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式细胞术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芬 罗俊 +2 位作者 袁康凯 李月凤 卢光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5,共3页
目的:采用流式细胞术,探讨网织红细胞(Ret)参数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确诊的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100例为溶血病组,另选择生后7 d内溶血... 目的:采用流式细胞术,探讨网织红细胞(Ret)参数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确诊的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100例为溶血病组,另选择生后7 d内溶血病放散试验阴性的足月黄疸患儿100例为非溶血病组,应用血液分析仪检测两组患儿的Ret百分率(Ret%)、未成熟Ret比率(IRF)、Ret成熟指数(RMI)及低、中、高荧光Ret百分率(LFR%、MFR%、HFR%)。应用ROC分析Ret%和IRF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儿Ret%、IRF、LFR%、MFR%、HFR%、R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日龄增加,Ret%、IRF逐渐降低,LFR%逐渐升高。Ret%和IRF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分别为0.80和0.6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25和28.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80%和80%、57%。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Ret参数有助于判断红细胞的活动度,了解Ret在新生儿溶血病自然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 新生儿 溶血病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平 陈睿 +1 位作者 马丽亚 卢光进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5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TLR2、TLR4)在新生儿败血症病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不同胎龄(31~42周)新生儿分为败血症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败血症组感染后第1天、第7~10天和非感染组...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TLR2、TLR4)在新生儿败血症病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不同胎龄(31~42周)新生儿分为败血症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败血症组感染后第1天、第7~10天和非感染组第1天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和粒细胞表面TLR2、TLR4蛋白表达;同时检测血CRP、WBC、血小板。结果感染后第1天,败血症组TLR2蛋白在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表达水平及CRP均高于非感染组( P均<0.05);第7~10天,TLR2在粒细胞的表达水平接近对照组,而在单核细胞中则持续高表达( P<0.05)。败血症组TLR4在粒细胞表面持续低表达,在单核细胞表达高于粒细胞( P<0.05);第7~10天,TLR4在单核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接近对照组,但与第1天比P<0.05。两组治疗前后WBC、血小板均变化不明显。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TLR2、TLR4蛋白表达异常增高,提示TLR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新生儿的抗感染免疫机制,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TOLL样受体 流式细胞术 模式识别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罗俊 王维 +3 位作者 徐芬 马丽亚 陈朝红 卢光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8-12,共5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评价口服小剂量红霉素[3~15 mg/(kg.d)]防治早产儿(胎龄<37周)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相关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 目的:利用Meta分析评价口服小剂量红霉素[3~15 mg/(kg.d)]防治早产儿(胎龄<37周)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相关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共266例患者)。各研究中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早产儿的胎龄、体重及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组患儿达到完全肠道喂养所需时间缩短(加权均数差=-3.499,5%可信区间-4.26~-2.71,P<0.0001);胎龄≤32周亚组分析示达到完全肠道喂养所需时间也缩短(加权均数差=-2.95,95%可信区间-3.95~-1.96,P<0.0001);需完全肠道外营养所需时间也缩短(加权均数差=-2.45,95%可信区间-4.49~-0.41,P<0.0001)。结论:系统评价结果支持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目前的样本量不够大,尚需大样本量的严格设计的、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早发型B族链球菌败血症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幽 陈睿 +1 位作者 吴志军 卢光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6例新生儿早发性GBS败血症病例,分析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16例早发型GBS败血症中足月儿8例... 目的:探讨早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6例新生儿早发性GBS败血症病例,分析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16例早发型GBS败血症中足月儿8例,早产儿8例;1 h内起病9例,均表现为呼吸困难,临床合并肺炎,有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可能;1~3 d起病7例,临床表现以败血症或化脓性脑膜炎为主;并发肺炎12例、休克5例、化脓性脑膜炎3例(均为足月儿)。药敏试验显示GB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敏感。死亡3例,均为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生后72 h内死亡);脑积水1例,腹腔引流术后,确诊脑瘫;1例脑室扩大。结论:早发型GBS败血症早期起病以呼吸道表现为主,1~3 d起病以败血症及颅内感染为主要表现,有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及死亡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败血症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陷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平 周北燕 +1 位作者 马丽亚 卢光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发病的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陷病(OTCD)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1例新生儿OTCD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并对我国已报道病例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OTCD病例临床罕见,缺乏家族史,已有报道女性多为迟发性,男性多为新生儿...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发病的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陷病(OTCD)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1例新生儿OTCD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并对我国已报道病例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OTCD病例临床罕见,缺乏家族史,已有报道女性多为迟发性,男性多为新生儿期发病,临床表现与血氨水平、酶缺陷程度有关,多以消化道和神经精神病症为主,发病越早病情越重、预后越差;急性期血氨显著增高,尿有机酸分析示乳清酸明显增高,血氨基酸分析多提示瓜氨酸降低、谷氨酸增高和鸟氨酸增高。结论:对原因不明的急、慢性脑病患者应进行血氨测定,并行血、尿质谱分析明确诊断,有条件者应行OTC基因检测及家系分析,明确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氨血症 尿素循环障碍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及其精度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卢光进 黄世斌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79-81,共3页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可以代替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控制,主要有对向观测法和中间观测法。在这两种方法中,前者将大气折光系数作为常数考虑,认为各个方向的折光系数相同,这与实际的情况有出入。而中间观测法则将大气折光系数作为变量处理,并...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可以代替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控制,主要有对向观测法和中间观测法。在这两种方法中,前者将大气折光系数作为常数考虑,认为各个方向的折光系数相同,这与实际的情况有出入。而中间观测法则将大气折光系数作为变量处理,并加以改正。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站仪 三角高程 精度 对向观测法 中间观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