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光共聚交联制备GelMA/PEGDA水凝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毅虎 张兵 +3 位作者 马铭 卢伟鹏 王佳宁 郭燕川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4-580,共7页
为避免物理交联明胶基水凝胶的热不稳定性,以及化学方法交联明胶基水凝胶存在的毒性,本文采用丙烯酰化的方法将甲基丙烯酸酐(MA)与明胶反应,在明胶分子链上引入双键结构,并且实现了紫外光照射引发甲基丙烯酰胺基明胶(GelMA)与聚乙二醇... 为避免物理交联明胶基水凝胶的热不稳定性,以及化学方法交联明胶基水凝胶存在的毒性,本文采用丙烯酰化的方法将甲基丙烯酸酐(MA)与明胶反应,在明胶分子链上引入双键结构,并且实现了紫外光照射引发甲基丙烯酰胺基明胶(GelMA)与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共聚交联制备水凝胶。研究了不同的MA加入量对明胶修饰度的影响,并对GelMA/PEGDA交联水凝胶理化性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体系中PEGDA含量增加,能释放更多的自由基,增加交联反应的活性和程度,使水凝胶形成更加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并且GelMA/PEGDA交联水凝胶在37℃比GelMA交联水凝胶更加稳定。GelMA/PEGDA交联水凝胶将来有望成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紫外光聚合 甲基丙烯酰胺基明胶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自适应集成残差主成分分析的复杂非线性过程监测
2
作者 唐徐佳 卢伟鹏 颜学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多元统计监测方法常使用正常数据选取特征,而现实过程中,不同的故障将影响不同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可能随着时间和控制系统的作用而变化。当故障发生并随时间变化时,要想获得更好的故障检测能力,就需要聚集有效的故障敏感特征。本文提... 多元统计监测方法常使用正常数据选取特征,而现实过程中,不同的故障将影响不同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可能随着时间和控制系统的作用而变化。当故障发生并随时间变化时,要想获得更好的故障检测能力,就需要聚集有效的故障敏感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层自适应集成残差主成分分析(AERPCA)模型,其子模型包含不同的特征,并突出地呈现一个或多个相关故障。首先,根据正常数据计算主成分分析(PCA)特征,利用不同特征构建线性子模型和相应的残差空间。考虑到残差空间的非线性特性及有效特征更为分散,采用核PCA(KPCA)提取不同的特征并组成同一残差空间下不同KPCA子模型。然后,利用贝叶斯方法获取集成KPCA子模型,完成各残差空间的划分和集成。最后,在主空间中获得多个线性子模型以及在残差空间中获得多个集成的非线性子模型后,利用滑动窗口确定当前时刻监控效果最好的模型。采用田纳西-伊士曼过程验证了AERPCA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学习 自适应过程 核主成分分析 非线性过程监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滴灌带配置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卢伟鹏 张龙龙 +2 位作者 杨建平 刁明 姜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滴灌带配置对新疆滴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春小麦品种新春44号为材料,设置3种滴灌带配置:1管1行(TR4,对照)、1管6行(TR6)和1管8行(TR8),研究靠近滴灌带的第1(R1)、第2(R2)、第3(R3)和第4行(... 【目的】研究不同滴灌带配置对新疆滴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春小麦品种新春44号为材料,设置3种滴灌带配置:1管1行(TR4,对照)、1管6行(TR6)和1管8行(TR8),研究靠近滴灌带的第1(R1)、第2(R2)、第3(R3)和第4行(R4)行间植株产量的差异。【结果】TR6和TR8植株叶面积比TR4分别减少了5.80%和8.69%,其株高降低了1.03%和2.71%。各行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随着滴灌带间距的增长而下降,R1和R2行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R3和R4行,其它各项指标也呈相近的趋势,R3和R4常处于水分亏缺状态。【结论】水肥条件下滴灌春小麦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为直接效应,千粒重为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滴灌带配置 干物质 灌浆速率 叶面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管行比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静悟 杨建平 +5 位作者 卢伟鹏 张龙龙 张曦 刘怡辰 李卫华 姜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81-1989,共9页
