为由层面裂隙和构造裂隙组成的离散裂隙介质,建立了互层状岩体渗流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并根据裂隙交叉处的流量守恒原理求解其渗流场。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讨论了切层裂隙开度对垂直方向渗流的影响,得到了互层状岩体渗透场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层间裂隙 切层裂隙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结构制备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刚 陈治明 +1 位作者 王建农 葛惟昆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1-302,共2页
随着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 ,纳米结构器件必将成为将来的集成电路的基础 .本文介绍了几种用电子束光刻、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制备硅量子线、量子点和用电子束光刻、电子束蒸发以及剥离技术制备纳米金属栅的工艺方法 ;用这种工艺方法在P型SIMO... 随着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 ,纳米结构器件必将成为将来的集成电路的基础 .本文介绍了几种用电子束光刻、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制备硅量子线、量子点和用电子束光刻、电子束蒸发以及剥离技术制备纳米金属栅的工艺方法 ;用这种工艺方法在P型SIMOX硅片上成功制造的一种单电子晶体管 ,在其电流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单电子晶体管 库仑阻塞 单电子隧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裂隙岩体有自由面的渗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刚 陈静 周志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73,197,共4页
针对互层状裂隙岩体中的渗流问题,总结了互层状裂隙岩体中的层面裂隙和构造裂隙发育规律,提出了一种互层状岩体中裂隙网络生成方法并基于双重介质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分析了软岩中存在和不存在切层裂隙两种情况下自由面渗流问题,讨论... 针对互层状裂隙岩体中的渗流问题,总结了互层状裂隙岩体中的层面裂隙和构造裂隙发育规律,提出了一种互层状岩体中裂隙网络生成方法并基于双重介质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分析了软岩中存在和不存在切层裂隙两种情况下自由面渗流问题,讨论了层面裂隙、层间裂隙和切层裂隙隙宽对自由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互层状裂隙岩体有自由面渗流中可能出现多层自由面的现象,取决于层间、切层及层面裂隙隙宽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双重介质模型 自由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