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教师流动制的原理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卢俊勇 陶青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健康的教师流动,应该是受社会供求关系调节,在满足每一所学校师资需求的基础上,保证每一个教师都能够"人尽其才"。然而,现如今各地风风火火推行的教师流动制,却试图依靠行政命令,强行扯齐拉平、削峰填谷,这不仅达不到教育均... 健康的教师流动,应该是受社会供求关系调节,在满足每一所学校师资需求的基础上,保证每一个教师都能够"人尽其才"。然而,现如今各地风风火火推行的教师流动制,却试图依靠行政命令,强行扯齐拉平、削峰填谷,这不仅达不到教育均衡的初衷,反而会造成教育活力的丧失。因为它违背了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降低了教师职业"稳定性"的吸引力,破坏了"优胜劣汰"的教育生态法则,助长了"教师择校",进而滋生了新的教育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流动制 人的本性 教育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主义”抑或“整体主义”:当代教育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卢俊勇 陶青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共4页
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是两种彼此相对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主导观念,它强调以学生需要为本、学生个性化与儿童的个人理解;整体主义是东方文化主导观念,它强调以社会需要为本、学生社会化与强制性灌输。当前,无论个人主义还是整... 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是两种彼此相对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主导观念,它强调以学生需要为本、学生个性化与儿童的个人理解;整体主义是东方文化主导观念,它强调以社会需要为本、学生社会化与强制性灌输。当前,无论个人主义还是整体主义都陷入了困境,需要得到整合和超越,即纳入集体化内容,丰富和充实当代语境下的个人主义内涵,从而将教育改革建立在坚实的"整体化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根基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义 整体主义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个性为本:当代教育的价值重塑--社会变革中教育价值的寻求 被引量:1
3
作者 卢俊勇 陶青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3,共4页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革命改变了关于人的素质的观念。社会生产提高了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要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首先就要成为一名有个性的人。然而,分析表明,"个性为本"教育价值在当代中国的确立,遭遇到来自于强调整体而忽视...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革命改变了关于人的素质的观念。社会生产提高了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要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首先就要成为一名有个性的人。然而,分析表明,"个性为本"教育价值在当代中国的确立,遭遇到来自于强调整体而忽视个体、强调统一而忽视差异、强调继承而忽视创新的传统文化的阻滞。因此,教育要培养有个性的人,必须从文化更新入手,改造思想,树立以个性为本的文化观念,变革实践,构建以个性为本的育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教育价值 以个性为本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学校中的家校合作:本质、意义与策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验与学校经验的统一 被引量:11
4
作者 卢俊勇 陶青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6,共5页
农村学校中的家校合作,是指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由农村学校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经验与家庭经验统一起来:儿童家庭经验能够为学校经验的获得提供基础,而儿童在学校获得的经验又能为家庭经验进行智力方面的阐释与澄清,从而有效地促进儿... 农村学校中的家校合作,是指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由农村学校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经验与家庭经验统一起来:儿童家庭经验能够为学校经验的获得提供基础,而儿童在学校获得的经验又能为家庭经验进行智力方面的阐释与澄清,从而有效地促进儿童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以及道德等方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获得的学校经验,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发展,防止儿童受到意外伤害,有助于培养儿童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有利于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为了更好地进行家校合作,学校应该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活作经验为出发点进行物理环境、课程、教学以及评价方面的重建,而儿童生活的家庭与社区则应该在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以及文化环境方面进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校 农村留守儿童 家校合作 经验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小学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关键转变——实习指导教师培训:美国做法与有效策略 被引量:8
5
作者 卢俊勇 陶青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1,共5页
实习指导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延伸,从中小学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关键转变有一个过程。实习指导是看不见的、复杂的专业行为,而非简单的、个人的师傅带徒弟。实习指导教师需要专门支持去开发他们作为教师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性向。因此,... 实习指导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延伸,从中小学教师到教师教育者的关键转变有一个过程。实习指导是看不见的、复杂的专业行为,而非简单的、个人的师傅带徒弟。实习指导教师需要专门支持去开发他们作为教师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性向。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培训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美国的实践表明,实习指导教师培训应该启发思维而非传授技巧、实习指导教师培训应该坚持长期性原则、实习指导教师培训依赖中小学校与大学深度合作。在我国,实习指导教师培训也应该成为教师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并尽快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培训相关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指导教师培训 中小学教师 教师教育者 美国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自由:当代教育的价值诉求 被引量:1
6
作者 卢俊勇 陶青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5,共5页
"个性自由"应当成为当代教育的价值诉求。它根源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个性人生成的需要,针对的是伦理文化教育中"善的神话"、理性文化教育中"真的僭越"和"美的泛滥"所导致的人性分裂。它的实质在... "个性自由"应当成为当代教育的价值诉求。它根源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个性人生成的需要,针对的是伦理文化教育中"善的神话"、理性文化教育中"真的僭越"和"美的泛滥"所导致的人性分裂。它的实质在于将真善美统摄于个性自由,从而用个性自由来协调真善美之间的张力,即通过"启真"获得"认识上的自由"、通过"寻真"获得"思想上的自由"、通过"导善"获得"意志上的自由"、通过"立善"获得"行动上的自由"、通过"审美"获得"情感上的自由"、通过"求美"获得"心灵上的自由",最终使人发展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善美 个性自由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个性为本:当代教育的价值重塑——社会变革中教育价值的寻求 被引量:1
7
作者 卢俊勇 陶青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共4页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革命改变了关于人的素质的观念。社会生产提高了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要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首先就要成为一名有个性的人。然而,分析表明,"个性为本"教育价值在当代中国的确立,遭遇到来自于强调整体而忽视...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革命改变了关于人的素质的观念。社会生产提高了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要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首先就要成为一名有个性的人。然而,分析表明,"个性为本"教育价值在当代中国的确立,遭遇到来自于强调整体而忽视个体、强调统一而忽视差异、强调继承而忽视创新的传统文化的阻滞。因此,教育要培养有个性的人,必须从文化更新入手,改造思想,树立以个性为本的文化观念;变革实践,构建以个性为本的育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价值 以个性为本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