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卞维柏
张睿轩
潘建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73-4186,共14页
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制备方法较多,也是最有潜力进行工业化制备生产并实际应用的吸附提锂材料。由于不同制备方法具有各自的技术特点与局限性,所制备出的离子筛材料在形态、选择性、吸附容量及结构稳定性等方面也各有不同,总结归纳出...
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制备方法较多,也是最有潜力进行工业化制备生产并实际应用的吸附提锂材料。由于不同制备方法具有各自的技术特点与局限性,所制备出的离子筛材料在形态、选择性、吸附容量及结构稳定性等方面也各有不同,总结归纳出这些制备方法的技术优势与不足及离子筛材料的特点,对设计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离子筛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水热法等几种常见方法制备无机金属锂离子筛的研究工作进展,主要探讨了这些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无机金属锂离子筛的微结构、性状、结晶度、吸附容量等综合性能,并重点论述了对应制备方法的技术优势与不足,还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制备吸附性能优异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的技术瓶颈,并结合技术方法特点提出了针对不同方法制备吸附性能优异离子筛材料可采取的一些方法措施,以期推动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规模化生产制备并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
无机金属锂离子筛
制备方法
选择性吸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酵母/硅复合材料对铈(Ⅲ)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卫红
宋玉君
+2 位作者
欧红香
卞维柏
潘建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酵母/硅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铈离子的吸附行为.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初始pH值、吸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温度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从动力学、等温吸附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傅...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酵母/硅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铈离子的吸附行为.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初始pH值、吸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温度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从动力学、等温吸附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探讨了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H=5.5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20 min后吸附过程趋于平衡;共存离子对铈的吸附影响不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描述了酵母/硅复合材料对铈的吸附动力学行为.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材料的吸附平衡性能,表明该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298 K时,最大吸附量为36.1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硅复合材料
铈
吸附
等温模型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选择性吸附提锂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2
3
作者
卞维柏
潘建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06-2217,共12页
锂及其化合物既是一种绿色能源材料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在相关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且需求量一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海水、盐湖卤水中蕴藏着储量巨大的锂矿资源,为了满足强劲的市场需求,从海水、盐湖卤水中分离提取锂资源具有重要的...
锂及其化合物既是一种绿色能源材料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在相关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且需求量一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海水、盐湖卤水中蕴藏着储量巨大的锂矿资源,为了满足强劲的市场需求,从海水、盐湖卤水中分离提取锂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战略意义。由于卤水中锂离子浓度低、成分复杂、盐湖卤水还具有高镁锂比特点,选择性分离提取锂资源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锰系离子筛、钛系离子筛、有机冠醚及其衍生物等选择性吸附单元为出发点,分别分析了各自的结构特点及吸附提锂机制,对基于锰系、钛系和有机冠醚及其衍生物的复合提锂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基于以上选择性吸附单元的复合吸附材料制备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仍然存在的问题,对今后选择性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
选择性吸附
锂离子筛氧化物
冠醚单体及衍生物
复合吸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吸附技术及吸附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4
作者
卞维柏
潘建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4-319,共16页
电吸附技术得益于环保、清洁、简单和节能的技术优势,在海水脱盐淡化及污染物吸附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如何构建高电荷容量的吸附电极是构建高效电吸附装置、提高吸附效率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电吸附技术原理出发,介绍了电吸附技...
电吸附技术得益于环保、清洁、简单和节能的技术优势,在海水脱盐淡化及污染物吸附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如何构建高电荷容量的吸附电极是构建高效电吸附装置、提高吸附效率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电吸附技术原理出发,介绍了电吸附技术吸附储存离子的双电层理论模型,并对电吸附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随后从吸附电极材料制备角度对碳吸附电极、层状金属氧化物吸附电极、复合型吸附电极分别进行综述,对每一类电极材料特点及不足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了针对各类材料不足之处的解决方案,并基于高效电吸附技术实际应用目标,对吸附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吸附技术
双电层
碳材料吸附电极
层状金属氧化物电极
复合型吸附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印迹聚合物及其外场强化的识别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卞维柏
陈一帆
潘建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752-6764,共13页
智能印迹聚合物在外部环境刺激下对模板分子具有响应性分子识别吸附能力,在吸附分离、药物传递、检测、固相萃取、催化等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在外场强化过程中常规分子印迹聚合物很难通...
