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卞龙艳 潘红宁 宗永忠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4期2236-2237,共2页
目的探讨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开展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参与本研究的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102名分为实验组50人和对照组52人,实验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以及对实验组护生采用自制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目的探讨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开展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参与本研究的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102名分为实验组50人和对照组52人,实验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以及对实验组护生采用自制量表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约9分,操作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约6分,两组成绩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护生对PBL教学法满意度高。结论PBL教学法能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护生综合素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护理教育 工学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卞龙艳 庄敏 +1 位作者 李姝 戴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7-322,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myocardial infarction-associated transcript,MIAT)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HLE-B3,分为空白对...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myocardial infarction-associated transcript,MIAT)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HLE-B3,分为空白对照组、H_(2)O_(2)组、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质粒)、si-MIAT组(慢病毒感染siMIAT质粒)、si-MIAT+miR-22 inhibitor组(慢病毒感染siMIAT质粒+脂质体转染miR-22 inhibitor),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细胞均用100μmol·L^(-1) H_(2)O_(2)培养12 h。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各组细胞中lncRNA-MIAT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双荧光素酶和RNA结合蛋白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lncRNA-MIAT和miR-22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38 MAPK、p-p38 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JNK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_(2)O_(2)组可诱导HLE-B3细胞lncRNA-MIAT表达上调,miR-22表达降低(均为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si-MIAT组细胞miR-22相对表达量升高,而与si-MIAT组相比,si-MIAT+miR-22 inhibitor组细胞miR-22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H_(2)O_(2)组相比,si-MIAT+H_(2)O_(2)组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和MDA、ROS含量降低,BAX蛋白、p-p38 MAPK/p38 MAPK比值、p-JNK/JNK比值均降低(均为P<0.05)。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lncRNA-MIAT靶向结合miR-22,且p38是miR-22的下游靶基因。与si-MIAT+H_(2)O_(2)组相比,si-MIAT+miR-22 inhibitor+H_(2)O_(2)组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和MDA、ROS含量增加,BAX蛋白、p-p38 MAPK/p38 MAPK比值、p-JNK/JNK比值均增加(均为P<0.05)。结论lncRNA-MIAT具有海绵吸附miR-22的作用,敲低lncRNA-MIAT可通过上调miR-22表达进而抑制p38 MAPK/JNK通路活化,抑制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 miR-22 凋亡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悦 卞龙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3期183-184,187,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选择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110例,分析110例患者基本情况,并在患者术后6个月后和12个月后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价...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选择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110例,分析110例患者基本情况,并在患者术后6个月后和12个月后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术后12个月比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SF-3各维度评分均有所提高,两个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结果显示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长短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要素,医护人员应根据调查结果对提高幅度小的维度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结肠造口术 生活质量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