【目的】研究扩大管行比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新春22号和新春44号为供试材料,设置1管4行(TR4)、1管6行(TR6)和1管8行(TR8),3种不同的管行比滴灌带配置方式,测定不同管行比种植方式下,滴灌... 【目的】研究扩大管行比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新春22号和新春44号为供试材料,设置1管4行(TR4)、1管6行(TR6)和1管8行(TR8),3种不同的管行比滴灌带配置方式,测定不同管行比种植方式下,滴灌春小麦植株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指标。【结果】不同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的单株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随带宽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且均以TR4处理为最大。在TR4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的总干物质积累量于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且新春44号干物质积累量高于新春22号。新春44号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速率均高于新春22号。2个品种的籽粒产量均随着带宽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TR4处理下,新春22号和新春44号的籽粒产量分别为7716.45和8096.48 kg/hm^(2)。【结论】在TR6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降幅较小,新春44号产量降幅度小于新春22号,且新春44号籽粒产量高于新春22号。新春44号更适于在大管行比滴灌种植方式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春小麦 干物质积累 转运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山港跨海特大桥钢板除锈防腐试验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卢伟鹏 王俊超 胡安技 《西部交通科技》 2017年第10期68-72,共5页
文章结合铁山港跨海特大桥钢板除锈防腐试验,分析了钢板锈蚀的原因,介绍了钢板除锈防腐的施工工艺,并对施工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钢板 除锈防腐 分析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管行比对新疆滴灌春小麦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龙龙 卢伟鹏 +3 位作者 杨建平 万文亮 刁明 姜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氮素的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3个种植方式(TR:常规播种;K:宽窄行播种;S:缩行缩带宽播种)和3个滴灌配置(1管4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2行,R1、R2行;1管6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3行,R1、R2...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氮素的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3个种植方式(TR:常规播种;K:宽窄行播种;S:缩行缩带宽播种)和3个滴灌配置(1管4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2行,R1、R2行;1管6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3行,R1、R2、R3行;1管8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4行,R1、R2、R3、R4行),小麦品种为新春44号和新春22号,研究扩大管行比对新疆滴灌春小麦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1管6行滴灌配置方式下,R3行单株干物质积累大于R2行,1管8行滴灌配置方式下,R4行单株干物质积累大于R3行,不同种植方式间干物质积累量TR4﹥K6﹥S6﹥K8﹥S8;在1管6行滴灌配置方式下,K6单株氮素积累量高于S6;在1管8行滴灌配置方式下,K8单株氮素积累量高于S8。在1管6行滴灌配置方式下单株氮素积累量R1﹥R2﹥R3,1管8行滴灌配置方式下,R1﹥R2﹥R3﹥R4;扩大管行比种植模下S6产量最高,新春22号为487.59 kg/667m^2,新春44号为536.56 kg/667m^2,各种植模式行间产量表现为由近行到远行先降低后边行升高。【结论】在扩大管行比情况下同时缩小行距有利于小麦边行单株干物质的积累,且2品种间新春44号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高于新春22号;在扩大管行比情况下同时缩小行距有利于小麦边行单株氮素积累量的积累,且2品种间新春44号单株氮素积累量高于新春22号;K6、S6种植模式中的R3行产量高于R2行、K8、S8种植模式中R4行产量高于R3行;扩大管行比种植模式下,S6产量与TR4差异不显著,且表现最优;新春44号行间变异系数比新春22号小,且在不同种植模式下,新春44号产量均高于新春22号,扩大管行比种植模式下,S6种植模式的产量与TR4种植模式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表现最优;在新疆滴灌小麦生产中,推荐选择行间变异系数小的新春44号,其中最优种植模式为S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扩大管行比 干物质 氮素积累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管行比滴灌模式对新疆十二个春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兰 杨建平 +5 位作者 卢伟鹏 张龙龙 王江丽 姜东 李卫华 刁明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3期10-16,共7页