智能印迹聚合物在外部环境刺激下对模板分子具有响应性分子识别吸附能力,在吸附分离、药物传递、检测、固相萃取、催化等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在外场强化过程中常规分子印迹聚合物很难通过改变结合位点来控制结合特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进而提出具有柔性位点的智能响应型印迹聚合物。随后以具有不同响应功能的智能印迹聚合物为出发点,对磁、热、光、pH、生物大分子等单因子及双重因子响应功能印迹聚合物在外场强化过程中的响应与识别机制分别进行分析与总结,并综述了近些年来这些智能印迹聚合物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相关研究工作进展。最后,基于不同响应功能的智能印迹聚合物的现状问题,对智能印迹聚合物在材料制备与理论两方面分别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智能印迹聚合物
刺激响应识别机制
外场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卞维柏
张睿轩
潘建明
机构
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扬州天和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73-4186,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02022,22102012,22272011)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22KJB450001,23KJA440002)。
文摘
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制备方法较多,也是最有潜力进行工业化制备生产并实际应用的吸附提锂材料。由于不同制备方法具有各自的技术特点与局限性,所制备出的离子筛材料在形态、选择性、吸附容量及结构稳定性等方面也各有不同,总结归纳出这些制备方法的技术优势与不足及离子筛材料的特点,对设计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离子筛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水热法等几种常见方法制备无机金属锂离子筛的研究工作进展,主要探讨了这些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无机金属锂离子筛的微结构、性状、结晶度、吸附容量等综合性能,并重点论述了对应制备方法的技术优势与不足,还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制备吸附性能优异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的技术瓶颈,并结合技术方法特点提出了针对不同方法制备吸附性能优异离子筛材料可采取的一些方法措施,以期推动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规模化生产制备并实际应用。
关键词
锂离子
无机金属锂离子筛
制备方法
选择性吸附材料
Keywords
lithium ion
inorganic lithium ion sieve
preparation method
selective adsorption materials
分类号
TD98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酵母/硅复合材料对铈(Ⅲ)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卫红
宋玉君
欧红香
卞维柏
潘建明
机构
江苏大学环境学院
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15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207051)
文摘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酵母/硅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铈离子的吸附行为.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初始pH值、吸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温度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从动力学、等温吸附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探讨了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H=5.5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20 min后吸附过程趋于平衡;共存离子对铈的吸附影响不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描述了酵母/硅复合材料对铈的吸附动力学行为.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材料的吸附平衡性能,表明该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298 K时,最大吸附量为36.1 mg.g-1.
关键词
酵母
硅复合材料
铈
吸附
等温模型
动力学
Keywords
yeast/silica composite
cerium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
kinetic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选择性吸附提锂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2
3
作者
卞维柏
潘建明
机构
江苏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06-2217,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22807,21706099)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90160)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2019M651744)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19KJD530001)。
文摘
锂及其化合物既是一种绿色能源材料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在相关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且需求量一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海水、盐湖卤水中蕴藏着储量巨大的锂矿资源,为了满足强劲的市场需求,从海水、盐湖卤水中分离提取锂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战略意义。由于卤水中锂离子浓度低、成分复杂、盐湖卤水还具有高镁锂比特点,选择性分离提取锂资源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锰系离子筛、钛系离子筛、有机冠醚及其衍生物等选择性吸附单元为出发点,分别分析了各自的结构特点及吸附提锂机制,对基于锰系、钛系和有机冠醚及其衍生物的复合提锂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基于以上选择性吸附单元的复合吸附材料制备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仍然存在的问题,对今后选择性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锂
选择性吸附
锂离子筛氧化物
冠醚单体及衍生物
复合吸附材料
Keywords
lithium
selective adsorption
lithium ion sieve oxide
crown ether monomers
composite adsorption materials
分类号
TD98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吸附技术及吸附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4
作者
卞维柏
潘建明
机构
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4-319,共16页
基金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822807)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90160)
+2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9M651744)
常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支撑)项目(CE20205030)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KJD530001)。
文摘
电吸附技术得益于环保、清洁、简单和节能的技术优势,在海水脱盐淡化及污染物吸附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如何构建高电荷容量的吸附电极是构建高效电吸附装置、提高吸附效率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电吸附技术原理出发,介绍了电吸附技术吸附储存离子的双电层理论模型,并对电吸附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随后从吸附电极材料制备角度对碳吸附电极、层状金属氧化物吸附电极、复合型吸附电极分别进行综述,对每一类电极材料特点及不足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了针对各类材料不足之处的解决方案,并基于高效电吸附技术实际应用目标,对吸附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吸附技术
双电层
碳材料吸附电极
层状金属氧化物电极
复合型吸附电极
Keywords
electro-sorption technology
double layer
carbon electrode
layered metal oxide electrode
composite electrode
分类号
TQ028.8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印迹聚合物及其外场强化的识别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卞维柏
陈一帆
潘建明
机构
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752-6764,共13页
基金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18228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06099)
+3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90160)
中国博士后基金(2019M651744)
常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CE20205030)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2021K354C)。
文摘
智能印迹聚合物在外部环境刺激下对模板分子具有响应性分子识别吸附能力,在吸附分离、药物传递、检测、固相萃取、催化等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在外场强化过程中常规分子印迹聚合物很难通过改变结合位点来控制结合特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进而提出具有柔性位点的智能响应型印迹聚合物。随后以具有不同响应功能的智能印迹聚合物为出发点,对磁、热、光、pH、生物大分子等单因子及双重因子响应功能印迹聚合物在外场强化过程中的响应与识别机制分别进行分析与总结,并综述了近些年来这些智能印迹聚合物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相关研究工作进展。最后,基于不同响应功能的智能印迹聚合物的现状问题,对智能印迹聚合物在材料制备与理论两方面分别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智能印迹聚合物
刺激响应识别机制
外场强化
Keywords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
intelligent imprinted polymers
stimulus response recognition mechanism
external-field enhancement
分类号
TD98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机金属锂离子筛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卞维柏
张睿轩
潘建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酵母/硅复合材料对铈(Ⅲ)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黄卫红
宋玉君
欧红香
卞维柏
潘建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选择性吸附提锂材料的研究进展
卞维柏
潘建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电吸附技术及吸附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卞维柏
潘建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智能印迹聚合物及其外场强化的识别机制研究进展
卞维柏
陈一帆
潘建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