为节约成本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筛选出适用于大管行比滴灌模式的小麦品种,2017年,在新疆石河子开展大管行比模式(TR6,1管6行;TR8,1管8行)下的春小麦滴灌试验。通过比较分析十二个小麦品种(系)的叶面积指数和灌溉水利用率,以及产量的行... 为节约成本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筛选出适用于大管行比滴灌模式的小麦品种,2017年,在新疆石河子开展大管行比模式(TR6,1管6行;TR8,1管8行)下的春小麦滴灌试验。通过比较分析十二个小麦品种(系)的叶面积指数和灌溉水利用率,以及产量的行间差异,初步结果表明,新春31和新春44叶面积指数较大且行间变异较小,产量行间差异较小,且产量较高。TR8模式下新春31号的灌溉水利用率较高,TR6滴灌模式下,新春31号和新春44号均有较高的灌溉水利用效率。综合认为,新春31号和新春44号比较符合新疆滴灌小麦节水、稳产、高效的筛选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模式 节水灌溉 春小麦 产量 叶面积指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行位效应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杨建平 吕钊彦 +4 位作者 张龙龙 卢伟鹏 刁明 李卫华 姜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78,共10页
为明确TR6(“一管6行”)与TR8(“一管8行”)滴灌条件下水氮供应量及其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的影响,种植来自新疆、内蒙古、宁夏等不同地区的20个春小麦品种(系),调查了小麦行间水氮供应量及不同品种的籽粒品质。结果表明TR6滴灌模式下... 为明确TR6(“一管6行”)与TR8(“一管8行”)滴灌条件下水氮供应量及其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的影响,种植来自新疆、内蒙古、宁夏等不同地区的20个春小麦品种(系),调查了小麦行间水氮供应量及不同品种的籽粒品质。结果表明TR6滴灌模式下,R2、R3小麦行水分供应量相对于R1(离滴灌带最近行)分别减少32.40%~33.08%、60.52%~61.51%,土壤氮素供应量相对于R1依次减少20.76%~32.40%、55.80%~60.52%。TR8滴灌模式下,R2、R3、R4小麦行水分供应量相对于R1分别减少35.57%~37.17%、60.70%~61.00%、83.29%~83.42%,土壤氮素供应量相对于R1分别减少22.72%~26.18%、54.67%~57.09%、80.16%~80.88%。两种滴灌模式下,氮素供应量的行间变异系数均低于对应的水分供应量行间变异系数。两种滴灌模式下所有品种籽粒品质的行间变异系数最大为9.12%,小于水分与氮素供应量最小行间变异系数37.87%。TR6滴灌模式下,各品种蛋白质含量,沉降值、湿面筋、淀粉含量的行间变异系数均显著低于TR8滴灌模式的(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直链淀粉含量与主成分1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685,与第二主成分呈负相关。沉降值与主成分2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284。不同年度与滴灌模式下,新春37号、新春38号与津强7号位于沉降值、湿面筋、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的聚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行位效应 小麦 品种 水氮供应量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春小麦水分截获量及植株氮素积累与分配特征
9
作者 杨建平 李鹏兵 +4 位作者 卢伟鹏 张龙龙 李召峰 李卫华 姜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69-1578,共10页
【目的】研究“1管6滴灌模式”下,滴灌春小麦水分截获量及不同品种远近行氮素积累与转运特征,分析其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在“1管6滴灌模式”下,春小麦品种来自新疆、内蒙古、宁夏等不同地区的7个品种(系),研究距滴管带远... 【目的】研究“1管6滴灌模式”下,滴灌春小麦水分截获量及不同品种远近行氮素积累与转运特征,分析其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在“1管6滴灌模式”下,春小麦品种来自新疆、内蒙古、宁夏等不同地区的7个品种(系),研究距滴管带远近不同行(距滴管带最近行记为R1、中间行记为R2、最远行记为R3)在小麦发育关键时期开花期与成熟期植株各部位的氮素积累量。【结果】“1管6滴灌模式”下,小麦生长的重要阶段拔节期-孕穗期与孕穗期-开花期远行R3灌水截获量为59与56mm,与该时段最大蒸散量62与43mm相近;小麦品种开花期各器官氮营养指数、开花期与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转运氮、籽粒蛋白质的行间降低幅度均小于灌水截获量的降低幅度(R2与R3相对于R1依次降低33.6%与60.3%);小麦花前氮素转运率、转运氮对籽粒的贡献率、氮收获指数R2与R3相对于R1依次升高(津强7号花前氮素转运率、转运氮对籽粒的贡献率依次降低);各器官开花期氮素积累量与再转运氮素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1,茎鞘、叶片、穗的再转运氮与对应的开花期氮营养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3、0.643、0.717,籽粒氮素积累量与再转运氮、花后氮素积累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8与0.737。【结论】“1管6滴灌模式”下,小麦各行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不会受到水分胁迫;植株体内营养状况越好,花前氮素转运量越大;籽粒氮素主要来源于花前氮素的转运,“1管6滴灌模式”下,远行R2与R3的花前氮素转运率、转运氮对籽粒的贡献率、氮收获指数相对于R1会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滴灌 氮素 转运 分配 氮营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加快土建预算工程量计算的方法
10
作者 卢伟鹏 《浙江建筑》 1992年第2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土木工程 预算 工程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